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0.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702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大一轮复习配套检测 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30.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作业(三十)一、选择题1.科研人员为探究生长素对根尖生长的影响,以琼脂块和水稻根尖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2组与第4组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第3组实验的目的是确定琼脂块对根尖生长无影响C.第5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对侧生长”D.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解析 A项错误,第2组与第4组对照不能说明单侧光照引起根尖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项正确,第3组实验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根尖生长的影响。C项错误,第5组根尖的生长状况应该是“向贴琼脂块一侧生长”。D项错误,根尖背光弯曲生长说明根尖背光侧的生长素对根尖生长有抑制作用,

2、但是根尖向光侧的生长素对根尖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答案 B2.(2013大纲全国)关于植物生长素和生长素类似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无子果实的发育B.同一植株和芽生长所需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C.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可使其生长素分布发生变化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促进其生根解析 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浓度要敏感些,B项错误。答案 B3.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B.a直立生

3、长,b、c向光弯曲生长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解析 图a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a直立生长;图b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使b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胚芽鞘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c向右侧弯曲生长;图d中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答案 D4.选取相同的剪去顶芽的葡萄插条进行实验,甲、乙、丙、丁组处理方式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由甲组和乙组可知,侧芽合成的吲哚乙酸能促进插条产生不定

4、根B.由乙组和丙组推知,该种葡萄插条,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不定根最多C.由丙组和丁组可知,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D.以上实验结果表明,扦插中,侧芽发挥的作用与外源吲哚乙酸作用相同或相似解析 甲组与乙组比较可知,侧芽能够促进插条产生不定根,但不能确定侧芽产生的物质是什么;乙组与丙组比较可知,保留三个侧芽比保留一个侧芽产生不定根的数量多,但不能说明保留三个侧芽时产生的不定根最多;丙组和丁组比较不能说明葡萄插条侧芽合成的促进生根的物质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通过题图四组实验可知,侧芽与外源吲哚乙酸处理均可以促进葡萄插条生根。答案 D5.图1中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

5、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的情况(用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的值最大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的值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解析 从图2可知,B点时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此时值最小,故A项错误;在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加强,值将逐渐减小,故B项正确;C点时的生长素浓度既不促进也不抑制,当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浓度时,将抑制生长,故C项正确;图2能

6、够说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故D项正确。需要注意的是,当生长素浓度为0时,值最大,为90;当生长素浓度为B点浓度时,值最小。答案 A6.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生长素对不同植物的影响有差异,可作为小麦田中单子叶杂草的除草剂B.图2中侧芽b和顶芽a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可能分别为A和DC.图3中表示水平放置的某植物的根和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B,茎远地侧的是CD.图4中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同时存在时对茎段细胞分裂的促进效果比单独使用时明显解析 图1中高浓度生长素可用于除去对生长素更加敏感的双子叶杂草,选项A项错误。图2中侧芽b处生长

7、素浓度较高,侧芽生长受抑制;顶芽a处生长素浓度较低顶芽优先生长,选项B项错误。图3中曲线AB表示根对生长素的反应,其中B点表示抑制效果,对应根的近地侧,A点表示促进效果,对应根的远地侧;曲线CD表示茎对生长素的反应,C、D点均表示促进效果,其中C点浓度较低,对应茎的远地侧,D点浓度较高,对应茎的近地侧,选项C项正确。图4中IAA和GA同时存在比单独存在时促进茎段生长的效果要明显,但是这两种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而非促进细胞分裂,选项D项错误。答案 C7.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表示棉花植株的两个部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的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可以运向,的分生组织合成的生长素也可以

8、运向B.优先生长是因为生长素浓度适宜,受抑制是因为生长素浓度过高C.适时摘除,顶端优势被破坏,可使植株多开花、多结果D.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棉蕾、棉铃的脱落,也可疏花疏果解析 处为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处与处相比为形态学的下端,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向形态学的下端;顶端优势就是顶芽发育占优势,侧芽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摘除顶芽,能降低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促进侧芽发育为侧枝,多开花、多结果,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适宜生长素浓度下,既可以防止落花落果,也可以疏花疏果。答案 A8.如图甲为横放在地面上的植物的生长状况,图乙为植物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

9、、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ac,dbB.若图甲中a点的生长素浓度为10-10 mol/L,则c点所对应的浓度在10-10-10-8 mol/L之间C.若图甲中b点的生长素浓度与图乙中E点对应的浓度相同,则d点的生长素浓度在E-B对应的浓度区间D.生长素在F-A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A-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解析 a、b、c、d四点的生长素浓度大小为ca,db,A项错误;c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应抑制根的生长,应大于10-8 mol/L,B项错误;图中生长素在F-C对应浓度范围内促进生长,在C-D对应浓度范围内抑制生长,D项错误。答案 C二、非选择题9.如图表示棉花的根、芽、茎在不同生长

10、素浓度下的生长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1)比较图中三条曲线,能说明_。(2)若棉花幼苗顶芽处的生长素浓度为b,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为_(用图中字母回答),二者的生长情况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_。(3)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下图所示的处理,观察三组植株叶片脱落的先后。脱落酸能抑制_,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主要分布在_中。根

11、据科学实验原则,上图中X处应放置_,则乙、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_。预测三组植株的落叶情况,得出实验结论:若_,则假设成立;若_,则假设不成立。解析 (1)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根、芽、茎三种器官最适生长素浓度差别很大,说明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2)若顶芽生长素浓度为b,靠近顶芽的侧芽处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b,且抑制侧芽生长,结合坐标曲线图分析,可知应为f,此实例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3)脱落酸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其生理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根据实验单一变量原则,X处要放置空白琼脂块,则乙、丙两组的实

12、验变量是有无生长素,排除了琼脂块本身对实验的影响。根据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和实验过程分析,有两种情况可以考虑,一是有实验效果,说明假设成立,二是没有实验效果,说明假设不成立。答案 (1)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2)f 两重性(3)细胞分裂 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空白琼脂块 有无生长素 丙组落叶明显早于甲、乙两组 三组的叶片几乎同时脱落10.(2012北京)为研究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1)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植物体的特定部位_,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生长发育起_作用的_有机

13、物。(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_;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_。(3)从图2中可知,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包括_。(4)在实验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致B叶_。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_。(5)实验、的结果表明,B叶的生长与A叶的关系是_。(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分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_(填选项前的符号)。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b.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c.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1叶d.用14C-淀粉溶液涂抹A2叶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f.用1

14、4C-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2叶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考查识记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1)植物激素指的是由植物体的特定部位产生,再被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2)制备插条时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植物自身体内的细胞分裂素(内源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插条插在蒸馏水中而不是营养液中培养的原因是用于排除外来营养物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从图2中和组比较说明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和组比较说明对插条进行的实验处理是“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4)在实验中,对A叶进行实验处理,导

15、致B叶生长减缓,即生长受到抑制。该实验的对照处理是用蒸馏水处理A叶,而B叶不进行任何处理。(5)实验、的结果显示,随着A叶片的减少B叶片的生长逐渐减慢,即B叶片的生长与A叶片的关系是:A叶片数量越少,B叶片生长越慢。(6)研究者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为证明此推测,用图1所示插条去除B叶后进行实验,实验组应选择的操作最少包括a用细胞分裂素溶液涂抹A1叶,e用14C-氨基酸溶液涂抹A2叶片,g检测A1叶的放射性强度。答案 (1)产生 调节 微量的(2)减少内源激素的干扰 外来营养物质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3)用细胞分裂素分别处理A、B叶片;不同插条上去除不同数目的A叶(4)生长受抑制 用蒸馏水同样处理A叶(5)A叶数量越少,B叶生长越慢(6)a、e、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