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城镇化、城市体系与地域文化 (一)城镇化1概念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镇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驱动力驱动力含义因素推力(乡村)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自然灾害等拉力(城镇)吸引人群来到城镇的因素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捷3标志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意义(1)带来了聚落形态的变化。(2)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巨大变化。(3)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城镇化不只是表现为城镇人口的增多,还表现在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人们的生
2、产生活方式、观念的转变上。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1时间变化图示时间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A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B城镇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城镇化问题C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2地区差异(1)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镇化的C(填字母)阶段。(2)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镇化的A或B(填字母)阶段。 城镇化水平与城镇化速度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百分比越高,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镇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高,城镇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镇化速度快,但城镇化水平仍然低于
3、发达国家。(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有利合理的城镇化可以改善环境不利过快的城镇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不合理城镇化表现环境问题生物的多样性减少;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废渣影响土地质量;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风向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产业。(2)进行合
4、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功能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四)城市体系1不同级别的城镇的规模、职能、范围、距离、数目2六边形中心地等级体系(1)中心地是指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区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2)中心地空间分布受商业、行政和交通因素的制约。(3)在理想的均质平原上,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分布,中心地位于六边形的中心。(4)中心地可按照其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等级排列成有顺序的等级系统。高等级中心地数目少,服务范围大,相距远;低等级中心地数目多,服务范围小,相距近。(5)较高等级城市的服
5、务范围包含了多个较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即服务范围按不同等级层层嵌套。3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规律的实践应用运用此理论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分布。新视野拓展(摘自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二册)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都市区、城市群和城市圈不断涌现,一些学者将特大城市的多种职能分散到周边的小城市,形成各有侧重、联系紧密的空间组织形式。如英国城市学家埃比尼泽霍华德(E.Howard)针对英国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的空间布局由具备文化吸引力的中央公园和周围居住、商业部分以及外围大部分属于农用地的大型绿带组成。当田园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则由若干个这样的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形成
6、社会城市。其中每个城市之间设置永久的隔离绿带,并通过放射交织的道路、环形的市际铁路、城市运河相互联系。核心点(一)城镇化进程在“地理实践”中探起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首先从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各国,相继出现了与城镇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即人口从城镇流向乡村和小城镇,出现了人口“钟摆式”的移动。其中以伦敦最为典型。伦敦老城区白天人数达100多万,夜间只有10几万人。问题探析1英国伦敦出现人口“钟摆式”移动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此题可以结合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来分析。从推力来看,伦敦市内交通拥挤,地价上涨,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拉力来看,
7、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且环境优美,地价低廉;同时由于交通工具的完善,导致了人口的“钟摆式”移动。2逆城市化是不是城市化水平的降低?为什么?提示:不是。逆城市化是人们对城市“质”的要求提高。在“综合思维”中学起(一)城镇化进程的差异1时间差异2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时间早晚早晚原因工业化早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目前速度快慢趋缓(甚至停滞)快原因城镇化已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城镇人口比重大小大较小原因起步早,城镇化水平高起步晚,城镇化水平一般较低所处阶段后期成熟阶段初期阶段和中期加速阶段城镇化表现及原因表现逆城市化现象城镇发展不合理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8、,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二)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判断方法郊区城市化指城市表现为人口、工业、商业等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中心区人口绝对数量下降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加速阶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如图1所示逆城市化指城市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的现象。一般发生在城市发展的后期成熟阶段,并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如图2所示再城市化发达国家针对大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带来的问题,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大城市中心区继续萎缩,并实施了一系列城市复兴计划,使大城市出现再城市化的现象。如图3所示在“解决问题”中用起 典例(2019江苏高考)城市不透水面是指
9、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A1015 km B1520 kmC2025 km D2530 km(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地下水位上升地表气温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地表径流增多A BC D析题第(1)题,读图可知,距市中心1520 km处,2015年与1989年之间不透水面积比例的差值最大,说明在此期间这一区域城市化速度加快,有可能是郊区城市化的结果,体现了城市化的发展过程。第(2)题,城市不透水面的增加会导致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从而影响局
10、地生态环境。答案(1)B(2)C(2019浙江4月选考)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完成12题。1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A B C D2图中折线反映了()A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B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C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D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解析:答案:1.A2.C第1题,浙江省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其城镇人口比重在近几年应呈上升趋势,故可排除两折线,C、D错误;结合同一年三次产业比重之和为100%的规律可判断折线应为三次产业之一,故折线应为城镇人口比重,A正确。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折线为城镇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
11、A错误;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故第一产业比重应该比较低,所以图中折线应该表示第一产业比重,虽然比重略有下降,但由于近年来技术的提高,产值会增长,B错误;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目前正向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迈进,因而其第二产业应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应呈增长趋势,故为第三产业,为第二产业。20102018年,浙江省三次产业中只有第三产业比重和城市化水平同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C正确;第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与城市化增长趋势呈负相关,D错误。(2021年1月新高考8省联考重庆卷)城市建设用地增长与人口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城市人
12、口密度增长越快,人均建设用地减少越多,城市建设用地更加集约。下图示意20002014年伦敦、成都、海口、唐山四个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年均增长率(该时期人口密度的年均增长速度)和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该时期城市建设用地的年均增长速度)。据此完成34题。3处于城市化进程后期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420002014年乙城市人均建设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A规模快速扩张 B用地结构优化C人口密度增加 D城市化水平下降解析:答案:3.D4.A第3题,伦敦、成都、海口、唐山4个城市中,伦敦城市化起步最早,最先进入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其建设用地扩张应最慢,且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逆城市化,20世纪8
13、0年代之后进行了再城市化。图中20002014年丁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为零,人口密度呈缓慢增长,应为再城市化阶段的伦敦,D对。第4题,据图可知,20002014年乙城市人均建设用地增长率最高,但是乙城市城市人口密度增长率下降,说明乙城市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人口密度减少,A正确,C错误;城市用地结构状况无法判断,B错误;城市化水平应上升,D错误。核心点(二)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地理实践”中探起近日网上发布了2019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该报告主要针对我国城市地面公共出行、城市道路交通、高速公路运行三个方面进行了一次扫描。据报告监测的50个主要城市结果显示,2019重庆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
14、数1.964,平均车速24.95 km/h,高峰拥堵延时指数本季最高;本季“十大堵城”依次为重庆市、哈尔滨市、北京市、长春市、呼和浩特市、大连市、济南市、沈阳市、兰州市、西宁市,前十城市中9个位于北方。问题探析1本季“十大堵城”中,北方城市占了九个,请说明北方城市多拥堵的原因?提示: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城市面积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相对没有南方城市便利,私家车出行比例偏高;部分城市规划不合理,易引发交通拥堵;北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公共设施投入相对较少等。2请你为城市交通拥堵提出合理化建议。提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可以从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分散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单位
15、和学校错开上下班时间、鼓励市民绿色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借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思考。(此问题为开放性问题,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在“综合思维”中学起(一)城镇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不利影响2有利影响平整土地、修建水利工程、绿化环境,如铺透水砖、建设雨水花园、增加绿地,可以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改善环境。(二)城镇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不利影响要素成因应对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节约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水资源短缺产业和人口集中,用水量增大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治理水污染生态破坏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减少地
16、下水开采;雨季回灌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生活、工业、交通等燃烧煤、石油、排放大量烟尘、废气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水源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废弃物污染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产生噪声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乡村人口无序迁入,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
17、业岗位2有利影响要素影响人口转化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产业结构城镇化过程能够带动广大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镇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三)城镇化问题解决措施的总体结构在“解决问题”中用起 典例(2016海南高考
18、)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 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 D五环与六环之间(2)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 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 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3)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
19、,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大力发展快速交通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部分产业迁至郊区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 BC D析题第(1)题,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读图可知,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即四环与五环之间。第(2)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说明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第(3)题,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比如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状况。答案(1)C(2)B(3)A(2021福州四校联考)公园城市是基于绿色发展理念而
20、创新的一个概念,是高质量背景下的城市建设新模式。成都试点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着力打造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堪称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筑基工程。下图示意成都市城市规划,据此完成12题。1建设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有利于成都市()A拓展发展空间 B形成单中心格局C奠定产业基础 D向四周逐渐扩展2龙泉山森林公园的环境效益主要表现在()A防风固沙 B美化环境C调节径流 D调节气候解析:答案:1.A2.B第1题,由材料可知,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把“两山夹一城”变为“一山连两翼”,所以龙泉山过去是城市发展的空间障碍,而随着合理规划,将龙泉山建设成为森林公园,成为市区的重要组成部
21、分,有利于城市空间的拓展,而使得市中心城区与东部城市新区形成多中心格局,A对,B错。城市森林公园建设对于产业发展无关,C错。由于龙泉山城市公园的建设,城市向东部地区扩展,而非向四周,D错。第2题,成都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风沙较少,A错。森林公园位于城市内部,与调节径流无关,主要是美化了城市环境,B对,C错。森林具有调节气候的作用,但不是城市森林公园的主要效益,D错。(2021秦皇岛模拟)城市热岛现象是下垫面状况、城市人口密度、地理位置、气候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是城镇化对气候影响的最典型表现。成都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人口的不断增长、
22、政府行为的改变,区域热岛效应的时空变化明显(如下图)。近几年,武侯区和成华区等市中心地带建成了一些绿化小广场和公园绿地,绿化环境的改善使该区域的温度相对较低,甚至出现“冷岛”现象。据此完成34题。3成都市20132018年发展最快的城区是()A金牛区、温江区 B锦江区、龙泉驿区C青羊区、郫都区 D新都区、龙泉驿区4“冷岛”现象对市区环境的影响是()A增加了城郊间温差 B夜晚易形成“夜雨”C促进城区气流流动 D带动城市热风上升解析:答案:3.B4.C第3题,通过阅读题干可知,城区发展越快,城区的高温区、次高温区面积会增多,通过读图可以看出龙泉驿区高温区和次高温区增长最为明显,锦江区高温区略有下降
23、,但次高温区增长明显。故选B。第4题,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冷岛”是出现在城区的局地热量变化,这种局地热量变化,主要影响城区局地热力环流,从而促进城区气流流动,但是对于城郊之间的整体气温差异及热力环流在题干信息中并没有涉及。故选C。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衍生出一系列城市剥夺现象,比如,医疗教育设施等资源空间配置的不合理;生活服务设施空间发展的不均衡;快速交通建设产生的局部噪音干扰等。鉴于此,将城市居住环境剥夺现象定义为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政府政策和市场排斥的作用,某些区位(如居住小区)对城市绿地空间、公共服务设施、生活和商业设施等具有较低的可获得性,以致感受到针对其群体的高
24、度歧视,并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和失落感。 据此完成57题。5城市居住环境剥夺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生产力水平低B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快C逆城市化明显D城市劳动力不足 6郑州各项设施建设最完善城区是()A二七区 B管城回族区C惠济区 D金水区7对于管城回族区东部而言,应()A限制人员通行 B加强隔离墙建设C禁止工程建设 D减少工业生产解析:答案:5.B6.D7.B第5题,从材料可以看出,城市居住环境剥夺是由于城市服务功能不能满足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快,导致基础设施和服务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郑州市金水区基本属于无剥夺型,即其各项设施和服务基本
25、满足居民需求,表明其设施建设最为完善。第7题,据图可知,管城回族区东部主要为噪音环境剥夺型,噪音主要是交通、建筑、工业生产导致的,限制人员通行、禁止工程建设、减少工业生产虽然会减少噪音,但是会影响该城区经济发展及居民正常生活,不可取;通过修建隔离墙可以降低噪音对居民的影响。核心点(三)城市体系与地域文化在“综合思维”中学起(一)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和等级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表现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资源条件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
26、资源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等)条件、丰富的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交通条件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其服务范围扩大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人口条件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位于人口稠密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二)判断城市等级的方法根据图例来判定一般地图上,不同等级城市图例不一样,可根据图例和注记确定城市等级根据城市服务范围来判定城市服务范围大,等级高;反之,等级低。不同级别的行政中心服务范围差异明显根据提供服务的种类和级别来判定大城市提供的服
27、务种类多、级别高,小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先判定城市服务职能(商品的档次)的高低,再确定城市等级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来判定如果根据以上条件不能判定,可大体根据城市位置的优越性和资源条件,判定城市发展的等级高低(三)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四)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城市例举城市景观特点深厚的文化底蕴,有自己的色调、色彩我国江南城镇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黄橙交织智利瓦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颜色五彩缤纷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上遵循严格的礼制突出以君主为中心的思想我国古代都城建设城廓方正、对称、宫城居中在“解决问题”中用起 典例(2020海南等级考)下图所示地区城镇化
28、进程是我国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大量乡村人口进城务工、经商等,逐渐融入城镇生活。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是推进城镇化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着力推动8 000余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A多极化发展,不同等级城市同步扩张B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C多核心发展,高等级城市迅速扩张D多极多核,城镇分散发展(2)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A城镇建设更加有序 B地域文化特色更浓厚C对外开放程度更高 D农业机械化水平更高(3)新时代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
29、镇化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大力发展中小城镇A BC D析题第(1)题,结合图例对照两图可知,该区域人口大于1 000万的城市始终只有一个,符合“一极”;而5001 000万的大城市在2015年出现了两个,符合“多核”,其他中小城市明显增多,所以该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大中小城市数量增多。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长三角地区城镇化的特点是“一极多核”,所以大、中小城市数量分布合理,城镇建设更加有序,而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中,广州、深圳规模过大,不符合中心地理论,所以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该地区
30、城镇能够吸纳较多农业转移人口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更加有序。第(3)题,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属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并不能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提高教育经费比重,扩大城镇教育规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进城农民子女就学问题;城乡统筹,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进城农民的就业技能,有利于促进进城农民就业;大力发展中小城镇可以为更多农民进城发展提供发展空间;提高城市落户门槛,加强户籍管理,不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答案(1)B(2)A(3)C城市作为一种聚落景观,是人类文明的体现。苏州古城坐落在水网之中,街道依河而建,水陆并行;建筑临水而造,前巷后河,形成“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据此回答12题。1下列说
31、法中,正确的是()A苏州古城的规划体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B欧洲传统城市的布局与苏州类似C苏州的这种建筑格局反映了经济因素对城市的影响D苏州的建筑格局与北京类似2下列不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是()A苏州古城“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B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C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D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解析:答案:1.A2.D欧洲的传统城市多以教堂为中心;苏州的建筑布局体现了地域文化和自然环境对城市的影响,北京的城市布局以皇宫建筑群为中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的权力;华盛顿以国会大厦为中心,并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工业区向城市外缘移动主要是受
32、经济因素的影响。(2019全国卷)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土地利用和产业需要协调发展。根据协调发展水平,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由高到低分为、四个等级类型。图1为2001年至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协调发展水平变化,图2示意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范围及城市分布。据此完成35题。3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型中的多数城市()A海港规模大 B沿长江分布C集聚长江口 D行政等级较高4以上海为核心,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在空间分布上呈现()A均衡性 B边缘性C集中性 D对称性5与2001年相比,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多数与上海()A空间位置邻近 B发展模式相同C城市性质相似 D产业部门接
33、近解析:答案:3.D4.B5.A第3题,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有上海、南京、合肥、苏州、杭州和宁波,这些城市中,只有上海、宁波有海港,A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南京和上海沿长江分布,B错误;这些城市中,仅有上海位于长江口,C错误;这些城市中,上海为直辖市,南京、合肥、杭州为省会城市,苏州和宁波为地级市,多数城市行政等级较高,D正确。第4题,读图可知,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中,安庆、池州、宣城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西南部,盐城和滁州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分布不均衡,A错。属于协调发展水平型的城市都远离核心城市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空间范围的边缘地区,B对。安庆、池州、宣城相对集中,而盐城和滁州与之相隔较远,没有集中分布,C错。协调发展水平型城市的空间分布没有对称点,不具有对称性,D错。第5题,读图可知,2016年协调发展水平上升的城市有苏州、杭州、宁波、扬州、嘉兴和舟山,其中多数城市在空间上邻近核心城市上海,说明上海对周边城市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很大,提升了这些城市的等级水平,A对。上海是我国的直辖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可见,周边城市的发展模式、性质和产业部门与上海差别很大,B、C、D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