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1664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39页
2013名师导学系列一轮复习课件历史必修1 第4单元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制度的建立与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4.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课程标准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2高考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文化大革命”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3高考真题【例1】(2011浙江)社会学家

2、费孝通回忆参加北平市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时说,“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中可以获悉()A费孝通是北京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会议召开匆忙,代表们还来不及换上正装C出席会议的普通工人代表居绝大多数D人民代表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D【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空间限定“北平”,这说明会议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因为1949政协会议决定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由此排除A项。1949年政协会议从3月七届二中全会后就开始筹备,准备比较充分,并不匆忙,排除B项;从

3、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排除C项,故选D项。【例2】(2011江苏)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平等性 广泛性 继承性 深刻性 ABCDC【解析】选C。“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政治

4、生活和社会变革的平等性、广泛性和深刻性。材料无法体现继承性,排除。【例3】(2010上海)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A体制改革B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B【解析】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有巨大影响。所以选B。【知识梳理】【重难突破】1新中国成立后至1982年颁布的宪法(1)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主要内容是:确立我国的国体、政体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2)1975年颁布了“文革”时期的宪法。1975年宪法有着严重的缺点和问题,主要

5、缺陷是:第一,在指导思想上力图以根本法的形式使极左思潮合法化。第二,在内容上是对民主宪政和人权的大破坏。第三,随意删减宪法条文,使宪法体系残缺不全。(3)1978年宪法一方面恢复了1954年宪法的很多内容,另一方面还保留了“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错误提法,对“文化大革命”仍持肯定态度。(4)1982年宪法是对1954年宪法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十一届三中会全以来拨乱反正和民主建设成果的确认和巩固。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它是怎样实行的?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人口相对稀少,经济发达程度低;汉族聚居地区,人口密度过大,经济发达程度高于少数民族地区。

6、在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需要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优势互补、互相依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我国各民族之间语言文字、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各有不同,需要政府在这些方面分别照顾各民族的风俗和习惯。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结构以及教育程度上存在较大差别。这些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建国后政府必须充分重视少数民族的具体情况,既不可以照搬汉族地区的作法,也不能机械地把对一个民族适用的方法移植给另一个民族。我国先后建立了5个自治区,共有约五千万人口,四百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在其他地方还有范围大小不一的自治州、自治县、自治乡等少数民族自治区,各级少数民族人民代表参与

7、政府的决策,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3新时期民主制度是怎样重建与完善的?(1)重建: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重新召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2)完善:完善政治协商制度:1982年确立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工作: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发展: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改变过去上级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制度。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

8、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1)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接受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选择。各民主党派自1949年参加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起就正式宣布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后又写入他们各自的历次党章,成为他们共同的政治准则。这同资本主义国家各政党之间为争夺领导权和执政地位而相互倾轧是根本不同的。(2)我国的多党合作是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的。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中,都有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国家的总任务、总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内容。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强大和经济富强而共同奋斗的合作关系。(3)我国各民主党派和共产党一起

9、参加国家政权,参加政府工作,不存在轮流执政的问题。我国历届中央和地方政权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都占有一定的比例。这对于扩大和加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基础,巩固和发展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我国各民主党派都得到宪法的承认和保护,享有宪法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他山之石】1岳麓版教材在“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一课中增加了“开国大典”一目,并阐述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岳麓版教材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课中增加了“基层民主选举”一目,其中提到,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规定城市居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

10、生,每届任期三年。1998年11月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正得到进一步普及,这是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进展,是中国政府为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努力。一、选择题1民主人士张澜在谈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时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共同纲领规定的政治制度和原则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原则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针 ABC.D.A【解析】答案选A项。规定社会主义原则的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故不正确,排除含的选项。2第一届全国

11、人大召开以前,人民政协具有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人民政协诞生的背景是()A反对内战的舆论不断高涨B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基本胜利C共同纲领被各民主党派广泛接受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解析】前因后果,背景中的历史事件应该在前,C是人民政协会议的内容,D在人民政协会议之后,A是重庆谈判、重庆政协会议的背景。3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邓小平曾说:“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义现象、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家长制现象、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为避免上述弊端的出现,党和政府主要着重于()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B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C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

12、拜D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解析】题干已告知材料的主题:在论及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时。而述及问题是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的角度,此外,还须注意限制词:主要着重于。因此,B项正确。4中国近代和现代分别出现过两部宪法,其中一部宪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另一部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据此可知,这两种宪法都体现了()A人民民主原则B“三权分立”理论C卢梭“社会契约论”D社会主义原则A【解析】本题考查对“人民主权”“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的理解与运用,材料的指向明显:主权在民。5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

13、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制定D【解析】材料中的第一届全国人大被誉为里程碑表明的是其历史贡献,即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6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基本遵循着五年一届的规定,人大代表的任期也是五年。从第一届到今天的十一届,中间只有某届全国人大的召开时间不符合这一情况,它是()A三届全国人大 B四届全国人大C五届全国人大 D六届全国人大B【解析】选B。1954年为第一届,五年后为1959

14、年,再五年为1964年,再五年为1969年。1969年处于“文革”中,全国人大在“文革”中停开十年,1969年本应召开四届全国人大,但没有开。因此答案为B。72010年的“两会”期间,选举法的修改受到热议。1995年,农民从拥有“1/8投票权”发展到拥有“1/4投票权”,如今则将进入与城市居民“同票同权”的新时代。新时期,表明中国农村基层民主获得突破性发展的是()A我国的民主进程开始于1979年B代表名额由偏向城市转变为城乡平等C农村取得了与城市平等的发展权利D代表名额由偏向农村转变为城乡平等B【解析】解题关键在于1995年和2010年的城乡比例的变化。正确选项是B。A、C、D三项说法错误;解

15、题技巧提出:B、D两项是对立观点,一般是二者选其一。8张艺谋的电影秋菊打官司中叙述:女主人公秋菊不愿接受乡里的调解,在把自家产出的红辣椒满车地运到集市上去卖,得到足够盘缠后,一直往县里、市里申诉,最后,打人的村长败诉,秋菊赢了官司。秋菊打官司能够成行并且打赢官司,说明该故事反映的历史时期大致处于()A20世纪50年代初B农业合作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初期D20世纪80年代中期D【解析】改革开放后,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障,秋菊打赢官司说明了这一点。答案为D。9二十世纪末,我国第一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

16、法。外电评论:“这是中国第三代党中央核心人物关于未来治国方略和政治走向上的一个公开宣示。”将这一治国方略写入宪法的会议是()A一届全国人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C九届全国人大D中共十六大C【解析】全国人大才有立宪修宪权力,所以应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全国人大会议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只是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10湖南经视台报道:三年前,长沙县双河村村民“海选”出了村支两委,今天“村官述职”,村民还是要用自己的选票说话,他们将用选票对表现不合格的村官进行淘汰。这反映了该村村民()A开始获得选举权利B开创了全国“海选”的先例C第一次体会到民主

17、D在实践民主监督的权利D【解析】村民对村官述职投票,这反映的是民主监督权。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1912年)第一条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左列各项之自由权: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1949年)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

18、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第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 宪法第十一条增加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第四条 宪法序言第十自然段末尾增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19、。”(1993年)第十三条 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第二十二条 宪法第十三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2004年)第二十四条 宪法第三十三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三款相应地改为第四款。(2004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

20、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诞生的历史背景。(2)60多年前新中国成立,也有人说1912年就有了新中国。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两个新中国的异同。(3)材料三是对哪一具体法律的持续修订?它体现了哪些进步?修正案说明了什么?【解析】第(1)问按全国命题中心风格,背景应由远及近,由彼及此来表述。从资产阶级(经济、政治、文化)革命(破、立)角度回答。第(2)问相对于封建君主专制,民国和人民共和国都突出了“民”,宪法文献上强调了民主与民权。不同的则是国体与政体。注意,社会主义原则是1954年宪法而非共同纲领的特色。第(3)问注意时间,第一条是1988年,离此最近的宪法是1982年宪法(

21、此前有1954、1975、1978年三部宪法)。哪些进步则要一条条概括材料。修正案的“修正”本身就说明民主不是完美的,而是不断完善的。【参考答案】(1)晚清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不断发展,资产阶级成长,民主启蒙思想日益传播。资产阶级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1912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2)同:实行民主(主权在民、人民当家作主);保障民(人)权(人民拥有平等、自由等权利)。异:临时约法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三权分立;共同纲领确立的是人民民主国家(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普选产生前,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3)法律:1982年宪法(第四部中

22、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步:承认私营经济;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依法治国;保障人权;坚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民主法制建设在不断发展中取得成就(或者民主建设是一条漫长之路,民主需要不断地发展完善等)。12(2011天津)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

23、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摘编自钱乘旦等英国通史材料三: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材料四: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

24、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2)材料二中,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一变化历程表现出哪些特点?(3)对比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解析】本题围绕热点问题“民主政治”把古今中外民主政治整合,考查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综合把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男人就是城邦”即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政议政,妇女、奴隶、外邦人没有民主权利;第(2)问应依据材料

25、信息,总结出选民人数的增多男性获得选举权女性获得选举权全民普选的递进过程,说明普选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广大人民斗争的结果;第(3)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农村人大代表比例的增加,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民主化程度逐步加深有关;第(4)问紧扣前面的三个问题,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多角度分析。【参考答案】(1)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2)阶段:1832年选民人数增加;1885年基本实现成年男子普选权;二战前夕实现全民普选。特点:英国实现全民普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广大民众为此进行了艰难的斗争。(3)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时代背景: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民主政治不断向前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巨大变化。(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民主意识增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