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二)基础运用层(2020新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
2、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
3、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BB项,标示语意转折,与文中的破折号用法相同。A项,标示注释内容。C、D两项,均标示补充说明。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_解析:此题要求根据“比喻具有相似性”来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的比喻,回答时要先找出比喻的本体和喻体,然后分析二者的相似性。画横线句子中,比喻的本体是“(二环路塞车时的)车流”,喻体是“一条黏稠的河”,相似点是路与河的形状相似,车流与水流都是连续不断的。塞车时的车流与黏稠的河水流动都是缓慢的。据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塞车时汽车行驶
4、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_解析:从句式角度看,画波浪线的句子将感受后置,并且将“心满意足”分开来说,起到了强调吃饼感受的作用,强调了一种满足感;而改写句侧重在“一扫而光”上,根据前文的“食欲大振”来看,画波浪线的句子更符合原文的逻辑。从语体风格上看,画波浪线的句子活泼俏皮,更口语化,与所给文段的文风更和谐;而改写句比较普通。此外,以改写句结尾,似乎话未说完;而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文段结尾,语气舒缓,更适合做段落的结尾。答案:强调的重点不同
5、: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往往体现为_。每个时代都意味着一定时空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其中包含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的变化,人们社会关系、思想情感的变化等。_。例如,
6、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子夜反映的是作家对“五四”时期社会问题的有力回应;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乐曲黄河大合唱则是高扬爱国精神、动员全民抗战的嘹亮号角;蒋子龙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等则是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文学”对于新时期改革的认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强调的便是_,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必然与一定时代的特点及其历史趋势紧密联系。_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阅读全文,确定中心,然后联系上下文逻辑关系,结合文本,根据题干要求概括答案,并注意字数要求。本题陈述对象是“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根据下一句“每个时代都意味着一定时空人类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可以确定第一空应该为:它与这一时代现实
7、生活的关系;第二空中的主语应该是紧承上文的“变化”,而下文又列举了这些变化在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的反应,所以确定第二空应该为:这些变化都会在这一时代的文艺作品中有所反映。第三空紧承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说的“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强调的是文艺和历史时代密切的关系,故可以确定答案为:文艺必须要扎根于一定的历史时代。答案:它与这一时代现实生活的关系 这些变化都会在这一时代的文艺作品中有所反映 文艺必须要扎根于一定的历史时代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概括传统文化的作用,不超过50个字。 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中国古代优秀的思想理念,突出的一点便是中庸和谐的观念。儒家思想强调“礼之用,和为贵”,道家倡导“天人合一”,这
8、些思想是中国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理论资源。传统文化倡导的人生价值观、人格境界论,比如大学中庸这些经典中的人格境界,可以为我们重建道德观念提供深层的学术滋养。传统文化体现出来的开放、包容精神,将有助于中华文明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使世界文明趋于多元化。_解析:这段话的关键句是“这些思想是中国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理论资源”“可以为我们重建道德观念提供深层的学术滋养”和“将有助于中华文明更好地融入世界文明,使世界文明趋于多元化”,答案从这三句话中概括压缩即可。答案:传统文化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理论资源,为重建道德观念提供学术滋养,有助于世界文明多元化。 6下面是某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框架图,请把这个图撰
9、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_解析:本题中心主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框架图。在作答的时候要注意箭头指向的方向,还要注意要求:请把这个图撰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字数的限定是最关键的,要注意语言的简洁。答案:“三气”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培养志气、涵养大气、滋润灵气三个方面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通过“革命英雄立志报国”校本课程、“大气学习 大气人生”主题班会、“唐诗宋词赏析”选修课程等形式实现的。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硬打三分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要征集一件抗日战争时期的物件马凳。何谓马凳?就是给马匹
10、钉掌时用的矮木凳。三个月征期已过,马凳尚无音讯。馆长马增直摇头,认为没戏了。这一日,一个白胡子干巴瘦老头儿,肩背梢马子找上门来,对马馆长毛遂自荐说,做马凳是我的熟套子活儿。马馆长打量眼前这位老爷子,青鞋白袜灯笼裤,腰背挺直,双眼有神。说是八十有九,但也就像七十出头摸边小八十的样子。马馆长心里直打鼓,试探着问,您带家伙儿来了?老人将梢马子从肩上取下,兜底往地上一倒,好家伙!刀、斧、刨、锯,光凿子就有十几把。马馆长问,您要什么条件?一个马凳要做多长时间?老人开出条件:一个独门独院,要什么料得供什么料,一个马凳要做七七四十九天。马馆长略一思索,一拍脑门,行。马馆长给进了一批枣木,老人用眼一瞥,说:不
11、对。我要的是酸枣木。这是牛犄角枣木。马馆长一摸后脖梗子,犯了难,我上哪儿淘换酸枣木?老人指点,山里辛庄北山阴坡,有三棵碗口粗的酸枣树。其中有一棵树过了火,那是被日本鬼子放火烧的。酸枣木终于给弄来了,是十几根短棒棒。老人用手掂掂,说:不对。这是从枣树上半截锯下的,下半截还留在山上。我要的是坐地棵。马馆长很纳闷,您怎么知道锯的是树的上半截?老人随手将那些木棒棒往水池里一丢,只见一头沉下,另一头翘起,露出水面。老人用枯手指着说,酸枣木长成这样,得千年以上。坐地棵下半截扔进水里,会全被浸住,不会上半截露头。七天后,马馆长看到他面前摆着十几根短木枋,酸枣木黢黑的外皮已经被刮掉,露出微红嫩黄如铜质的白茬,
12、纹理细如蛛网。十四天后,老人对马馆长说,给我准备一口大锅,烧一锅滚开水。那又是为何?老人颇自豪,这你又不明白了。酸枣木只有经开水煮过,虫不吃,蚁不咬。二十一天后,马馆长再去看时,只见老人手中摆弄着几个小物件,两头尖,中间凸。您这是做的什么?像枣核。老人颇为得意,算是让你猜对了,这叫枣核钉。我做的马凳,浑身不见铁。我用枣核钉,拼接凳面。二十八天后,马馆长再去探视时,只见老人用二分半的凿子在木枋上凿眼。凿刃啃咬着矩形小凹槽,金黄的木屑被掏出,榫眼却没凿透。马馆长笑了,您这是这是闷榫,不是透眼。你当我是糙木匠?你别看我是个钉马掌的,做马凳手细。三十五天后,老人面前的木枋子长出了榫头,不过马馆长看了一
13、眼,觉得卯眼不对。既然是卯榫结构,怎么榫头大于卯眼呢?走着瞧吧。四十二天后,马馆长看马凳还未成型。凳面与凳腿,长牚与短牚,牙板与嵌板,还在老人面前摊成一片。他不由得催道,再过七天,“纪念馆揭幕式”就要举行了!满四十九天,揭幕式如期召开。一块红绸布被揭开,原来只是一只马凳,高一尺六寸六分六,厚墩墩的凳面分出三条粗腿,立柱分别往八个方向伸展着,上承下托如重檐歇山,全身结合无一钉一铁。颜色如老榆木擦漆却免漆,气味似松香又掺进五月槐花香和紫荆条花香。马馆长指着马凳说,钉马掌师傅把马腿弯起,马蹄垫在上面,翻蹄亮掌,然后顶住刀铲,切下一层烂马蹄,剔掉旧马蹄铁,换上新马掌,战马才能奔跑如飞。想当年,冀东几百
14、匹战马在东八县的抗日战场上纵横驰骋,就是多亏了这样一只小马凳。并且,无论将马凳怎么扔,最后总是三条腿着地,不滚不倒。有人问,现在,可以宣布马凳收藏了吧?话音刚落,老人提着十八磅大锤闪亮登场了,说了声:慢!还有最后一道活儿没完呢。老人左手持二分半凿子,右手持斧,往那本无缝隙紧致的榫眼正中生生开出一道黑缝,然后从口中衔着的三枚木楔取出一枚,插立于黑缝之中。抡起十八磅大锤轰然“嗨”的一声带一股雄风,往那楔子上砸去。如此三声三锤三楔,说来也神了,那三枚木楔,已分辨不出你我,竟然和整个马凳浑然一体了。众皆称奇。有人问,您这一手活儿可有名称?老人吐出四个字:硬打三分。这时,坐在前排胸前挂满军功章的老者,被
15、人搀扶着颤巍地走上前来,拉住老人的双手,连说道:你就是当年给骑兵营钉马掌的小马哥!多烈性的马,到你手里跟猫似的。我就是骑兵一连的老连长,当年就是你飞出的马凳,挡了日本鬼子一军刀,我的马刀才劈了下去。硬打三分,是你的外号。你还记得是哪位首长给你起的外号吗?我宁可忘了我姓甚名谁,也不会忘了给我起外号的那个人。谁?聂帅,聂荣臻!(选自小小说选刊,作者许福元,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部分对老人出场时的外貌描写,不仅反映了老人内在的精神面貌,也为下文写老人做出令人称绝的小马凳作铺垫。B通过老人指点他人找酸枣树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老人对当地环境极为熟悉,
16、与后文交代他的抗日经历相照应。C“多烈性的马,到你手里跟猫似的”一句,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老连长对小马哥钉马掌技艺的钦佩之情。D小说情节曲折多姿,扣人心弦:老人出现制作马凳,马凳选材用心良苦,马凳亮相激起人们对抗战英雄的尊敬与怀念。AA项,外貌描写反映了老人精神矍铄、干练的特点,但老人的形象特点与他做小马凳之间并无明显关联。8“硬打三分”这一标题有多重意蕴,试简要分析。_解析:本文标题是“硬打三分”,文本中只在后面结尾处交代了其寓意,从外在的意思上是对木匠老头手艺高超的描述,从深层含义上是当时聂荣臻给他起的绰号,这一绰号也体现了老头和当年连长对抗战的决心和信念。答案:“硬打三分”是
17、技术的名称,指老人制作马凳的绝活,赞扬了老人高超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硬打三分”是老人的外号,当年抗战时,由聂帅所取,反映了军民团结一心、顽强抗日的精神。9小说以简短的问答式对话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_解析:此题既是要从结尾和小说标题的关系上去分析,也要从小说戛然而止的艺术特点上去把握。从结尾和标题的关系上看,两个老人的对话是对标题“硬打三分”进行解释和说明,因此也浮现出了当年的情形。从创作特色的戛然而止上看,小说以简单的对话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回味的余地。答案:以老连长和“骑兵营钉马掌的小马哥”进行对话的方式结尾,交代了“硬打三分”这个名号的由来,表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即老人对元帅的敬佩、怀念。对话语言简洁,铿锵有力,符合人物身份,使故事真实可信。故事戛然而止,将文章定格在抗战岁月,给读者留下想象和回味的空间,突出了小说的时代感、引起人们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