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395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2)课时作业 第一章 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节人口的迁移学习目标定位1.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了解人口迁移的类型。2.结合实例,分析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原因。3.举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2类型3国际人口迁移(1)新大陆发现以前: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旧大陆。(2)新大陆发现后: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跨洲迁移活动,如欧洲人向美洲移民,非洲黑人被欧洲殖民者贩运到美洲,亚洲的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居民向国外移民等。(3) 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4国内人口迁移(1)不同时期的表现a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

2、大规模的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b.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c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自由迁移较少,主要表现为国家有组织地移民支援内地、边疆工农业建设。d改革开放后到目前:人口迁移规模加大,主要表现为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2)重要形式:城乡间的人口迁移。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是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普遍的人口迁移现象。思维活动1每年春节以后,有大批的人去外地打工,这是不是人口迁移?答案不是。要判断是不是人口迁移必须依据空间位移、时间限度、居住地的变更这三个条件进行具体分析,外出打工属于人口流动。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哪些?答案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

3、农村迁往城市;贫困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民工潮”。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是人口迁入区。2政治因素:表现为驱逐出境、流亡国外、战争和移民戍边等。3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4生态环境因素:以灾难性的生态环境变化为主。5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思维活动3有两种现象,一种是许多留学生学成后不愿回国,而在国外生活和发展;另一种是早期流落国外的华人、华侨总想“叶落归根”,纷纷回国定居。从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答案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国外有更优越的生活

4、、就业、经济收入等条件,这说明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华人、华侨回国定居,则反映了一种思乡的民族情感。上述两种现象说明任何一种特定的条件都可能促成人口迁移现象的发生。探究点一人口迁移的空间形式探究活动读教材P12图123“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国内人口迁移”和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中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图1)和1850年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1)两图中反映的人口迁移类型是哪一类?(按是否跨越国界划分)。(2)“闯关东”的移民主要来自哪些省区?导致其“闯关东”的原因是什么?(3)近年来,我国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哪些?上述地区吸引大量流动

5、人口迁入的原因是什么?(4)近年来,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5)从图中可知,美国人口主要向什么方向迁移?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老工业区和城市出现人口回流现象,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1)国内人口迁移。(2)山东、河北等省区。一是因为山东、河北等省区人多地少,自然灾害、战争频繁;二是因为东北地区人口稀少,土地、森林、矿产资源丰富,从而吸引移民迁入。(3)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原因是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高。(4)矿产资源开发;西部大开发的实施;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边境贸易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压力,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

6、境,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5)西部和南部。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反思归纳国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与国际人口迁移相比,人口迁移更为经常、普遍、频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时期特点迁移原因流向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组织、有计划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从东部沿海向东北、西北、青藏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流量增大、流向变化,以自发流动性为主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中西部流向东部沿海知识拓展我国的民工潮探究点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在远古,人类“

7、逐水草而居”,自然环境影响人口迁移。20世纪6070年代,美国退休老人从东北部“冷冻地带”迁往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我国历史上古楼兰城市的消失,主要是淡水减少导致人口迁出。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区,近年来由于土地沙化,人口大量外迁。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地,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而形成城市。在旧中国黄河泛滥区,大量农民举家外迁。材料二1978年前,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山东省高2/3,这吸引了千百万山东人“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经济大幅增长,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8、材料三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四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影响人口迁移。到异地上大学、随军军嫂、我国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引发了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往往会引发人口大迁徙。利比亚内战期间许多人迁往欧洲。(1)材料一中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请对应说明。(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对人口迁移的影响。(3)材料三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4)结合材料四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有哪些?(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还有哪些?答案(1)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土地、水源、

9、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对应如下:气候;水源;土地;矿产资源;自然灾害。(2)一是经济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较快的省份,农村经济大幅度增长,农民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由人口迁出省变为人口迁入省。二是移民受到亲情、乡情的吸引。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也就越频繁。(3)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4)文化教育、婚姻和家庭、政策、政治变革、战争等。(5)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距离,国家政策等。反思归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们

10、从一个地方迁往另一个地方,既受特定环境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也受个人意愿的支配,同时还与迁入地和迁出地之间的距离等因素有关。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因素影响举例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那些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迁入区我国历史上的贫困农民“闯关东”、“走西口”;我国现代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等政治因素驱逐出境和流亡国外即属此类,战争、移民戍边也属此类1972年乌干达亚裔居民被迫迁往英国;巴勒斯坦人沦为国际难民迁居国外;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戍边社会文化因素宗教、种族是造成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

11、林迁往巴基斯坦生态环境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19世纪40年代,爱尔兰因连年水灾使成千上万的农户举家迁往美国;20世纪80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干旱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其他因素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对人口迁移也起一定作用少小离家,落叶归根;男性比女性更具有迁移动力,青年比儿童和老人更易于迁移对点训练一人口迁移的定义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活动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必须达到1 000千米以上答案C

12、解析人口迁移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旅游、购物及出差等,也涉及人口地理位置的变化,但这种地理位置的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也没有具体距离的界定。故A、B、D均不能选。出国留学,这种居住地地理位置的改变,相对来说属于长期性的改变,故属于人口迁移。对点训练二人口迁移的形式读“二战后的国际劳动人口流向示意图”,回答23题。2根据图中各移民流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拉丁美洲到北美的移民是三大移民流之一B由贫穷区域流入富裕区域是移民的主要方向C欧洲到北美的移民主要来自西欧D人口移动主要是经济原因所致3下列大

13、洲中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A欧洲 B非洲C北美洲 D亚洲答案2.C3.D解析第2题,二战后人口主要从经济落后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故C错。第3题,从图中箭头粗细上可知人口迁出数量最大的是亚洲。对点训练三人口迁移的原因下图为“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分析完成46题。4“二战”之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工业区的吸引美国的南北战争环境因素 新兴产业的吸引A B C D5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14、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 B C D6关于中美两国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由人口多的地区迁往人口少的地区B都是经济因素决定的C增加迁入地的环境压力D对迁出地不产生经济影响答案4.C5.B6.C解析第4题,“二战”以后,由于南部环境条件较好,加之新兴产业的吸引,美国人口由东北部向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第5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自发性人口迁移,且流动的规模较大。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第6题,中美两国的人口迁移都会对迁入地的环境产生压力。综合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

15、尽艰辛,闯荡到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的现象。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图。(1)与“闯关东”同时期的我国人口迁移中,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分,“走西口”属于_人口迁移,“下南洋”属于_人口迁移。(2)促使山东、河北等地老百姓“闯关东”的原因主要是什么?(3)“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么?答案(1)国内国际(2)华北地区自然灾害频发,社会不安定;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潜力大;山

16、东、河北与东北地域上接近。(3)“闯关东”的影响:利于东北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雁南飞”的影响:人口迁出缓解了严重的人地矛盾,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因劳动力减少,影响了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解析第(1)题,“走西口”是指历史上晋陕北部一带居民到内蒙古河套一带谋生,应属于国内人口迁移;“下南洋”是历史上我国南部沿海穷苦老百姓到东南亚谋生,应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第(2)题,东北地区土地辽阔,森林浩瀚,加之政策上开放封禁,因此山东人为了生计而大量迁入。第(3)题“闯关东”时大量人口迁入未开发地区,促进了资源开发,推动了经济发展。而“雁南飞”时大量人口外流,一方面可缓和人地矛盾,利于生

17、态环境改善;另一方面劳动力减少,会影响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 基础过关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箭头表示人口迁移方向,据此回答12题。1若此图表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则乙地可能表示()A地广人稀的西北内陆地区B经济发达的城市C人口众多的农村D风景优美的山区2若此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 B从亚洲迁往北美洲C从亚洲迁往非洲 D从欧洲迁往亚洲答案1.B2.B解析第1题,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从农村到城市。第2题,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从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18、,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34题。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美国110.0墨西哥26.7德国21.1印度22.2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英国13.6菲律宾14.4澳大利亚8.33.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4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 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经济收入 D更优的自然环境答案3.A4.C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具体考查世界人口迁移的有关知识。表中资料显示世界主要人口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主要

19、人口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所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移民外迁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完成56题。5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A B C D6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A B C D答案5.D6.D解析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结合图例,准确找出人口增加区和人口减少区

20、。第5题,重庆市属于直辖市,由图可知,该区人口没有增加;中部地区人口减少的省区仅仅是安徽和湖北,其他省区人口都有所增加;东部省级行政区的人口都在增加;人口减少的省级行政区以西部地区最多,在中部地区只有两个,东部地区没有。第6题,人口增加的地区,既有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也有自然增长率低的地区,因此并不是自然增长率都高,例如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就很低;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达,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因此人口的增加主要是人口大量迁入的结果。人口减少地区大都是经济落后地区,因此人口迁出多于迁入;人口增加的省区并非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如云南、江西等。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2000年数据:单

21、位%),回答78题。7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8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老龄化 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答案7.D8.D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在外来移民人口中,占比例最高的是2050岁的青壮年,其次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重最低的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所以外来移民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第8题,外来移民人口中,比重最大的集中在2050岁,属于劳动人口,说明人口迁移最可能受经济因素的影响。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4年春运从1

22、月26日至3月6日,为期40天。材料二我国人口流动数量饼状图。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务工经商人口流动示意图(1)春节前后人口流动主要的方向分别为()A城市农村,农村城市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C城市城市,农村农村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2)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3)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和影响。(4)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_。(5)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答案(1)A(2)人口流动的数量增大。(3)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

23、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国家允许农民工进城。影响: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不利:造成人口流入地区交通、环境压力及带来一些城市化问题。(4)广东上海北京资源的开发,边境贸易发展(5)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解析第(1)题,我国人口流动的主体在农村,所以春节前出现大量的返乡人流,从城市向农村流动,而春节后恰

24、好相反。第(2)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近些年,我国人口流动的数量增长较快。第(3)题,由图可知,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的方向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这二者在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人口这种流动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第(4)题,从图中可知,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北京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的省市。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边境贸易的发展有关。第(5)题,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造成原居住地劳动力减少,但同时会加强与外部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能力提升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期间,我国甲、

25、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统计情况图(图1)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图2)。读图回答1011题。10图1中乙、丁曲线所代表的地区()A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B人口总量不断增加C乙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D丁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11上面两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A甲 B乙C丙 D丁答案10.D11.D解析第10题,乙地人口机械增长减少,自然增长上升,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丁地迁入人口增多,机械增长大于人口自然增长,属于发达地区。第11题,山东半岛气候适宜,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机械增长较快,但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

26、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13题。12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13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答案12.C13.B解析第12题,迁移人口数量是该区人口总数和人口迁移率共同决定,贵州迁出人口比重虽然高于四川,但由于总人口远低于四川,迁出人口数量要低于四川;同理,迁入人口上海少于广东;浙江迁入人口比重远高于江苏,而迁出人口比重基本一样,故人口增

27、长率高于江苏;安徽经济落后,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天津。第13题,大量青壮年人口的迁入,使沪、京、津青壮年人口比重较高,延缓了三市老龄化进程。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广东省人口网2009年1月16日电: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自南方沿海开始向北方各省市延伸的企业困境,不断爆出玩具业、纺织业、地产业、炼钢业等产业的破产、停工、裁员消息。自2003年以来开始的“民工荒”,在经济紧缩中,正演变为民工的“就业难”。(1)有关我国人口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民工流出省区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带B民工流出省区均位于中部经济地带C民工净流入最多的省区是广东、浙江、江苏D人口流出最多的省区是河南(2)我国目

28、前的这种人口流动将()A加重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B加重西部地区的环境压力C加速中部地区的资源开发D严重阻碍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3)南方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请为解决“民工荒”和当前的民工“就业难”问题,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两条即可)答案(1)C(2)A(3)工资水平低,工作环境差,而其他地区如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等地经济发展迅速,对农民工有吸引力。(4)解决“民工荒”的措施:完善劳动力用工市场,以应对宏观经济的波动对劳动力需求造成的影响;改善民工工作环境,维护民工权益,提高待遇。解决“就业难”的措施: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种田,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自身素质,转变观念。解析第(1)题,读民工流入省份空间分布图,结合图例确定广东、浙江、江苏三省区的流入民工均在1 000万人以上。第(2)题,大量劳动力迁入会增加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力,使经济更好地发展,但同时也加重了沿海地区的环境压力。第(3)题,迁移的原因可从广东的优势丧失和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的竞争优势两方面分析。第(4)题,针对“民工荒”的原因和目前中国经济形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