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4届高考历史15种热考题型:12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238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考历史15种热考题型:12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15种热考题型:12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15种热考题型:12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15种热考题型:12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15种热考题型:12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14届高考历史15种热考题型:12 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考题示范(2013浙江T39)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l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

2、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l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主要是中国落后了;关键是西方腾飞了;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1)这一阶段前,西方已开始变革。试列举1416世纪意大利、l6世纪德国和l7世纪后期英国出现的变革事件,并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

3、、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3)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您赞成材料三中的哪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答题指导】1命题立意:本题以近代西方社会内部转型的纵横对比和中西方差距的中外横向对比为切入口,以马克思、恩格斯、斯塔夫里阿诺斯等世界名人的言论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对比分析的能力。2挖掘1417世纪西方社会转型期的西欧国家转型的具体表现,解答问题:(1)步骤:看时间限定看地域限定看回答项的多少和内容限定(2)有效信息及推断(信息1) “l416世纪意大利” “l6世纪

4、德国”“17世纪后期英国”(推论)联系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德国的宗教改革、英国的光荣革命,可用来回答第(1)题的第一问。(信息2) “分别概括其历史意义”(推论)回答意义要结合这些符合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在社会转型中的历史意义。可回答第(1)题的第二问。3挖掘材料一、二所能体现出来的五个史学要素,解答问题:(1)步骤:明确五个史学要素分别是什么一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再阅读材料原文一提炼出关键信息一在提炼关键信息的基础上依据设问,“概括”回答。(2)有效信息及推断(信息1)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推论)回答“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时应该包括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在提取材料

5、一、二的关键信息时也要紧密结合这五个要素。(信息2) “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阶段” (推论)答案来自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材料一、二;第二部分是所学知识。另外还可以推断出“这一阶段”应该是l417世纪。【答案】(1)文艺复兴,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宗教改革,将人们从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光荣革命,英国向君主立宪制转变。(2)经济:生产力极大提高。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开始确立;马克思主义诞生,开创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文化: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发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兴起。社会:城市化加快;无产阶级开始显示伟大力量。生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3)赞成“主要是中国

6、落后了”。理由:时代潮流变了,但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专制主义、小农经济和“天朝大国”的保守观念。赞成“关键是西方腾飞了”。理由: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跟西方拉大差距的,不仅有中国,还有其他东方国家。赞成“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理由:差距的拉大要考虑双方的因素。西方经过一系列变革,生机勃勃。中国基本上依然故我。题型特点1常见的4种对比模式: 中外对比、西方与西方对比、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观点的对比、纵向对比。 (1)中外对比。例如: (2013新课标IlT41)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2013福建T38)(4)据上述材料

7、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 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2013广东T38)(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2011安徽T36)(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2)西方与西方对比。例如: (2013海南T28)(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2012山东T29)(3)据材料三,谈谈你对斯大林和罗斯福开创的两种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 (3)对同一历史事件

8、认识中出现的不同观点进行对比。例如: (2013四川Tl4)(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 (4)纵向对比。例如: (2013新课标lT41)比较图9、图l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1海南T26)(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代关中社会经济状况与秦相比有何变化。 (2011浙江T3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 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2题型特点:此类题型的设问直接明了,通过不同类型的对比角度来设问,考查纵向、横向比较及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一

9、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符合历史学科的思维特点,即通过时空转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3解题技巧:此类型试题解读时分两步:第一步充分挖掘所给的材料信息;第二步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综合分析。一般所给的材料信息仅能回答设问中的某一部分,其他设问还需要借助所学知识,即答案的来源是两部分综合的结果。4考场应对:此类题目对比性强,应考时选准对比项、对比的要素、对比的角度等。考场破题1提取所给材料信息。首先阅读所给的设问信息,然后带着已经掌握的设问信息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这种有目的地阅读材料,在考场上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节约做题时间。2联系所学知识。对通过阅读材料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有效地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解决,课本知

10、识冗长庞杂,还需要联系对解决本题有用的课本信息。3时空转换。找准对比的核心词、关键点,有的放矢地对比,切勿偏离主题对比。4有效组织答案。通过阅读材料及联系课本,梳理出回答问题的素材,但这些都是零散的素材,或者说是没有经过加工的素材。因此,最后一步就是要把收集到的零散的素材根据设问进行组织和串联起来,并用历史的语言进行作答。命题预测1阅读材料: 材料一 15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使人们逐渐摆脱了教会的束缚和控制,推动了欧洲向近代化社会的转变;18世纪的启蒙思想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封建专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缚,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11、,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l 8世纪中期起,工业革命迅速扩展,大机器生产方式确立,欧美国家相继实现工业化。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l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先后爆发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没有实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爆发了要求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材料二 作为一个后发外生型的近代化国家,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现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然而也应该看到,现代化的变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一反应”的过程,对

12、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绵延。只是到了19、20世纪,当西方的示范展示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才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一种多少是变化了的回应方式,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大同书”等都可以找到根据,这种回应方式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应类型与历史走向。陈达凯中国现代化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方近代化过程中的两种不同模式。概括中西方近代化在本质和手段上的相同之处。(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代

13、前期的历史演变,说明“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反应类型与历史走向”。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一唐朝工商业城镇分布图 图二明朝中后期工商业城镇分布图比较上面两幅图,从唐朝和明朝工商业分布图示中能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请你任意提取两项关于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方面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12纵横对比类非选择题1(1)西方模式:思想(精神)制度一一 器物;中国模式:器物制度思想(精 神)。相同之处:本质上:都是政治上的民 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上的科 学化(理性化)。手段上:都采用了改革和 革命两种方法。 (2)太平天国运

14、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与中国 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相结合,创立拜 上帝教,发动农民起义,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 的任务。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维护清朝统治,但也成为中国近代工业化的 开端。戊戌变法: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派顺应时代要求,仿 效日本政治制度,实行政治变革(或掀起了维 新变法运动),挽救民族危亡。辛亥革命:推 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仿效美 国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并实行责任内阁制,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五四运动:先进中 国人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有 了科学的理论指导。2示例: 信息一:工商业市镇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中 下游地区;明朝时工商业市镇比唐朝时明显 增多。说明: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交通便 利,经济发展较快;明朝农业、手工业发展,商 品经济空前活跃。 信息二: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内陆,明朝向中 东部沿海集中;唐朝工商业分布偏重北方,明 朝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经济重心由内陆向中东部沿海地区万移;唐朝时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经济重心在北方,明朝时经济重心在南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