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课时检测:单元综合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404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课时检测:单元综合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课时检测:单元综合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课时检测:单元综合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课时检测:单元综合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课时检测:单元综合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必修3课时检测:单元综合检测(五)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单元综合检测(五) (时间:45分钟,分值:9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1960年中国科学院召开学部大会,选出学部委员35人,既有周培源、苏步青这样的著名科学家,也有天津人民公社姜德玉、湖北工业劳模马学礼这样的工农大众。大会共宣布学部论文和报告69项,其中劳动模范有13项。这一现象()A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B表明了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C体现了“科学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D证明了工农大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解析:选C。材料所述现象是人为结果,不能体现我国科技发展状况,也不能表明工农大众科学素养的普遍提高;材料所述现

2、象主要是受政治运动的影响,人为的突出工农群众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地位,体现“科学为广大群众所共有”的观念。2从地面迈向天空,继而迈向深空,迈向另外一个天体,我们可以离开自己栖息的摇篮,奔向原本陌生的宇宙空间,这是科学的力量、进步的阶梯、文明的标尺。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标志是()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C“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成功D“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解析:选C。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属于航空航天领域的成果,且D项晚于C项,故C项正确。3有人说,袁隆平鼓起了全国人民的“米袋子”,王乐义(山东寿光人,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丰富了全国人民的“菜篮子”。这主要说明农业

3、科技有利于 ()A提高蔬菜产量B增加农民收入C提高粮食产量 D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析:选D。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王乐义首创了冬暖式蔬菜大棚,并将这一技术毫无保留地推广,两者都体现了科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4 1956年被称为充满生机活力,充满创造精神的一年,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得到发展繁荣。这一年()A通过了新中国义务教育法B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C恢复了统一高考招生制度D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析:选B。新中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1986年,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于 1956年提出,促进了文学艺术、思想学术等领域的蓬勃发展,故B项正确;恢复高考是在1977年,故C项错误

4、;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在1978年,故D项错误。5 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放开手脚大胆去写三谈批透极“左”路线,贯彻“双百”方针,1956年以来的“双百”方针得到恢复。下列适合“双百”方针主旨的口号是()A“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B“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C“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D“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解析:选B。本题考查“双百”方针。“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是1942年提出的,故A项错误;“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提倡热烈而不对立的讨论,开展真诚而不敷衍的交流,鼓励尖锐而不极端的批评,努力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氛围,符合“双百”方针,

5、故B项正确;“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在“文革”时期提出的,故C项错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在1944年提出的,故D项错误。6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2009年8月19日向祖国汇报“重点国产影片推介庆典”在京西宾馆成功举办,30部高质量的献礼影片闪亮登场。而1969年新中国成立20周年时,全国各地上演的只有现代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交响音乐龙江颂杜鹃山等八个“样板戏”。这充分说明()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该时期的政治环境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的影响解析:选C。在新时期,随着改

6、革开放的推进,大批具有高艺术水准的艺术作品涌现。而1969年处于“文革”时期,“双百”方针受到破坏,这充分说明了政治环境对文艺兴衰的制约作用,故C项正确;A、B两项只看到表面现象,表述不正确;D项仅仅表明了1969年出现八个“样板戏”的原因,比较片面,故排除。7 20世纪50年代,教育部对高等院校进行调整,裁撤、合并了一些大学及人文学科,大量增设了工科专业;20世纪70年代恢复高考制度;20世纪90年代先后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985工程”计划;2016年教育部又提出建设“双一流”大学。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B新时期

7、的教育改革是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竞争的挑战C政治因素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起主导作用D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是贯彻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解析:选D。20世纪50年代的高校改革,适应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但不能涵盖题干“20世纪70年代20世纪90年代2016年”的改革,故A项错误;新时期的高校改革主要是为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发展的需要,故B项错误;高等教育改革中有政治因素的存在,但主要因素还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故C项错误;50年代至今,高校的改革,都是为当时国家发展的需求服务,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故D项正确。8对下图反映的问题理解不正确的是()A高等学校停止招生造成中学毕业生

8、失去了深造的机会B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C造成了我国人才结构的断层D符合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解析:选D。“上山下乡”运动是“左”倾错误在教育领域发展的反映。中央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高等学校停止招生造成中学毕业生失去了深造的机会的主要原因,也造成了我国人才结构的断层,不符合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9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出了恢复高考的文件。学生报考资格的政治审查主要看本人表现,破除唯“成分论”。这是我国当时()A提出“三个面向”的需要 B教育拨乱反正的需要C开展“教育革命”的需要 D“科教兴国”提出的需要解析:选B。1976年10

9、月,“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是对教育的拨乱反正,故选B项。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是在1983年,A项错误;当时“文革”已经结束,“教育革命”并非真正的革命,已不再适应社会,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是在1995年,D项错误。10国运兴衰,系于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项“壮举”是指我国()A全面建设时期实施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2001年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解析:选D。2001年我国在普及九年义务教

10、育基础上,扫除了占国家人口大部分比例的青壮年文盲,这是一个不容易的事情,D项符合题意。11下图是中国20002012年高校录取人数表(单位:万人)。由此可知中国()A逐步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B高等教育正在向正规化迈进C在实践中逐步完成教育转型D正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解析:选D。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使更多人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体现的是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不能说明是否跨入教育先进国家行列;高校录取人数的增加,不能说明高等教育是否向正规化迈进,也不能说明高等教育是否完成转型,故A、B、C项错误,排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

11、题25分,共50分)12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自然科学大事年表)年代科技发明(件数)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公元1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中国的世界纪录)类别数学天文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9材料二下列是两幅反映现代中国科技成就的图片(1)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科技成就的特点,并举出一例中国古代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1

12、2分)(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哪些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请你再举一例新中国取得的科技成就。(13分)解析 (1)通过对材料一中第一个表格的观察和分析,可得出中国所占比重大,其他国家占的比重小,可知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通过对材料一中第二个表格的观察和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成果中数学、农学、天文、地学占有主要成就,可知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举出一例中国古代影响世界的科技成就,任举四大发明之一即可。(2)第一幅图,袁隆平是世界上首位育成杂交水稻的科学家,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发挥重大作用;第二幅图是“神舟”系列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举例一定要注意是

13、新中国时期的成就,把事件和地位意义说清楚即可。答案 (1)特点:成就世界领先;科技发明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举例: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12世纪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事业的进步;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13世纪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大推动作用。(2)突破:袁隆平是世界上首位育成杂交水稻的科学家,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短缺问题发挥重大作用;“神舟”系列载人宇宙飞船的发展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举例: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83年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向量运算一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等。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14、问题。材料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材料二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材料

15、三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上的报告(1)依据材料一,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5分)(2)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在思想观点上有何变化?(15分)(3)三则材料的一致性是什么?(5分)解析 (1)依据材料一进行分析,注意语言简明扼要。(2)要找准比较点,分析发生的变化。(3)据材料概括归纳出共同点。答案 (1)强调教育的基础性、重要性;要求大力发展教育事业。(2)变化:教育地位,由“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发展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优先,由“优先发展教育”发展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要求,由“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发展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由“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发展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由“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3)一致性:重视教育;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6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