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任丘市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中国美学的核心概念不是美而是意境,这一点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那么,什么是意境?从中国美学史来看,意境与意象、象等概念相关。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的:“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与形相比,有虚与实、动与静的区别。象比形更虚灵,更生动。象还有另外一个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想象”。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人希见生象也,而得死象之骨,案其图以想
2、其生也。故诸人之所以意想者,皆谓之象也。”比较起来说,眼见的形为实,意想的象为虚。正因为想象的介入,象变得更加虚灵、生动和非现实。顺着这个思路,可以说意象比形象更虚灵、更生动。正因为如此,意象专指诗歌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审美对象,它可以是虚构的、想象的,总之,是非现实的。形象多指现实中的事物的形状。形象可以是审美欣赏的对象,从而转化为意象。比如,在文学形象这种说法中,形象就是审美对象,可以包含虚构和想象的成分。不过,形象也可以是非审美活动的对象。比如,在测量活动中,形象就表现为客观的形状。意象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目标。通过意象,我们可以将审美与非审美、艺术与非艺术区别开来。既然意象已
3、经将审美和艺术从其他人类活动中区别开来,为什么还需要意境?究竟什么是意境?尽管境与象关系紧密,但它与象不同。中国传统美学中,有“境生于象外”“象外之象”等说法。由此可见,境不是个别的象,而是个别的象的放大或延伸,是不能对象化的境域或者意境。意境不是对象,不能与意象相对,因为意象始终是在意境之中存在,不能越出意境而存在。从这种意义上说,意境比意象要大。意境不仅大于意象,而且高于意象。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意境也有境界的意思。有意境就意味着境界更高,更有形而上的意味。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
4、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意境不仅是虚灵的、动态的,而且是超越的、神圣的。它不仅往广大的方面蔓延,而且往高深的方面伸展,由此意境类似于古人心目中的宇宙,即“四方上下谓之宇,往古来今谓之宙”。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意境理论让我们从个别事物中超越出来,进入更加广大的周遭世界,进而与历史和宇宙发生关联,这对于将今天的艺术实践从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中解放出来尤其重要。现在已经有不少西方美学家开始用气氛、氛围、灵韵等具有中国美学色彩的词汇来描述艺术圈,我想它们
5、都不如中国美学中的意境那么准确。在意境范畴启发下建构起来的艺术圈,将如同时下生态圈和经济圈一样,成为当代艺术中的一种新现象,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摘编自彭锋意境论的重生)材料二:说到意境,我以为,意境是现实生活重压下可以让人们的心灵暂时得到抚慰的一剂良药。人们旅游,或寄情于山水,或暂驻风雪,或赏花问月,为的就是远离人际关系如葛藤一般纠缠在一起的现实生活。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以董其昌那样的身份,以他那样的身份派生出的那样的心情,不难理解他为什么追求这样宁静的意境,是有意要与现实生活拉开
6、距离,既是一种休息又是一种抚慰!这就是艺术的妙谛所在。有唐一代,安史之乱那一段,草木厌兵民不聊生,倒出现了许多意境优美的田园诗,为什么会这样?那几乎是民众们的集体向往,是诗人对民众的一种大抚慰!而在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小邑犹藏万斛金”,却产生了以建功立业思想为基础的边塞诗,边塞诗的苦寒意境是人们不乐意经历的,但因为它与人们当时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所以既变成了一种审美,又被人们称道!艺术的妙谛就是要与生活拉开距离,如果生活是什么样艺术便是什么样,那我们还要艺术做什么?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
7、,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艺术必须要由此及彼,如果艺术不能完成这一个飞越便不是艺术,只不过是说明文,或是看图说字。文学中的意境之美也如此,文字要在读者的脑海里变成海市蜃楼般的画面,如简爱,你似乎都能感觉到主人公生活的环境,感觉到那种阴冷和潮气。说到营造国画的意境,不是画家自己在那里营造,画家只不过提供了某种可能,只是通过笔墨对看官们的生活经验做了指点和引导,然后由看官去营造。意境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意境的标准不会随时代产生多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画。石涛说“笔墨当随时代”,这只是某些人的事,就国画而言,你也可以笔墨不必随时代,你可以死死固守传统,固守本身便是
8、一种美,是一种精神!中国画技法形成于农耕时代,你要它随时代发展,现在是什么时代?工业时代好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你来画宇宙飞船或手机电脑不是不可以,但也同样需有意境。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摘编自王祥夫意境之美)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象是虚的,形是实的;象是动的,形是静的;象必须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B. 意象专指艺术形式创造的审美对象,是非现实的,因为意象比形象更加虚灵生动。C. 高远清澹的意境,并不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而是对其官场紧张心情的互补。D. 国画的笔墨和意境并没有太大区
9、别,不应有评判标准。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意境不是对象,不能与意象相对,因为意象始终是在意境之中存在,不能越出意境而存在。B. 对物体和个体的狭隘专注是当今艺术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建意境论可能会解决这一问题。C. 只有于似与不似之间提供给人们更多联想的可能,形成由此及彼的飞越,艺术才能成为艺术。D. 与材料二谈到国画不同,材料一追溯中国美学史谈对意境的认识,但都分析了文学的意境美。3. 下面诗句不属于材料二中所述“与生活拉开距离”的一项是( )A.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B.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C.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D. 谈笑间,
10、樯橹灰飞烟灭。4. 依据材料内容,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意境?请简要概括。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答案】1. B 2. D 3. A 4. 意境是虚灵的、动态的,也是超越的、神圣的;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 5. 开头提出问题意境是什么;然后分析问题,通过意境与象、意象等概念的辨析分析意境的内涵;最后建议应该用意境论重建当代的艺术圈。【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象必须和形对比起来才能让人理解”错误,从原文材料一“在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定”可知文中只是说易传中象是与形对照起来界
11、定的,从原文材料一“韩非子解老中对象做了这样的解释”可知后边韩非子中就没有象与形对比起来理解;C“并不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理解错误,原文材料二说“董其昌的山水特别高远清澹,一笔一笔安详宁静。这种意境,是他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可知高远清澹的意境,是董其昌心上笔下的追求,更是他对于动荡不安动辄便可罹祸的官场生涯紧张心情的互补;D“不应有评判标准”理解错误,从材料二“关于国画意境,没有什么评判标准;说到笔墨,却有标准,那就是笔墨一定要变化丰富而状物精微”可知国画笔墨有评判标准。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理解分析文章内容要点能力。
12、D项,“都分析了文学的意境美”错误,材料一只在第三段提到了文学形象,并没有分析文学的意境美。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及诗句内容,筛选信息能力。A.“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是描写一家其乐融融的干农活,是对生活的如实描写,没有“与生活拉开距离”。BCD都有想象和联想。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目要求依据材料内容简要概括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意境。从材料一“与具体的意象相比,非对象化的意境更加抽象和虚灵”可知意境是虚灵的;从材料一“对意境的欣赏,能够使人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
13、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可知意境是动态的;从材料一“意境是宇宙,但它不是物理学上的宇宙,而是心灵的宇宙,是精神生活的宇宙。中国艺术家创造出有意境的艺术作品,目的是安顿我们的心灵,安顿我们的精神生活”可知意境是超越的、神圣的。从材料二“意境是理想化了的,是人类精神的休息场所,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可知意境让人们于现实生活中看到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美;从材料二“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可得出意境之美,是画面给人们提供更多联想的可能,是由此及彼,于似与不似之间给看官尽量留有广大的想象余地。根据以
14、上分析整理得出答案。【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本题要求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作答时首先理解材料一每段的意思,然后给材料一分层。材料一开头第一段提出意境是什么的问题;然后第二、三、四段分析意境与象、意象等概念的辨析,五、六段分析意境的内涵;最后建议应该用意境论重建当代的艺术圈。通过分析可知材料一的行文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整理答案。(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蜂拥而至徐嘉青魏强是个短视频控,有着不少粉丝。这天是周六,好友邹涛约他去乡下转悠,两人开着车出发了,快到时看到路边有个卖蜂蜜的商贩,邹涛提议说:“要
15、不咱下去买两瓶?”于是,两人下了车。到了摊子前,魏强问道:“这蜂蜜咋卖?”商贩是个中年男子,漫不经心地伸出一只手晃了晃。魏强拿起一瓶蜂蜜,拧开盖子看了看,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用夸张的表情说:“真香啊,这蜂蜜保准假不了。”说完,他冲着中年男子问:“老兄,价能降点吗?”中年男子摇摇头,吐出了句话:“不能,一瓶最多便宜一毛钱。”两人站起身来,打算上车走人。中年男子一看,忽地站了起来,一个箭步跳过去,伸出两只胳膊拦住了他们,说:“不能走!东西你们看了,价也给你们降了,到头来却不买了,这可说不过去!”邹涛怒气冲冲地说:“哟呵,看样子你是要强卖了?光天化日之下,我看你是没有王法了!”说完,他将中年男子的手
16、臂拨到一边,径直向车子走去,魏强也赶紧跟了上去。中年男子俯身抓起一瓶蜂蜜,随后追了过去。到了车子跟前,他一把拉住邹涛,叫嚷道:“不买别想走!”邹涛着实生气了,用劲儿把手臂一收,中年男子猝不及防,被带了个趔趄,手中的蜂蜜飞了出去,偏偏落在车子的前窗上,就听“啪”的一声,蜂蜜瓶子的盖儿被磕开了,里面的蜂蜜流了出来,在车窗上上形成了一条淡黄色的线。这下,中年男子可不干了,过去一把拉住邹涛,说:“你不把这瓶蜂蜜的钱给我,想走?没门儿!”魏强想息事宁人,把钱包拿出来,从里面掏出五十块钱递了过去,没好气地说:“给你!”中年男子斜着眼睛看了看,说:“你打发叫花子呀?”邹涛反问道:“难不成还是五百块?”中年男
17、子点了点头。魏强急了:“刚才说好的价,五十块一瓶,啥时候成了五百块?”中年男子说:“一开始我就是这个价,我可从没说过五十块一瓶,那可是你说的。”这下魏强和邹涛无话可说了。邹涛要报警,魏强说:“算了算了,花钱消灾吧!”说完,魏强从钱包里拿出五百块钱,递给了中年男子。中年男子送过来两瓶新的蜂蜜,还有四百块钱。他说刚才是和他们开玩笑的,这蜂蜜就是五十块一瓶。坐到车里,魏强不由得一阵感慨。他发动车子,正准备走,忽然想起前车窗上还洒有蜂蜜,就拿了条毛巾,打算将蜂蜜擦掉,谁知就在准备下车的瞬间,手碰到了雨刮器开关,雨刮器“刷”的一下就工作了起来。这下倒好,蜂蜜原本是一条线,现在变成了一大片,几乎将整个车前
18、窗都给罩住了。副驾驶座上的邹涛眼疾手快,连忙关上了雨刮器开关。魏强拎着条毛巾下了车,刚准备用毛巾擦,忽然惊讶地冲着车里叫道:“邹涛,你快点下来看看!”邹涛一边拉开车门下来,一边问:“咋了?”魏强指着车前窗说:“你看!”邹涛一看,只见上面爬了不少的蜜蜂,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着,没过多久,那上面已是黑压压的一片了。邹涛拉了拉旁边目瞪口呆的魏强,说:“老魏,还不快拿手机!”魏强这才恍然大悟,赶快掏出手机,拍了一段短视频,并配上了文字:车子被蜜蜂包围,缘于何故?短视频发出去之后,魏强着实吃了一惊,竟有了数十万的点击量,而且还有人在后面揣测咋回事,魏强说明了刚才的情况。有人立刻回应说:“能引来这么多蜜蜂
19、,这蜂蜜绝对假不了,强哥是从哪儿买的?”魏强就把路过的那个地方说了,这件事就算告一段落。过了些天,邹涛突然来找魏强,一见面就笑着说:“老魏,我要谢谢你呀!自从你发过短视频后,原本无人知晓的蜂蜜,有好些人专门开车过去买,都卖脱销了。”魏强愣了愣问:“你咋知道的?邹涛笑着说:“实话跟你说了吧,那是我对口扶贫的村子,村里有养蜜蜂的传统,我寻思着把这个传统变成产业,谁知到头来,蜂蜜竟然卖不出去。后来我一琢磨,还是得扩大宣传呀,可广告费咱又出不起,我就想起了你”魏强恍然大悟。两人相互看着对方,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本文选自2019年第22期故事会)6.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0、 文章开头就点明魏强是短视频玩家,“有着不少粉丝”,为后文情节发展做铺垫。B. 小说写卖蜂蜜的男子强买强卖,邹涛与中年男子撕扯,魏强被逼高价买下了蜂蜜。C. 卖蜂蜜的男子最后给魏强送来两瓶蜂蜜和四百块钱,并且说明只是和顾客开个玩笑。D. 作为扶贫干部,邹涛在一次出游中灵感大发,让扶贫村里的蜂蜜打开了销路。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结构严谨,开头为下文埋下伏笔,使蜂蜜脱销的情节合情合理。B. 卖蜂蜜的男子推动了情节发展,由于他的“无理取闹”才有蜂蜜溅到车窗上的情节。C. “怒气冲冲”“着实生气”“要报警”等词语,突出了邹涛急躁的个性特点。D. 小说贴近时代
21、,语言朴素自然,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8. 请分析小说标题“蜂拥而至”的含义及作用。9.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魏强,还是邹涛?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答案】6. D 7. C 8. “蜂拥而至”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指一窝蜜蜂拥了过来,又指去买蜂蜜的人很多。标题照应了文章的内容,照应文中“只见上面爬了不少的蜜蜂,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着”,及倒数第二段“原本无人知晓的蜂蜜,有好些人专门开车过去买,都卖脱销了”。标题“蜂拥而至”设置悬念,究竟因为什么蜂拥而至,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9. 答案:小说的主人公是邹涛。从主题的角度看:本文表现的是扶贫班干部邹涛巧计为乡亲扶贫。
22、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来看:小说的情节,出游-下车买蜂蜜-与卖蜂蜜的人发生磨擦-建议魏强拍短视频-蜂蜜脱销,都是邹涛一手策划的。从人物形象看:小说要突出的是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尽心尽力、一心为民、足智多谋的形象,而魏强的人物形象则较为淡化。【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项,“邹涛在一次出游中灵感大发”错误,此次的蜂蜜事件,邹涛是早有预谋的,不是一时的灵感大发。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项,“突出了邹涛急躁的个性特点”说法不准确,根据原文,这里是邹涛与卖蜂蜜的中年男子之间的一段表演,不能表明邹涛急躁的个性特点。故选C。【8题详解】本题
23、考查理解标题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由原文“邹涛一看,只见上面爬了不少的蜜蜂,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着,没过多久,那上面已是黑压压的一片了并配上了文字:车子被蜜蜂包围,缘于何故?”和“过了些天,邹涛突然来找魏强,一见面就笑着说:老魏,我要谢谢你呀!自从你发过短视频后,原本无人知晓的蜂蜜,有好些人专门开车过去买,都卖脱销了”可知,“蜂拥而至”用了双关的手法,既指一窝蜜蜂拥了过来,又指去买蜂蜜的人很多。从结构上说,标题照应了文章的内容,既照应了一窝蜜蜂拥了过来,又照应了去买蜂蜜的人很多。从表达效果来看,标题“蜂拥而至”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9题详解】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
24、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首先亮明观点,小说的主人公是邹涛。从主题的角度看,由原文“后来我一琢磨,还是得扩大宣传呀,可广告费咱又出不起,我就想起了你”可知,此次的蜂蜜事件,邹涛是早有预谋的,为的是让扶贫村里的蜂蜜打开销路。从情节结构的角度来看,由原文“魏强是个短视频控,有着不少粉丝。这天是周六,好友邹涛约他去乡下转悠,两人开着车出发了,快到时看到路边有个卖蜂蜜的商贩,邹涛提议说:要不咱下去买两瓶?”和“邹涛拉了拉旁边目瞪口呆的魏强,说:老魏,还不快拿手机!魏强这才恍然大悟,赶快掏出手机,拍了一段短视频,并配上了文字:车子被蜜蜂包围,缘于何故”可知,小说的情节,出游-下车买蜂蜜-与卖蜂蜜的人发生磨擦-
25、建议魏强拍短视频-蜂蜜脱销,都是邹涛一手策划的。从人物形象看,由原文“邹涛笑着说:实话跟你说了吧,那是我对口扶贫的村子,村里有养蜜蜂的传统,我寻思着把这个传统变成产业,谁知到头来,蜂蜜竟然卖不出去。后来我一琢磨,还是得扩大宣传呀,可广告费咱又出不起,我就想起了你”可知,小说要突出的是扶贫干部在扶贫工作中尽心尽力、一心为民、足智多谋的形象,而魏强的人物形象则较为淡化。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高琳字季珉,其先高句丽人也。魏正光初,起家卫府都督。从元天穆讨邢杲,破梁将陈庆之,以功转统军。又从尔朱天光破万俟丑奴,论功为最,除宁朔将
26、军、奉车都尉。后随天光败于韩陵山,琳因留洛阳。魏孝武西迁,从入关。至溱水,为齐神武所追,拒战有功,封钜野县子,邑三百户。大统三年,从太祖破齐神武于沙苑。四年,从擒莫多娄贷文。仍战河桥,琳先驱奋击,勇冠诸军。太祖嘉之,谓之曰:“公即我之韩、白也。”复从太祖战邙山。齐将东方老来寇,琳率众御之。老恃其勇健,直前趣琳。短兵接,琳击之,老中数疮而退,曰:“吾经阵多矣,未见如此健儿。”后乃密使人劝琳东归,琳斩其使以上闻。除鄜州刺史。孝闵帝践祚,进爵犍为郡公,邑一千户。武成初,从贺兰祥征吐谷浑,以勋别封一子许昌县公,邑一千户,除延州刺史。又从柱国豆卢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破之。二年,文州氐首反,诏琳率兵
27、讨平之。师还,帝宴群公卿士,仍命赋诗言志。琳诗末章云:“寄言窦车骑,为谢霍将军,何以报天子?沙漠静妖氛。”帝大悦曰:“獯猃陆梁,未时款塞,卿言有验,国之福也。”天和二年,徙丹州刺史。三年,迁江陵副总管。时陈将吴明彻来寇,总管田弘与梁主萧岿出保纪南城,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进授大将军,仍副卫公直镇襄州。六年,进位柱国。建德元年,薨,时年七十六。赠本官,加冀定齐沧州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曰襄。(节选自周书高琳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
28、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B. 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C. 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D. 唯琳与梁仆射王操固守江陵三城以抗之/昼夜拒战/凡经十旬/明彻退去/岿表言其状帝/乃优诏追琳入朝/亲加劳问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家,即起于家,是指没有官职的人,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予官职。B. 邑,即食邑,是古中国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的田
29、邑。C. 武成,北周明帝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为纪年所立的名号,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D. 刺史,官职名,自汉设立,初为监察郡县的官员,清时为知州的别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琳多次征战,功劳卓越。高琳跟随元天穆征讨邢杲,打败南梁将领陈庆之,又跟随尔朱天光打败万俟丑奴,跟随太祖在沙苑击败北齐神武帝,后随军擒获莫多娄贷文。B. 高琳作战勇猛,忠于朝廷。高琳迎战北齐将领东方老,东方老战场上不能战胜高琳,就秘密派使者劝说高琳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C. 高琳平定叛乱,所向披靡。武成初年,高琳跟随贺兰祥征讨吐谷浑,凭借其功劳被封为许昌县公;
30、后来跟随柱国豆卢宁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人,将他们全部打败。D. 高琳作诗言志,一心为国。高琳平定造反的文州氐族酋长班师回朝后作诗言志。他希望像窦车骑和霍将军一样平定边关,让沙漠没有祸乱,来报答天子的恩宠。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琳先驱奋击,勇冠诸军。太祖嘉之,谓之曰:“公即我之韩、白也。”(2)齐将东方老来寇,琳率众御之。老恃其勇健,直前趣琳。14. 逸周书谥法中记载“甲胄(战争)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心志专一坚定,内蕴刚强)曰襄,协赞有成(辅佐,有所成就)曰襄”。请分析高琳的谥号为襄的原因。【答案】10. B 11. C 12. C 13. (1)高琳
31、前行开路奋勇攻打,他的勇敢为全军之首。太祖赞赏他,对他说:“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2)北齐将领东方老前来入侵,高琳率领军队抵御。东方老依仗自己勇敢强健,一直向前逼近高琳。 14. 甲胄有劳(战争中有功劳):多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留下赫赫战功。执心克刚(心志专一坚定,内蕴刚强):北齐将领东方老很欣赏他,派人劝他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协赞有成(辅佐,有所成就):太祖赞赏他,说:“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句子意思是:只有高琳与西梁仆射王操坚守江陵三城来抵抗(吴明彻)。不分昼夜抵御抗击,总共经一百天,吴明彻退兵。萧岿上表述说战斗情状
32、,皇帝于是特别下达嘉奖的诏书请高琳入朝,亲自加以慰问。“江陵三城”作“固守”的宾语,主语为“琳与梁仆射王操”,“以”为目的连词,意思是“来”,“以抗之”作“固守江陵三城”的目的状语,意思是“只有高琳与西梁仆射王操坚守江陵三城来抵抗(吴明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岿表言其状”的意思是“萧岿上表叙说战斗情状”,“其状”为“表言”的宾语。“帝”作“乃优诏追琳入朝”的主语,故“状”后应断开。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常识理解和掌握能力。C“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选C。【12题详解】
3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C“凭借其功劳被封为许昌县公”错误,原文为“以勋别封一子许昌县公”,是另封一个儿子为许昌县公。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1)句,先驱:前行开路;嘉:赞赏;“公即我之韩、白也”判断句,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2)句,寇:名词作动词,入侵,侵犯;恃:依仗;趣:通“趋”,趋向,在这里为“逼近”。【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干问“高琳的谥号为襄的原因”,首先理解“襄”,“甲胄有劳曰襄,因事有功曰襄,执心克刚曰襄,协赞有成曰襄”,其意为战争中有功劳;做事情有功德;心志专一坚定,内蕴刚强;辅佐君主有
34、成效,这样的谥号是襄。在原文中找到对应语段,多次战争中取得胜利,留下赫赫战功表现了甲胄有劳。北齐将领东方老很欣赏他,派人劝他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表现了执心克刚。太祖赞赏他,说:“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表现了协赞有成。【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
35、“省略”。参考译文:高琳字季珉,祖先是高句丽人。北魏正光初年,高琳从家中受征召任卫府都督。他跟随元天穆征讨邢杲,打败南朝梁将领陈庆之,因有功调任统军。又跟随尔朱天光打败万俟丑奴,评定功劳他的功劳最大,授任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后来跟随尔朱天光在韩陵山战败,高琳因而留在洛阳。北魏孝武帝西迁,高琳跟随皇帝进入关中,到达溱水时,被北齐神武帝追击,(高琳)抵御抗击有功,被封为钜野县子,食邑三百户。大统三年,高琳跟随太祖在沙苑击败北齐神武帝。大统四年,高琳参与擒获莫多娄贷文。随后在河桥作战,高琳前行开路奋勇攻打,他的勇敢为全军之首。太祖赞赏他,对他说:“你就是我的韩信、白起。”(高琳)再次跟随太祖在邙山作
36、战。北齐将领东方老前来入侵,高琳率领军队抵御。东方老依仗自己勇敢强健,一直向前逼近高琳。(高琳与东方老)用短兵器作战,高琳攻击他,东方老身受重伤被击退,说:“我经历的战场很多,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英勇善战的人。”后来(东方老)就秘密派人劝说高琳投降北齐,高琳斩杀他的使者然后上报朝廷。高琳被授任鄜州刺史。孝闵帝即位,高琳晋爵犍为郡公,食邑一千户。武成初年,(高琳)跟随贺兰祥征讨吐谷浑,凭借功劳另封一个儿子为许昌县公,食邑一千户,被授任延州刺史。(高琳)又跟随柱国豆卢宁征讨稽胡郝阿保、刘桑德等人,打败他们。武成二年,文州氐族酋长造反,朝廷诏令高琳率领军队讨伐平定他们。班师回朝后,皇帝宴请群公卿士,并且
37、命(他们)作诗言志。高琳在诗的最后一章说:“寄语窦车骑,为了感谢霍将军,我如何报答天子的恩宠?只有让沙漠安定没有祸患。”皇帝非常高兴地说:“匈奴猖獗嚣张,不按时前来(与我国)通好,你说的话若灵验,是国家的福气。”天和二年,高琳调任丹州刺史。天和三年,高琳升任江陵副总管。当时陈朝将领吴明彻前来进犯,江陵总管田弘与西梁君主萧岿出外保卫纪南城,只有高琳与西梁仆射王操坚守江陵三城以抵抗(吴明彻)。不分昼夜抵御抗击,总共经一百天,吴明彻退兵。萧岿上表述说战斗情状,皇帝于是特别下达嘉奖的诏书请高琳入朝,亲自加以慰问。他升任大将军,仍然帮助卫公宇文直镇守襄州。天和六年,高琳升任柱国。建德元年,高琳去世,时年
38、七十六岁。追封本官,加赠冀州、定州、齐州、沧州等五州诸军事、冀州刺史,谥号为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日送客至潜水驿刘禹锡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15.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点出送别的地点及其周围的环境,“沙际”点明送客的地点在水边,接着写竹林、溪流环绕田舍,自然环境清新可喜。B. 颔联描写送别时的景象,枫林社鼓喧腾、茅屋声声鸡鸣,描绘了静谧安详的自然景象,写出了秋季时令特征和生活趣味。C. 颔联上下句运用列锦的修辞,枫林、鼓声、茅屋、
39、鸡鸣等构成名词性意象组合,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D. 颈联中作者观察视角聚焦在送别环境,突出田野中富有生机的一面,围绕题目中的“秋日”选择意象,营造了送客将别时的环境。16. 请从写景角度简要赏析本诗颈联。【答案】15. B 16. 以动衬静(动静结合)。以鹊噪衬静,以蝶飞动景衬托晚禾、秋草静景。视听结合。晚禾、蝶飞、秋草是视觉描写,鹊噪是听觉描写。远近结合。“鹊噪晚禾地”是远景,“蝶飞秋草畦”是近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描绘了静谧安详的自然景象”错,鼓响鸡鸣描绘的应该是喧腾的景象。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
40、赏诗句的能力。题干要求从写景的角度来赏析。“鹊噪”是听觉描写,“飞”“晚禾”“秋草”是视觉,视听结合;“鹊噪”“蝶飞”是动,衬托出了“晚禾”“秋草”之静。“鹊噪晚禾地”是从远处落笔,“蝶飞秋草畦”则是从近处勾勒。总之颈联运用以动衬静的手法,以鹊噪之动衬托禾地之静,蝶飞的动景衬托晚禾秋草的静景,晚禾秋景的视觉与鹊噪的听觉描写相结合,“鹊噪晚禾地”的远景和“蝶飞秋草畦”的近景相结合。(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2)琵琶行并序中,“_,_”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时,众多纨绔子弟争相追捧
41、。(3)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盛状的句子是“_,_”。【答案】 (1). 我欲因之梦吴越, (2). 一夜飞度镜湖月 (3). 五陵年少争缠头 (4). 一曲红绡不知数 (5). 舳舻千里 (6). 旌旗蔽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篇名句背诵默写能力。本题默写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度、陵、绡、舳舻、蔽。三、语言文字运用(共5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鲁迅确实是语文教材入选率最高的作者,但如果说鲁迅作品对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在教学上有难度,_,未免有些无理取闹。鲁迅所处的年代白话文运动方兴未艾,一些语言表达方式确实与当下有一定的差异。应该看到,入选语
42、文教材的课文,如胡适的我的母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朱自清的背影,普遍存在一些读起来“不通顺”的地方,然而都不至于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太大阻碍。何况早期白话文和文言文一样,都是汉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过的状态,学生从教材有限的文本中多了解一些并非坏事。当然,想要读懂鲁迅,得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意识,要提前对其创作背景、思想感情有整体的把握。讲荷塘月色绕不开朱自清为什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学记念刘和珍君也要知道为什么“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没有听过教师讲解、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拿什么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又怎么去分析变形记?今天我们与其争论要不要在语文教材中保留鲁迅
43、的作品, ,鲁迅写这些文章是什么用意。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不通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在专业上,他可以说是我的“老师”,给了我许多学业上的意见,还带我接触了新领域。B. 下城区作为杭州首个“城市大脑区块链”试点区域,在复工复产过程中应用了区块链技术。C.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是“一洗万古凡马空”,独有一种精神抖擞、豪气勃发的意态。D. 老张是个“聪明人”,他知道哪家超市有免费试吃,哪个商场可以很容易把厕纸带走。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谨,每处不超过10个字。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否改成“没有听过教师讲解、
44、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是不会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的,不会去分析变形计的。”请说明原因。【答案】18. A 19. 应该退出教材不如多思考一下 20. 不能。原句采用反问句式,无疑而问,语气更为强烈,更能够突出话题主旨。原句用词精准,表达严谨,“拿什么”一词,强调“理解西西弗的神话和分析变形计,是需要教师讲解和学生意识到揣摩隐喻的重要性”,而并非“不会去理解”。【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正确运用能力。做这种题平时要认真积累和记住常见标点符号用法。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不通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文中的“不通顺”指的是以鲁迅、胡适、朱自清为代表的早
45、期白话文运动的先驱,他们作品中有些语句今天读起来不是那么顺畅,这里的引号起的是强调的作用。A项,“老师”一词的引号,在句中也是起强调作用。B项,“城市大脑区块链”中的引号是特定称谓的作用。C项,“一洗万古凡马空” 中的引号表示引用。D项,“聪明人”是褒义贬用,其引号的作用表示反讽。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能力。做这种题要瞻前顾后,把握住话题中心,学会梳理语句之间的内在逻辑,善于从前后的呼应中补写的信息点。第一处横线前面的句子是“如果说鲁迅作品对学生而言不易理解,在教学上有难度”,这是由“如果”引起的假设句,后面应该填结论,诸如“那么”之类的,从原文横线处后面是“未免有些无理
46、取闹”显然是对某种做法是否定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做法呢?从上下文看,因为鲁迅作品在教学中有难度,就把鲁迅作品从教材里撤除显然是胡闹,所以该横线处可以填“那么把鲁迅作品从教材撤除”或“应该退出教材”等之类的语句。第二处横线前面的内容是“今天我们与其争论要不要在语文教材中保留鲁迅的作品”,有一个关联词“与其”作为提示,显然横线处应填“不如”。“不如”什么呢?从后文“鲁迅写这些文章是什么用意”可推知,对于这样的问题是需要“多思考的”,故该处可填“不如多思考一下”。【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式变换和词语选用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题干要求回答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否改成“没有听过教师讲解、没有意识到揣摩种
47、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是不会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的,不会去分析变形计的”。首先通过阅读反复比较原文和改动之后的区别,原文用的是反问句式,而且语气层层递进。从“拿什么去理解西西弗的神话?又怎么去分析变形记?”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没有听过教师讲解、没有意识到揣摩种种隐喻重要性的学生,缺少相关文本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是不能正确理解西西弗的神话的,不能准确分析变形计的。换句话说要理解那些作品,必须要有教师的讲解和揣摩其中的隐喻这个前提条件。总之,原句用反问句,语气强烈,更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而且用词严谨,富有逻辑性。21. 下面文段是一则活动方案的部分内容,其中有五处问题(包括标点符号),请标出有问题句子
48、的序号并做修改。11月9日是全国“119”消防日。为积极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形成各级各部门工作合力,持续增强全市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力度,有效加大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全市抗御火灾风险能力,有效遏制和预防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弄成良好的消防环境,根据“XX省消防总队关于做好消防宣传活动准备工作的通知”的安排部署,特制定“119”消防宣传月活动方案。【答案】第句“社会化”后加“进程”;第句“增强”和“加大”互换;第句“遏制和预防”改为“预防和遏制”;第句“弄成”改为“构建”或“营造”;第句“”改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语病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成分残缺,缺少与“推进”搭配的宾语,
49、在“社会化”后加“进程”;搭配不当,“增强”和“力度”不搭,“加大”和“意识”不搭,“增强”和“加大”互换;语序不当,“遏制和预防”先后顺序不当,应先“预防”再“遏制”;搭配不当,“弄成”和“环境”不搭,“弄成”改为“构建”或“营造”;双引号使用不当,因为是一则通知,所以应该用书名号。22. 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75个字左右。北京“城市病”的主要成因,不是全行政区人满为患,而是中心城区人挤为患。导致人挤为患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同心圆”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功能过度集聚在中心城区内。要缓解北京“城市病”,关键在于大力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
50、避免过度集聚。近十年来,为改变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方式,北京市不断研究新的空间功能布局方案,从已建成的重点新城即可窥见一斑。然而事实是,通州、顺义、大兴等重点新城由于规划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滞后、功能不完整,职住严重分离的弊端难以缓解,不仅不能起到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的作用,反而在城市“摊大饼”的背景下成为“大饼”的一部分,未达到预期的规划效果,这使得重点新城的传统发展思路亟待创新。【答案】北京“城市病”的主要成因在于“同心圆”式的城市发展模式, 虽有新的疏解方案,但有些弊端难以缓解,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传统发展思路亟待创新。【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由材料“北京城市病的主要成因,不
51、是全行政区人满为患,而是中心城区人挤为患。导致人挤为患的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同心圆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使商业、文化、教育、医疗等功能过度集聚在中心城区内”可概括“北京城市病的主要成因在于同心圆式的城市发展模式”;由材料“近十年来,为改变单中心的城市发展方式,北京市不断研究新的空间功能布局方案,从已建成的重点新城即可窥见一斑。然而事实是,通州、顺义、大兴等重点新城由于规划规模偏小、配套服务滞后、功能不完整,职住严重分离的弊端难以缓解,不仅不能起到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的作用,反而在城市摊大饼的背景下成为大饼的一部分,未达到预期的规划效果,这使得重点新城的传统发展思路亟待创新”可概括“虽有新的疏解方案,但有些
52、弊端难以缓解,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传统发展思路亟待创新”。四、写作(60分)2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次性吃掉15份凉皮,20个汉堡包、7斤牛排随着短视频、直播等行业兴起,“吃播”近来在网络上越来越火。做美食、品美食、分享美食本是丰富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吃播”博主为赚取流量,暴饮暴食,胡吃海塞。有些专家表示,这种“大胃王”式猎奇秀,无疑是一种浪费食物,误导消费的行为。一饱之需,何须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在校园中,我们时常看到有人丢弃食物,馒头只吃一半就扔掉,菜刚吃一点就倒掉问之,有的同学说“家里富有,吃穿不愁,何须在乎这一点”,
53、有的人说“大家都浪费,我何必装节俭”;如果有人节俭,反而被人认为是穷酸。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今年全球疫情的发生,使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倡议书,倡行节俭,反对浪费,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倡议书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亲爱的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名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进步、物质生活的充裕,我们很多
54、人忘了“勤俭节约”的美德,甚至出现一些同学不理解勤俭,不屑于勤俭的现象。有的说:“现在提勤俭节约太过时了,都什么年代了,还做守财奴!”也有的说:“消费市场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便捷,不消费也对不住这个伟大的时代啊!”这些同学的理由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理应代代相传。正是厉行勤俭节约,我们个人得以积累一定的物质财富,我们的家庭得以充裕富足,我们的国家得以长远发展。很多同学把铺张浪费等同于正常的消费,混淆了概念,这是不可取的。所以我们要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那么,应该如何践行勤俭节约的精神呢?我们应以先进人物身上的勤俭节约品质为指引,传承勤俭节约
55、美德。被评为“时代楷模”的中科院院士陈俊武外出开会讲课一直坚持能坐火车就不坐飞机,能坐汽车就不坐火车,坐火车时不舍得吃40几块的盒饭,吃住都是最便宜的酒店,生怕花公家的钱、生怕麻烦其他同事。无独有偶,人们眼中的“树先生”布衣院士李小文也十分节俭,他穿着普通的布鞋上课,但这阻挡不了他自身所散发出来的个人魅力。两位院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满足基本生活为准则,传承勤俭节约美德。基本的消费、正常的生活是需要的,这也是社会能够满足我们的。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勤俭节约美德。马旭老人离休后放弃了部队安排的住房,住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她和丈夫至今生活简朴,家中的沙发缝缝补补
56、,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一双只有15块钱的鞋,是老人口中最好的鞋。马旭老人和丈夫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他们满足于基本的物质生活,把勤俭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勤俭节约,从我做起。为此,我发出如下倡议:一、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俭,合理消费,增强节约意识,做到身体力行,自觉杜绝浪费行为。二、大力宣传。积极宣传节约典型事迹,弘扬节约风气。学生们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人人争做节俭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示范者,努力营造厉行节约的校园氛围。三、落实行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争当节约的模范。亲爱的同学们,传承勤俭节约美德的关键在于我们自己。勤俭节约,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传
57、承勤俭节约美德,助力民族复兴之梦。 高三5班xxx 2020年11月10日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审题:这是一篇任务驱动作文,材料话题非常明确,“倡行节俭、反对浪费”;任务指令清晰,要求面向本校同学写一封倡议书,具体要求是“要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题目很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既体现了宏大的社会议题,又切合每一位考生的实际,特别要说的一点是,本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包袱材料”“本校同学”,这是非常有价值的“背景材料”,这个“包袱”可以大大提升写作的代入、参与意识,以避免置身事外的泛泛而论。首先,对材料进行简要分析。题目中的材料可以分为从正反面阐释
58、了节俭与浪费产生的不同影响;第一段材料举出了一些“吃播”博主为赚取流量,暴饮暴食,胡吃海塞的例子,第二段材料则直指当今时代以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浪费的社会现实。其中,第二段材料中分析了浪费的思想来由:“家里富有”“大家都浪费”,并明确指出“节俭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指明了写作方向。其次,通过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命题人的“价值判断”,材料都明显侧重于指向“节俭”,并且直接“拷问”肩负中华民族复兴大任、承载祖国未来和希望的“本校同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写作倡议书,要有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结构。安排结构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立意:(1)做节俭的人。(2)勤俭节约,从我做起。(3
59、)成由勤俭败由奢。(5)节俭是美德。(6)勤俭节约,永恒的话题。素材:(1)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是国人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可以说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2)历史上,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不胜枚举。毛泽东要求别人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
60、,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上世纪60年代,有一次他召开会议到中午还没有结束,他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一大盆肉丸熬白菜、几小碟咸菜,主食是烧饼。伟人在勤俭节约方面为国人做出了表率。(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经常说的一句英国谚语是节约便士,英镑自来,每天深夜她都亲自熄灭白金汉宫小厅堂和走廊的灯,她坚持皇家用的牙膏要挤到一点不剩。号称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日本丰田公司,在成本管理上从一点一滴做起,劳保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换,办公纸用了正面还要用反面,厕所的水箱里放一块砖用来节水。一个贵为一国之尊、一个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
61、,节约意识竟如此强烈,令人赞叹。(4)唐玄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李享,他后来继承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唐肃宗。他的名字叫“享”,其实一点也不懂得享受。野史载,正因为他的节俭,才让他顺利地步入权力巅峰。李享做太子的时候,经常陪唐玄宗吃饭。有一次,御膳房准备了一些熟肉,里面有熟羊腿,玄宗让李享把羊腿割开来。李享就用手把羊腿分开了,手上沾满了油。李享取了一个饼,慢懂把手上的油擦下来。玄宗看了心里非常不舒服,觉得李享太浪费了。但让玄宗意想不到的是,李享擦完油,把沾满油的饼有滋有味地吃了下去。玄宗看罢,非常高兴。夸奖李享说:“幸福的生活应当珍惜。”(5)2015年10月23日,在江苏扬州,一份总重量4000多公斤
62、的扬州炒饭成功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然而,三天之后,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机构却宣布该纪录无效。原来,挑战成功后,一部分炒饭被送到养殖场做了饲料。而吉尼斯世界纪录对此有严格规定:用于挑战的食品最终必须为民众食用,不得有任何浪费。此举随即引发网友吐槽,主办方的行为遭到了大家的一致谴责。在我们这样一个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国度,粮食被赋予了特殊的感情色彩,“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炒饭喂猪”活动挑战的不是吉尼斯世界纪录,而是公众情感和公序良俗,它被官方机构否认,受到公众谴责,都是咎由自取。(6)曾国藩是晚清重臣,一度功高震主,权倾天下,但他的起居生活却非常俭朴。老外戈登描述他与曾国藩会面的情景
63、:“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油渍斑斑。”名震天下的总督却活得如此清苦,恐怕大清天下找不到第二个了。吃饭上,曾国藩亦不讲究,简单至极。通常他每顿饭只有一个菜,“决不多设,虽身为将相,而自奉之啬,无殊寒素。”因为每餐只享用饭一碗、菜一品,当时人们戏称他为“一品宰相”。为提倡节俭,教育家人,曾国藩于大堂上亲书一联:“惜食惜衣,不惟惜时兼惜福;求名求利,但知求己不求人。”(7)李嘉诚是华人首富,但他在生活中却非常节俭,能省则省。有钱人的手表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动辄几万几十万。有谁能想到李嘉诚的手表只值3000港币,是一款西铁城的太阳能手表。他觉得这款表走时很准,很好用,很爱惜。一次,李嘉诚在澳门参加一个
64、招待会,当宴会快结束的时候,有人看到这么一个细节:李嘉诚面前的盘子里还剩下两片西红柿,他笑着招呼身边的助手,助手轻步上前,两个人一人一片把西红柿分着吃了。这小小的两片西红柿,折射出李嘉诚勤俭节约的品格。在他看来,即使是不起眼的小物件,也不能因浪费而抹杀了它存在的意义。(8)在澳大利亚,小型公务聚餐基本都是“份饭”,而大型聚餐靠服务生“适时”地提供每道餐品,上一道没吃完就不会上下一道,因此很少有食物浪费。德国被认为是处罚餐厅浪费最严厉的国家。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都不能浪费,一旦发现有人浪费,任何人都可向相关机构举报,工作人员会立即赶到,按规定罚款。人民日报曾经报道:一行中国人在德国一家餐厅用餐后,由于桌上剩了1/3的饭菜,被罚款50马克。餐厅工作人员解释道,虽然吃饭花的是你自己的钱,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结构层次:文章开头提出称谓,落实对象,符合文体要求。开篇明旨,体现要求:创建节约型校园,从我做起。简析提倡节俭的原因后,反观现实,结合材料批驳浪费行为和错误认识。然后谈到怎么做,对此提出建议。最后扣题,突出演讲对象,符合特点:让我们一起呼唤:让勤俭之风吹遍我们美丽的校园。总结全文,回扣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