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第卷 选择题(共30分)一、基础题(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鹅脂(zh) 玫瑰(gu) 翠幄 (w) 倭缎(w) 混世魔王(hn)B、朱拓(t) 瘦削(xu)谬种(mi)负疚(ji) 百无聊赖(lio)C、数罟(c) 狗彘(zh) 跬步(ku)崤函(xio)锲而不舍(q)D、老聃(dn)榫头(sn)饿莩(pio)脊髓(su) 间或一轮(ji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黏液 攥住攮刺蹒跚炮烙蹙缩踌蹰盥沐殉葬B赦造 晨翰撕混两魇寒喧烟蔼鬼秘欣享仓惶C什物 作揖纨袴苌宏膏谀蟹鳌庠序解惑肥饶D孝悌 拽掉脖颈
2、鱼耆窕陷聘礼愣怔罥烟乖张3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他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一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B、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被并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三巨匠”;其中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是老人与海。C、过秦论选自贾谊的新书,贾谊,西汉人,过秦论共有上、中、下三篇,其中以上篇最为著名,我们的课本所选用的就是这一篇。D、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宋八大家”即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3、。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既表现在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众多优美场景的构思中,也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例如林黛玉的倩影、的眉眼、的低泣,以及她所住的那个的潇湘馆,使她在群芳云集的大观园中,独具一种“风流态度”。A、静谧高雅 幽怨含情 哀婉缠绵 纤细清丽B、静谧高雅 哀婉缠绵 幽怨含情 纤细清丽C、纤弱清丽 幽怨含情 哀婉缠绵 静谧高雅D、纤细清丽 哀婉缠绵 幽怨含情 静谧高雅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薛宝钗、史湘云等女孩子也劝自己致力功名时,贾
4、宝玉感到特别痛心。他觉得好好的清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是“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B、“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内心的痛苦使贾宝玉艰于呼吸视听,终于他离家出走了,而宝钗也将在孤寂中抱恨终身。C、精明干练的王熙凤也有艰难窘迫之时,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也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力交瘁而死去。D、“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果然不孚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表现出非凡的治家本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9分)师 说韩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5、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
6、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惑:疑难问题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C.君子不齿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盛:盛大7、下列各句中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
7、,师之所存也 B.不拘于时 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而耻学于师8、下面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师说”,就是谈谈从师求学的道理。B.第一段提出全文中心论点,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以及有道者为师的道理,是全篇论证的中心,下文都紧扣这一论题展开议论和批判。C.第二段以对比的方法借古讽今,针砭时弊,着重批判了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从正面论证“为学必从师”的中心论点。D.本文论述了教师的作用和从师学习的重要性,阐明了能者为师的道理,抨击了时俗轻视师道的不良风气,为开
8、展古文运动扫除了思想障碍。三、阅读与鉴赏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0题。(6分) 问 说(节选)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
9、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审问而明辨之也 审:详细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法则C忌之而不愿问焉
10、忌:妒忌D问之人以穷其短 穷:穷究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问焉以求一得 然后以六合为家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 师不必贤于弟子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D轻之而不屑问焉 吾尝终日而思矣 第卷(共90分)四.非选择题11填空。(4分) 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问说重在强调_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_的论证方法。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分) _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分) _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2分) _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
11、者,非此之由乎?(2分) _五.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 本诗前两联都写了那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 (3分)答: (2)诗人“悲”从何来?展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4分)答: 14.补写下列诗文空缺处(每句一分,共5分)(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2)故_,金就砺则利。(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4)斩木为兵,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5)谨庠序之教,
12、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一小时的故事【美】凯特 肖班大家都知道马拉德夫人的心脏有毛病,所以在把她丈夫的死讯告诉她时是非常注意方式方法的。她的姐姐朱赛芬在告诉她时,话都没能说成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地暗示着。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德也在她身边。正是他在报社收到了铁路事故的消息,那上面“死亡者”一项中,布兰特雷马拉德的名字排在第一。他一直等到来了第二封电报,把情况弄确实了,然后才匆匆赶来报告噩耗。别的妇女遇到这种情况,一定是手足无措,无法接受现实。她可不是这样。她立刻一下子倒在姐姐的怀里,放声大哭起来。当暴风雨般的悲伤逐渐减弱时,她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
13、她不要人跟着她。正对着打开的窗户,放着一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全身的精疲力竭,似乎已浸透到她的心灵深处,她一屁股坐了下来。她能看到房前场地上洋溢着初春活力的轻轻摇曳着的树梢。空气里充满了阵雨的芳香。下面街上有个小贩在吆喝着他的货。远处传来了什么人的微弱歌声;屋檐下,数不清的麻雀在唧唧喳喳地叫。对着她的窗的正西方,相逢又相重的朵朵行云之间露出了这儿一片、那儿一片的蓝天。她坐在那里,头靠着软垫,一动也不动,嗓子眼里偶尔啜泣一两声,身子抖动一下。她还年轻,美丽。白皙而沉着的脸,显示出一种相当的抑制能力。可是,这会儿她两眼只是呆滞地凝视着远方的一片蓝天。从她的眼光看来,她不是在沉思,而像是在理智地思考
14、什么问题,却又尚未作出决定。什么东西正向她走来,她等待着,又有点害怕。那是什么呢?她不知道,太微妙难解了,可是她感觉得出来。那是从空中爬出来的,正穿过洋溢在空气中的声音、气味、色彩而向她奔来。这会儿,她的胸口激动地起伏着。她开始认出来那正向她逼近、就要占有她的东西,她挣扎着决心把它打回去可是她的意志就像她那白皙纤弱的双手一样软弱无力。当她放松自己时,从微弱的嘴唇间溜出了悄悄的声音。她一遍又一遍地低声悄语:“自由了,自由了,自由了!”但紧跟着,从她眼中流露出一副茫然、恐惧的神情。接着,她的目光开始变得明亮而锋利,她的脉搏加快了,循环中的血液使她全身感到温暖、松快。她知道,等她见到死者那张一向含情
15、脉脉地望着她,如今已是僵硬、灰暗、毫无生气的脸时,她还是会哭的。不过,透过那痛苦的时刻她看到,来日方长的岁月可就完全属于她了。她张开双臂欢迎这岁月的到来。在那即将到来的岁月里,没有人会替她做主;她将独立生活,再不会有强烈的意志而迫使她屈从了。当然,她是爱过他的有时候是爱他的,但经常是不爱他的。那又有什么关系!有了独立的意志她现在突然认识到这是她身上最强烈的一种冲动!“自由了!身心自由了!”她悄悄低语。朱赛芬跪在关着的门外,苦苦哀求让她进去。“露易丝,你干什么呢?看在上帝的份上开开门吧!”“去吧,我没事。”她在纵情地幻想未来的岁月将会如何。春天,还有夏天以及所有各种时光都将为她所有。她悄悄地作了
16、快速的祈祷,但愿自己的生命长久一些。仅仅是在昨天,她一想到说不定自己会过好久才死去,就厌恶得发抖。她终于站了起来打开了门。她眼睛里充满了胜利的激情,她的举止不知不觉竟像胜利女神一样。她紧紧搂着姐姐的腰,她们一起下楼去了。理查德正站在下面等着她们。有人在用钥匙开大门。进来的是布兰特雷马拉德,略显旅途劳顿,但泰然自若地提着他的大旅行包和伞。他不但没有在发生事故的地方待过,而且连出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他站在那儿,大为吃惊地听见了朱赛芬刺耳的尖叫声,看见了理查德急忙在他妻子面前遮挡着他的快速动作。不过,理查德已经太晚了。医生来后,他们说她是死于心脏病说她是因为极度高兴致死的。(有删改)【注】凯特 肖班(
17、1851-1904)生活在19世纪后半叶,曾被誉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创作的先驱之一”。15.本文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6.小说对布兰特雷 马拉德和他夫人的描写一暗一明,请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形象。(5分) 17.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曲关于人性解放的挽歌,也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声人生无常的吁叹,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5分) 18.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A突然地“丧夫”事件使心脏有毛病的马拉德夫人备受打击,而丈夫的“死”而复生又给她以极度的高兴,这些突然地变化使马拉德夫人猝不及防而死。B理查德看见“死亡者”名单中
18、马拉德的名字,又通过电报确认,但并未见到马拉德的尸体,这为后文马拉德“死”而复生埋下了伏笔,使情节既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C马拉德夫人独自走向自己的房里就一屁股坐进了那把舒适、宽大的安乐椅,这时她全身的精疲力竭是由“丧夫”后的过度悲伤和放声大哭所致。D马拉德夫人在得到丈夫去世的消息后“暴风雨般”放声大哭起来。“暴风雨”表面上形容她的哭势强烈迅猛,深层却在暗示她的悲伤会如暴风雨似的来得猛去得快。E马拉德夫人眼中透露着炽热的凯旋般的光芒,她不自觉地摆出了一副胜利女神的姿态,心情欢愉并且不知掩饰地紧搂着姐姐的腰一起走下楼去。六.语言运用19.把下面的长句话改写成三个意义相关的短句,并保留原有信息。(可
19、酌情增减词语)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6分) 七写作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闻一多在色彩中吟道:“生命是张没价值的白纸,自从绿给了我发展,红给了我热情,黄教我以忠义,蓝教我以高洁,粉红赐我以希望,灰白赠我以悲哀;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人生的色彩无不从一张白纸开始,用心中七彩的笔,描绘出属于自己的色彩。请以“为生命着色”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 高一语文月考答题纸 第卷(共90分)四、非选择题11填空。(4分)_,_。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或师焉,或不
20、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分) _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3分) _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2分) _ 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2分) _五.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7分)(1)本诗前两联写了那些景?这些景有怎样的特点?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3分) (2)诗人“悲”从何来?展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4分) 14.补写下列诗文空缺处(每句一分,共5分)(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2)故_,金就砺则利。(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4)斩木为兵,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5)谨庠序之教,_,颁白
21、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8分)15.本文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6.小说对布兰特雷 马拉德和他夫人的描写一暗一明,请简要分析他们各自的形象。(5分) 17.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曲关于人性解放的挽歌,也有人说一小时的故事是一声人生无常的吁叹,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5分) 18.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4分)六.语言运用 19.(6分) 高一语文月考参考答案11求问(好问) 正反对比(对比)12翻译 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
22、们有什么明智的。(4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能)低于圣人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羞耻。(4分) 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附问说译文: 有德有才的人学习一定喜欢问。提问与学习是相辅相成进行的,不“学”就不能发现疑问,不“问”就不能增广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道理明白了,却又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除了问,怎么能解决问题呢? (对于)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向他们发问,借以破除那疑问,(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对于)不如自己的人,向他们发问
23、,借以求得一点正确的见解,(这就是曾子)所说的以高才能向低才能(的人)问,以道德高知识多向道德低知识少(的人)问。(对)同自己水平相等的人,向他们发问,借以共同研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互相驳诘,详细地考察,明确地分辨它。 认为自己对,别人不对,(这是)世俗人共同的缺点,学习有未贯通(不理解的地方),(却)偏偏以为理解,(所持的)道理有不稳妥(的地方),(却)胡乱地凭主观猜测,像这样,就终生几乎(都)没有(什么)可问的事(了)。(对)比自己道德才能高的人,(就)妒忌他,不愿意向他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就)轻视他,(认为)不值得向他问,(对)同自己水平相同的人,亲近而不庄重他,不甘愿向他问,
24、像这样,天下就几乎没有可以问的人了。 聪明的人考虑一千次,(也)一定会出现一次错误。圣人所不了解(的事物),普通的人不一定也不了解;普通的人所能做的,圣人不一定能做。真理不专门存在于某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既然这样那么“问”可以少得了吗?周礼(说),朝堂之外(要)询问百姓(对朝政的意见),国家的大事还问到平民。所以贵人可以问身份低的人,道德才能高的人可以问道德才能低的人,老人可以问年轻的人,只考虑道德学问方面的成就罢了。13.答案 :见质量监测p155 14.默写:略15.烘托欢快愉悦的气氛。暗示人物获得自由后的兴奋舒适心情。为下文人物的心情转变作铺垫。(每点2分)17.观点一:我同意“挽歌”一说。在得到丈夫“死讯”前,马拉德夫人也许曾有过追求个性解放的念头,但从来没有付诸行动,而是一直处于不自由状态,没有爱与安全感。得到丈夫“死讯”后,马拉德夫人呼唤的自由又因丈夫“死”而复生而失去,导致了马拉德夫人“喜极”而亡。小说主题也表现出人性解放道路的坎坷与漫长,甚至需要付出死亡的代价。观点二:我同意“人生无常的吁叹”一说。 短短一小时内,马拉德夫人经历了从痛苦到欢愉,又从欢愉到死亡的过程,显示出世事难料与人生无常。布兰特雷 马拉德之死从故事本身来看已千真万确,但在短短一小时内他居然又“死”而复生,显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在主题上也展示出人生变化的无常,一小时也能发生人生的重大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