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中国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2010年5月北京市西城区二模17题)有人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主要依据应该是( )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获得重大突破C确定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2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先后在农村开展下列两次运动,其相同点是( )A.以过渡时期总路线为指导思想 B.提高了农村经济公有化程度C.充分调动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奠定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3(2010年10月广东省六校高三联考19题)下列是对20世
2、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份变化情况的分析,不正确的是年份比重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19521911,507697181956年3225349%73%071%A1952年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B合作社经济不是公有制的经济C到l956年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D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最为彻底4观察下图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图,其中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因为实行了( )A.社会主义工业改造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5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3、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6(2012年1月郑州市一模19题)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亚洲大趋势中说:“华人社团是宗族和同乡组成的公司和企业网(俗称为“抱团精神”),各企业之间层层连接,规模不断扩大,直至覆盖全球,用个形象的比喻,它就像当今的互联式电脑网络。”下列各项与这种社团网络发展相关的是西周的宗法制 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1980年设立首批经济特区 改革开放后异军突起的民营经济A B C D7(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27题)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0%,工业为18%(
4、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上述数据说明( )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A B C D8(2011年1月绍兴市高三期末质检16题)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中国政府做出这一决策时面临的状况是( )A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开始转向城市、国企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历史终结论”喧嚣C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正在进行一轮姓“资”、姓“社”的争论9(2011年1月东莞市高三期末调研18题)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中说:“那时,在中国大地上甚至广为流传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
5、的佳话,当然这不是对几个人的颂扬,而是人民对中共中央正确决策的高声歌唱。”文章中的“正确决策”是指实行了( )A减租减息 B土地改革 C农业集体化道路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2010年2月广东省揭阳市高三一模)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A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C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D肯定了家庭联产
6、承包责任制11(2012年3月郑州市二模)有西方学者指出:“毛泽东的继承者发起了现代化,运动,不仅采取了以前被视为修正主义者,的措施,而且还沿着这条修正主义的道路走得更远。”这些“措施”包括部分恢复个体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改善外交环境积极发展高新科技A B C D12(2010年11月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24题)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13(2011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24题)以
7、下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召开于1978年底B使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C作出在农村进行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政策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14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共中央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即希望以较快的速度、较高的质量、较少的成本来取得较多的成果。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只注意了其中的( )“多”“快”“好”“省”A. B. C. D.15(2011年1月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28题)1956年的中共八大与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探索。二者的共同点是( )A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 B决定变革生产关系C思想上拨乱反正
8、 D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图文,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材料二 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包括: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37个市县和10个省、市的260个市、县,面积约4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4.4;人口2.2亿,占全国人口的20。这个开放地带,水陆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又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最富裕、最发达的地区。 人教版历史必修2P52材料三对外
9、开放地区示意图材料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画了一个圈”指的是什么?我国沿海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四中图示的内容填充完整。(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三张历史照片 材料二 说到20世纪末最重要的时刻,我还有另外一个候选者:1978年。你也许会问:为什么是1978年呢?1978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这开启了一个长达1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诚然,与1989年相比,1978年更加普通,但它的意义却更加深远。2006年5月25日
10、英国卫报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哪三个历史事件?(2)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3)结合材料一、二,指出1978年是一个重要的、意义深远时刻的理由。中国现代经济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1992年南方谈话、十四大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十四大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项中国加入WTO是在2001年,B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指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实行;D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2B解析:前者为1953-56年的农业合众化运动,后者为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11、,A、C、D均只与农业合众化运动有关,合作化是将个体私有制改造为集体公有制,人民公社化运动则是进一步提高公有化程度,从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B正确。3B解析:1952年个体经济占71.8%,说明分散的私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合作社会经济是公有制的经济;1956年,国营经济与合作社经济比重共计为85.69%,占绝大部分,说明建立了社会主久的经济基础,C项正确;同理,D与A、C两项一样正确,但与题意不符。4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注意“趋势图”时间所对应的该时期经济政策。5A6B7C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五计划确定的目标是优先
12、发展中国业,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8D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浦东的开发开放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党的十四大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9D解析:本题考察中国的改革开放。根据题干信息“万里:改革开放”“吃粮”“吃米”说明此种制度深远影响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农业生产,因此应是改革开放中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0B解析:1978年我国仍然是人民公社体制。而安徽省委的做法把土地借给农民耕种和荒山湖滩谁种谁收完全
13、脱离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劳动、收获物归集体的做法。故其做法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11A12B解析: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的是经济特区,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是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的是民族自治区。13C解析: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
14、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正式开辟,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由此揭开序幕。它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光辉标志。据此C项不正确,十一届三中并未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出相应决定。14A解析:结合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即可回答。如大跃进强调高速度、农业生产大“放卫星”(编造假高产)等。15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从1956年的中共八大制订了综合平衡稳步发展的经济方针到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者在根本目的上体现了要大力发展生产力的要求。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二、非选择题16(1)在广东、福建
15、开设经济特区。原因:沿海地区近代开放较早;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基础较好,科学技术进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沿海地区又是著名的侨乡且濒临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海外联系较广,便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2)珠海、厦门;上海、福州、广州等沿海港口城市任填三个即可;珠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洲(或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海南。(3)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城市内地,初步形成了“点、线、面”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17(1)“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2)经验教训: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3)因为1978年中国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从此,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也得以转型,中国走向强大.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