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718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湛江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大考高一级语文科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逍遥游是庄子内7篇之首,又是整部庄子的开卷第一篇。不管内篇是否庄子手订,把逍遥游放在首篇,客观上也的确显示了它在整个庄子中的突出地位。这足以证明编书者是一位对庄子思想理解极深又有高明见解的人。庄子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种独特的思想学说逍遥哲学的开创者。“逍遥”一词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但作为哲学概念和对人生心理状态的抽象哲学概括来使用,却始于庄子。它的内涵虽然继承了诗经中的基本义项,但总体而言又不同于诗经中的“逍遥”,而是更丰富了。从逍遥游的内容来看,“逍遥

2、”在这里是指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追求“逍遥”是庄子人生哲学的主要内容,也是整个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思想的庞大体系,就是围绕着这个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一切思想观念和理论元素无不与这一核心存在着紧密联系。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显示了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主要特质。因此我们可以说,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追求“逍遥”的“逍遥哲学”。若从“逍遥哲学”这个角度来观察庄子思想的各个部分,我们就会发现,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它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庄子的社会思想是它产生及形成的心理

3、土壤,庄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是它的具体表现和外化形式。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它的存在和生活方式都是“有所待”的,即有条件的、受限制的,因而都是不自由的,即使那些自以为逍遥,表面上看去也貌似逍遥的人与物,也是如此。比如,在逍遥游中描写的貌似逍遥的大鹏,是很不自由的,因为体型太大,飞翔时不仅需凭飓风之力来托负,而且还必须有大的空间才能展翅。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才受到小鸟斥鴳的嘲笑。斥鴳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大鹏优越,是最自由的。其实这正反映了它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所带来的局限,因为它无能力到广阔天地中去遨游,形成了目光短浅的习性。这讲的是万物在空间上的局限。在时间上

4、也是如此。朝菌不可能了解一天之外发生的事情,寒蝉不可能知道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命长的灵龟和大椿也不能知道其生前死后的事。这讲的就是万物在时间上的局限。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1. 下面关于庄子

5、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B. 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C. 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鴳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D. “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相比内涵更加丰富。B. 庄子的自然哲学是

6、庄子逍遥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C.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D. 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B. 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C. 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

7、融为一体。D. 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禄面前自愿躬耕于田间。【答案】1. A 2. C 3. A【解析】1. 试题分析:A张冠李戴,不是庄子把逍遥游放在第一篇,原文第一段可找到答案,是编者这样安排的。2. 试题分析:C分析因果关系倒置。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往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确定答案。3. 试题分析:A程度言重,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我们是无法达到

8、真正的自由的。(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隐 瞒 石磊中午时分,忽然,一辆宝马名车停在我的铺门口,下来一位四十多岁的贵妇人。这人我认识,住在我的楼上,叫尚海英。海英一进来就对我说:“老王,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好的牙多少钱?差的又是多少?”“海英,好的牙有五千多,也有六千多的,那差的一两百元。”我回答海英说。“老王,你看这样行吗?我想给我妈镶一两百元的,你当她的面说是五千多元的。”海英对我说。我看了看海英,非常不解地问:“海英,你家有的是钱,干吗这样做?”“老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妈已六十多岁,镶那么好的牙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海英后面的话没有说

9、出来,但我知道她后面想说的是什么话。我用有点鄙视的眼光看了她一眼,很不情愿地说:“好好吧!”“老王,就这么说,咱们是好邻居,你可得替我隐瞒。下午,我带她来做牙模。”海英说完就走了。海英走了不久,住在我楼下的夏玉莹骑着一辆单车来了。玉莹笑着问我说:“王医生,我想为我妈镶一口牙。我妈这人真是的,怎么叫她,她都不来。好的牙多少钱?最差的又多少钱?”我看了看玉莹心想,你也和海英一样?但我转念一想,玉莹一家不容易,夫妻都是小学教师,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于是,我还是很和气地说:“夏老师,好的有五千多元,差的有一百来元。”“王医生,妈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每次看到她吃东西,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你帮我镶一口最好

10、的牙给她吧,我妈很心疼钱,但你得跟她说是一百来元的,要不,她肯定不镶。”玉莹十分认真地对我说。我听到玉莹这话,内心很是感动,但故意用海英的话对她说:“夏老师,你妈不都七十多岁了吗,镶那么好的干吗?说不定,镶上不几天她就”玉莹用惊讶的目光看着我,不满地说:“王医生,你怎么说这话?”我知道我说错了,歉意地对她说:“夏老师,我是跟你开玩笑的。”玉莹走时,又郑重对我说:“王医生,这事就拜托你了,千万别让我妈知道。她要是知道了,她是不会来的。”真是无巧不成书。几天后,尚海英带着妈妈来了,夏玉莹也带着妈妈来了。尚海英的妈妈叫她尚妈妈,夏玉莹的妈妈叫她夏妈妈。因为是同一栋楼,彼此都认识。尚妈妈问夏妈妈:“大

11、姐,你镶多少钱的牙?”“我我我本来不想镶牙,都七十多了,还镶什么牙,可玉莹就是不肯。”夏妈妈回答说。“我是问你镶多少钱的?”尚妈妈又问了她一句。“一一百多块的就行了,都这把年纪了。”夏妈妈有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她不是钱少不好意思,是怕媳妇在他们的面前没有面子。“什么?一百多块的?一百多块的还不跟纸糊的一样,我的儿媳妇就给我镶五千多的!”尚妈妈颇为得意地说。海英有点用质问的口气,对玉莹说:“夏老师,你怎么给夏妈妈镶这种牙,你要是没钱,跟我说一声。老王,你说是不是?”海英的话,我装着没有听见。玉莹理了理刘海,有点尴尬地说:“将、将就一下吧。”我自言自语说了一句:“真作假时假作真。”海英婆媳走了,夏

12、妈妈却安慰儿媳说:“莹,她们的话,你别往心里去。她家有的是钱,咱们一百元要相当她们的五十万元。”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对她们婆媳说什么好。我精神十分集中,想把这口牙镶好,不然,我就对不起玉莹的那份孝心。一个星期后的中午,天下着雨,我在房里休息。尚妈妈和夏妈妈到我家来跟我的妈妈聊天。聊来聊去,她们聊起了牙。尚妈妈问夏妈妈说:“大姐,你的牙好使吗?”“哎呀,我的牙好得很,跟年轻时的牙齿一样。”夏妈妈喜形于色地说。“这就怪了,你一百多块的牙那么好,我五千多元的牙却差得很。会不会给小王搞错了?”尚妈妈有点怀疑地说。“让我给你看一看就知道了。”我妈妈对尚妈妈说。妈妈一看到尚妈妈那口牙,就肯定地说:错了,这

13、牙是便宜的牙。妈妈说完又对夏妈妈说:“你的牙,我也看一下吧。”妈妈一看到夏妈妈的牙又说:“你这口牙可是好牙,搞错了,搞错了。”妈妈走进我的房里,把我叫了出来,当着她们的面质问我:“她们的牙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搞错了?”我本想为她们继续隐瞒,现在看来,不说出实情不行了。于是,我只好把真相告诉她们。三位老人听后,都十分吃惊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小说以朴实的语言叙述了两个儿媳妇各为自己的婆婆镶牙的故事,表现了儿媳妇对婆婆的孝心,反映了当前的一些社会风尚。B. 小说善于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虽然海英和玉莹的言语有些地方是相似的,但表达的内心情感却完全不同。C

14、. 说“真作假时假作真”这句话,是因为“我”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包含着“我”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D. 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印证了“真是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文中的几次巧合,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真实性,使故事情节顺理成章。E. “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但妈妈当着两位老人的面质问“我”原因,“我”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说出了真相。5. 小说中的我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6. 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找出并简要分析。【答案】4. BD 5. 小说中的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与情节的连接者,是小说的线索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小说都是从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而展开的。有助于

15、展示人物性格特点。我的心理和语言能揭示人物心理,揭开事情的真相。 6. 海英和玉莹出场的对比。海英是开着宝马来的,玉莹是骑着单车来的。海英和玉莹做法的对比。海英有钱而给婆婆镶便宜的牙,玉莹没钱却给婆婆镶贵的牙。海英和玉莹心灵的对比。海英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骗婆婆高兴,是自私的表现;而玉莹让我帮忙隐瞒真相是想让婆婆愿意镶牙,是孝心的表现。【解析】4. 试题分析:C项说“实在看不惯海英和玉莹的做法”“对海英的强烈不满和对玉莹的无限同情”错,从文中看,“我”对玉莹的做法不是看不惯,而是赞赏的;“我”对玉莹也没有无限同情。E项说“我本想替海英和玉莹永久地保存秘密的”是无中生有,说“只好违背着自己的良心

16、说出了真相”错,从文章看,说出真相并没有“违背着自己的良心”。A项说法不准确,因为海英的做法有一定的孝心,但她真实心理又是令人厌恶的,算不上一种社会风尚。5. 试题分析:线索人物就是这个人贯穿整个故事始终,可以引出故事或者主要人物。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分析“我”的作用,可以从情节入手,看看这一人物对情节、主人公的作用。点睛:分析“我”在文中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的是“我”作为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事件的见证人,使文章真实可感,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同时便于表达情感。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作用,一般情况下在结构上“我”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内容是“我”作为主要人物之外的人物,其具有性格特征,和文

17、章的主人公形成对比,突出主人公的某种性格特6. 试题分析:小说全篇都是围绕着海英和玉莹的言行而展开对比的,分析时要抓住她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来分析,再进行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

18、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

19、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伯,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节选自陈书)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B.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

20、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C.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D. 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 “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C. “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 “伯”是古代

21、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既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B. 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C. 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其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D. 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

22、太守等职。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答案】7. A 8. A 9. B 10. (1)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2)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解析】7. 试题分析: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

23、,又往慰劳众军。8. 试题分析:“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点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如此题“总角”指的是未成年时梳的发髻,不分男女。9. 试题分析:“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到子高的推扶才得以继续攀登”是文帝曾经做的梦,并不是事实。10.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稍”“决”“平”“益”“论”“任”的翻译。参考译文:韩子高,会稽山阴人。门第低微。侯景之乱时,子高寄居于京师。侯景之乱被平定后,文帝

24、出京镇守吴兴,子高当时十六岁,在小时候他就容貌美丽,看上去像个妇人一般。他在淮渚想要搭军队作战的车子还乡,文帝见了,问他说:“你能侍奉我吗?”子高同意了。子高原名蛮子,文帝为他更名为子高。(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文帝性子急,子高总能领悟其意旨。等到成年后,(子高)渐渐熟习了骑射之术,(处事)很有胆识决断,希望成为将帅。待到平定了杜龛,文帝配给他士卒。文帝十分宠爱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文帝曾经梦见骑马登山,道路险恶,几乎要坠下山去,子高推扶他而使他得以继续攀登。文帝讨伐张彪时,沈泰等人率先投降,文帝占据了州城,周文育镇守北郭

25、香岩寺。张彪自剡县乘夜回军偷袭城池,文帝从北门逃出,事变发生在昏暗的黄昏,军队非常混乱,周文育也不知文帝在哪里,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便派子高从乱军中前往见周文育,子高在昏暗中复命应答,又赶去慰劳众军。文帝稍稍集合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之引入文育军营中。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的部将申缙又来投降,张彪便逃跑到松山,浙东平定。文帝于是将手下大部分的兵马配给子高,子高也轻视钱财,礼贤下士,归附他的人很多。文帝即位,任命他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子高)为文招县子,封邑三百户。王琳到栅口时,子高在台内值班。等到平定了王琳,子高所统率的士兵更多了,依附于他的将士,子高都尽力加以选拔进用,文帝也都加以任用

26、。天嘉二年,升为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等到征讨留异时,子高随侯安都驻扎在桃支岭岩下。当时子高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另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头上的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子高)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人从临川征讨晋安,子高从安泉岭出发与他们在建安会师,在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之乱被平定后,凭借功绩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增加的邑户连同之前的封邑共四百户。六年,被征为右卫将军,回到京师,镇守领军府。文帝病重,(子高)入内侍奉医药。废帝即位,子高晋升为散骑常侍,仍任右卫将军,移营驻扎在新安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2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渭川田家王维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恨然吟式微。【注】雉雊(gu):野鸡鸣叫。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诗中反复咏叹:“式微,式微,胡不归?” 古典诗歌中多以“式微”为“归隐”意象。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 诗的第一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气氛。B. 第二句描绘穷巷牛羊暮归图,“穷巷”即“深巷”,“穷”字也透着宁静粗朴的况味。C. 三、四句写人,野老拄着拐杖倚着柴门,急切地喊着牧童的名字,以声衬寂。D. 五、六句视听结合,野鸡欢叫、麦苗青青、蚕眠叶稀,

28、宁静里透着祥和,悠然中透着满足。E. 这是田园山水诗人王维的一首五言律诗,偶句押韵,所押的韵是“归、扉、稀、依、微”。12. 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1. CE 12. 抒发了诗人对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向往,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意。【解析】11. 试题分析:C项,“急切地呼喊着牧童的名字”,错,“以声衬寂”也不恰当;E项,本诗是五言古体,所押的韵是“ui”,“归、扉、稀、依、微”是韵脚。12. 试题分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暮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

29、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全诗不事雕绘,纯用白描,自然清新,诗意盎然。(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3.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中用方与圆不相合来表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态度的两句是:“_,_”(2)诗经卫风氓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两句是 “_,_”(3)曹操短歌行中“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4)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描写回归园田后,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诗句是:“_,_”(5)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_,_”,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30、【答案】 (1). (1)何方圜之能周兮 (2). 夫孰异道而相安 (3). (2)桑之落矣 (4). 其黄而陨 (5). (3) 明明如月 (6). 何时可掇(辍) (7). (4)户庭无尘杂 (8). 虚室有余闲 (9). (5)盈盈一水间, (10). 脉脉不得语。【解析】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如“圜”“陨”不要误写为“圆”“殒”。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

31、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三、语言文字运用1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武汉、南京等城市出现的大型洪涝和渍水让不少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慢排缓释”理念产生怀疑,专家指出,莫因发生洪涝就将“海绵城市建设”一笔抹杀。B. “

32、演员在荧屏里演的是人,在生活中没有理由不像人。整天趾高气扬、摆谱比阔,实在没必要。”葛优说,“老爷子教我八个字-谦虚谨慎,戒骄戒躁。”C. 当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看到三位中国乘客出手施救的外籍女子苏醒后,大家都拍手称快,用掌声向参与救治的三名中国乘客致敬。D. 面对日益激烈的求职竞争,部分大学生“错峰就业”,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来积聚力量,这本身无可厚非,也应当是一种多元选择的权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使用不恰当的是C项,拍手称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与“用掌声向参与救治的三名中国乘客致敬”对象不符合。一笔抹杀:一笔抹杀,成语,偏正式;作谓语。抹杀:涂掉。一

33、笔涂掉。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趾高气扬: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傲视别人;无可厚非:没有可过分责难的。意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

34、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拍手称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宋正海认为,民间科学爱好者中不乏没有真知灼见的人,不应给他们戴上“伪科学”的帽子。B. 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将显著增加我国大型科学卫星研制水平,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C. 江苏作家周浩辉发微博宣称由于正担任编剧的美人制造抄袭其小说邪恶催眠师,他将正式对于正提起诉讼。D. 全省首个“农市对接”售菜点启动

35、,由于减少了中间贩卖环节,蔬菜均价直降三倍左右,百姓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答案】C16.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既然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及时改正,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就高抬贵手,不再追究。B. 在朋友的聚会上,偶遇了一位人力资源经理,我很客气地说:想了解贵公司,望指点,不胜感激。C. 超市周年庆典促销活动的宣传单上写着“周年庆典,次迎光临。我们有最低折扣,这是你的荣幸”。D. 在一次讨论会上,我首先发言说:作为这个行业较早的参与者,各位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C“荣幸”是谦辞

36、,不能用于敬辞。D“鼎力相助”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17.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一个人总是上网,不读书,我认为他是没有文化的。 _?文化就是进入到人类精神生活的传统中去进行思考,而这个传统主要就存在于书籍之中。网络的长处是迅速传递当下的信息,它不让人思考。当然如果你素质好,你上网的时候也会思考。_?我相信不是从网络上得来的,而是 _,有了这个底蕴,这样的人上网不怕,他不会被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所左右,所淹没,他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答案】 (1). 什么叫文化 (2). 但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 (3). 他自己真正

37、读过一点书【解析】第道横线应填的是个问句,其下文讲“文化就是”,可知此处应填的是问句“什么叫文化”。第道横线应填的也是个问句,其上文讲的是“素质”,下文讲的是“得”之处。因此此处应紧承上文填入“一个人的好素质从何而来”之类的问句。第道横线应根据第道横线的上文,可知此处应填入“好素质的得之处”。第道横线结合文段开头和道横线,不难知道这里应填入“读书”之类的语句。18.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教育孩子不仅要注意大的方面,也应该在细微处下功夫。儿童犹如嫩芽,碰伤了就难以生长。父母也好,老师也好,要注意呵护她,要了解儿童的想法,父母和老师的言行都要具有示范性,因

38、为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影响儿童,时时处处被儿童模仿。伤了就影响(不易)生长。 _。_。【答案】 (1). 父母和老师的行为具有示范性。 (2). 会被儿童模仿。19. 请从麦田里的守望者、文化苦旅、瓦尔登湖、平凡的世界、三体、音乐的故事、傅雷家书、野火集、追风筝的人、人类群星闪耀时、读书与做人、叩响命运之门等名著中选择一本,并从中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或一种艺术手法(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并结合文本进行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答案】分析要结合文本,力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要求,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部作品,可以分析里面“印象深刻的一个人物”,如平凡的世界

39、中的主人公孙少平,也可以赏析作者有艺术手法,如文化苦旅中的叙议结合等等。四作文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四季有春夏秋冬,人生有酸甜苦辣。我们总是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请以“滋味”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选好观察角度,找准立足点,写出真情实感。(2)选取一个主要事件,综合运用表现手法,体现人生某一方面的滋味,写成一篇记叙文。(3)不少于800字。【答案】人 生 四 味人生拥有形状吗?不,人生应是无形的,它横亘于童谣白发间,如光明笼罩世界。但若要寻找承载它的容

40、器,最合适的定是瓦罐,和人生一样质朴然而易碎。人生拥有味道吗?不,人生本是无味的。生死悲喜,爱别离、怨憎会,五味陈杂在大地上堆叠。但若要品尝味道,该又是何种滋味呢?或许如咖啡般醇苦,那是托尔金悲剧式的魔幻美。希腊神话的浪漫,北欧传说的人性,瓦格纳歌剧的恢宏,莎士比亚语言的瑰丽和欧洲古典建筑的不朽光芒,共同创造?史诗般的罗曼司指环王。托尔金看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性的贪婪和对自然的毁灭,将它们涂上了魔幻的金漆。但我们仍能尝到一种醇苦和苦后的回味。正如他笔下的人间,饱受蹂躏的土上,脆弱的人类是不死的,战火硝烟仍不掩爱的光芒。那是源于一位真正作家的大悲悯的灵魂和一颗怀着希望的心。或许如酒的浓烈辛辣,那

41、是八大山人冷眼世事后的放纵。“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如此,八大山内亦如是。他的画没有灵峰秀山、轻舟剪水、燕舞莺歌,有的只是奇石怪树,枯荷败藕,间或点缀些丑鸟丑鱼。这些鸟和鱼以丑寄身于世,以同样一双冷眼,在天地初的静默里做一个旁观者。酒的浓烈,是洞明世事后的无奈和聊以慰藉吧。或许如茶的清香,那是杜甫历经大喜大悲后的参悟。哪怕寄身孤舟,哪怕颠沛流离,只要一盏香茗、一壶紫砂,高低缓就,冲泡的轻烟氤氲的成熟与睿智。时间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声。那个在羁旅途中面对江阔云低的天地喊出“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的老人已成一抔黄土,但漱齿犹香触舌犹烫的诗句仍在。一如黄生曾评:自在草野,心忧社禝,

42、乾坤之大,此腐儒能有几人。或许如清水,不是无味,而是醇苦、浓烈、清香之后的淡然,若白石老人笔下的水墨。淡墨晕染的清荷小石,淋漓出一份紫陌红尘外的幽远超然,游戏其中的小虾鱼蟹,透出暮年的身份证气童真。只有一颗清水般澄明的心,将繁芜溶解,将喧嚣沉淀,才成就一番彻悟后的生命之泉。人生的滋味,应是可触、可看、可品的。所以你需要一双柔软的手,一双智慧的眼和一颗感动的心。让生命如空白的羊皮卷,因等待一段被抒写的情节而无限舒伸着,在人生中,寻找属于自己的滋味。【解析】试题分析:这则材料使用了辛弃疾的词,引出“滋味”这个话题。并有相应的提示,“我们总是在品味人生滋味中懂得了人生,不断成长。”可见写作的“滋味”并不是饭菜的滋味,而是成长体验。题目要求是写记叙文。这样学生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典型的事件进行记叙,以突出在这次事件中自己品味到的或甜或酸的滋味,自己的成长经历,成长感悟。具体学生可以写读书的滋味、亲情的滋味、苦难的滋味等。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