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201 上传时间:2024-05-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0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教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2008年高考复习精品资料第十一单元、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第24课时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田书堂一、复习目标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1)七七事变(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3)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 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1)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2)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3)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 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1)皖南事变(2)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1)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2)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3)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4)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二、知识归纳一、阶段特征概要:本

2、单元总特征是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的内容高不可主要包括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间的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活动中国人民的抗战、国共两党的关系等。抗日战争经历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中华民民族与日本的民族矛盾是这一时期的主矛盾,同时也穿插着其他的各种矛盾。二、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1、日本的全面侵华:(1)日本侵华方针:以国民党军队为目标,通过速战速决,全面侵华,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企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2)主要史实:1937年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底,占领北平、天津后,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华东两个方向进攻,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1937年8月,发动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

3、(目的、时间、地点)凇沪会战期间,华北日军侵入山西,不久攻占太原。1937年12月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进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从山东兵分两路进犯徐州。(徐州会战)1938年10月,攻占广州、武汉。(3)结果:在优势敌人疯狂进攻下,中国丢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付出巨大代价。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未能实现。2、国民党抗战(1)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即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不敢发动群众并限制群众起来抗战。(2)对日本态度(1937年7月-1938年10月)方针:比较积极的进行抗战。A、原因:日本侵略直接威胁其统治及英美在华利益;中共争取

4、;全国人民抗日怒潮的推动。B、影响:担负起了正面战场抗战的任务。战略战术:实行消极防御,打大仗,打阵地战,拼消耗。战场情况(正面战场)凇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太原会战:八路军取得了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国民党军队取得了忻口狙击战。在徐州会战中国民党军队由李宗仁指挥取得了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取得得最大胜利。结果:丧师失地,一溃千里。人民遭殃。3、共产党全面抗战(1)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秋洛川会议制订)(2)方针:持久战方针: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向全国人民指明抗战的正确道路。(3)战略战术:积极防御,独立自主

5、的游击战,结合一定条件的运动战。(4)战场:正面战场: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敌后战场:敌后抗日根据地广泛建立。(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三、相持阶段(1938年10-1945年8月上旬)1原因:日本方面:正面战场抵抗粉碎了它迅速灭亡中国的计划;由于战线太长,兵力、财力、物力不足;抗日根据地严重威胁其后方。中国方面:正面战场节节败退;人民抗日力量还需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才能打败侵略者。2、影响:日本改变了战略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党则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汪精卫公开投敌,1940年春在南京建立伪政权;蒋介石集团反共投降倾向日益增长,1939年

6、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集团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敌后战场面临严重困难。(原因: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封锁,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3、阶段(1)初期:1938年10月-1940年,人民革命力量发展上升;(2)中期:1941年-1942年,人民力量下降,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3)后期:1943年-1945年,人民力量再上升和大发展。4.日寇侵略(1)侵华方针:对国民党军事进攻为辅,政治诱降为主;集中主要兵力进攻抗日根据地。(注意: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没有改变)。(2)改变原因:日本感觉到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抗战力量对它构成最大威胁

7、。(3)情况: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A、政治上:扶植伪政权;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推行“清乡运动”B、经济上:实行野蛮掠夺(工矿、农业、劳动力、金融等)C、文化上:推行奴化教育,建立一套殖民奴化教育体系。影响:A、日本掠夺了大量财富,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B、进一步激起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沦陷区人民展开多种斗争。对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三光”政策。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军事进攻。枣宜会战(1940年5月)张自忠壮烈殉国。豫湘桂战役(1944年)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5.国民党片面抗战(1)抗战情况:方针政策改变:消极抗日,积极

8、反共。(2)具体表现:消极抗日(豫湘桂战役丧师失地);积极反共(皖南事变)6、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1)方针:坚持全面抗战、持久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全力巩固根据地。(2)表现:领导沦陷区人民反抗斗争领导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方针)百团大战(指挥:彭德怀;地点:华北地区)1941年1942年根据地建设四、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1、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在根据地政权建设中实行“三三制”原则,按照这一原则建立的政权,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物质生活,提高了其抗日积极性,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

9、一致抗日。(3)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渡过了严重困难,为争取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4)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的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5)开展反“扫荡”斗争,粉碎了日军对根据地的疯狂进攻。其中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是各项方针和政策的中心环节2、召开七大争取抗战最后胜利(1)“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未党的指导思想。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其形成后,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夺取胜利的有力的精神武器。(2)“七大”是一次团结、胜利大会该会总结2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制订

10、正确的革命纲领、策略、政策,是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发展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从而在毛泽东思想旗帜下形成空前团结统一,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必要的政治基础、思想基础。 (3)反攻阶段(1945年8月9日8月15日)日寇:覆灭大局已定: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美逐渐攻入日本本土,1942、中途岛中国战场:(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国民党:积极推进,抢夺人民胜利果实中共:争取并取得抗战最后胜利五、分析说明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实行的内外基本政策。(一)对外政策1、对日政策(含1931年1937年)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绝对不抵抗;九一八事

11、变后:攘外必先安内西安事变到抗战防御阶段:比较积极地进行抗战。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一面同日本秘密谈判,进行投降活动;一面将主要兵力放在大西南、大西北,消极抗日。2、依靠英美:英美态度:一方面主张抵抗日本侵略,给中国一定援助;另一方面,又向日本寻求妥协,企图牺牲中国的部分领土主权来缓和它们同日本之间的矛盾,并促使日本进攻苏联,坐收渔人之利。国民党:八一三事变后,发表自卫宣言,此后,表现一定抗日积极性,然而,总是寄希望英美出面调停。太平洋战争爆发,特别是二十六国宣言发表后,依靠国际力量解决中国战局的奢想更为强烈。(二)对内政策1、国共关系:抗战初期: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其反共反人民的立场从未改变

12、。进入相持阶段:随着日本侵华方针改变,反共政策日趋明显(五届五中全会标志着其抗战以来政策的重大转变);政治态度两面性(既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想反共,又不敢彻底决裂);掀起反共高潮。2、独裁统治: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相互结合渗透)3、经济掠夺:政策:统制经济政策。表现:垄断工业;掠夺土地;控制商业;独占金融。结果:全国财富迅速集中到四大家族手中,到1941年底,官僚资本占全国资本的一半。六、简析抗日战争的特点及对抗日战争的认识。1、特点:(1)是一次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战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3)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

13、一。前期积极,后期消极是正面战场的特征,而敌后根据地则始终如一。两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倡导并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抗战方针,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是所有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2、对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认识一百年来取得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主要战场。中

14、国人民的抗战对亚、欧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中国人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七、如何理解中共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1、倡导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2、夺取抗战开始后第一次大胜利平型关大捷,鼓舞人心。3、提出并坚持贯彻全面抗战和持久抗战的路线和方针,指明了夺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4、始终坚持把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放在第一位。在抗战相持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严重困难局面,采取正确、成熟的斗争策略和措施。巩固扩大统一战线。( 适时回击国民党的投降反共活动,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5、在敌后创建了许

15、多抗日根据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抗击大量日伪军。6、组织百团大战,开展反扫荡斗争,保卫发展根据地,壮大人民抗日武装。7、召开中共“七大”,党内达到空前统一,为夺取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8、及时开展局部反攻,在大反攻中奋勇争先,夺取抗战全面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八、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后,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1、中国共产党配合国民政府正面战场抗战,挺进敌后,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2、抗战初期,国民党内出现“亡国论”“速胜论”时,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论”“速胜论”,为中国的抗日战争指明了正确的发展道路。3、抗战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侵华策略,国民党亲日

16、派公开投敌,亲英美派动摇,反共倾向增长,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不断掀起反共高潮,制造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坚决予以回击。4、为克服投降危险,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坚定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5、在解放区实行“三三制”原则,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开展减租减息、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团结开明绅士,共同抗日。6、在国统区争取民主人士,领导民主运动。三、典例精讲1.2006年江苏历史卷中国军队臂章番号属于抗战战斗序列,该部队即 A.第八路

17、军 B.第十九路军 C.新编第四军 D.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解析:该图是第十八集团军的臂章,按照抗战战斗序列,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编为第十八集团军。答案:A点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对象不仅有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且还包括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革命统一战线的对象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2. 2005年广东历史卷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进行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推行“统制事业”。“统制事业”的主要范围包括 A.火柴和造纸业 B.纺织、烟草和水泥制造业 C.面粉和制糖业 D.矿产、钢铁和交通运输业解析:本题关键要理解日

18、本在沦陷区的“统制事业”政策的含义。日本将矿产、钢铁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企业的经营权由日本掌握。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本题考查的点较细,但并不是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些过于细致的知识点,而是考查理解能力,只有正确理解“统制事业”的概念才能正确作答。32007全国文综二1944年11月赫尔利出任美国驻华大使,这时美国驻华使馆在A西安 B昆明 C桂林 D重庆解析:1937年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因此美国的驻华使馆应该是在重庆。答案:D4.2005全国高考文综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西

19、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解析:本题解题时要看清“正式建立”。容易误选A项,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只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答案: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细致审题是关键。5.2004江苏高考下列城市曾作为国民政府所在地,其先后顺序是 A.武汉广州南京重庆 B.南京武汉广州重庆 C.广州武汉南京重庆 D.重庆武汉广州南京 解析:1925年7月,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1927年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为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国民政府迁到长江流域的武汉;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政府合

20、并,史称“宁汉合流”;1937年12月,在日军即将攻破南京的情况下,国民政府迁往重庆,重庆成为战时的“陪都”。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基础知识。本题考查的知识面较宽,且涉及一些细节知识,在平时的复习中应注意训练。6.2004上海高考宋女士一生历经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投身全民抗战汪道涵致宋美龄女士亲属唁电这段话表明了对 A.国民党政府片面抗战的谅解 B.宋美龄反对日本侵略的赞扬 C.宋氏三姐妹毕生事业的赏识 D.蒋介石推行亲美政策的肯定 解析:由材料中的“投身全民抗战”可知汪道涵赞扬宋美龄参加抗日战争,故本题应选B项。 答案:B 点评:本题是一道材料

21、选择题,考查提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并反映了宋美龄逝世的史实。解题时可以提取到“半个多世纪前”“民族危亡存续之时”“全民抗战”等有效信息,要对其综合利用。7.2005全国高考文综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设上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政治协商制度 B.实行“三三制” C.实行减租减息 D.开展整风运动 解析:从时间上易排除A项,而C项是经济政策,D项是思想领域的措施,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出错率却很高,原因主要是审题不仔细,忽略了“政权建设上”的限制,所以加强审题训练是提高成绩的重要措施。四、课堂理解1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其主要依

22、据是( )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B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C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D中华民族开始广泛抗战解析:关键是理解“全国抗日战争”的含义,中国人民广泛抗日才能体现是“全国抗日”答案:D2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积极抗战,决定国民政府这一态度的主要因素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B日本侵略危及其根本利益C国民政府放弃反共政策D英美积极支持中国解析: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实行积极抗战的根本原因是日本的侵略危及到了国民政府的利益。答案:B3八路军正副总指挥是 ( )A朱德、彭德怀B叶挺、项英 C彭德怀、叶剑英D陈毅、刘少奇解析:此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依据教材可知答案:A4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23、 ( ) A日军占领南京B徐州会战的结束C近卫声明的发表D日军占领广州、武汉解析:由防御阶段到相持阶段转变的标志性事件的分析,应看战争中显著变化。日本占领广州、武汉后停止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并由此而改变其侵华方针。由此判断正确答案。答案:D5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许多的少数民族抗日武装力量,主要有( ) 回民支队 蒙古抗日游击队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东北抗日联军A B C D解析: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不是单纯的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东北抗日联军也不是。故选A答案:A6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有( )中国战场拖住日本总兵力的23以上 中国人民共歼灭日军150

24、多万,占其死伤人数的70 美国宣布为援助被侵略国家制定的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 苏联出兵击败日本关东军ABCD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结合二战中全世界人民同德、日、意法西斯斗争的历史得出正确答案。答案:D五、课后巩固1.国共两党的第一、第二次合作的实现,主要是由于A.两党最高革命纲领一致 B.两党面临共同斗争任务 C.两党得到外部力量帮助 D.中日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解析:国共两党之所以会实现两次合作,离不开当时社会主要矛盾以及由此所决定的斗争任务。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国共两党面临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共同任务,因而实现了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时面临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又走到

25、了一起,由此可知,选B项。答案:B2.毛泽东说:“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抗日的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下列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措施中,体现了这一“根本原则”的有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开辟敌后战场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有理、有利、有节地反击反共高潮 A. B. C. D.解析:本关键是理解材料中“使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的含义。据此可分析判断,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体现了国共两党阶级矛盾服从了抗日这一民族矛盾;减租减息亦体现了在抗日救国的民族斗争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一致对外;中国共产党有理、有利、有节地反击国民党反共高潮,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局下进行的有节制

26、的反击。故都体现了“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矛盾”这一根本原则。只有开辟敌后根据地,纯属于中国共产党为了全民族抗战采取的有效措施,不涉及阶级矛盾。 答案:C3之所以说抗日战争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A蒋介石集团统治力量受到严重削弱 B取得了近代反帝斗争的彻底胜利 C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 D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解析:本题属中等难度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解决本题的关键问题是弄清抗日战争的胜利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答案:C4下列作品中,反映八路军参加正面战场抗战的是A血战台儿庄 B千古奇冤:皖南事变始末C百团大战始末 D血色雄

27、关:太原会战纪实解析:太原会战是国共合力在华北为保卫太原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八路军在这次会战中取得平型关大捷等战役的胜利。答案:D5.下面的照片反映的1945年在南京日本向中国国民政府签署投降书仪式。这一事件的发生在A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前 B日本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之前C日本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之后 D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之前解析:日本在中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是在1945年的9月9日,因此是在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之后。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是以1945年9月2日同盟国与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为标志。答案:C6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

28、利的是A国民大革命 B八年抗日战争C三大战役 D抗美援朝解析:C、D易排除,国民大革命是反对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是失败的。答案:B六、阶段测试1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先后发表通电和宣言,这两个文件基本精神的共同点是 ( )A都表示两党合作,共同抗战B都表示发动人民,驱逐日本侵略者C都表示决心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D都希望国际组织能出面调解中日争端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上的有关材料可排除A、B和D项,国共两个文件的基本共同点应是C答案:C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

29、作宣言解析:国共经过十年的对峙,随着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由内战转到了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但此后,国民党代表蒋介石在抗日问题上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直到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才发表了一个自卫宣言,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才最终下决心与共产党合作抗日,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答案:D3抗战爆发后,中共第一次同国民党配合取得胜利的战役发生在( )A上海B山西C河北D山东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原会战是国共在抗战初期对日作战中配合最好的会战,而太原属于山西省。答案:B4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目的有

30、 ( )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 向中国人民指明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 打退日军的“扫荡”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BCD解析:要掌握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背景。抗战初期,国民党内的新日派散布“亡国论”,亲英美派宣扬“速胜论”。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答案:A5日军在相持阶段对国民政府的方针是 ( )A“三个月灭亡中国”B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C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D政治诱降,放弃武力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结合教材得出正确答案。答案:C6汪伪政权建立的时间是 ( ) A1937年 B1938年 C1940年 D1941年解

31、析:结合教材得出正确答案。答案:C7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 ( )A积累发展资本主义的资金B实现中日经济提携C转嫁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D满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直接目的”。用排除法,日本侵略者对沦陷区经济掠夺的直接目的是达到“以战养战”。答案:D8抗战期间,被日本列为“统制事业”的是 ( )矿业 钢铁工业 交通运输业 粮食ABCD解析:结合教材内容可知。答案:A9日本实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 ( ) A欺骗舆论,缓和民族矛盾 B宣传法西斯思想 C宣传封建道德,号召反共 D实行民族同化政策解析: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教育政策是他们侵略活动的组成部

32、分,具有侵略性,所以本题应选D。答案:D10抗战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 B资产阶级的两面性C正面战场的连续失败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解析:B项不符合题干要求,A、C、D都属于其原因,但D项是其主要原因。答案:D11标志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发生重大转变的是( )A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召开 B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C制造皖南事变 D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解析:A项符合题意。B、C项是其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A12皖南事变反映出中共处理国共关系的基本点是 ( )A坚决反击顽固派B争取中间势力支持C扩大和巩固统一战线D争取建立民主联

33、合政府解析:在抗日战争中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是“使阶级斗争服从于今天抗日的民族斗争”。中共在皖南事变中有理、有利、有节地反击国民党反共高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一大局下进行的有节制的反击。答案:C13被周恩来称誉为“全国军人楷模”的抗日将领是 ( )A叶挺 B张自忠C张治中 D傅作义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事实的能力。依据教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答案:B14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独裁统治,独裁统治的特征不包括( )A一党专政B经济垄断C特务统治D保甲制度解析:此题为逆向选择题。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实行独裁统治,独裁统治的特征是一党专政、特务统治和保甲制度。排除

34、B项。答案:B151940年下半年的百团大战,其战略目的不包括 ( )A振奋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B争取抗战形势好转C显示共产党的军事力量,以安定人心D克服投降危险解析:解题可从百团大战的背景和目的分析,由于抗战阶段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其影响,国内出现了一股投降的逆流,为了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中共领导八路军在华北战场组织了百团大战,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答案:C16抗战相持阶段,中共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的措施是( )A大生产运动B精兵简政C整风运动D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解析:解题的关键是能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B、C两项为政治措施。D项有利于当时抗日。只有A项能够解决

35、抗日根据地的物质困难。答案:A17下列关于1942年整风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重要举措 B目的是实现党在思想、政治、行动上的统一C取得了诸多进行思想建设的成功经验D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解析:结合教材可知,D为中共七大的内容。答案:D18中共七大提出的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具体方案是( )A打倒国民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B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C打败日本侵略者,打倒蒋介石D解放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解析:用排除法,依托所列选项再现基本史实确知。答案:B19中共七大的重要意义在于( ) A纠正了党史上的“左”倾错误B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

36、村转移 C实现了全国抗日力量的大团结D为争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准备解析:A项为整风运动的作用。B项为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比较C和D 的意义,最重要的应是D。答案:D20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客观因素是 ( )A中共的正确策略方针B英美的极力维护C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D民族矛盾的持续尖锐化解析:注意关键词“客观因素”。符合此条件的应是D。答案:D二、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与提供的材料答题,具有条理性)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7月15日,中共向国民党提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希望国民党方面新闻机关早日发表。中共郑重宣布:“(一)孙中山先

37、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国近代现代史资料选辑材料二 从1937年2月至8月,国共两党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和南京四地进行了六次谈判。1937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在由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23日,蒋介石就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发表谈话,承认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是“摒弃成见,确认国家

38、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中国民族既已一致觉醒,绝对团结,自必坚守不偏不倚之国策,集中整个民族之力量,自己自助,以抵抗暴敌,挽救危亡。”谈话也承认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遂在抗日救亡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中共党史教学资料回答:(1)中共提出合作宣言是在何种背景之下?(2分)(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归纳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的原因和条件。(4分)材料三 1937年至1941年,叶剑英先后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委员、南方局常委,在国民党统治区宣传我党抗日主张,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人士,并多次参与同国民党谈判。1939年2月,叶剑英参与创办国民党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任

39、副教育长,讲授抗日游击战战略战术,宣传持久战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抗日战争史材料四 国共两党合作的图片图1 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要人共祭黄帝陵 图2 1937年8月,周恩来、朱德与国民党共商国际问题 图3 红军改编后举行抗日宣誓 图4 陈毅团结江苏丹阳的开明人士抗日(3)材料三和材料四说明了哪些问题?(3分)(4)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四则材料与抗日战争的胜利之间的关系。(3分)解析:第(1)小题是外延式问题,要联系当时的“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进行分析。第(2)小题是内涵式问题,答案要联系材料,从材料中提炼。第(3)小题也是内涵式问题,要结合材料和图片进行归纳和提炼,特别是将类

40、似的观点提炼出来。第(4)小题要从全民族抗战的角度归纳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同时还要看到国共合作是胜利的重要原因,中共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答案:(1)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分)(2)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做出重大让步,表示遵守三民主义;国共两党多次谈判磋商;八一三事变后,日本要推翻国民政府,灭亡中国;蒋介石表示以民族利益为重,抵抗暴力,承认中共合法地位。(4分)(3)国共两党有着共同的国家和民族利益,在外敌入侵之时必须合作。抗战爆发前后,两党多次进行谈判和亲密合作。国共两党均为抗战胜利做出重大贡献。(3分)(4)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基础,中共竭力维护合作是统一战线得以维持

41、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全民族同心同德、浴血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3分)22(13分)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在11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却以战败而告终。这胜一败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战略。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 材料二 中日战争前,英国泰晤士报驻东京记者布林克莱在一篇题为朝鲜和他的邻居的报道中说:“(日本)比中

42、国人自己更清楚地知道(中国)每一省可以抽调多少人出来作战”。 材料三 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国,耗资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材料四 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材料五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有精辟的论述。矛盾论说:“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

43、。”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2分)(2)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必然性。(4分)六十年前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3)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说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5分)(4)简要分析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大作用和影响。(2分)解析:第(1)小题是内涵式问题,材料一主要说明日本既定的侵略政策,材料主要说明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第(2)小题也是内涵式问题,材料中交待了清政府的合腐朽、慈禧太后的腐败、外交上对帝国主义的幻想以及教材上所说的李鸿章

44、执行“避战自保”的政策。第(3)小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的问题,要从内因的角度概括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从外来的支持和帮助分析抗战胜利的客观原因。第(4)小题要联系教材上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进行回答,同时要联系抗战对中共及中国革命的影响。答案:(1)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大陆政策,把征韩侵华作为对外侵略的首要目标;发动侵华战争成为日本的既定国策。(1分)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在军事上已做好侵华战 争的准备,并加紧搜集情报,对中国状况了如指掌。(1分)(2)清政府的腐朽,是甲午战败的主要原因。(1分)慈禧太后竟在国家危难之秋,削减军费开支,大搞万寿庆典,不惜挪用军费。(1分)清政府不认真备战,奉行“避战

45、自保”的政策。(1分)外交上寄希望于欧洲列强的调和。(1分)(3)国内: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实现了全民族的持久抗战,同心同德、浴血奋战,这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1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1分)爱国华侨、港澳同胞给予抗日战争以大力的支持。(1分) 国际: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1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对日作战,美国攻击日本本土,并投掷原子弹,加速了中国抗战的胜利。(1分)(4)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

46、贡献。因此抗战的胜利,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二战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1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中迅速发展壮大,这就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和创建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分)23(13分)阅读下列材料:1945年12月20日,马歇尔代替赫尔利到达中国,开始了他举世瞩目的、以调处国共争端为内容的使华生涯。马歇尔调处以1946年3月11日回国述职为界,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调停处的第一阶段是比较顺利的,也是有成效的。马歇尔在这一阶段的主要活动及成果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充分利用美国的影响,促蒋停战。首先,马歇尔针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在各种场合向国民党集团申

47、明美国政治解决国共争端的立场。其次,为了迫使国民党蒋介石作出让步,以实现停战和达成协议,马歇尔还充分利用美国的影响对蒋介石集团施加压力。第二,周旋于国共两党之间,帮助完成四大协定的签署。四大协定即:1946年1月10日的停战协定;1月31日的政治协商会议五项协议;2月25日的整军方案;3月27日的东北停战协议。为促使达成这些协议,马歇尔奔走于国共两党之间,可谓不遗余力。他曾作了三千英里的飞行,跑遍了整个华北,直到内蒙边境。不可否认,这些协议能够签署,马歇尔也有一份功劳。1946年3月11日,马歇尔回国述职,4日18日返华,随后开始了他调处的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国际形势与中国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

48、变化:国际方面,美苏矛盾渐渐激化,“冷战”加剧,中国在美苏争端中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在中国国内,国民党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内战危机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实行了以援蒋内战为主、促蒋停战为辅的双重方针。但是,由于蒋介石集团对国共和谈毫无诚意,且一意孤行,决心坚持内战。10月11日,国民党占领张家口。当天下午,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蒋介石违背政协决议,下令召开国民党一党包办的伪国民大会,国共谈判最后破裂。马歇尔于10月下旬宣布退出调停处。此后一段时间内,马歇尔频繁与第三方面人士接触,企图寻求第三方面出面调停。但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第三方面不可能携起手来结成一个巩固的、具有某种影响

49、力的大组织,更无法组织起来采取联合行动,从而使马歇尔最后一线希望也终成泡影。1947年1月18日马歇尔结束了一年零十八天的调处,黯然回国。引自中国革命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马歇尔来华调处国共关系的主要背景是什么?(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马歇尔在华第一阶段的调停能够取得一些成果的原因有哪些?(3分)(3)根据材料分析,马歇尔来华实施第二阶段的调处的国际、国内背景有哪些?(2分)(4)根据材料及所学的知识,分析马歇尔“百日调处”最终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分)(5)根据材料分析中国内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2分)解析:第(1)小题是外延式问题,联系所学知识,

50、可以从国民党坚持内战政策,制造摩擦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第(2)小题是内涵式问题,从材料中进行归纳概括。第(3)小题材料中有明确叙述,必须加以精确归纳。第(4)小题,也是内涵式问题,分别分层次地从材料中提炼答案要点,不能够摘抄材料原文。第(5)小题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说明。答案:(1)双十协定签订后,国民党继续坚持内战政策,中国没有实现真正的和平。(2分)(2)利用美国的影响对蒋介石施加压力。马歇尔的多方奔走。中共争取和平和民主的努力。(3分)(3)国际:美苏矛盾渐渐激化;国内:国民党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内战危机加剧。(2分)(4)美国援蒋内战的方针;蒋介石集团决心坚持内战的既定方

51、针;蒋介石被局部胜利冲昏头脑;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势力的软弱性(或答:第三势力或中间势力的软弱)。(4分)(5)美国对蒋介石集团的支持扶植是外部原因,蒋介石集团坚持内战方针及其代表的阶级利益是内因。(2分)24(12分)观察以下两幅图片:图1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装甲车进入沈阳 图2 “七七”事变中,日本炮轰卢沟桥 回答:(1)根据两幅图片所反映的事件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这些事件发生的世界背景。(4分)(2)扼要概括这些事件发生的主要经过和影响。(4分)(3)你对以上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哪些认识或启示?(4分)解析:这道题指向明确。第(1)小题,在分析“九一八”事变图时,要联系资本主义经

52、济危机对列强的打击,使他们无睱东顾;而日本则急需要通过战争来转嫁危机和国内阶级矛盾;在分析“七七”事变图时,要把握当时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建立,法西斯阴谋侵略,而英法美等国却采取绥靖政策这些背景。第(2)小题,关键在分析“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对华盛顿体系的影响,这是比较有深度的问题。答案:(1)图1:世界背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列强无睱东顾,日本国内危机严重,加紧对外扩张。(2分)图2:世界背景:日本制定“国策基准”,建立法西斯专政;德、意、日为摆脱国内严重危机,同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决定扩大战争;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2分)(2)经过和影响:图1: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九一八

53、”事变,由于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东三省沦陷;国联推行绥靖政策,日本侵略被纵容;华盛顿体系首遭破坏;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2分)图2: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一个士兵失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华盛顿体系进一步遭到破坏。(2分)(3)认识或启示:日本侵略中国是由局部侵略发展到全面侵略的,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日本侵华是由于其国力和经济发展、军国主义势力发展而造成的,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当前我们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水平,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4分)【评分说明:学生有其他言之成理、论之有据的叙述,酌情给分。但本题的总得分不得超过12分。】25(

54、13分)19411942年,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抗战形势异常严峻。据此回答:(1)抗日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有哪些?(3分)(2)为了克服困难、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哪些重大成果?(7分)(3)中共能够渡过19411942年的严重困难,我们能够得出哪些启示?(3分)解析:第(1)小题,要从日本“扫荡”、国民党顽固派进攻以及自然灾难三个方面归纳。第(2)小题,要结合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四个方面归纳措施和作用。第(3)小题要得出党的领导是关键,实事求是是原则,灵活性和坚定性相统一等几个方面的结论。答案:(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扫荡”、“囚笼政

55、策”和“三光政策”。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抗日根据地出现自然灾难。(3分)(2)措施:军事上,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扫荡”、“三光”政策,执行“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的运动战”的方针,开展了反“扫荡”斗争。改变了军事上不利的局面。(2分)政治上,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提高农民和开明地主的抗日积极性。(1分)开展大生产运动,渡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1分)1942年开展整风运动,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

56、基础。(2分)(3)启示: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条件。必须实事求是,制定适合国情、地情的政策和措施,才能够走向胜利。必须把政策的灵活性和革命的坚定性有机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解决困难。(3分)26(13分)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多次进行过谈判。这些谈判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据此回答:(1)西安事变中国共两党谈判、1945年的重庆谈判和1949年4月的北平和谈其原因和背景有哪些不同?(3分)产生了怎样的结果和影响?(3分)(2)上述三次谈判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分别是什么?(3)上述三次谈判对我们有哪些启示?解析:第(1)小题,要结合教材上的背景、原因以及结果和影

57、响进行归纳说明,文字量比较大,必须全面。第(2)小题,要求准确答出核心,西安事变中的核心问题是国共合作、共同抗日;重庆谈判的核心问题是争取国内和平和民主;北平和谈的核心也是国内争取和平和民主。第(3)小题,在谈启示时,必须从国共两党的谈判的成果得出双方在共同民族利益的前提下是可以和谈的;从国共两党合作和分裂的结果,可以得出“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结论来。答案:(1)项目背景、原因结果、影响西安事变中的谈判西安事变后,亲日派主张讨伐张、杨,企图扩大内战,“引狼入室”。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确保蒋介石在中国的统治。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表达和平诚意。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

58、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促使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重庆谈判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和独裁方针,且迫于国内外舆论的压力,加上内战准备不充分,假装和谈,企图将内战责任强加给中共。中共为争取和平,揭露美蒋内战阴谋,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争取中间势力,进行谈判。签署了有利于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表明了中共争取和平的诚意。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政治陷入被动。(2分)北平和谈三大战役后,国民党主力被基本消灭,加上美国和国民党内部压力,蒋介石发生“求和”声明。中共为迅速结束战争,实现国内和平,减少人民苦难,同意谈判。双方代表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政府拒绝签字。揭穿了国民党假和谈的骗局。(2分)【评分说明:学生在回答本题时,每次谈判中只要每答出一个关键的要点,即给满分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