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格式的影响。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3.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1.观察教材“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1)分析一下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的关系。提示:几乎所有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2)观察一下上海市的交通条件,探讨一下为什么上海市会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商业中心?提示: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与海运相连,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转运、集散,又有京沪、沪杭铁路相连,加上发达的高速公路和航空线
2、,发达的交通和频繁的商贸活动使其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3)分析我国城市分布与交通运输布局有什么关系?提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密集。交通线路稠密,而西部地区城市稀少,交通线路稀疏。便利的交通运输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城市的分布和发展也刺激了交通的发展和交通网络的形成。1.交通运输方式的变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1)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例如重庆、宜昌、武汉和南京)。(2)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如石家庄、郑州)。(3)现代快捷交通(高速公路)运输时代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城市分布灵活多变。2.交通工具的变化与
3、城市空间形态(1)步行马车时期:规模小而紧凑。(2)火车电车时期:星状。(3)汽车时期:多层次星状。(4)高速公路时期:立体化、城市群。2.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但是,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呢?提示:(1)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有的年份断流时间很长,航运价值小。(2)河口处大量泥沙淤积,建港条件和海运能力极差,且黄河下游历史上多次改道,泛滥成灾,因此入海口未形成大的城市。交通便利的地方并非都能形成城市 便利的交通为人们从事商贸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能不能形成城市(非农业人口聚集的居民点具有一定的人
4、口规模)还要看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和分布情况。例如,亚马孙河流域内平原广阔,水流平缓,航运便利,但是湿热的热带雨林气候不利于人类居住,人口密度极小,难以形成城市。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城市由新城区和旧城区组成,在城市形成初期城市发展是_分布。(2)旧城区的区域和区域哪个形成较早_,简要说明判断理由。(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说明了什么道理?【思路点拨】本题以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分布图为背景考查交通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例读出两点内容:(1)城区的分布变化;(2)交通线的变化。最后分析两者的关系。第(1)题,城市形成的初期,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所以,
5、城市发展趋势是沿河分布。因此,旧城区布局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河流和河运。第(2)题,早期城市多沿河流分布,特别是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发展较早。第(3)题,新城区主要沿铁路线布局,铁路的出现和发展又使城市沿铁路不断向外延伸。因此说明该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规范解答】(1)沿河 (2)早期城市多沿河流分布,特别是两河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发展较早。(3)铁路的修建 说明该地区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聚落形态与交通干线之间关系(1)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流等)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6、(2)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3)交通线的衰落影响聚落形态的演变,使其发展趋于缓慢甚至停滞。1.结合教材P81“山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示意”图,分析下列问题。(1)山区和平原地区的交通线路布局有什么不同?提示:山区的交通线路受地形限制,沿山谷、河谷或等高线相近的地区布局,线路比较弯曲;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可在两城镇之间沿直线布局,线路一般比较平直。1.交通运输与商业活动的关系 商业活动离不开交通运输,交通便利的地方就容易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商业中心的繁荣又能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2)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空间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2.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1)优越的地
7、理位置及交通条件。(2)发达的商品生产。(3)生产力布局的新发展。(4)高度集中的人口。(5)政治、历史条件。(3)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的密度有何差异?为什么?2.商业网点的选建原则(1)市场最优原则:分布在城市中心处,接近大量的消费人群。(2)交通最优原则: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2.怎样理解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提示:(1)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会吸引大量消费人口,促进商业网点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如青海省格尔木市,随着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青新公路的开通并在此相交,格尔木已由原来的盐碱荒地变成了青海省第二大城市。(2)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线路
8、的调整,使其交通区位发生改变,也会导致商业网点的衰落和密度的下降,如扬州随着大运河淤塞而逐渐衰落。1.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1)便捷的交通。(2)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1.交通线对集镇的影响(1)航道的起点、终点或交通的交叉点会促进集镇商业繁荣。(2)航道延伸或交通线路的改线会使集镇商业衰落。2.商业网点不等于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每个商业企业在空间形式上都表现为大小各异的 点,商品的流动所凭借的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和一定数 量的仓库在空间形式上除表现为一定数量的点外,更多表现 为联络各点的线。众多的点和线的衔接,在购、销、存、调 各环节的运动循环中相互联系与制约,也相互交错联结,形成商业网
9、点。商业中心:广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全国性商业中心和地方性商业中心;狭义的商业中心包括商业街和商业小区等多种组织形式,是商业网点的一种比较高级的形式。交通运输布局 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 布产生显著的影响。近 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 为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 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 业网点格局。读右图,回答(1)(3)题。(1)在区位选择方面,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的特点是()A城市交通干道的左侧 B城市交通干道的右侧 C城市交通干道的两端 D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2)图中沃尔玛、好又多两大超市布局的最大优势是()A商业的信息灵通 B交通的通达性好 C周围的住家多 D外地的
10、游客多 (3)这种区位选择的主要目的是()A最大范围吸引消费群体 B.为顾客提供最丰富的商品 C有利于提高商品价格 D为丰富厦门旅游增添观光景点【思路点拨】本题以一幅商业网点的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商业网点与交通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商业网点分布的两个原则: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一般情况下,交通方便的地区便于人流的集散,市场也相应的较大。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沃尔玛位于火车站附近,好又多位于嘉禾路、湖滨南路、厦禾路、莲前路干道的十字路口。第(2)题,商业网点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交通的通达性好。第(3)题,城市交通枢纽或干道的十字路口人流大,可以最大范围吸引消
11、费群体。【规范解答】(1)D (2)B (3)A 3.示意图的判读 示意图是指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成因、演变和地理原理等的一种图形。它主要包括剖面图、分布图、原理图及地理过程示意图等。(1)先读图名:图名是一幅地图的眼睛,它常常概要地表明地图所示的区域和主题内容。(2)细辨图例:图例是地图的特殊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只有阅读图例后方可去把握图中所包含的内容,这样才会提高图表分析的有效性和针对性。(3)挖掘信息:有效的地理信息是图表分析的关键所在,也是解题的归宿。1.2011年3月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我国提供了一批急需救援物资,最佳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 B.水路运输
12、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解析】选D。救灾物资为急需物品,因此应选择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适于短途运输,水路、铁路运输速度较慢。2.经上海铁路局证实,一条横贯我国东西的铁路大动脉将在五年内出现在长江边上,它将串联起上海至四川沿长江的主要城市,形成一条沿江快速通道。沿江铁路的建设对聚落的影响是()A.在铁路沿线不可能形成新的城镇 B.铁路经过的沿江城镇在空间形态上要向铁路沿线发展 C.沿江铁路的建设是为了合理布局交通网 D.沿江铁路的建设缩短了上海到重庆的运营时间【解析】选B。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交通便利处,可以与外界保持便捷的联系,城市发展迅速。因此,铁路经过的沿江城镇在空
13、间形态上要向铁路沿线发展。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聚落分布与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呈带状分布 B.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团块状分布 C.在北方古代驿道的交点往往发育为城市 D.“沿河设城”的现象只出现在我国南方河网密集的地区【解析】选C。北方聚落多沿陆路干道分布,平原地区多呈团块状;南方聚落多沿河流呈带状分布;“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在古代布局的普遍规律。4.下图为沿河分布的四个聚落,最有可能发育成城市的是()A.a B.b C.c D.d【解析】选C。a、b、c、d四个聚落都临河而建,但它们的区位条件有所不同。a聚落位于河流上游,河道狭窄,水流湍急,不利于航运;b、d两聚
14、落与c聚落相比,虽都能通航,但航运条件不及c聚落,因为c聚落位于干支流汇合处,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易发育成城市。5.下列关于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密度比山区大,与交通条件无关 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布局原则是市场最优,与交通条件无关 建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的商业网点是因为那里交通便捷 交通线的变化能够引起集镇的兴衰 A.B.C.D.【解析】选B。本题应根据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因素和影响商业网点密度的因素来进行分析。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商业网点密度大,而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运输线路少,交通运输方式
15、单一,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到那里,商业网点密度小;商业网点要求有便捷的交通,以吸引大量的购物者;集镇是在交通要道上发展起来的,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商业网点的选建原则(1)交通最优原则 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在城市的中心,多种交通工具都能够到达,多条交通路线相交,交通便捷程度最高,接近最大消费人口,市场范围最大,往往形成商业中心。(2)市场最优原则 市中心的商业中心体现了市场最优原则,市中心的客流量最大,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近市场。6.交通枢纽容易形成商业中心的最主要原因是()A.客流量大,
16、商品消费量大 B.交通便利,便于货物集散 C.交通便利,便于工农业发展 D.交通枢纽往往也是较大的城市【解析】选B。交通枢纽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逐渐发展成为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7.读山区(图甲)和平原(图乙)商业网点示意图,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小于平原地区。()(2)甲地应采用固定商业网点,不宜设置流动服务的组织形式,原因是人口稀少。()(3)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设置的共同点是在人口相对密集,对外联系方便的交通线两旁。()(4)商业网点设置只与交通便捷有关。()【解析】山区和平原的商业网点比较表类别 答案:(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