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八岁和其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文是一位父亲在儿子十八岁生日时,回忆过往,对孩子的成长写下的感言。以感性的文字表达了理性的观点,以平等的态度向孩子倾诉发自内心最真挚的建议。尽管四十多年过去了,但今天读来,仍然觉得非常亲切,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文中的东东跟现在的学生有很多行为、性格、生活环境的相似点,这给我们上好课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和情感认同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 正确认识对亲情、两代人的矛盾、读书、青春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并能结合自我体验,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2. 能力目标 : 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义;通过活动体验,学会用对话的方式
2、与父母、师长及同辈人进行心灵沟通。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懂得珍惜青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理解两代人的矛盾。2、总结概括能力的培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理解。四、学情分析课文的内容比较清晰易懂,学生在生活的各类场景中,对文中提及的种种情形有自己的理解。通过发挥学生自主阅读性,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合作,以及体会文章思想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五、教学方法1、课前准备,创设情境。2、感受体验,探究交流。六、课前准备1、在上本文前要求学生把这篇文章给家长阅读。2、写一封信给父母。3、学生和家长就这篇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些交流。4、课前阅读学生写给父母的信(是前一周随笔的作业)。
3、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二)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对这个世界来说,你可能只是一个人,但对某些人来说,你可能就是整个世界。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的箴言十八岁和其他。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我们每个人都给父母写了一封信。我读了你们写的信。从你们诚挚的充满感情的语言来看,你们对父母都怀有深深的爱,却缺乏交流的信心;你们时常有对父母充满愧疚,却缺乏表达的勇气;你们胸怀理想,却缺乏坚持的力量。那么,我们今天就在课堂里共同讨论父母对我们的期望和该如何与父母交流的问题。展示课题:十八岁和其他 展示目标(三)介绍作者,交代创作
4、背景。1、作者简介:杨子,本名杨选堂,1921年生,广东省梅县人。历任前线日报中国时报新生报民族晚报主笔,并任教职,兼涉政界。曾任台湾大学讲师、中兴大学副教授、台湾省政府编译室主任、中央银行行务委员等职。后任联合报副社长、社长、中国论坛发行人、联合晚报发行人。现任联合报系副董事长。研究经济兼长文学,以笔名杨子在报刊开设“杨子专栏”“杨子漫谈经济”“杨子论衡”等专栏,颇受欢迎。著有散文、小说、经济论文集等作品。2、写作背景(父母的担忧与渴望):十七八岁是个什么概念?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了独立的意识和反叛的渴望,在这样的年龄,人变得非常自尊和敏感,对父母的教育有时表现出强烈的反感和
5、不以为然,好幻想,喜欢冲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如何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沟通,怎样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有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心智?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四)、组织了解文章内容十八岁 1、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父亲有哪些人生难忘的体验? (1)焦急忧虑(2)激动喜悦(3)辛劳(在“青春”版块中)(4)爱 2、回忆交流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的一些感人的片段。说明:这一部分是实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重要内容,可稍作展开。两代人的矛盾 1、作者在文中提及的两代人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1)流行观念的影响;(2)父母的愚昧与落伍;(
6、3)子女的盲目与急躁; (4)缺乏沟通、理解、平等。(根本原因) 2、讨论:(1)你是如何看待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2)和父母产生过矛盾后,你是如何处理的?(3)你的父母又是如何去做的?你认可他们的做法吗?说明:让学生明确平等、对话、理解是打通两代人之间隔阂的最好方式。 读书的苦乐 1、理解文意 父亲: (1)“十年寒窗”、“光宗耀祖”的传统压力。 (2)曾祖母的“读书最乐”,引我共鸣。(3)涉猎古今中外名篇,废寝忘食的快乐程度,读书“闲趣”。儿子: (1)令人憎厌的读书环境,受到身心的折磨。(2)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父亲的态度:“同情”却不能不“鼓励”,甚至“鞭策”,希望考取大学
7、。 2、问题探讨学生谈谈自己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思考读书生活中的苦与乐的辩证关系。青春 1、父亲对孩子的希望(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惜时如金) 2、课堂讨论:你期望自己有一个怎样的青春,在以后的岁月里可以慢慢去回味?(五)、组织阅读心得交流1、看了文章以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你对文章当中的那些句子感兴趣?2、就课前写给父母的一封信,请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的感受与理解。3、选择一个典型的学生发言,全班进行讨论。4、对学生的交流发言做简要的点评。(随机,真实,不做定型发言)(六)、播放歌曲让爱驻我家,结束课堂教学九、板书设计十八岁和其它作者的话 十八岁 两代人的矛盾读书的苦乐 青春 我的故事 平等、
8、对话、理解(双向)作业设计修改自己的课前作业,把它交给父母。注意学习课文的写作特点,书信的格式。十、教学反思我们常常在生活中感叹现在的独生子女缺乏爱心,自我意识突出(自私),特别是写作是少有真情实感的流露。但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并非完全如此。很多学生在回忆自己和父母生活经历的时候,具有对自己的批评意识,甚至当堂长涕不已。他们的民主意识也要高过前辈,他们渴望被理解,渴望真实的交流。他们的率性和倔强掩饰了他们真实的性情。对学校、社会、家庭而言,我们如何进行有效适当的引导是一个课题。对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如何完善学生的人性是一个问题。我们不应只局囿于字词句篇修辞逻辑的教学。学生的课堂讨论很活跃,充满真情的流露。但必须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毕竟不是一堂主题班会课,讨论只是阅读思考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