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2305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1-3 地球的圈层结构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3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读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具有明显的圈层结构特征B地球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大圈层结构C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一层D地壳既属于地球外部圈层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2下列关于图中地球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丙圈层是由岩石构成的,故称为岩石圈B乙圈层是不连续的C甲圈层是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D丁圈层是岩浆的发源地读火山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34题。3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A层 B层C层 D层4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层横波不能通过C层最可能为液态D

2、层的温度很低,压力和密度都较小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完成56题。5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 km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说明了()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6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7为了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如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读图,完成89题。8图中甲、乙、丙

3、、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依次是()A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9乙圈层的主要特点是()A连续而不规则 B主要由岩石组成C无固定空间位置 D主要由气体组成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与初期上天、下海、入地的“为进入而进入”相比,在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当前新兴战略资源的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据此完成1011题。10有关在上天的过程中所经地球大气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圈层只是由气体组成的圈层B该圈层中没有生物生存C该圈层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D

4、该圈层的物质密度自下向上递减11如果人类有能力一直进入到地心,则下列有关在入地的过程中所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密度是均匀的B可以发现地球内部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C地球的外核为液态物质,该层物质是火山活动中岩浆的来源D自地表至地心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完成1213题。12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

5、圈层是()A地壳 B地幔C地核 D软流层13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C大气辐射 D地球内部二、非选择题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岩石圈部分构造图。材料二近日,中国首制超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已完工。该船由大连中远船务建造,并取得DNV船级社的入级证书,已具备钻井作业条件。“大连开拓者”轮可以在水深3 050米海域进行钻井作业,钻井深度12 000米。(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2)、两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_,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_地壳较厚。(3)图中为_面,该界面地下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是_。(4)写出

6、“大连开拓者”号深水钻井船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构成物质及其状态。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13年雅安地震相关资料。材料二甲图为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乙图为地震波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1)为探测莫霍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面传来地震波的是()A玉树 B雅安C上海 D北京(2)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要了解四川省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_;材料二乙图中A为_,B为_,并写出其判断依据。(3)在地壳等厚度线图中,0 km表示_(界面),说出该区域地壳厚度的大致分布规律。课时作业3地球的圈层结构12.解

7、析:第1题,地球的结构可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第2题,图中甲圈层为大气圈,是所有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乙圈层为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丙圈层为地壳;丁圈层属于地核。答案:1.D2.C34.解析:第3题,从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地幔的软流层,层为地幔。第4题,层为外核,最可能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层为地壳,大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层为地幔,横波能够通过。层为内核,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答案:3.B4.C56.解析:第5题,距离地面大约2 900 km深度处为古登堡面,在该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

8、然降低,说明其下的物质形态可能为液态。第6题,横波不能穿过液体,若海底储有石油,则横波到达一定深度后会消失,故选A项。答案:5.D6.A7解析:地壳的厚度与露出地表部分的高度呈正相关,大陆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地震波从莫霍面传播到测定点的时间越长。答案:A89.解析:第8题,据图可知,丁圈层具有蒸腾作用,应为生物圈;乙圈层具有下渗作用,因此,乙圈层为水圈;水圈会下渗到岩石圈中,故丙圈层为岩石圈,则甲圈层为大气圈。第9题,结合上题的分析可知,乙圈层为水圈,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答案:8.B9.A1011.解析:第10题,受地球引力的影响,大气圈的物质密度自下向上逐渐递减。第11题,地球内部的

9、组成物质有明显的分层性,各层之间存在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答案:10.D11.B1213.解析:第12题,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的平均深度范围内。第13题,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答案:12.A13.A14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第(1)题,图中有大气、生物、水、岩石,涉及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第(2)题,根据课本内容,地震波是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重要依据。图示地壳厚度分布不均,海洋地壳较薄,大陆地壳较厚。第(3)题,界面位于地壳以下,为莫霍面,其在大陆部分的平均深度约为33千米。第(4)题,钻探地点应选择在

10、地壳最薄的地方。“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钻井深度近12 000米,根据材料中的深度标注,该钻井能钻探到地幔之中的上地幔内。上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是岩石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答案:(1)大气圈、生物圈、水圈。(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陆地(3)莫霍33千米(4);地幔;岩石;固态。15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传播特点和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第(1)题,莫霍面以上部分为地壳,地壳最厚的地方,地震波传播用时最长,结合甲图,应选位于青藏高原上的玉树。第(2)题,了解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的主要依据是地震波,因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波速随介质性质而发生变化。根据纵横波传播速度的差异判断乙

11、图中的A、B地震波。第(3)题,莫霍面以上的部分为地壳,因此地壳厚度计算的起始点是莫霍面。从甲图可以看出该地区的地壳厚度大致是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答案:(1)A(2)地震波横波纵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且速度快,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3)莫霍面从西北向东南递减。课时作业4地球的演化12.解析:第1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同时灭绝,所以图中化石形成年代最早的是含三叶虫的化石和含鱼类的化石。第2题,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

12、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细胞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类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人类。答案:1.A2.B34.解析:第3题,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第4题,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答案:3.D4.B56.解析:第5题,珊瑚虫生活在温暖的近岸浅海中,腕足动物只能生活在海洋中。第6题,化石可以确定地质顺序、时代及古地理环境。答案:5.A6.A78.解析:第7题,特殊时期的物种变化:20亿年前,原核细胞生物演化;14亿

13、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第8题,古生代末期,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全部灭亡;中生代末期,恐龙全部灭亡。答案:7.B8.B910.解析:第9题,新生代有地球历史6 500万年的地质时代。是继古生代、中生代之后最新的一个代,根据图示,距今2万1.5万年前的海岸线比现在向东扩展了,说明当时由于气温低,两极冰川不融化,海平面较低,因而陆地面积较大,故A对,B、C、D错。第10题,新生代(距今6千5百万年至今)也被称为哺乳动物时代。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早期是海生藻类时代;爬行动物时代是在中生代;裸子植物出现在三亿年前,材料中说是新生代,应该是哺乳动物时代,故A对,B、C、D错。答案

14、:9.A10.A1112.解析:第11题,从图中可直接看出,蓝藻出现在35亿年前。第12题,O2的含量上升,CO2的含量波动较大。答案:11.A12.A13解析:解答该题应从掌握地球演化、化石与地层的关系、古生物环境的特征及其成因等基础知识入手,通过理解所反映的相关古生物化石的内容,针对性地解答各小题。解决该题的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1)图中古生物新老关系:三叶虫(古生代),恐龙(中生代),哺乳动物(新生代);(2)利用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地质构造及地壳的运动过程;(3)化石形成的岩层沉积岩;(4)古生物的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沉积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海洋陆地抬升14解析:由材料“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可知,中华龙鸟生存的地方有丰富的动植物,而动植物多分布在温暖湿润、有充足水源、不易遭受灾害的地方,且该处页岩是由湖泊沉积形成的。答案:可能生存在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周围有活火山喷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