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优化方案》精品练:第七单元第二十课速效提能演练.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555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优化方案》精品练:第七单元第二十课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优化方案》精品练:第七单元第二十课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优化方案》精品练:第七单元第二十课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优化方案》精品练:第七单元第二十课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优化方案》精品练:第七单元第二十课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优化方案》精品练:第七单元第二十课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历史必修2《优化方案》精品练:第七单元第二十课速效提能演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下图是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这一情景出现的直接背景是()A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B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C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D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解析:选B。根据材料所给的时间“1921年”和关键词“上访”,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时期。余粮收集制在战后的继续推行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而A项发生在1917年十月革命初期;C项应该是1921年余粮收集制废除之后才出现的;D项发生在斯大林时期。21921年10月,列宁在谈到新经济政策

2、时说:“所谓新,是对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而言的。可是实质上,它比我们先前的经济政策包含着更多的旧东西。”下列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中,包含“旧东西”的有 ()实行粮食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归国家所有部分企业由资本家经营允许自由贸易 ABC D解析:选C。所谓“新”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案,所谓“旧”是指资本主义的经济手段,、属于旧的资本主义经济手段,属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是苏俄的创新,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故不选。3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国家控制了一切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C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D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解析:选C。新经济政策

3、的实质是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就“新”在这里。4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这个世界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时应首先把握丘吉尔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斯大林时期俄国取得了巨大成就”,然后再考虑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

4、或经济体制及其作用。斯大林时期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俄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工业国。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材料2:材料3: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13年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拖拉机不详42121电力15107432石油232121钢555432请回答:(1)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哪些特征?(2)结合材料1、2及

5、所学知识,分析材料3出现的原因。(3)苏联工业化建设给经济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解析:本题主要以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主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及综合归纳能力。第(1)问解答时应注意紧扣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归纳即可;第(2)问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苏联工业化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此概括归纳;第(3)问解答时应注意关键词“负面影响”。答案:(1)材料1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材料2反映了苏联通过实施发展工业的五年计划来发展工业;材料3反映了苏联到1937年已经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世界工业强国。(2)1925年12月,提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主张优先发

6、展重工业。在工业化建设中要求轻工业和农业发展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的要求,为它提供资金。制定、实施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五年计划。(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和持续发展。由于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的作用,造成企业消耗大、经济效益低,阻碍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为了给工业化提供资金,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一、选择题1.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画,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这幅漫画意在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超经济剥夺,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7、 B新经济政策减轻农民负担,人民热烈欢呼C农业集体化损害农民利益,遭到人民反对D人们对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不满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结合题干和图片可知,20年代初,由于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致使农业生产下降,农民困苦,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实施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均应排除。 2一部描写1919年苏俄人民抗击协约国和国内白匪的电影,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A一位农民牵着几头羊到集市上去卖,与一位买主讨价还价B几乎所有的工厂都注明“苏维埃国有”的字样C老百姓的生活用品由政府定期发放,他们的日子过的紧紧巴巴D成年人每周都自觉参加

8、一天义务劳动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A项所反映的商品自由贸易,应该在1921年3月新经济政策实施才能出现,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能够在镜头中出现,故均排除。31921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D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从图中可获知,19211925年粮食产量提高,该时期的经济政策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

9、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从题干“一条有效的捷径”可知计划经济体制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B项正确。A、C、D三项说法绝对化,应排除。5有人认为:在1929年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席卷西方各国的时候,苏联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前期。西方的经济危机,恰恰成了苏联大国崛起的良机。下列属于“苏联崛起的良机”是 ()A苏联社会制度的优势

10、明显B1932年苏联工业产量跃居到世界第二位C经济萧条导致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衰落D有利于从西方引进技术、资金、进口机器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经济危机下,世界贸易急剧下降,苏联适时调整对外经济政策,从欧美国家进口大量先进机器、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了其工业建设,故选D项。6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A基本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D揭露了斯大林模式的本质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题干意思是斯大林模式用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的办法实现了工业化,尽

11、管办法无情,但效果却是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评价较为客观,C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与题干时间不一致。D项没有看到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看法片面,应排除。7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A BC 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苏联工业化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与西方国家的轻工业发展不同。苏联工业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按照统一计划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与西方国家通过市场调配资源不同。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

12、,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与西方国家的协调发展不同,故叙述正确。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同于市场经济体制,叙述错误。8列宁在1922年纪念十月革命五周年的大会上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业的丰收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的情况良好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会灭亡而不成其为独立国家。”到20世纪30年代,苏联迅速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农业集体化运动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解析能力。本题以材料的形式切入,主要考查获取与解读信

13、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列宁的话只是创设了问题的情境,解题的关键是从时间“20世纪30年代”和中心词“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现代化”方面思考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1921年8月,在莫斯科市民惊异的目光注视下,一位23岁的美国青年走进了克里姆林宫,他的名字叫阿曼德哈默。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正式签署,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同时,在列宁的支持下,哈默成为二三十年代美苏贸易的核心人物。哈默在莫斯科度过了将近十年,苏联成了这位亿万富翁的发迹地。树大招风哈默隐隐地意识到,可能苏联要发生变化,自己也该离开了。1931年,他返回美国。1979

14、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盛赞哈默当年对列宁的帮助,并邀请他到中国访问。哈默当年便应邀访问了中国。1982年他与中方正式签署了合作开发安太堡露天煤矿的协议书,这是当时最大的一项中外合资项目。邓小平说:“哈默愿意帮助我们开发安太堡露天煤矿,两年能出1200万吨煤,4年达到1500万吨,比我们快得多”。此后,他的石油公司投标开采了中国海洋石油资源,成为取得中国近海勘探石油权的第一家美国公司。后来,邓小平曾称赞哈默是个勇敢的人,认为同中国合作兴建像安太堡煤矿这样大的项目,有些外国人还缺乏勇气。哈默对邓小平说:“平朔安太堡煤矿的建成为外国企业家提供了一个样板:哈默能做到的,他们也应该能做到。”请回答:(1

1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哈默在苏俄的经营有何政策依据?当时苏俄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经济政策?(2)哈默在苏联的将近十年中,苏联的经济政策又有何变化?哈默回到美国这一年,美国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什么?(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哈默来到中国投资的原因。并依据材料分析哈默的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何意义。(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哈默成为“商业奇才”的经营之道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由材料中苏俄允许外国资本家开办企业和美苏贸易,可知此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第(2)问应结合苏联斯大林模式和美国经济危机来回答问题。第(3)问应运用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关

16、史实回答。第(4)问学生可自由发挥,但应注意言之有理,论从史出。答案:(1)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原因:是由苏俄的国情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小农经济占优势,落后)。长期的战争使苏俄经济困难;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剧了经济困难,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2)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并开始实施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被废止。形势: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政策:当时的胡佛政府坚持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3)原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决策,环境好。

17、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的邀请。到中国投资有丰厚的回报。意义:加快了中国煤炭、石油等工业的发展;为外国企业家到中国投资树立了榜样,从而推进了中国对外开放步伐。(4)有特别敏感的商业嗅觉,善于把握商机;不畏艰难、勇于创新;与东西方的领导人交情深厚,为其经营打开方便之门。附:课内答疑站探究与思考(教材P96)1作用:国民经济逐渐恢复,政局趋于稳定,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启示:必须关注民生、关注三农;必须充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2成绩: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改善。为后来战胜德国法西斯提供了物质和人员的保障。失误: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计划经济体制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农民负出过多,积极性受挫。评价:斯大林模式曾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巨大积极作用,使苏联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但其弊端也日益明显,更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造成危害,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3(1)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原料和资金,促进了工业化的实现。(2)重工业发展突出,轻工业、农业发展滞后,结构比例严重失调;斯大林模式。(3)农业集体化政策虽然实现了集体公有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但却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发展的缓慢,从而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高考资源网w w 高 考 资源 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