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十九章第二节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射线与射线都是电磁波B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用加温、加压或改变其化学状态的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D原子核经过衰变生成新核,则新核的质量总等于原核的质量解析:射线不是电磁波,A错误;射线是原子核的衰变产生的,B错误;半衰期不随其物理、化学状态而改变,C正确;由衰变方程可知,D错误。2现在很多心血管专科医院引进了一种被称为“心脏灌注显像”的检测技术,方法是将若干毫升含放射性元素锝的注射液注入被检测者的动脉,经过40分钟后,这些含放射性物质的注射液通过血液循环均匀地分布
2、在血液中,这时对被检测者的心脏进行造影。心脏血管正常的位置由于有放射性物质随血液到达而显示出有射线射出;心脏血管被堵塞的部分由于无放射性物质到达,将无射线射出。医生根据显像情况就可以判定被检测者心血管有无病变,并判断病变位置。你认为检测用的放射性元素锝的半衰期应该最接近下列数据中的(B)A10分钟B10小时C10个月D10年解析:如果半衰期太短,则在放射期内,放射性物质的注射液尚未均匀地分布在血液中而无法完成检测工作,再则因放射强度较大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半衰期太长,放射性物质长期残留在人体内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比四个选项中的时间,应以10小时为宜,故正确选项应为B。314C是一种半衰期为
3、5730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木中14C的含量为原来的,则该古树死亡时间距今大约(B)A22920年B11460年C5730年D2865年解析:由m()nM,由题目所给条件得()nM,n2,所以该古树死亡时间应该为2个14C的半衰期,即t2T5730年211460年,故正确答案为B。4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对于一个特定的衰变原子,我们只知道它发生衰变的概率,而不知道它将何时发生衰变B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衰变和1次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2位C衰变的实质在于核内的质子转化成了一个中子和一个电子D碘131的半衰期
4、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解析:对于一个特定的衰变原子,我们只知道它发生衰变的概率,并不知道它将何时发生衰变,故A正确;原子核经过2次衰变后电荷数减小4,同时经过一次衰变,电荷数增加1,所以元素A经过2次衰变和1次衰变后电荷数减小3,则生成的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向前移3位,故B错误;射线的本质是原子核内部一个中子变成一个质子和电子产生的,故C正确;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经过32天后,碘131的剩余质量为:m,故D正确。5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连续经过三次衰变和两次衰变,若最后变成另外一种元素的原子核Y,则该新核的正确写法是(
5、D)AYBYCYDY解析:新核的质量数为MM12,故A、B错误。电荷数ZZ62Z4,故C错误,D正确。6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C)解析:设衰变周期为T,那么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m0,可见随着t的增长物体的质量越来越小,且变化越来越慢,很显然C项图线符合衰变规律,故选C。二、非选择题7天然放射性铀(U)发生衰变后产生钍(Th)和另一个原子核。(1)请写出衰变方程;(2)若衰变前铀(U)核的速度为v,衰变产生的钍(Th)核速度为,且
6、与铀核速度方向相同,求产生的另一种新核的速度。答案:(1)见解析(2)v解析:(1)UThHe(2)设另一新核的速度为v,铀核质量为238m,由动量守恒定律得:238mv234m4mv得:vv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1(2019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在匀强磁场里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碳14,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轨迹是两个相切的圆,圆的半径比为21,如图所示,那么碳的衰变方程是(D)ACHBBCeBCCeNDCHeBe解析:由静止的碳核得到的两个粒子运动速度方向相反,并且两个粒子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即mvMV,由题意可知,粒子在匀强磁场中
7、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比21,根据r知,电荷量之比为12,轨迹圆外切,知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带同种电荷,故D正确,ABC错误。2某放射性元素经过6次衰变和8次衰变,生成了新核。则新核和原来的原子核相比(D)A质子数减少了12B质子数减少了20C中子数减少了14D核子数减少了24解析:某放射性元素经过6次衰变和8次衰变共产生:6个He和8个e所以质子数减少:268(1)4中子数减少:46420核子数减少:4624故选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根据天然放射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会随着压力、温度、化合物种类变化而变化C铀(U)经过多次、衰变形成稳定的铅(Pb)的过程中,有6
8、个中子转变成质子D一个氡核Rn衰变成钋核Po并放出一个粒子,其半衰期为3.8天,则2 g氡经过7.6天衰变,剩余氡的质量是1 g解析: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选项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物理因素无关,故选项B错误;衰变方程UPb8He6e,故有6个中子变为质子,选项C正确;半衰期是指有一半粒子衰变,故剩余的质量为2()20.5 g,故选项D错误。4放射性物质碘131的衰变方程为IXeY。根据有关放射性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D)A生成的Xe处于激发态,放射射线,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电离能力也最强B若I的半衰期大约是8天,取4个碘原子核,经16天就只剩下1个
9、碘原子核了CY粒子为粒子DI中有53个质子和131个核子解析:射线的电离能力最弱,A错误;半衰期应用于大量原子,B错误,Y粒子为e即粒子,C正确;I中有53个质子和131个核子,D正确。5由于放射性元素Np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Np经过一系列衰变和衰变后变成 Bi,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B)A核Bi比核Np少18个中子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衰变和4次衰变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衰变和7次衰变D发生衰变时,核内中子数不变解析:Bi的原子核比Np少938310个质子,质子数和中子数总共少23720928,故Bi的原子核比Np少18个中子,故A
10、正确;设Np变为Bi需要经过x次衰变和y次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则有:932xy83,4x237209,所以解得:x7,y4,故B正确,C错误;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释放一个电子,所以中子数减少,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6完成衰变方程。(1)衰变:Bi_Po_e,PoAt_e_,ThPa_e_。(2)衰变:Th_Ra_He,UTh_He_,CuCo_He_。(3)其中Th衰变成Pa的半衰期为1.2 min,则64 gTh经过6 min还有_2_g未衰变。解析:(1)BiPoe,PoAte,ThPae。(2)ThRaHe,UThHe,CuCoHe。(3)由半衰期公式得mm0()得m64()g2g7测得某矿石中铀、铅比例为1.151,若开始时此矿石中只含有铀238,发生衰变的铀238都变成了铅206,且铀衰变成铅的半衰期是4.5109年,求此矿石的年龄。答案:4.5109年解析:设开始时矿石中有m0千克铀238,经过n个半衰期后,剩余的铀238为m,则由半衰期公式,mm0()n,而已经衰变掉的铀238质量为mm0mm01()n,设这些铀衰变成铅的质量为x,则有,即,得xm01()n,根据题意,有,即解此方程得n1,即tT4.5109年,所以矿石的年龄为4.5109年。-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