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1092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6页
《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北京市西城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历史2018.1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017年,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关于甲骨文,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它是占卜吉凶记事的文字,史料价值低B. 发现于殷墟,是对夏商历史的完整记忆C. 它是我国已知年代最早、体系完整的文字D. 标志着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到了自觉阶段【答案】C【解析】甲骨文记录了商朝的一些国家大事,史料价值很高,A错误。甲骨文只是对商朝历史的记录,而且是部分记录,B错误。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已

2、知文字,汉字形成了成熟的完整的体系,C正确。我国古代书法在魏晋时期发展到了自觉阶段,与甲骨文无关,D错误。2.“由是天子之尊,非复(不仅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这突出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周天子不仅是诸侯的尊长,而是使诸侯的君主,这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和周天子的关系,B正确。材料涉及的是诸侯和周天子的关系,不是周天子的继承问题,A错误。宗法制只涉及血缘,不涉及君主关系,C错误。礼乐制度涉及的是日常生活的礼仪,材料没有涉及,D错误。3.春秋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变化。齐国“履亩而税”、鲁国推行“初税亩”。这些现象的出

3、现A. 得益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B. 推动齐国和鲁国成为霸主C. 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D. 标志着井田制在各国崩溃【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税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承认土地私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并使用于农业,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业土地私有制的发展,A正确。鲁国没有成为霸主,B错误。C项应该是商鞅变法的作用,排除。D项的“各国”、“崩溃”过于绝对,排除。4.湖南长沙出土的一面汉代铜镜上铸有“中国大宁”等字样,折射出时人对统一国家的认同。下列属于汉承秦制,并对统一国家认同起到推动作用的是A. 皇帝制度B. 三公九卿制C. 内外朝制D. 郡县制

4、【答案】D【解析】AB项是汉承秦制,但与认同国家统一关系不大,排除。C项是汉武帝时期开始实行的,不是汉承秦制,排除。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汉朝继承下来,对于巩固中央集权有积极作用,对统一国家认同起到了推动作用,D正确。5.下列政策或措施反映北魏时期土地制度变革的是A. “决裂阡陌,教民耕战”B.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C. “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D. “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答案】B【解析】A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B项是北魏均田制的内容,C项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方田均税法,D项是唐朝时期对待少数民族的民族政策。故本题选B。6.钱穆的国史新论里描述

5、唐代中央决策制度,凡军国大事,照例先由 属官各拟意见,再由该省长官 审核裁定,送经 画敕后,再须送由 属官一番复审,若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横线上应填写的分别是A. 中书省皇帝门下省B. 中书省门下省皇帝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D. 门下省皇帝尚书省【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管决策、中书省掌管审议、尚书省掌管执行,所以是中书省,是门下省,而画敕是皇帝的权力,故本题选A。7.“笔墨当随时代”。下列选项中,画面融合诗、书、画和印等元素,寄托知识分子思想追求的是A. 彩陶画B. 宫廷画C. 风俗画D. 文人画【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文人画融合了诗、书、画

6、和印等元素,通过对身边事物的描绘,抒发文人内心的思想追求,D正确。彩陶画出现在原始社会,与材料所涉及的要素无关,A错误。宫廷画的主题是宫廷事物,与文人关系不大,B错误。风俗画是对市民生活的描绘,不涉及文人内心感受,C错误。8.曾国藩评价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王阳明“开出新风气”的思想是A. “罢黜百家,表彰六经”B. “理”是万物的本原C.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 “天下为主,君为客”【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开出新风气”,是说王阳明与前人观点有不同之处。A项是董仲舒的观点,B项是二程朱熹的观点,C项是王阳明提出的心学的主张,D项是黄宗羲的观点。故本题选C。9.乾隆年间,一

7、份由云南布政使司颁发的开荒执照上写着:“滇省山多田少,水陆可耕之地俱经垦开无余,嗣后山头地角,水滨河尾,俱着听民耕种。沙立目(一家)开垦干地八亩。”此材料反映出A. 由于长期开发,西南地区耕地减少B. 当时政府重视本业,鼓励开垦荒地C. 边疆地区农业经济发达,超过内地D. 乾隆时期西南地区已得到充分开发【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地方官员颁布的开荒执照和“嗣后山头地角,水滨河尾,俱着听民耕种”,可得知,当时政府重视本业,鼓励开垦荒地,B正确。材料中“滇省山多田少,水陆可耕之地俱经垦开无余”,说明耕地得到了开发,耕地面积增加,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边疆地区经济发达,且超过内地这句话是违反史实的,C

8、错误。D项的“充分”过于绝对,由于时代和生产力的局限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开发,D错误。10.下图是同学们参观首都博物馆时看到的一件龙袍,它以明黄色缂丝卍字纹为地,用三色捻金线缂织龙、蝙蝠、灵芝云等纹饰,以黄色三枚团龙江绸为里。下面是同学们围绕这件龙袍发表的评论,其中有误的是A. “这件龙袍出自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B. “从这件龙袍上可以看出古人的祥瑞观念。”C. “这件龙袍体现出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D. “这件龙袍一定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答案】C【解析】龙袍属于皇帝私人用品,出自官营手工业,A表述正确。从“龙、蝙蝠、灵芝云”,可体现出古人的祥瑞观念,B表述正确。从“用三色捻金线缂织”可知

9、这件龙袍耗费了大量钱财,D项表述正确。从龙袍上无法直接看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C表述过于绝对。故本题选C。11.有学者评价近代中国某条约内容,核定关税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使大量洋货涌入,将中国大量手工业压挤到破产的境地,引起了社会动荡。此条约为A. 尼布楚条约B. 南京条约C. 北京条约D. 马关条约【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核定关税剥夺了中国的保护性关税”,可知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B正确。A项是康熙年间与俄国签订的条约,不是近代条约,排除。CD不涉及丧失关税自主权,排除。12.下图为1844至1856年广州和上海进出口贸易总额示意图。由此看出19世纪中期A. 中国对外贸易总量呈现逐渐

10、萎缩的趋势B. 广州已失去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C. 上海已取代广州成为最重要的通商口岸D. 中国货物的进出口由贸易顺差转为逆差【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图示可知,广州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呈下降趋势,并被上海赶超。联系材料中的时间,可知这是由于南京条约开放了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广州不再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其对外贸易的垄断地位已经丧失,B正确。材料只涉及广州和上海,不能直接体现出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其他的通商口岸,没有对比,无法得知上海是否为最重要的通商口岸,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总量,无法得知顺差或逆差,D错误。13.1858年咸丰皇帝对天津条约不满,

11、意欲以全免关税来换得英国和法国取消公使驻京等规定。这一想法反映出咸丰皇帝仍未摆脱“天朝上国”的心态说明咸丰帝对近代国际惯例及国家利权认识不清体现了世界资本主义“贸易自由”的时代要求导致“公使驻京”直到20世纪初才得以实现A. B. C. D. 【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咸丰皇帝认为英法公使进驻北京一事,有损天朝上国颜面,所以希望取消公使进驻北京的条约内容,可以看出他对近代外交原则和国家惯例认识不清;而以全免关税来代替,说明了皇帝本人并不能认识到全免关税对中国经济会产生的消极影响,不能全面理解和维护国家利权,故正确。咸丰皇帝愿意取消关税不是顺应世界市场发展的要求,而是从中国的传统观念出发

12、,错误。“公使驻京”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已经实现,错误。故本题选A。14.“海东龙泣舰沉没,上相輶轩(使臣)出议和,辽台瞴瞴(土地肥美)割山河。”与此诗句描述的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海东龙泣舰沉没”,可知这是北洋舰队覆没;“上相輶轩(使臣)出议和”,是指李鸿章出使日本议和;“辽台瞴瞴(土地肥美)割山河”,是指马关条约割台湾和辽东半岛。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15.“前因八股计文,积弊太深,特谕令改试策论。”诏令一出,大学士刚毅立即反对说:“此乃祖制,不可轻废。”这段材料反映出A. 废除科举制是

13、时代发展的需要B. 戊戌变法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C. 对于八股文的弊端已达成共识D. 中国知识分子只接受传统教育【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知,诏令下达改八股文为策论,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期间的教育改革;大学士刚毅持反对态度,说明戊戌变法受到传统观念的阻碍,B正确。材料并未反映时代的要求,A错误。C项的“达成共识”错误。材料只涉及了朝中一些大臣对变法的态度,无法得出中国知识分子只学习传统教育,D错误。16.1903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商部,随后颁行了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这些做法是对洋务运动的根本否定从法律上规范工商业者的行为顺应了工商业发展的要求迎来了民族工业“短暂的

14、春天”A. B. C. D. 【答案】C【解析】材料中各项关于商业立法的颁布,与洋务运动没有必然联系,错误。商业立法的颁布,有利于规范从商者的行为,有利于商业发展,正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错误。故本题选C。17.下列选项史实与结论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申报于1872年在上海创刊报纸成为革命团体宣传政治纲领的阵地B1877年始,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清末新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C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清政府革除社会陋习,社会风貌为之一新D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此成就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申报的创办不能表明报纸成为革命团

15、体宣传政治纲领的阵地,革命派办的报纸,如民报才是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A错误。清末新政从1901年开始,与材料中时间不符,B错误。维新派的主张并没有真正贯彻实施,维新变法仅持续103天就结束了,C错误。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近代化,D正确。18.孙中山说“三民主义”的含义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下列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条款中,体现“政治是人民所共管”的是A.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C.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D.

16、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答案】C【解析】A项只是说明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但没有涉及谁来行使权力,排除。B项反映了所有国民平等,但没有体现政治权力,排除。C项涉及了行使统治权的机构,根据所学可知,这些机构的参政人员均是国民选举而来,体现了政治是人民所共管,C正确。D项中的法官是个人任命的,不能反映人民共管的原则,排除。19.1859-1913年间,中国新建成的549家工矿企业中,首屈一指的是纺织业(160家),绝大多数都从国外购进成套设备。1913年在世界各国纱锭数的统计中,排在首位的英国是中国的118倍。以上材料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纺织业发展较突出与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17、采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A. B. C. D. 【答案】A【解析】从“中国新建成的549家工矿企业中,首屈一指的是纺织业(160家)”,可知纺织业发展较好,正确。从“1913年在世界各国纱锭数的统计中,排在首位的英国是中国的118倍”,说明中国与先进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正确。从“绝大多数都从国外购进成套设备”,说明了中国采用了工业革命的成果,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错误。故本题选A。20.梁启超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下列人物持与梁启超相似主

18、张的是A. 张之洞B. 郑观应C. 邹容D. 陈独秀【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可知梁启超要求从思想上改造国民,这与新文化运动的解放人们思想有相似之处,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代表,D正确。张之洞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技术,A错误。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即改革制度,B错误。邹容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即变革制度,C错误。21.毛泽东在总结中国共产党28年的光辉历程时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此话理解准确的是A.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猛烈冲击了中

19、国固有的封建道德礼教B. 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C. 1917年11月之前,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介绍从未在中国出现D. 十月革命推动了先进中国人对马列主义和苏俄革命道路的认同【答案】D【解析】十月革命胜利给中国送来了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对苏俄革命道路的认同,D正确。西方思想的传入,特别是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中国固有的封建道德礼教,A错误。B项是十月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没有具体阐述对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B错误。C项“从未出现”错误。22.下图出自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军旗衬托着步枪的雕塑,寓意南昌起义A.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

20、命揭开序幕B. 象征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C. 首倡“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D. 宣告工农红军战略转移胜利完成【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八一”军旗衬托着步枪”,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寓意着南昌起义象征着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B正确。A项应是五四运动,排除。C项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共“八七会议”提出的,排除。D项是长征的胜利,排除。23.纪念章表达人们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缅怀。下列按照纪念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B【解析】红军于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时改编,所以 应是1938年;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发动;东北于1948年解放;百团大战于1940年打响。故本

21、题选B。24.“人民解放军将在已有的胜利基础上站在国防的最前线,经济建设的最前线。”“你们现在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此命令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A. 从民主革命转向恢复生产发展经济B. 从领导工人运动转向工农武装割据C. 从反抗外敌入侵转向根据地的建设D. 从争取民族独立转向社会主义改造【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站在国防的最前线,经济建设的最前线”到“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可知中共的工作重心由民主革命转向恢复经济建设,A正确。材料未涉及工人运动,B错误。材料未涉及反抗外敌,C错误。材料未涉及争取民族独立,D错误。25.俄罗斯学者潘佐夫所著毛泽东

22、传记述了毛泽东“摆脱苏联及其模式的影响、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努力”。下列著作体现毛泽东这一探索的是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论持久战C. 论联合政府D. 论十大关系【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可知这是在建立新中国之后,而十大关系是依照中国国情进行的论述,与材料中的“摆脱苏联及其模式的影响”相符,D正确。A是国民革命时期,B是抗日战争时期,C也是抗日战争时期,均不符合题意。26.下图为2015年纪念某重要会议60周年活动标识局部图。在60年前的会议上周恩来首次提出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C. “求同存异”的方针D. “一带一路

23、”的倡议【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2015年纪念某重要会议60周年活动”,可知该活动发生于1955年。A项是1953年,B项是1949年,C项是1955年,D项是21世纪,故本题选C。27.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对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A. 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B.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 解放思想对外开放【答案】C【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农民有自主经营和分配的权力,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C正确。A项不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涵,排除。B项是1992年十四大确立的,而城市经济体

24、制改革时再1984年开始的,排除。D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排除。28.下图选自“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反映的是2013年西安市首次进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无候选人直选。它反映了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B.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创新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D.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设【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社区居民委员会无候选人直选”,可知这是基层民主的体现,B正确。社区居民选举与ACD无关,排除。29.“在他看来,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只有一种真正的不幸那就是作恶,也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那就是行善。由于没有人想要使自己不幸,因此也就没

25、有人自愿作恶。认识到善是什么的人就会行善。”因此,“他”提出A. “人是万物的尺度”B. “美德即知识”C. “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D.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关心自己的灵魂”、“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那就是行善”,可知此人是苏格拉底,这是他美德即知识主张的体现,B正确。A项是普罗泰格拉,他不重视道德的作用,排除。C项是柏拉图,D项是亚里士多德,排除CD。30.下列选项中,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被认为是罗马法渊源的是A. 十二铜表法B. 公民法C. 万民法D. 民法大全【答案】A【解析】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总结了之前的习惯法,A正确。BCD

26、的时间均晚于A项,不是罗马法的渊源,排除BCD。31.16世纪早期,德意志率先起来“反对教皇”,要求停止向罗马缴纳教会税,结束罗马任命主教的权力。领导此次宗教改革的是A. 马丁路德B. 加尔文C. 俾斯麦D. 康德【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此人领导了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运动,抨击教皇的权力,此时是马丁路德,A正确。加尔文领导了瑞士的宗教改革,俾斯麦领导了德意志统一,康德是启蒙运动的著名代表,均与题目无关,排除BCD。32.英国人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下列属于英国首创的近代民主制度是A. 君主制B. 联邦制C. 共和制D. 责任内阁制【答案】D【解析】君主制在世界历史上长期存在,从奴隶

27、社会到封建社会都有君主制的存在,A错误。首创联邦制的是美国,排除B。首创共和制的是古罗马共和国,排除C。英国于1721年正式首创并确立责任内阁制,D正确。33.观察下图信息,能准确体现箭头内涵所示的主题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C. 启蒙思想的传播D. 拿破仑发动的对外战争【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图示中以法国为中心,人权宣言的思想向美国和中国扩散,美国颁布了独立宣言,中国颁布了中国民国临时约法,这体现了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思想通过法律文献的形势向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C正确。首先进行新航路开辟的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排除A。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国家的英国和美国,排除B

28、。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对中国影响很小,排除D。34.下图漫画“建国的基石”为纪念美国联邦宪法颁布150周年所画。该宪法中起到“建国基石”作用的有联邦制原则三权分立原则两党制原则共和原则A. B. C. D. 【答案】B【解析】图示中的建国基石指的是1787年宪法,它确立了联邦制、三权分立、共和制原则,正确。19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是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与1787年宪法时间不符,排除。故本题选B。35.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下列针对或反映此矛盾的有英国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现实主义文艺

29、兴起,揭露社会的罪恶现象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发表共产党宣言A. B. C. D. 【答案】D【解析】自由主义思想的提出适应了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需要,与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关联不大,排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和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正确。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获得巨大权益,但工人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依然低下,因此爆发大规模的工人运动,正确。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新的制度设计的蓝图,即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正确。故本题选D。36.“自上而下的近代化,换言之,就是实现上即统治阶级的要求。特别是以军事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

30、为中心。不管是产业或科学技术都是军事优先。”上述现象最符合A. 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B.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C. 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D. 20世纪20年代的土耳其【答案】C【解析】材料中“自上而下的近代化”,强调由统治阶级领导的以军事优先的现代化。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之中,发展轻纺工业,排除A。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属于沙皇政府领导,但没有以军事优先,排除B。19世纪70年代的日本,处于明治维新时期,政府领导下国家经济以发展军事为主,C正确。20世纪20年代的土耳其,正在进行凯末尔革命,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着民族独立主

31、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没有优先发展军事,排除D。37.舒曼计划宣称:“欧洲统一不会一夜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它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成就而进行。首先要做的就是取得一个实际的联合。”这个“实际的联合”就是A.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B. 欧洲煤钢联营C.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欧洲联盟【答案】B【解析】从材料可知,欧洲统一要从一个实际的联合开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实际的联合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B正确。A是国际贸易组织,与欧洲联合关联不大,排除。C是美国主导的政治军事集团,不属于欧洲联合的步骤,排除。D是1993年成立的,不是“首先要做的”,排除。故本题选B。38.

32、“在国内改革问题上,与其说赫鲁晓夫失之于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还不如说失之于未摆脱传统体制而使改革不彻底。”文中的“传统体制”是指A. “战时共产主义”B. “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模式”D. 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摆脱传统体制而失败,联系所学可知,这一体制是斯大林模式,C正确。AB是列宁时期的经济政策,A项1921年取消,B项1927年取消,排除。D项不是体制,只是斯大林体制(模式)的一个表现,排除。39.1970年上映的电影滑铁卢战役由意大利人投资,苏联人执导,演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主要拍摄地在苏联乌克兰地区,动用了万余名苏联红军做群众

33、演员。这说明A.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 两大阵营在某些领域有合作C. 欧美文艺界推崇拿破仑D. 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局势失控【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70年美苏仍处于冷战时期,但电影滑铁卢战役的主要参与人员来自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并且在苏联拍摄,说明了两大阵营在电影文化领域有合作,B正确。A项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排除。电影只是以拿破仑的滑铁卢战役为原型,不能说明欧美文艺界推崇拿破仑,C错误。1970年是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D错误。40.在近代科学发展史上,某理论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时空观念的伟大革命。该理论成就是A. 经典力学体系B. 进化论C. 量子论D.

34、 相对论【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相对论阐述了相对时空观,并为原子能技术开发提供了依据,D正确。A项是绝对时空观,不是时空观的革命,排除。B项是生物学领域的成就,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使人们的认识扩大到微观领域,与材料无关,排除。第II卷(综合题共60分)41.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而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政治主张泾渭分明的儒法两家,却在主张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和等级制问题上不谋而合。在人生理想和处世态度方面,儒、墨、法各执一端,却又都主张积极进取,

35、有所作为。摘自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材料二 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摘自世界:一部历史(1)依据以上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形成原因。材料三 下图为秦青铜“半两”钱母范。钱范是古代铸造金属货币的模子,“母范”主要提供“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铸钱。秦半两钱重8克左右,面铸篆书“半两”2字,史称“重如其文”。(2)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使用和研究两个角度分析秦青铜“半两”钱母范的阶值。【答案】(1)特征:内容上,学派众多(或思想活跃);思想主张带有时代性; 关系上,各种思想之间有关联;思想传承并发展;多元到一统趋势。原因:内容上,社会变革;关注现实的社会人

36、生问题; 关系上,中华文化同源;国家统一趋势增强。(2)使用价值:有利于货币的统一:体现中央权威; 研究价值:是后人研究秦货币形制、计量单位、文字和冶铸业水平的实物资料(或一手资料)。【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中的“四家在争辩中相互吸收、渗透,发展了相互联结的一面”,可得出内容上,学派众多;关系上,各种思想之间有关联;思想传承并发展;从“这主要是由它们是同一族类的文化以及他们学说中都关注现实的社会人生问题所决定的”,可得出思想主张带有时代性;从材料二图示的师徒和熟识关系上,可得出多元到一统趋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春秋战国的时代背景,如社会变革、关注社会人生问题、国家统一趋势增强等角

37、度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同属于中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2)根据材料中的“母范”主要提供“范”的标准样板,造出“子范”后用于铸钱”,可得出其在使用价值上有利于货币的统一;体现中央权威;根据“秦半两钱重8克左右,面铸篆书“半两”2字,史称“重如其文”,可知在研究价值上是后人研究秦朝货币形制、计量单位、文字和冶铸业水平的实物资料。42.中西交流与互动,折射出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材料一714年,唐朝在广州正式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市舶司。唐朝对外商采取积极的奖励政策,海外贸易主要由政府组织进行。唐政府努力发展丝织、制瓷等手工业,促进了丝绸和瓷器作为出口外销商品的生产。唐朝的财政以盐茶为大宗,并不

38、很重视市舶收入。北宋政府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地设市舶司。私人贸易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官府贸易。宋高宗曾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宋朝制瓷业有了飞跃发展,瓷器成为外销的重要商品。摘编自中国文化史新论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宋海外贸易的变化。材料二16世纪以来,许多欧洲传教士经海路来到中国,向欧洲传送回众多的信息:中国的制瓷工艺、儒家思想、科举考试制度等。17世纪以后又传述了康熙的“圣王”形象。耶稣会传教士表扬中国的制度是符合柏拉图“理想国”理念的理性秩序。18世纪以后,当欧洲文明兴起的时候,“中国”两字的内涵发生

39、了转变,从“理想国”一下变成了“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摘编自许倬云现代文明的成坏(2)结合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时代背景(从欧洲的角度)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印象16世纪l文艺复兴l民族国家兴起中国的制瓷工艺、儒家思想、科举考试制度等17世纪l资本主义经济发展l启蒙运动在英国兴起l18世纪lll欧洲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确立从“理想国”变成“贫穷”和“愚昧”的代名词材料三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1874年李鸿章提出“内须变法”的主张。他认为:“洋人要挟与否,视我国势之强弱。我苟能自强,而使民物殷阜(富足),洋人愈不敢肆其要求。”他充满信心地说:“安见百数十年后不能攘夷而自立耶?”摘

40、编自中国近现代外交史(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鸿章体现上述思想的实践活动。【答案】(1)港口:宋朝设市舶司的港口更多。地位:唐朝政府不很重视市舶收入,宋朝市舶收入成为重要的财政支柱之一。主导:唐朝以官府贸易为主;宋朝私人贸易占主导。商品:唐朝出口丝绸、瓷器;宋朝瓷器出口更重要。路线:唐朝陆路、海路并重;宋朝以海路为主。资本主义经济兴起;新航路开辟。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统治者开明;制度符合柏拉图的“理想国”。工业革命到来;世界市场拓展。启蒙运动达到高潮。(3)为“自强”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近代军事工业或创办近代海军;为“使民物殷阜”创办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近代民用工业。【解析】(1)从“唐朝

41、在广州正式设立了管理海外贸易的专门机构市舶司”和“北宋政府在杭州、明州(今宁波)、温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秀州(今上海淞江县)等地设市舶司”,可得出宋朝设市舶司的港口更多;从“唐朝的财政以盐茶为大宗,并不很重视市舶收入”和北宋时期的“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可得出唐朝政府不很重视市舶收入,宋朝市舶收入成为重要的财政支柱之一;从唐朝“海外贸易主要由政府组织进行”和宋朝“私人贸易的规模大大超过了官府贸易”,可得出唐朝以官府贸易为主;宋朝私人贸易占主导。从唐朝“促进了丝绸和瓷器作为出口外销商品的生产”和宋朝“宋朝制瓷业有了飞跃发展,瓷器成为外销的重要商品”,可得出唐朝出口丝绸、瓷器;宋朝瓷器出口更重

42、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陆路、海路并重;宋朝以海路为主。(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时代背景和各国国情进行综合分析。(3)从材料中的“1874年李鸿章提出“内须变法”的主张”,可知他倡导洋务运动。从洋务运动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43.近代以来,世界格局几经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601980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排列一览表第1位第2位第3位第4位1860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1890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1900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1937年1950年美国苏联1980年美国日本苏联联邦德国(1)在两个问题中任选其一作答。依据材料,指出19世纪中后期工业后来居上的两个国家名称,简述其发展的共

43、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表格中1937年排前两位的国家名称,分别简述其领先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608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总值次序变化对政治格局产生的影响。【答案】(1)国家:美国、德国。原因: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国家的统一和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的确立或完善;国内外市场逐步形成。国家:美国、苏联;原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动了工业的迅速发展,超过英法等国;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全球性经济危机,美国经济基础较好,实施罗斯福新政,经济较快恢复,依然保持领先。(2)世界多极化趋势增强,两极格局受到冲击。【解析】(1)材料中后来居上

44、的国家由美国和德国、苏联。结合所学知识,美国和德国分别从政治上国家统一、代议制确立和经济上的工业革命、国家市场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苏联从斯大林模式、西方经济危机等方面进行分析。(2)从材料可以看出,世界经济力量出席哪里多极化趋势,这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冲击了两级格局。44.时代主题行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20至40年代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力量发展简表(国民党党员不包括军队党员)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国民党共产党1927年党员将近20万;有国民革命军党员突破6万;掌握少量部队1937年党员52万;约200万正规军党员4万;军队5.6万1945年党员311万;军队约

45、500万党员120万;军队120余万摘编整理自中国共产党史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组织工作等(1)邓小平指出“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对付日本军国主义。抗战的胜利符合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人民利益,也合乎两党利益。”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阐释。要求:史实充分,史论结合,论述全面,逻辑清晰。材料二1985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命题。2017年,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2)邓小平和习近平

46、对时代主题有相同的认识。解读1976年以来,基于此认识中国做出的重大政策调整。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答案】(1)评分标准: 水平四:能结合时代背景,分别从国家、民族和人民,以及两党等两个角度论证国共合作的积极影响;能够从对抗日战争本身和抗战胜利两个阶段,论述合作对国家民族意义更为重大;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水平三:无时代背景,两个角度论证较全面,两个阶段的影响较清晰;或结合背景论证,角度较全面,但阶段不清晰,有一定逻辑。水平二:无时代背景,两个角度论证较全面,没有分阶段;或结合背景论证,但角度不全面,没有分阶段,有一定逻辑。水平一:无时代背景;史实论证没有

47、角度,逻辑不清。(2)评分标准: 水平四:能够写出政治(或外交)、经济、思想文化等3个方面的政策调整,相关背景分别之与相对应,能够全面概括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逻辑清晰,语言表述规范。水平三:能够写出3个方面政策调整,相关背景基本对应,能够较全面概括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逻辑较清晰,语言表述较规范。水平二:能够写出2个方面政策调整,或写2项背景,能够概括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有一定逻辑,语言表述较规范。水平一:能够写出1个方面政策调整,或写1项背景,或1项成就。【解析】(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要结合时代背景,可以从国家、民族和人民,以及两党等两个角度论证国共合作的积极影响;能够从对抗日战争本身和抗战胜利两个阶段,论述合作对国家民族意义更为重大。本题答案不唯一,但必须围绕题中观点进行分析。(2)首先根据材料,理解二者的共同认识是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两大主题。再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指出相应的政策调整。第三,注意时间为1976年以后。如: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恢复高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