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1页 11:04考情分析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培养基的制备、高压蒸汽灭菌、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培养过程及菌液划线分离与涂布分离法是近年高考的热点与焦点所在;微生物的计数与鉴定是微生物技术领域的重点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微生物污染测定等行业具重要实践价值。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2页 11:04典例剖析【例1】(2013新课标全国理综)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_法或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
2、、鉴别等步骤获得。(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解析/显隐(1)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常用来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2)为了使微生物在培养基上能够均匀分布,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微生物接种在培养基上。答案:(1)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或涂布)平板(2)稀释涂布平板(涂布)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3页 11:04典例剖析【例1】(2013新课标全国理综)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
3、问题:(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_;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_。(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用抗生素_。解析/显隐(3)如果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此种抗生素可抑制该细菌;透明圈的大小表示此种抗生素抗菌效果的强弱。据此可判断抗菌效果强弱依
4、次是A、C、B;D的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说明该菌落对此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答案:(3)敏感 不敏感 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的弱 耐药菌(4)A 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4页 总结归纳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1)目的要明确:配制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确定配制的培养基种类。(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3)pH要适宜:细菌为6.57.5,放线菌为7.58.5,真菌为5.06.0,培养不同微生物所需pH不同。2培养基的营养构成(1)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2)不同培养基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结束放映返
5、回目录第5页 总结归纳3培养基的营养要素营养要素来源功能碳源无机碳源CO2、NaHCO3、CaCO3等含碳无机物有机碳源糖类、脂质、蛋白质、有机酸、石油、花生粉饼等构成细胞中的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既是碳源又是能源 氮源无机氮源无机氮:NH3、铵盐、硝酸盐、N2等将无机氮合成含氮的代谢产物有机氮源牛肉膏、蛋白胨、核酸、尿素、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的代谢产物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参与代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 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6页 11:04变式训练(2013江苏)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
6、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解析答案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应先灭菌再倒平板;每一次划线前都要进行接种环的灼烧灭菌;接种后的培养皿应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光照会影响温度等条件;培养过程中观察间隔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4 h。答案:B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7页 11:04典例剖析【例2】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配置培养基灭菌、倒平板X培养观察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尿素和酚红指示剂,这是因为Hp含有_,它能以尿素作为
7、氮源;若有Hp,则菌落周围会出现_色环带。(2)下列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的最适方法是_灭菌。A高压蒸汽 B紫外灯照射C体积分数为70%酒精浸泡 D过滤解析/显隐(1)幽门螺杆菌(Hp)含有脲酶,能以尿素为氮源,产生碱性的NH3,NH3能使培养基中的酚红由红变成红色,故菌落周围会出现红色环带。(2)由于尿素加热会分解,对尿素溶液进行灭菌最好用G6玻璃砂漏斗过滤。答案:(1)脲酶 红(2)D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8页 11:04典例剖析【例2】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实验基本步骤如下:配置培养基灭菌、倒平板X培养观察请回
8、答下列有关问题。(3)步骤X表示_。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时,先将菌液稀释,然后将菌液_到培养基平面上。菌液稀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_菌落。(4)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并放在_中。若不倒置培养,将导致_。(5)临床上用14C呼气试验检测人体是否感染Hp,其基本原理是Hp能将14C标记的_分解为NH3和14CO2。解析/显隐(3)为获得单菌落,接种操作前应先将菌液稀释,然后涂布到培养基平面上即可。(4)微生物培养时需将培养皿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5)幽门螺杆菌能将14C标记的尿素分解为NH3和14CO2,故常用14C呼气法检测人体内幽门螺杆菌的存在。答案:(3)接种 涂布 单(4)恒温培养箱 无法形成单
9、菌落(5)尿素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9页 总结归纳1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1)原理:CO(NH2)2H2O脲酶,CO22NH3;由于NH3的产生,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因此可通过检测pH的变化来判断该化学反应是否发生。(2)方法: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则pH升高,说明该种细菌能分解尿素。2对照原则的运用(1)判断培养基中是否有杂菌污染,需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同时进行培养。(2)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需设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接种后培养,观察两种培养基上菌落数目,进行对比得出结论。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10页 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11:04变式训练解析答案为了获得单个菌落,应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A正确;为了使结果更加准确,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至少要涂布3个平板进行重复实验,然后计算平均值,B正确;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用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D错误。答案:D结束放映返回目录第11页 本 考 点 内 容 结 束布置作业创新设计活页限时训练针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