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1.结合地图分析,说明中国气象灾害的地理分布。2从自然原因(孕灾环境)和人文原因(受灾体)的相互关系上,理解气象灾害多发区的成因。3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知识点一 旱灾1特点:我国发生范围_、频次高、持续时间_的渐发性气象灾害。2分布(1)地区:半干旱、_、湿润地区。(2)全国四个旱灾多发中心:_、华南、西南和_。最广最长半湿润华北江淮地区3不同区域旱灾的特点(1)干旱地区:常年降水少,很少出现_。(2)半干旱区:“_”。(3)东部季风区:灾情严重。4与涝灾的关系:旱灾与涝灾在
2、时间上_、在空间上交错出现。旱灾十年九旱交替5灾情特点(1)表现:旱灾导致的_灾情重,工矿、城市受旱灾危害巨大。(2)原因: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农作物的_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_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城市十分缺水。农牧业生长发育水土思考 为什么西北干旱区很少发生旱灾?提示:干旱区年年干旱,属荒漠景观,几乎很少出现旱灾;半干旱区常常“十年九旱”。所以,不同的区域,旱灾的特点不尽相同。在这里关键是“灾”字的理解与含义。所谓“灾”应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的事件。而西北地区的受灾体稀少,甚至有的地方基本没有受灾体
3、,形不成多大的破坏,所以干旱不等于旱灾。1我国干旱灾害的特点与原因2我国四个旱灾多发区中心及其成因3旱灾与洪灾的关联性【拓展延伸】我国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及成因我国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旱灾类型和灾情特点。总的说来,我国旱灾以春旱发生地域最广,频率最高,夏旱和秋旱次之。分区旱灾类型、特点及成因东北区在盛夏季节,尤其是辽河与嫩江流域,常有久晴高温天气,引起“三天一小干,五天一大旱”的旱灾,其形成原因是雨带未到或停留时间过短分区旱灾类型、特点及成因华北区是全国旱灾最频繁、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发育关键期,故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影响播种。其形成原因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蒸发
4、旺盛,雨季未到,降水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浪费严重长江区旱灾多发生在 78 月,故称“伏旱”,有时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水电和城市供水,其形成原因是雨带此时移至华北、东北,本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形成 分区旱灾类型、特点及成因华南区以夏秋旱为主,春旱次之。桂西则以春旱为主。沿海地区的旱灾频率和强度均超过内陆,主要是由于雨带北移,受高温天气影响所致西南区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旱灾。云南和川西山地多春旱。伏旱发生在 78 月,以东部更为严重,四川盆地西部与北部是夏旱(56 月)出现的高频区,主要是受干热风和高温天气影响所致(2016济宁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4
5、年 7 月,河南遭遇 63 年来最严重的“夏旱”,河南省多地引发供水告急。下图为 2014 年河南省干旱灾害分布图。材料二 气象局专家表示,由于 2014 年的夏季风势力偏弱,而控制河南省的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偏南偏西,加上冷空气势力较弱,导致形成有效降水的几率大大降低。(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从气象角度分析导致 2014 年河南大旱的原因。(2)指出 2014 年河南大旱对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直接影响。解析:第(1)题,干旱的成因主要是降水少,蒸发旺盛。联系材料二可以从夏季风势力弱,副高位置及冷空气三个方面分析降水少的原因,从夏季可知气温高,蒸发旺盛。第(2)题,干旱的直接影响主要从影响农作物、影
6、响河流、影响饮水等方面分析。答案:(1)夏季风势力弱,携带水汽偏少,到达北方地区时间较晚;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阻断了水汽向北输送;冷空气较弱,不利于锋面降水的形成;气温高,蒸发旺盛。(2)作物减产甚至绝收;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人畜饮水困难,城市和工业用水短缺等。知识点二 台风灾害1源地: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_洋面。2时空分布(1)时间分布:台风的时间分布主要为夏秋季节。(2)空 间 分 布:主 要 集 中 在 _ 地 区,且 具 有_的特点。杭州湾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主要集中_、_、_、_、_五省。3损失特点:台风造成的损失有逐年_的趋势。西北太平洋东南沿海沿海重、南方重
7、台湾海南福建广东浙江增加思考 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因受台风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什么?提示: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单位面积上的经济总量增加,台风造成的损失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我国台风时空分布及影响2影响我国的台风登陆路径路径移动路线登陆地区西移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进入南海在我国广东、海南沿海或越南沿海登陆西北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穿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一带登陆转向路径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动后,转向西北袭击我国东部沿海、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2016湖北八校高二联考)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3 年
8、10 月 6 日,浙江、福建沿海受到强台风“菲特”影响,中午时浙江温州、瑞安等验潮站的潮位已经超过橙色预警级别。浙江沿海多处在 6 日晚上 22 时至 23 时出现天文高潮位,浙江沿海最高水位出现在 7 日凌晨 2 时前后。材料二 台风“菲特”路径示意图。(1)浙江 7 日凌晨 2 时前后出现最高水位的原因。(2)台风“菲特”实际产生的降水 A 地大于 B 地,解释其原因。解析:(1)依材料信息可知,最高水位的出现既有天文大潮因素,也有台风的影响。(2)从图中可看出 A、B 分别位于台风的北部和南部,结合台风本质上属于热带气旋的知识,可分析降水差异。答案:(1)天文大潮,台风引起的风暴潮。(2
9、)A 地位于台风北部,吹偏东风,从海上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B 地位于台风南部,吹偏西风,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降水少。知识点三 寒潮灾害1发生时间:我国寒潮主要发生在_至次年 5 月。2寒潮源地: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_和冰雪洋面。3寒潮路径(1)_路径是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2)_路径是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3)_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9 月北方大陆偏西偏北东北4地形对寒潮的影响(1)东西向山地使山体_冷空气堆积,灾害加剧,山体_相对温暖,灾害减弱。(2)南北走向的山脉,形成_,使寒潮可影响到黄河流域与_,甚至_地区。5寒潮危害强
10、烈的_、_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使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尤其在北方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的始末,寒潮造成的_对农牧业的危害更大。北侧南侧冷空气通道长江中下游地区两广降温大风冻害6我国寒潮的地区差异(1)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_、_、暴风雪等。(2)南方:主要表现为_、_、雨雪等。(3)从寒潮影响的次数来看,_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_和_,华南最少。降温霜冻降温冻害东北地区西北长江流域思考 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不易侵入?提示:寒潮在南侵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不断减弱,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受寒潮
11、的影响相对较小。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所以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则因海拔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影响我国寒潮的时间、源地、路径及危害项目内容发生时间主要发生在 9 月至次年 5 月,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 34 月和 1011 月,前者更强寒潮源地主要来自北方大陆和冰雪洋面寒潮路径偏西路径是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偏北路径是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项目内容地区差异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和雨雪等影响次数从寒潮影响的次数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
12、北和长江流域,华南最少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使交通、通讯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北方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的起始或末尾,寒潮造成的低温、大风对农牧业的危害更大(2016辽宁抚顺一模)低温冷冻灾害主要是因为来自极地的强冷空气及寒潮侵入造成的连续多日气温下降,使作物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单位: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对比东北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冻害出现的次数差异,并说明原因。解析: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可知,东北地区平均年冻害次数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冻害主要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在春季和秋季,东北
13、地区冬半年农业活动较少,农作物耐寒能力也较强,多数时期大地封冻,农作物停止生长,人们防冻意识也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强,所以冻害出现的次数少。答案:差异:东北地区平均每年冻害次数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少。原因:冻害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在春、秋两季);冬半年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农作物耐寒能力强;东北地区人们防冻意识强。知识点四 气象灾害多发区1我国气象灾害多发区:_。2华北地区主要气象灾害的类型:_、_、_、冰雹、干热风、霜冻等,其中干旱_和干旱_是主要的气象灾害。华北地区干旱寒潮沙尘暴沙尘暴虫灾3华北旱灾(1)特点:是我国范围最广、强度最大、_最重的旱灾中心。(2)类型:春旱、_
14、、春夏连旱、_、春夏秋连旱甚至连年干旱。(3)灾情变化:有_的趋势,是我国最_的区域。原因:产业发达、工程设施密集,_和_用水需求量都很大。灾情初夏旱夏秋连旱加重缺水工农业生活4华北沙尘暴(1)时间:多发生于_。(2)内涵:是_和_两者兼有的总称。(3)界定: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 1 千米的天气现象。(4)灾情:华北地区损失十分严重。春季沙暴尘暴思考 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侵蚀越来越严重。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使得森
15、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沙尘暴多发。华北地区多气象灾害的原因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D干热风、寒潮、冻害(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A准噶尔盆地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解析:第(1)题,由于冬季风强盛,会形成寒潮,故乙为寒潮。由于接近沙源地,在快行冷锋的作用下会形成沙尘暴,故丙为沙尘暴。同理可推测出甲为春旱。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华北平原多发寒潮、沙尘暴和春旱。答案:(1)A(2)C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