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单元第23课【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20世纪30年代初,一群东北作家流亡到内地,他们创作的一批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迅速流行。这批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A列强掀起瓜分狂潮B局部侵华,东北沦陷C全国性的抗战爆发D国共合作,携手抗日【答案】B【解析】从“20世纪30年代初”“描写东北遭到异族蹂躏的作品”这些关键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作品与东北沦陷有关,故B项符合题意。2某电文载:“把皇帝带到沈阳。我们可以制造欢迎中国皇帝的公众舆论,来制造一场看起来很像是中国的政治运动。”此电文若作为第一手史料引用,适用于研究()A辛亥革命B袁世凯称帝C张勋复辟D伪满洲国【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
2、料“把皇帝带到沈阳”“制造一场看起来很像是中国的政治运动”指的是日本侵略者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成立伪满洲国的史实,故选D项。3在中华民族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下列人物中最早进行抗战的民族英雄是()A杨靖宇B张学良 C杨虎城D蒋介石【答案】A【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东北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组织东北抗日联军反抗日本侵略者,其中东北抗日联军领导人杨靖宇最早进行抗日爱国行动。故选A项。4国民党要员郝柏村回忆说:“以武力营救蒋委员长的军事行动,幸赖蒋夫人大智、大仁、大勇的人格,使蒋委员长平安脱险,并停止了中国人打中国人的十年内战。”他描述的事件是(
3、)A西安事变B北伐战争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答案】A【解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A项。5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与该命令相关的事件是()A西安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九一八事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第二十九军”“卢沟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七七事变,故C项正确。61937年2月10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废止苏维埃革命的旗号,放弃此前各项阶级革命的目标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改制改编,“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这一举措()A反映了国共两党的阶级本质一致B表明中国共
4、产党放弃了最高革命纲领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答案】C【解析】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本质不可能一致,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B项,排除;中国共产党抛弃前嫌,力促国共合作的做法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C项正确;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排除D项。7“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B南京大屠杀惨案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D重
5、庆大轰炸惨案【答案】B【解析】根据“一九三七”“一二一三”“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等关键信息判断材料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杀,故选B项。8抗战期间,日本在青岛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日语课,逼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日语且组织名目繁多的日语雄辩会、日语作文比赛等活动。与此同时,他们极力压缩汉语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课时,其他中小学课程也经常被日语课挤占。材料表明日本意在()A消除中日隔阂B实行文化殖民C促进文化交流D推行社会教育【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抗战期间,日本在青岛各学校开设日语课,逼令学生使用日语并极力压缩汉语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课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的主要目的是推行奴化教育,实行文化殖民,故
6、B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是伪满洲国伪军宣传画。(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命东北军撤出东北,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并建立了伪满洲国)材料二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林森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937年11月20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南京政府对日
7、本的态度的变化,并分析中国迁都重庆的原因。【答案】(1)特点:武力侵占与和平诱降结合;扶植傀儡政权,推行殖民统治;进行虚假宣传,消磨中国人民的民族意志。(2)变化:由不抵抗到进行抵抗。原因:1937年,日军相继占领了上海等地并威胁南京;为了对日持久抗战,以空间换时间。【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1930年,针对日本捏造“满蒙在历史上非支那领土”的妄说,考古学家梁思永来到黑龙江昂昂溪附近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并初步得出“昂昂溪的新石器文化不过是蒙古热河的新石器文化的东支而已”的结论。昂昂溪的考古发掘及研究()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B从文化上否定日本分裂中国的理论C使中国抗战得到国际同情和支持D
8、迫使日本放弃侵略中国东北的计划【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梁思永经过考古发掘证明昂昂溪的新石器文化不过是蒙古热河的新石器文化的分支,这是在文化上否定日本分裂中国的理论,故B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是在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排除A项;1930年中国还没有开始抗战,排除C项;梁思永的考古发掘并没有迫使日本放弃侵略中国东北,排除D项。2美国史学家认为,“全球规模的战争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进攻中国19311932年日本攻占满洲是法西斯国家扩张和侵略的第一步”。“日本攻占满洲”开始于()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华北事变D七七事变【答案】A【解析】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9、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故选A项。31936年,西南地区开办了21个重工业厂矿,陇海铁路延伸至宝鸡,湘桂、黔桂、湘黔、川滇、滇缅等铁路在1937年前后也相继破土兴建。这体现出当时政府()A加强工业基础设施建设B着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C积极准备对日持久防御D试图强化国共对峙实力【答案】C【解析】材料指出1936年国民政府在西南地区增加开办工矿企业、加大建设铁路的力度,根据所学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可知,此举是为了适应抗战需要,为对日持久作战做好积极准备,故C项正确。41937年7月17日的庐山谈话会上,蒋介石表示:“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这一讲话()A揭
10、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B说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C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D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形成【答案】D【解析】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的序幕的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A项;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是1935年“华北事变”的爆发,排除B项;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的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排除C项;蒋介石的讲话表明了其抗日的决心,有利于国共合作抗日的形成,故D项正确。51937年,国民政府发表告全国国民书:“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人人敌忾,步步设防,则四千万方里国土以内到处皆可造成有形无形之坚强
11、壁垒,以制敌之死命。”这表明国民政府()A表达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愿望B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主张C认识到动员民众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性D转变了对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的认识【答案】C【解析】材料“其最后决胜之中心实寄于全国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表明国民政府认识到动员民众对抗战胜利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6蒋介石在1939年的一份批示中说:“今后如再有人借汪精卫事来谈与日本和谈之问题,以叛国罪论处,杀无赦。”从这份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A中国政府已经正式对日宣战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蒋介石抗日态度较为坚决D国共矛盾已得到根本解决【答案】C【解析】
12、根据材料可知,蒋介石在抗战期间拒绝与日本进行和谈,表明其坚决的抗日态度,故C项正确。7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头版刊登的报道中写道:“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了恐怖城市。”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淞沪会战B华北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答案】D【解析】根据“1937年12月”“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南京变成了恐怖城市”等关键信息判断该文章报道的是南京大屠杀事件,故选D项。81937年7月17日, 盛京时报(日本在中国创办的中文日报)号外第二版报道:“此次华北事变根本原因,即南京政府
13、之抗日侮日行为,否认日本在条约上之既得权益等。华方不法不信行为,实不胜一一枚举。”材料反映出当时日本()A在东北发动了局部侵华战争B竭力维护在华政治经济特权C努力避免与国民政府的冲突D利用新闻舆论扭曲侵华事实【答案】D【解析】材料“华北事变根本原因,即南京政府之抗日侮日行为”显然是对日本侵华的原因的扭曲,说明日本利用新闻舆论扭曲侵华事实,故D项正确;在东北发动了局部侵华战争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排除 A项;材料说明日本制造假舆论扭曲其侵略事实,B、C两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瓦窑堡会议后,中共中央加强了统一战线工作。与此同时,从1935年冬开始,国民党方
14、面先后在南京、上海、莫斯科秘密同共产党人商谈抗日问题。1936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致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信,倡议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许多国民党上层人物表示赞同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经过反复谈判磋商,双方合作形势渐趋明朗。1937年7月中旬,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蒋介石。宣言宣布:“(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该宣言。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所述内容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政策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的原因。【答案】(1)不同之处:取消武装反抗国民党政权及农村土地革命的政策;承认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苏维埃政府改制;红军改编。(2)原因: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断侵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双方政策的调整与相互妥协;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社会各界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