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455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人教版教学案+练习:第4编 专题2 结构章法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二 结构章法(2019上海高考)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病文呈现升格优例我们处在新时代2019年上海一考生今天,我们处在新时代,泱泱华夏,千百年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流传至今,如今处于一个崭新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新机遇、新挑战。中国的音乐响彻天际。说起中国的音乐,首先想起的便是中国的古典乐器,我认为其中最富有中国味的便是古琴了。古琴

2、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喜欢的乐器,它所奏出的歌时而悲怆,时而悠扬,时而轻快明亮,那几根细细的弦,道不尽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外国的音乐,能够明显地听出异域风情。像印度的音乐,节奏感极强;日本的音乐,有的比较热血,有时你会听出一点儿动漫的风格;西班牙的音乐,热情奔放,热辣张扬。再想到的便是,现如今比较火的“古风圈”了,其中的歌曲大多使用中国古典诗词改编而成,朗朗上口而又悦耳动听。这些歌大多是流行唱法再加上一些戏剧的唱腔,富有鲜明特色。如今的青年人比较迷恋一种打扮成古人的装束,他们互相称对方为“同袍”,举行各种活动也会按照古人的礼节来进行,我觉得这样确实有礼仪之邦的样子。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也隐藏着种

3、种不礼貌的行为,比如在路边随处可见的垃圾,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我们可以想一想,是不是我们也做过这样的“蠢事”呢?日本和韩国有很多好的故事。在日本,人人都养成了爱干净的好习惯,走在日本的街道上,你不会看到一丁点儿垃圾,在垃圾站,垃圾也早已分好类分别投放进指定的垃圾箱中。在韩国,许多娱乐公司的练习生们也都养成了一个好习惯,那斟酌品味提取,比较升华借鉴2019年上海一考生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随着中国与国外市场的接轨,“中国味”与“外国味”正尝试着各种碰撞与融合,新的“中国味”随即而来。在越发多元化的时代中,我们该如何为我们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保持“中国味”,需要在欣赏中比

4、较彼此的不同。说起具有“中国味”的音乐,首先让人想到的便是中国的古典音乐。我认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古琴曲,时而悲怆低沉,时而轻快明朗,绵长,悠扬,意蕴丰厚。而外国的音乐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我们能够明显地听出其中的异域风情。像印度的音乐,节奏感极强;日本的音乐,自带各种不同的动漫风;西班牙的音乐,热情、奔放且张扬。保持“中国味”,需要在继承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现如今“古风圈”比较火,其中许多歌曲的词是由中国古典诗词改编而成的,朗朗上口而又独具韵味。这些歌曲大多融合了流行唱法和戏剧唱腔,富有鲜明特色,可谓古典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后迸发的绚烂火花。保持“中国味”,需要斟酌品味,从根本上做起。如今的年

5、轻人掀起了一股汉服潮流,衣袂当风,裙带轻飘,清新淡雅。他们互称对方为“同袍”,人与人交往遵循古时的礼节,举行各种活动也会继承古人的优良传统,我觉得这样确实有礼仪之邦的样子。但唯有表里一致者,方可称得上展现出真正的“中国味”。要想真正拥有“中国味”,还得从本质上做起,养成好习惯。保持“中国味”,需要在借鉴中学习。相比起来,在打造新时代的“本国味”这件事上,有些国家比我们做得更胜一筹。许多日本人都有爱干净的好习惯,走在日本的街道上,很难看到一点儿垃圾,人们都把垃圾分门别类地放在指定的垃圾箱中。在韩国,许多娱乐公司的练习生也养成了好习惯看见长辈、领导或客人,都会站起来鞠躬问好。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让

6、我们也养成好习惯,让自己的心富含“中国味”。病文呈现升格优例便是看见客人或是长辈领导,都站起身来边鞠躬边问好。其实这些“操作”并不难。想必大家都玩过养成游戏,而这些习惯也需要一点一点地养成,既然外国人能够养成这种习惯,我们为什么不能呢?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对于外国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我们在融合中进步,融合中创新。我们处在新时代,我们站在新起点上。在越发多元化的时代中,我们如何为“中国味”注入新的活力?首先得认识“中国味”。认识“中国味”,要懂得将之与其他国家的“味”进行比较,发现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要懂得反复品味自身的历史和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懂得发掘现

7、代文化的魅力,寻找古今文化的契合点。斟酌品味提取,比较升华借鉴,认识“中国味”如是,认识其他事物亦然。但愿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文化能够迸发出新的活力,“中国味”能够发扬光大,耀眼世界!病因分析考生选取了“音乐”“习惯”等关键词进行写作,所选素材基本符合题目的要求,但文章在结构章法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其一,段落和段落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随机性太强,导致文章没有清晰的思路,线索不明晰。其二,结尾简单化,缺乏画龙点睛之笔,缺乏对开头的照应,缺乏对论点的提炼。另外,本文还存在着观点不明确、论证的重点不突出、语句不通顺、语意不明等方面的问题。升格点评作文升格后,标题醒目亮睛

8、,紧扣“中国味”拟写,同时隐含了“如何去认识事物”的答案,紧扣材料。首段结合“中国味”展开分析,原来的败笔立刻变成了亮点,扣题意识大大增强。主体部分涉及多种元素,从音乐、礼仪、良好习惯等角度认识“中国味”,内容充实。主体段落增加了分论点,让文章更富有逻辑性,行文思路变得清晰明了,论证说理也更有层次和力度。通过充分联系外国和我国的现实,写出当前应如何实现“中国味”的突破,并引出要如何去认识“中国味”。继而关照到“如何去认识事物”,主旨更加深刻。文章结尾扣题,首尾呼应。微案一开头结尾微点突破一开门见山法开门见山,指在开头直接点明文章的立意,亮出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彰显文章的题旨,使读者对自

9、己的行文意图有所洞彻,以便确定文章是否跑题。记叙文,一般都是直接进入事件的记叙,表明主旨;对于一般性的议论文或者散文,在开头就应该摆明观点。示例: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劳动,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众所周知,中国梦,包含了每个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承载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宏国大志,是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那么,如何实现中国梦呢?唯有努力奋斗、辛勤劳动。(节选自2019年福建考生劳动,为中国梦插上腾飞的翅膀)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近年来,“海归”已经不再神秘,关于“海归”找工作难、起薪低的新闻也时常见诸报端。那些到国外走一遭,混个文凭就回国的“镀金式海归”面临淘汰

10、,回国留学生年收入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分化严重,区分点就在于“是否掌握独特技术或技能”。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运用开门见山法写作文的开头。答:_答案(示例)海归,曾经是那么让人仰慕的群体,可是,打开网络,却经常看到这一群体在国内求职遇冷的消息。不禁感慨:时代变化太快,曾经耀眼的光环为什么会变得如此黯淡?微点突破二修辞生辉法“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在文章开头灵活运用修辞手法,既能增添文采,又能给读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示例:有一种感动,叫文明的任性,就像那

11、蒲草和磐石一样(比喻),“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就是靠着这样的韧性,在历史的石头缝里(比喻),不负春光,蛮拼生长。(节选自2019年北京考生文明的韧性)即学即练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生活,在我们的面前设置了很多很多的路。走在路上,我们可能会看到鲜花满园,也可能会看到黄沙漫天;可能会欣赏到晴空万里,也可能会欣赏到乌云密布;可能在汗水中绽放笑容,也可能在泪水中黯然神伤走在路上,便意味着跋涉,便意味着奋争。请以“走在路上”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运用修辞生辉法写作文的开头。答:_答案(示例)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

12、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跋涉,在人生的路上,一路坎坷,一路泥泞;徘徊,在人生的道口,几度失意,几度迷茫。(对偶,整句形式)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挫折,充满了挑战,但只要我们勇于走出困境,迎难而上,一路披荆斩棘,(比喻)你会发现:走在路上,是一种美丽。微点突破三引用(化用)名句法开篇引用切合题意的名言警句、优秀诗词,言简意赅,以一当十,更有说服力。引用时,要紧扣话题,紧扣题目,紧扣主旨。所引用的语句宜短不宜长,宜雅不宜俗。也可灵活化用名言、诗词、歌曲等。示例:苏轼在琴诗里写道:“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人是智慧的,他通过对琴声的追问,向我们形象地提出了一个哲学

13、命题:美美与共,成就辉煌。(节选自2019年江苏考生美美与共,成就辉煌)即学即练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我是农村人可以吧,就没有礼貌怎么了。”一女子怒怼他人。这一幕发生在上海轨交7号线上,一女子用手机玩游戏却不带耳机,旁边乘客提醒其关掉声音,女子不听劝阻反倒骂起了脏话。对此,网友纷纷对女子提出批评。有人认为,这是混淆是非判断标准,把这些标签当作“救命稻草”给自己找台阶。有人认为这是文明素质缺失、道德伦理失范的表现。对此,你怎样理解?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运用引用(化用)法写作文的开头。答:_答案(示例

14、)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是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引用名言)当“中国式”旅游风靡网络;当“扶不扶”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当“痰随地吐,垃圾随手扔”已成为习惯当这些不文明在生活中屡屡发生,不禁要问:“素质都去哪儿了?”(化用歌名)微点突破四深化中心法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中心交代清楚,这种方法又称“画龙点睛式”。这种结尾大都以议论作结,把文章推向高潮,使主旨得以升华。示例:吾辈无所宏志,仅以己志传己之风。虽云雨有时、霜雪交加,信春来。终于澄我心之水,唤醒一方人土,待佳音,待新景。(节

15、选自2019年浙江考生拨众人之夷,澄我心之水)即学即练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下面是他的采访记录。学校门口。记者:同学,你校服上画了机器猫,为什么又用涂改液涂掉了?学生:班主任让我全部洗掉,洗不掉就得用白色涂改液盖住。商场。记者:同学,你校服上有歌手张靓颖的签名,是真迹吗?学生:百分百真迹。文具店。记者:哇,你怎么直接在校服上试笔?这样校服会洗不干净的!学生:校服很便宜呀。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运用深化中心法写作文的结尾。答:_答案(示例)我并不

16、反对孩子们出于爱在校服上画些什么、写些什么,因为这显得他们很可爱;但如果这样的爱变为了习惯,那当然就不宜提倡了。因为爱升华到一定境界,就应当不允许所爱之物遭受玷污。正因如此,所以校服上的“艺术”,才可爱而不能喜爱。微点突破五呼告感应法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以呼告的方法结尾,写出肺腑之言,或是充满激情的呼吁,或是富有哲理的启迪,或是表达一种理想或愿望。这种结尾,感情充沛,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要注意恰当使用感叹号。示例:青年啊,在这考场上,我请求你,想想我们的祖国吧!她来自救亡、革命和工农,她可能将是美国、德国或者新中国。请用你穿透未来的瞳孔,去为她寻找

17、和平与未来。(节选自2018年北京考生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即学即练5运用呼告感应法写一个结尾片段。答:_答案(示例一)哦,圆明园,你虽然早已永久地沉默了,但是,你蕴蓄着火,你是被火毁灭的,而今你却要点燃热血青年的心头之火,为的是要让我们心里永远燃着耻辱之火,悲愤之火,崛起之火!哦,圆明园,我懂了:总有一天,那一簇簇用心儿燃烧的火苗,将连成一片,而在这里,一定会腾飞起一只金色的凤凰那辉煌灿烂的希望!(节选自韩晓征致圆明园)(示例二)努力吧,即使在困境之中,馥郁之花也会绽放。只要付出了汗水,每一个跋涉者都能够展示生命的精彩。微案二记叙文的结构微点突破一设置悬念悬念,也称为“关子”,是记

18、叙类作品常用的一种构思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在文章的开头,安排与文章的内容或人物相关的疑团,这样就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不自觉地进入文章所创设的情景之中。示例:病憨憨又住进了医院,病是老毛病,单位、邻居、朋友见惯不惊,没有几个来看望他的,他很是落寞。这次,他有不祥的预感,住院才不几天,人们就络绎不绝地来看望他。有单位的领导、同事,有邻居、朋友,有些过去从不来往,甚至很少说话的人也来了。大家都是大包小包的拿着,鲜花、水果、各种包装精美的营养品堆满了病房。大家还都说着同样的安慰话,连医院领导也亲自过来问长问短,医护人员更是从未有过的热情周到,这都让他惶恐不安。他喃喃自语,看来这回是真的不行了!

19、看望他的人愈是宽慰他,他愈是心冷很快,在外地工作整年很难回家的儿子也都赶了过来,事情不是明摆着的吗?他拉着儿子的手,绝望地问:“儿啊,你老实告诉我,我还有多少日子?”儿子俯下身,轻轻说:“爸,你说什么呢?没事的!院长都说了,你身体无大碍,再住几天就可以回家了。”他情绪更糟,不能自抑:“儿啊,你不要再骗我了!这次这么多人来看我,你那么忙都专程赶回来了,我一定是大限到了,活不了几天了!”儿子笑了笑,在他耳边轻轻地说:“爸,我调回本市当市委书记了。”(选自小小说选刊)点评:小说开头以“病”为悬念,引出“没有几个来看望他的”和“人们就络绎不绝地来看望他”,两种态度的对比,确立了本文的写作中心“病”,表

20、面上是写“他”的“病”,实际上,是在写世态人情的“病”。结尾一针见血,引人深思。微点突破二抑扬手法抑扬就是在写作过程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在表现人物或叙述事件时采取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手法,而使人物的性格或精神、事件的性质等在前后对比中发生变化,使文章的内涵形成强烈反差,也使叙述、抒情产生精彩波折。(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示例:留一封信给恩师2019年广西一考生敬爱的某老师:愿此刻身处考场外的您,能感知到我心里的话。

21、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要各奔东西了。离别的序幕很寻常,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哭天抢地,我以为三年就这样平淡地结束了,我们就这样麻木地毕业了,直到她们出现了对她们这群不速之客,小气如我,讨厌她们。或许是您太优秀了,我们还没毕业,学校就已为您安排了高一的新班级。听说她们比我们高一的时候优秀多了,所以您嫌弃我们吗?“来,你们要什么资料随便找。”您非常亲切地对她们说。“我们不是来找书的,我们是来找您的,我们来接您去上课。”她们理所当然地说。然后您兴致勃勃地跟她们说,再过两年她们就能在这个教室上课了,这个教室又大又舒服。而这些话,以前您也对我们说过。接着,您说要把我们的柜子也搬给她们用。您的课代表我假装吃

22、醋地说:“我们还没走呢,你们能不能顾忌一下我们此时的心情。”您与她们相谈甚欢,丝毫没有注意到三年前您所迎接的人还在身后。高一的新同学开始翻我们的东西了,于是我吼道:“不要动我们的东西!”然后,她们当中有人委屈地哭了,连您也被吓到了平时温文尔雅的课代表,竟然也会呵斥别人。此时,她们要搬走我们的书桌,她们要拿走我们的资料,她们要把您也接走,她们还说曾经偏袒我们的您现在已经属于她们了。一瞬间,我们所有的东西都被抢走了。我的同桌小梅当时躲在了窗帘后面,您一直没有发现。她没想到,有一天她最敬爱的老师也会被别人抢走。老师,您知道那种感觉吗?那就像一个深爱的陪伴自己很久的至宝,突然间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关键

23、是这个至宝好像还很乐意接受它的新主人。我只能看着,却无能为力,任它被别人抢走了。当了三年您的课代表,若您有所愿,我必全力以赴地做好;若我有所求,您也必定毫不吝啬地满足。您对我的关爱不像对B君那样张扬,却从不失深沉和坚定。您终于被她们接走了,您去教新一届的学生了。我多想跟她们说:你们可以打架,可以谈恋爱,但请你们不要让老师知道;他有高血压,请你们不要惹他生气;他喜欢自诩为“皇帝”,你们都要“俯首称臣”;你们要记得,每年的3月21日为他唱生日歌。还有,新的课代表,你要记得每天去办公室叫他来上课。他记性不好,可能两节连堂课上了一节就跑了。你要记得提醒他不要喝太多酒,你要记得老师,离开教室的时候,我看

24、见高一的新同学在帮您搬桌子您要有新的小伙伴了。原谅我走的时候没有再看您一眼,原谅我走的时候连话也没和您说一句,不是不想,只是不敢,我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您的课代表会脆弱到连看您一眼都会泪流满面。一颦一笑一抹香,一年一景一生情。朝与夕共年华,留待余生回味。希望,此刻站在考场外的您能听到,您的课代表对您说了一声:老师,余生安好!2019年6月7日点评:1.立意新颖,不落窠臼。从学生的角度写师生情,一般都是称颂讴歌或缅怀祝愿,但这篇文章不走寻常路,着眼于对老师的“怨”和“怒”,显得别出心裁,像是给“随波逐流”的考生狠狠地泼了一盆冷水。2语言朴实,字字肺腑。本文语言非常质朴自然,如“所以您嫌弃我们吗?”

25、“她没想到,有一天她最敬爱的老师会被别人抢走”等都是考生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无须雕饰,浑然天成,字字句句充满沉甸甸的情意,直抵内心最柔软的地方。3欲扬先抑,构思匠心。乍读之下,考生对老师“恨意绵绵”,再读之,顿觉“情意绵绵”。文章前面大部分貌似在写考生对老师的“怨”,其实是为后面写对老师深深的感激和美好的祝愿蓄势,使文章在巨大的反差中获得巨大的张力,构思巧妙,独具匠心。微点突破三双线索式线索是一篇文章行文的主要思路。双线索文章,是指整个文章按照两条线索展示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现实。具体而言,可以是明暗两条线索,也可以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式的并列线索。考场中运用这种写法,可以使文

26、章构思新颖,情节更具生动性。题目见本专题“微点突破二抑扬手法”示例:最美的年华遇见最美的您2019年四川一考生六月的天空总是格外的蓝,红旗旁的教学楼安静地矗立着。我们的教室里面,您正温和地说道:“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而低头貌似看书的我霎时间有了最美的年华遇见了最美的您的感触,思绪好一阵飘扬高一,初进校园正值九月,夏季的余热始终没有褪去,把空气烘得干燥万分。我背着鼓得像牛肚的背包,拉着疲惫的行李箱,走进高中的大门。校园的操场上,您与其他班主任一样,拿着班牌等待着新来的学生,您可能看到了操场中央的我,像蜗牛般步履维艰,于是走了过来,问道:“小同学,你是几班的?我带你过去吧。”我缓缓地抬起

27、头,看到面前的您穿着花格衬衫,短短的头发、黑色的西裤使您显得格外匀称,分外精神。我怯怯地回答道:“我是19班的。”“嗯?这么巧,我就是19班的班主任,你可以叫我周老师。”您一脸惊喜地说道,随即便伸出手帮我取下了重重的背包,边走边说,“以后啊,这里就是你的家了,有什么问题直接跟老师说”高二,触人心魂“啪”,您一脸气愤地把成绩册扔在办公桌上。“看看你这几次考的,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一次比一次差,怎么搞的?”我站在您的面前,强忍着泪水组织语言:“我我最近可能有点听不懂,所以”听着我支支吾吾的言语,您摆了摆手,故作镇静地说让我每天下午放学后来办公室辅导一下,可那次我刚离开办公室到门口拐角,就听到您拨了

28、电话,对着电话说道:“主任,我班那孩子这学期的学费还没有交齐吧,从我工资里扣吧,那孩子挺不容易的”我不敢再听下去,噙着眼泪离开了。第二天班会课上,您告诉我,我的学费家里人已经交齐了,别担心高三,高考前夕“丁零零”又上课了,您手中仍然是一套试卷,踏着六月的风,走进了教室,教室里的空气似乎是镀了铅一般,分外压抑。“喀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马上就要解放了,但更要静下心来好好用功,还有啊,你们不要嫌我啰唆,考试时一定要涂好答题卡,不会的题赶紧换下一道,不要丢了西瓜捡芝麻,每年都有这样的糊涂蛋,你们一定要切记,可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当最后一堂课上课的铃声响起的时候,这次您什么都没有带便走了进来

29、,看着我们稚嫩而又坚定的面孔,您不由得鼻子一酸,说道:“最后一节课了,该说的也说完了,好了,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点评:文章选材多样化,有初见的校园邂逅、有办公室的严厉批评、有高考前夕的叮咛,人物形象刻画立体、鲜明,而且“随即便伸出手帮我取下了重重的背包”、背着我打电话等细节非常感人。这篇文章以考生在高中三年的成长历程和感念师恩为双线索行文,选取“高一”“高二”“高三”三个点进行铺开,相应剪辑了“初进校园”“触人心魂”“高考前夕”三个生活片段进行描述,行文思路清晰,结构疏朗有致。即学即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老师与学生,生活在同一个空间,彼此之间会发生很多的故事。有时斗智斗勇,有时

30、彼此沟通,有时误会重重请以“师生之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以下三个提纲,分别运用了什么结构方式?(1)开头:一场严厉的批评在楼道里进行。主体:自习课老师到教室清查学生人数,小林不在。老师让学生去找小林,没有找到。小林回到教室,老师不给小林说话机会,就开始严厉批评。小林告诉老师,是老师早晨告诉他自习课去传达室找父母。结尾:老师巧妙地缓和了氛围。答:_(2)开头:王枫平时很调皮,老师拿他没办法。主体:王枫上课看闲书,被老师抓住。王枫在宿舍不按时睡觉,被老师批评。王枫在食堂买饭不排队,被老师批评。李叶腿摔伤了,下课王枫主动背他去厕所。结

31、尾:老师改变了对王枫的看法。答:_(3)开头:学生平时爱整理老师的失误。主体:学生记下老师的第一个失误。老师认真反思自己的失误。学生记下老师的第二个失误。老师认真反思自己的失误。学生记下老师的第三个失误。老师依然认真反思自己的失误。结尾: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表扬了学生,认为学生的行为对自己是一种激励。答:_答案(1)悬念式(2)抑扬式(或欲扬先抑式)(3)双线式微案三议论文的结构微点突破一并列式并列式结构,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将若干分论点以并列的形式呈现,进而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的结构形式。运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清晰地展示写作思路,使文章在简单而充实的论证中表现写作中心。示

32、例:我和我的祖国观“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有感2019年辽宁一考生2019年4月30日晚上,我在电视上收看了“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实况,看后,顿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国争光。光辉岁月弹指而过,岁月的车轮进入2019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也早已注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激励着、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凯歌前行。强国有我,我有梦想。1919年5月4日,掀起了一场由青年学生发起的广大民众参与的爱国运动。这群爱国青年心怀梦想,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发出时代的最强音,至今影响深远。有人说“有梦想谁都了不起”。青春中国正

33、需要一批“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有志青年,书写中国灿烂辉煌的新篇章。而我们,也应尽自己的努力建设美丽新中国。强国有我,我有责任与担当。很多人提起五四运动,觉得过于遥远,殊不知,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当时也正值我们这样的年纪。我们每一位青年,从来都不是裹挟在时代浪潮里的一颗石子,而是历史的创造者、奉献者和见证者。银河英雄传说中写道:“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而你的身后,只有如血残阳。”顾炎武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担当感,孔子有“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的历史责任感,因此,我们也应该有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强国有我,我有创新。一百年前,胡适、李大钊等爱国青年提出的“民主”与“科学”,无疑是一种创新

34、。进入新时代以来,青年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晴雨表,在我国工程建设的总设计总工程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年龄不超过30岁的青年。青年俨然已是国家进步与发展的缔造者,是时代发展的最强音。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文化素养,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新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深刻地认识到了青年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我们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相信,终有一日,我们必将大鹏展翅,扶摇直上,乘千里风破万里浪。著名作家金庸去世后,有人表示“再无江湖”。其实大可不必如此悲观,因为爱国、积极向上、一心为民的“侠之大者”终会与新中国的青年再相遇,常相伴。我们也会骄傲回应一百多年以前梁启超先生的期盼:

35、“少年强则国强,中国强则少年更强!”点评:本文主要从青年一代在强国之路上应该勇往直前作为观后的感慨,然后围绕这一观点,从青年一代在强国之路上有梦想、有担当、有创新三方面进行了阐释,最后对青年一代抱有很大希望。文章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引用了名言警句,增加了表达的力度,提升了说服力。这篇文章正文内容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论述了青年一代的不同寻常之处。每段都用了首括句,三段意思并列,都说的是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即学即练1请在横线处填出并列式分论点。中心论点:独具慧眼,才能让人生更加充实。慧眼,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答案慧眼,是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睛。慧眼,是一双推陈出

36、新的眼睛。2请在给出中心论点的前提下,写出其并列式分论点。中心论点:莫使名利遮望眼。分论点:分论点:分论点:答案(示例)分论点:抛开名利,你会拥有更加幸福的生活与潇洒的人生。分论点:抛开名利,你会得到世人尊重的眼光。分论点:抛开名利,你会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大道上,越走越宽。微点突破二对比式分论点对比式结构,就是指文章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提出分论点或摆出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加以分析议论,最后进行总结。运用这种结构形式,可以使整个论证过程在鲜明的对比之中获得一种更为清楚的认识。(2019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题目见专题一“升格展台”示例:撸起袖子加油干,热爱劳动当模范2

37、019年河南一考生大家好!能参加这次演讲,我既高兴又激动。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的那句激动人心的名言吗?对,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对劳动的庄严承诺。让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嘱托中,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做一名热爱劳动的模范青年吧!“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发家,实干兴邦。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源泉。如果中华儿女都能成为热爱劳动的模范,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指日可待!一心为公、人人称赞的雷锋,无比热爱劳动。他是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放在哪里都会发光。人们称赞他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

38、一火车。这才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动模范。一心为民、人人敬仰的焦裕禄,心系兰考人民,战风沙,治盐碱,走街串户,到群众中去,为百姓操碎了心,为兰考谋发展。这才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动模范。一心为国、人人仰慕的赵忠贤,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从事低温与超导研究。他执着坚定,热爱劳动,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这才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劳动模范。然而,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不热爱劳动,甚至对劳动嗤之以鼻。他们认为,自己学习忙,劳动太占时间,科技发展速度快,以后可以把劳动的事交给人工智能。更有甚者,一些游手好闲、坐享其成之人竟然骗吃骗喝、不劳而获。这些人,面对辛勤的劳动者,不知心中有何感想?热爱劳动的环卫工人,早出晚归

39、,为城市的干净整洁而奉献着;热爱劳动的交通警察,顶风冒雪,为人们的出行安全而奉献着;热爱劳动的人民教师挑灯夜读,为培养祖国的栋梁而奉献着。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我们难道不应该向这些热爱劳动的中国脊梁学习吗?难道不应该向他们致敬吗?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人来到世上,不劳动,就意味着不热爱生活;不劳动,就意味着不珍惜生命;不劳动,就意味着不懂得奉献!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决不做不劳而获的人,决不做啃老的人,决不做对国家无益的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祖辈通过劳动给我们带来的福祉;人民富裕,水碧天蓝,这是祖辈通过劳动换来的

40、美景;巍巍中华,屹立世界,这是国人通过劳动筑起的不朽丰碑!同学们,让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一起去努力奋斗,做一个劳动模范吧!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点评:本文巧妙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使文章显得辩证有力,说服力强。在举出雷锋、焦裕禄、赵忠贤等热爱劳动的模范之后,紧接着列举出不热爱劳动的几种表现,正反对比,以反问作结。在举出环卫工人、交通警察、人民教师等热爱劳动的模范之后,紧接着概括出不劳动的坏处,正反对比,论证有力。即学即练3请采用对比式设置的方法写出下面观点的分论点。中心论点:社会不能没有“标准”。答案(示例)

41、一个遵守一定“标准”的社会,才能安定、祥和。一个失去行为标准、评价标准的社会,将混乱不堪。坚守标准,并适当变通,才能让生活更从容。4请以“自知者明”为中心论点,采用对比式设置的方法写出其分论点。答:_答案(示例)分论点:过高估价自己,妄自尊大,刚愎自用,就会停滞不前;过低估价自己,妄自菲薄,畏首畏尾,就会故步自封。(反面)分论点:正确评估自己,见己之长,明己之短,才能找准位置,成就人生。(正面)微点突破三层进式层进式结构,是指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确立与中心论点相关的分论点,再层层深入地加以论述,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性。运用这种论证结构,可以充分反映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般顺

42、序,突出鲜明的逻辑关系,从而增加文章写作的深度。题目见“专题一审题立意”之“微案一微点突破二理解提示语”“即学即练”示例:我以我手写我心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真理。如果一个作家老是想着去倾听读者的呼声,那成千上万、各不相同的声音,你听谁的呢?你听得过来吗?每一部作品都因自己的独特性,才具有了存在的价值。所以,一个真正的、好的作家只为自己写作。从广泛的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作家,创造着生活这部“作品”。许多人将生活视为一次写作,困惑于写作是该多听听读者的想法,按他们的意见去生活,还是应该坚守原则,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依我之见,如果把生活视为写作,那么这部

43、作品最重要的读者就是“我”,生活是自己的,创作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幸福的判断标准在自己心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众口难调,倘若一味迎合,最后只能迷失自我。有人说:“在一回首间,才忽然发现,原来,我一生的种种努力,不过只为了要使周遭的人都对我满意而已。为了要博得他人的称许与微笑,我战战兢兢地将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所有的桎梏。走到中途,才忽然发现,我只剩下一副模糊的面目,还有一条不能回头的路。”在他人的口水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简直是糟蹋了生命这一天赐的宝物。芭蕾舞者戴着镣铐舞蹈是一种痛苦的表演,生命的写作不应被束缚,而应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表达。再精明的作家也不能迎合所有读者的喜好

44、,正如叔本华所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希望迎合所有人的作家必然流于庸俗,生活就该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魄力。今天是端午节,每年我们都会想起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千年前,在众人的诋毁中他被流放,徘徊于江畔,写下千古绝唱离骚。他曾极力劝谏君主,位极人臣的他怎么会不懂察言观色,但为了理想抱负,即使冒着让君主不悦的险也要试一试。当他看着楚国投入秦国的怀抱,国破家亡,子民流离失所时,他纵身跃入汨罗江,做最后的一舞。他的舞蹈虽然看似沉重,但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他内心最真实想法的流露。他用自己的生命与热血创造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作品。这样真实而伟大的作品,无论经历多少时代的变迁,都仍会有读者欣赏。生活的写作

45、只有一次,落笔就不能更改。我以我手写我心,只要真诚地表达,饱含深情,一定会写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作品,感动自己,也打动别人,而且也唯有这样的作品,才能成为永恒的经典。点评:本文采用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层层递进的论证方式。开头是引论,着眼于“是什么”,提炼并强调观点一个真正的、好的作家只为自己写作。接着主体部分,着眼于“为什么”,分析说理:因为“生活是自己的”,所以“创作的主动权在自己手里”;因为“生命的写作不应被束缚,而应是一次酣畅淋漓的表达”,所以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最后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升华主旨。即学即练5请在横线处填出层进式分论点:中心论点:严于解剖自己。(1)为什么要

46、解剖自己?分论点:(2)如何才能“解剖自己”?分论点:分论点:分论点:答案(示例)(1)分论点:要不断进步,必须无情地“解剖自己”。(2)分论点: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分论点:光有自知之明还不够,还要勇于自我批评。分论点:自我批评的勇气来源于对真理的追求和崇高的信念。6请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为论述中心,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设置层进式分论点。分论点(是什么)(次)分论点(为什么)(主)分论点(怎么办)(次)答案(示例)分论点: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是什么)分论点:符合人的本性(人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什么)分

47、论点: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怎么办)微点突破四引议联结式引,即引论,提出问题,一般安排在开头。议,即本论,分析问题,要采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方法议论。联,就是联系现实生活,联系时事。或集体,或个人,反反正正,多角度,多方面地阐述论点在现实生活中的指导意义。结,即结论,解决问题,总结全文。题目见专题一“升格展台”示例:人生有志须劳动,汗水浇灌成功花2019年山西一考生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世间万事休。”可知走向成功的方法唯有告别懒惰,并加以勤苦的劳动和不懈的奋斗。一个人想获得学业、事业的成功,就需

48、要在埋头苦干中培养起勇于拼搏、敢于奋斗的精神。乐圣贝多芬能在有限的人生中谱写出一首首惊艳世界的不朽名曲,跟他那总是忘我地扑在音乐事业上的勤劳是分不开的。在盛夏季节,当别人都寻着阴凉处避暑时,贝多芬却总是独坐在阁楼上练琴作曲。即便练琴练得手指发烫,贝多芬也只是把手指放于水盆中短暂浸泡,然后又继续弹琴。试问,他倘若懒于动手、疏于练习,又怎么能够成为后世极力称道的音乐家呢?顶多只能是一个会弹琴的钢琴手罢了。袁隆平在成为享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后,没有居功自傲、故步自封,而是继续劳动在生产第一线上,埋身在试验田里。他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他不懈劳作,潜心科研攻

49、关,在沙漠之地迪拜成功种植出中国杂交水稻,为沙漠地区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做出了一份卓越的贡献。假如袁隆平满足于已有的成绩,坐享荣誉带来的利益,不继续在水稻改良的第一线劳动,那成功的果实便不会结在迪拜的沙漠里。袁隆平一生都投身于科研劳动中,这让我想到了毕淑敏的一句话:“在生命所有的季节播种,喜悦存在于劳动的过程中。”同学们,我们常听人说一句话:“成功的花朵是需要辛勤的汗水浇灌的。”辛勤的劳动,忘我的投入,才能够让成功成为可能。可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好像越来越追求安逸、舒适的生活,不再喜欢动手劳动,有的人还振振有词道:“科技进步这么快,让人工智能来劳动吧。”有的人直接就说劳动又苦又累,宁

50、愿花钱让别人去做。至于我们自己,不也常常会找借口说我们学习忙,劳动占时间吗?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果我们厌弃日常劳动,总是懒于动手,养成了懒散拖沓的坏习惯,将来还怎么去担负重任,有所作为?同学们,我们正值青春年少,马克思说:“青春的光辉,理想的钥匙,生命的意义,乃至人类的生存、发展,全包含在这两个字之中:奋斗!”让我们热爱劳动,培养起顽强奋斗的精神,在未来的路上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满怀理想地去迎接成功的时刻吧!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点评:本文引议联结,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先由俗语引出中心论点(引),再列举贝多芬和袁隆平坚持不懈、勤于劳动的事迹进行说理(议),随后联系现实,指出身边出现

51、的不好劳动的坏习惯(联),最后发出号召,让大家热爱劳动(结)。全文思路清晰,论证层层深入,很有说服力。即学即练7(2019合肥市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一位著名企业家到商学院演讲,许多年轻人期待听到他对“区块链”“流量池”等新兴商业概念的理解,结果在长达4个小时的演讲中他们听到的都是些普通常识。材料二有人问胡适: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用有限的生命,穷尽无限知识呢?胡适答: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谓

52、“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上三则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与同学们分享。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请按照“引议联结”式结构,完成这篇作文。答案示例:学不自迩,行而未远一考生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对学习的看法。中庸有言:“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的容量被前所未有地扩充。学习当如远足,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前行。否则,必行之不远,注定难以成功。正如一位知名企业家去商学院演讲,并没有提及他对“区块链”“

53、流量池”等新兴商业概念的理解,反倒对学生苦口婆心地讲一些普通常识。不是企业家不懂新概念,而是他深知,对于这群尚未走出校园的“天之骄子”来说,学习基础性的东西,远远要比听一些新兴概念更务实,更有效。没有常识作为基础,再新的概念、再稀有的名词,都只是空中楼阁。(引)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积渐成学”正是读书学习的普遍规律。“七录斋”主人张溥幼而好学,所读的书先手抄、朗诵,然后烧掉再抄,如是六七遍。初始抄录,乃识其字词,断其句读;继而训诂释义,悟其道理;及至七录之后,书中思想尽为己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不断抄录中,张溥由浅入深,掌握了大量知识,最终成为明

54、朝著名的文学家。(议)学而自适,让我们拥有了以有限精力了解无垠的知识世界的可能性。自简单处慢慢积累,从基础循序渐进,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收获的愉悦。如此,才真正践行了胡适先生的那句话: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议)遗憾的是,现在不少人陷于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泥潭,一味追求速度,违背了学习的规律,也失去了学习和成长的乐趣。有人想提高写作水平,不喜欢广泛地涉猎各种名家书籍,增强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却把精力花费在背诵几篇满分作文上;有人学习数学,不从基本的公式定理的掌握开始,总想着挑战难题来证明自己;有人学习音乐,不去踏踏实实地练习,只想着掌握考试技巧应付考级,拿着证书四处炫耀。不从常

55、识、基础学起,即使一时能够如愿,但大浪淘沙,在残酷现实的冲击下,所有的侥幸,都将原形毕露。(联)同学们,学不自迩,则存难畏远。知识的学习,从来都是一件漫长而无趣的事,容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急功近利,走终南捷径。常识虽简单,却不可轻忽。治学,当自浅而深,由迩及远,如此每一步迈得扎实,走得稳妥,方为正道。(结)点评:文章开头便从材料切入,紧接着以经典名句作为论点,既鲜明又有力,更显作者积累之功。主体部分先以张溥读书“七录”的事例进行正面论证,再联系现实生活,通过排比进行反面论证,正反对比,突出主题。结尾点题,与标题、开头相对应,体现出文章结构的严谨性。文章在引议联结的结构中层层推进,值得借鉴。- 2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