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669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91 大小: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91页
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课件:人物传记阅读.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2节 人物传记阅读1(2011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林天宏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高 考 真 题 试 做 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

2、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通的。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1925年,25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生梁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撰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1930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中国建筑史,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有他,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

3、物,我们读到中国建筑史的年份,还不知要推迟多少年。”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朱启钤于1930年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他还以其社会人脉,动员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

4、己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有数据显示,截至1937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古建筑达206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法,为撰写中国建筑史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60周年。6月13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3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摘自2006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注】朱启钤(18721962),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

5、员。(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文章叙述了朱启钤在古建筑研究方面几件鲜为人知的事,从正面肯定了他的历史地位。B文章提到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主持北京市政工程建设工作,意在说明他才是改造北京旧城的“第一人”。C文章写朱启钤为营造学社请来当时最优秀的学术界精英,体现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D朱启钤完全以一己之力,直接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了营造学社的筹建和创办。E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我国重要的古建筑,探索出修缮北京正阳门箭楼的科学方法。解析:选DE。D.“一己之力”用词表述不当,文中是朱启钤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筹建和创办了营造学社;E.北京正阳

6、门箭楼的修缮办法是朱启钤带领中国营造学社实地测绘探索出来属于无中生有。(2)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4分)答:_解析:结合文章第段进行分析,写梁思成主要是从侧面表现朱启钤,让读者对传主有一个全面的、立体的了解。答案: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所选事例及分析:第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第段,梁思成因营造法式一书而走上中国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高的地位;而营造法式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

7、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题目。第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上个世纪30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物,直接突出朱启钤的贡献。(3)作者为什么两次提到6月13日那场大雨?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答:_解析:文章两次提到大雨,分别在第段和最后一段。应注意从内容、结构和表现人物主题等角度进行分析。开篇写雨是为了引出人物,结尾写雨是为了营造落寞氛围,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有力地表现了传主。答案:文章开头写雨中正阳门箭楼的修缮,引出朱启钤1915年就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北京市政工程建设(或:现代北京旧城仍保留了朱启钤当年规划的格局)。结尾的雨引出营造学社旧址的落寞

8、和朱启钤故居成为大杂院的情况,照应文题,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感慨。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开头写正阳门箭楼的修缮,结尾写营造学社的旧址故宫端门外西朝房的落寞、朱启钤故居的杂乱,两者通过“雨”联系在一起,抚今追昔,深化了“不要忘记这位奠基人”的主题。2(2010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杂交水稻之父1982年的一个秋日,马尼拉洛斯巴洛斯镇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报告厅里,正在举行国际水稻科技界的一次盛会。会议开始,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农业部前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上主席台。这时,屏幕上赫然打出袁隆平的巨幅头像,下方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行特大黑体字,报告

9、厅里顿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国际同行的推崇,确实使袁隆平感受到了心智与汗水的价值,以及来自光明正大的竞争对手的真诚友谊和温暖。想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至今仍然把自己看作湘西泥巴地里滚出来的土老帽儿,把杂交水稻技术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袁隆平内心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会后,袁隆平跟斯瓦米纳森博士开玩笑说:“您今天这样突然袭击,大张旗鼓地贩卖我,可真叫我有点措手不及呀!”“我就是特意要给您一个惊喜呀!”“可我1980年第一次应邀来合作研究时,您竟然给我定了个每月800美元的实习研究生工资!”袁隆平笑着说.那一次他向斯瓦米纳森提出严正抗议,准备拂袖而去。经斯瓦米纳森反复道歉,极力挽留,并把他

10、重新定为特别研究员,每月工资提到1750美元,他才留了下来。“哈哈,您还记得那件事呀!说实话,那时候我们看您在国内地位也很低似的,这里给您待遇太高,反而使我们丢份。加上那时我们毕竟还没有亲眼见过成功的三系配套杂交水稻,所以定的工资估计为您在国内的10倍,想来您该可以接受。没想到您还很有气派!而第二年我们就看到中国政府给您颁发了科技特等发明奖,而且您的伟大成果也让我们亲眼看到了。所以我们后来一直为那件事感到内疚。今天,也算是我们正式为您正名吧!”斯瓦米纳森爽朗地一笑,便竹筒倒豆子般地把那件往事兜底揭穿了。“哈哈,原来阁下您也曾亲自参与歧视我的勾当啊!坦率地说,我们在国内是从来不争经济利益的。可是

11、,到了您这里,拿多少钱可就关系到中国科学家的尊严了,所以我一定要跟您斗争到底啊。不过,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打不相识。这就像我们国际科技界的朋友们,实际都是同一阵地上的竞争对手。但是也正因为在同一块阵地上竞争,才有机会成为朋友啊!我和您一见面就打了一仗,所以我们的友谊也将会更加长久。是不是?”袁隆平说。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使水稻平均亩产比原先增加20%以上。这项世界领先的科技成果,不仅有助于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惠及世界。为此,他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院长西瑟罗纳先生介绍袁隆平当选的理由是:“袁隆平先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

12、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 000万人的吃饭问题。”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说:“邓小平送来了好政策,袁隆平送来了好种子。”他专门花钱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袁隆平把他的研究生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这些研究生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国外工作。有人便跟袁隆平开玩笑说:“您老人家送出去的人才都飞了,您可是白费心血了!”袁隆平则认真地回答说:“你们不要短见浅识。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窝到我的手下来,受着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还无法给他们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条件,怎么能使他们成长为超过我的杰出学者呢?一旦祖国有条件充分发挥他

13、们的作用,他们随时都会回来的。相反,如果他们回来而又无用武之地,那又叫人家回来干什么呢?”(摘编自庄志霞袁隆平传)(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斯瓦米纳森博士在他主持召开的一次国际水稻科技界会议上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B袁隆平因为发明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被美国科学院选聘为外籍院士.C湖南郴州农民曹宏球为了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杂交水稻种子,专门花钱请人雕了一尊汉白玉的袁隆平石像供在家里。D袁隆平的研究生经他介绍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学成后都选择留在国

14、外工作。E本文通过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的博大胸怀以及勇于探索、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解析:选BE。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这一次的“隆重推介,使袁隆平作为世界著名水稻专家而广为人知”,在原文中没有依据。C项,“感谢袁隆平给他送来杂交水稻种子”,有歧义,既可实指,又可虚指。D项,“为了成为超过老师的杰出学者”说法有误。(2)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实用文本(人物传记)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归语境,原文第二段将袁隆平“淡淡

15、的悲哀”的原因交待得很清楚,仔细审读题干和第二段内容可知。需要注意的是,原因应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回答。答案:斯瓦米纳森的推崇使他产生了对比联想;他尚未得到国内学术界某些权威的承认;杂交水稻技术被视为不值一提的雕虫小技。(3)有人说袁隆平送出去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种看法是“短见浅识”。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_解析:本题考查对实用文本(人物传记)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案区间在原文末段,从袁隆平的回答中很容易找到答案.答案: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未来,需要大量超过袁隆平的人才;优秀人才的成长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国外一流的科研条件更有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一旦祖

16、国有条件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他们都会随时回来。(4)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更加长久”.请你就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答:_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对文本中袁隆平与朋友相处、相知的理解分析中得出结论。要抓住人物传记的特点,结合具体事例分析总结。答案:观点一:同行有可能成为朋友。彼此为同行,就有机会认识并可能成为朋友;同行的认可,又能给人带来温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观点二:维护尊严,既要斗争又要有一定的让步。斯瓦米纳森曾因为担心“丢份”而“歧视”袁隆平,当看到他

17、“准备拂袖而去”时就马上让步;斯瓦纳森亲眼看到袁隆平的伟大成果后主动为他正名;袁隆平为维护中国科学家的尊严而严正抗议,斗争到底.观点三:经过“斗争”的朋友,友谊才会更加长久。不打不相识,通过斗争可以加深了解,从而建立友谊;竞争对手间要保持友谊,必须真诚,让对方感到温暖。传记是一种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叙事性文体。传记可以分自传和他传。史实性和文学性是传记的突出特点,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它是经由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借助艺术手法来加以表现的。高 考 命 题 揭 秘 考纲解读 传记类文本考

18、查角度1写什么?(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2)把握传主的形象,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3)理解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意。2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把握文章结构,分析传记的语言特色,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3探究作品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传记类文本答题路径1筛选整合信息要点:根据题目的要求筛选整合主要信息。包括:(1)文中的基本概念和对重要概念的解释和阐述;(2)表达文章主旨的语句;(3)文中的概括句;(4)文中的过渡句。多项选择题常见的迷惑项采用的转换方式有:(1)意项增加或减少;(2)表述对象变化;(

19、3)角度转换;(4)语境转换;(5)正面和反面转换;(6)限定、修饰语变化等。2理解分析句子含意:基本含意、特定含意、深层含意(象征、比喻、双关、言外之意),文中的关键性句子的意思及作用。3体会评价选材剪裁:看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4领会把握结构安排:是否开头结尾各有特色;烘托铺垫,前后呼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5分析运用表现手法:人称、顺序、描写、修辞、表达,有首尾照应、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此外,引用是传记常用的表现手法。6鉴赏分析形象主题:人物的经历、性格,典型的材料,作者的议论抒情。7漫谈认识探

20、究问题:结合人物的经历和性格特点,结合具体的历史年代,结合现代社会的认识、需要。一、分析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下笔不觉师造化考点梳理 例1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

21、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

22、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宾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

23、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平”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变”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

24、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

25、己。(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

26、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解析】A“细腻、轻软”不是“逸品画格”,从第二段中可以看出;B.“上古时期”说法不准确,第三段中说“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E.文中并没有提到他“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答案】CD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才子赵树理汪曾祺赵树理是个高个子,长脸,眉眼也细长,看人看事,常常微笑。例2他是个农村才子。有时赶集,他一个人能唱一台戏。口念锣鼓,拉过门,走身段,夹白带做还误不了唱。他是长治人,唱的当然是上党梆子。严文井说赵树理五音不全,其实赵树理的音

27、准是好的,恐怕倒是严文井有点五音不全,听不准。他爱“起霸”,也是揸手舞脚。看过北京的武生起霸,再看赵树理的,觉得有点像螳螂。他能弹三弦,不常弹。他会刻图章,我没有见过。他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见过的作家里字最好的。字是欧字底子,结体稍长,字如其人。他的稿子非常干净,极少涂改。他写稿大概不起草。我曾见过他的底稿,只是一些人物名姓,东一个西一个,姓名之间牵出一些细线,这便是原稿了。考虑成熟,一气呵成。赵树理衣着不讲究,但对写稿有洁癖。他痛恨人把他文章中的“你”字改成“妳”字(有一个时期有些人爱写“妳”字,这是一种时髦),说:“当面说话,第二人称,为什么要分性别?妳也不读你!”他在一篇稿子的页边批了一行

28、字:“排版、校对同志请注意,文中所有你字,一律不准改为妳,否则要负法律责任。”赵树理是说说唱唱副主编,实际上是执行主编。他是负责发稿的,有时没有好稿,稿发不出,他就从编辑部抱一堆被审掉的稿子回屋里去看,不好,就丢在一边,弄得一地都是废稿。有时忽然发现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他说这种编辑方法是“绝处逢生”。陈登科的活人塘就是这样发现的。有次实在没有好稿,康濯就说:“老赵,你自己来一篇吧!”赵树理关上门,写出了一篇名著登记(即罗汉钱)。赵树理吃食很随便,随便看到路边的一个小饭摊,坐下来就吃。后来是胡乔木同志跟他说:“你这么乱吃,不安全,也不卫生。”他才有点选择。他爱喝酒。每天晚上要到霞公府间壁一条胡

29、同的馄饨摊上,来二三两酒,一碟猪头肉,吃两个芝麻烧饼,喝一碗馄饨。他和老舍感情很好。每年老舍要在家里请市文联的干部两次客。一次是菊花开的时候,赏菊。一次是腊月二十三,老舍的生日。赵树理必到。喝酒,划拳。老赵划拳与众不同,两只手出拳,左右开弓,一会儿用左手,一会儿用右手。老舍摸不清老赵的拳路,常常败北。赵树理很有幽默感。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

30、”,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作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注】起霸:戏曲表演程式之一,即武将上阵前所做的整盔、束甲等一套舞蹈动作。揸:把手指伸张开。本文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加以赏析。答:_【解析】鉴赏两处语言特色。第处是描写赵树理的外貌。从句子的结构、句式两方面鉴赏,概括出结构及句式特点;再抓住句中的三个形容词“高”“长”

31、“细长”,指出各自的作用。第处展现了赵树理的才艺。解题时,要抓住“念”“拉”“走”等动词来分析,组织答案。【答案】第处:句子结构简单、紧凑,句式短小,用“高”“长”“细长”分别形容个子、脸型、眉眼,寥寥几笔,形象地勾画出了赵树理的外貌特征。第处:语言简洁,不用修饰语,用“念”“拉”“走”等一连串生动传神的动词,表现了赵树理的艺术才能。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008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我所认识的梁漱溟牟宗三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例3

32、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

33、,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

34、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作个抉择?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梁先生晚年观念

35、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燬,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忠厚的一面。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文章有删改)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

36、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答:_【解析】本文思路比较清晰,第一段最后一句“对梁先生的学问和人格也有一些了解”,可视为总起句,后面几段均以此为中心展开评述。【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启示:(1)从文本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的确立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二、鉴赏评价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要求能评价作者所持的态度和主要观点;评价作者通过基本事实的记叙和议论,反映出来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本倾向。(2009高考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黄侃先生二三事中国文人似有放

37、诞的传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放诞与其说是真性情的流露,不如说是专制制度下无奈的装疯卖傻。就群体而论,文人放诞怪癖的行为,既能见自由之态又能显率性之真,恐怕也只有晚清和民国间的读书人了。例4如章太炎将袁世凯所授大勋章贬做扇坠,辜鸿铭大辫长袍徜徉北大校园,逻辑学家金岳霖与鸡共餐黄侃也堪列其中。黄侃为章太炎门生,学术深得其师三昧,后人有“章黄之学”的美誉;其禀性一如其师,嬉笑怒骂,恃才傲物,任性而为,故时人有“章疯”“黄疯”之说。1908年春,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当时,高等学堂学生、同盟会会员田桓在“哭临”(指追悼皇帝的仪式)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高悬虎头牌警

38、吓,并欲开除田桓学籍。黄侃获悉,大怒,闯入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顿而去。又过几天,田桓带头剪辫以示反清,杨子绪恼怒异常,又悬挂虎头牌。黄侃闻讯,手持木棒冲进学堂,先砸烂虎头牌,又要痛打杨子绪。1911年7月,黄侃因宣传革命,被河南豫河中学解职,返乡途经汉口之际,同盟会同志及友人为他设宴洗尘。席间论及清廷腐败、革命浪潮的高涨,黄侃激愤不已.当晚,黄侃借酒性挥毫成文,题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文章刊出,舆论哗然,各地报刊或纷纷报道,或全文转载,清廷惊恐万分。黄侃不仅有革命之壮行,亦多名士之趣行。一次,他在课堂上兴起,谈及胡适和白话文说:白话与文言谁优谁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

39、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成“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电报费要比用文言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黄侃曾经在中央大学任教。学校规定师生进出校门需佩戴校徽,而黄侃偏偏不戴.门卫见此公不戴校徽,便索要名片,黄侃竟说:“我本人就是名片,你把我拿去吧!”争执中,校长出来调解、道歉才算了事。在中央大学兼课的名流颇多,大多西装革履,汽车进出,最起码也有黄包车。惟有黄侃进出学校,常穿一件半新不旧的长衫或长袍,并用一块青布包几本常读之书。一个雨天,其他教授穿胶鞋赴校,而黄侃却穿一双土制皮木钉鞋以防滑践泥。课后天晴,他换上便鞋,将钉鞋用报纸包上夹着出校门。新来的门

40、卫不认识黄侃,见他土里土气,又夹带一包东西,便上前盘问,还要检查纸包。黄侃放下纸包就走,从此不再去上课。系主任见黄教授连续几天未到校,以为生病,便登门探望。黄侃闭口不言,系主任不知所以然,急忙报告校长。校长亲自登门,再三询问,黄侃才说:“学校贵在尊师,连教师的一双钉鞋也要检查,形同搜身,成何体统?”校长再三道歉,后又托名流相劝,均无效果。志士之狂、名士之狷,当然不是黄侃的全貌,他对学术的谨严与虔敬,恐怕才是其性情的根本。黄侃治学非常严谨,对待著述十分谨慎、认真。所治经、史、语言文字诸书皆反复数十遍,熟悉到能随口举出具体的篇、页、行数,几乎没有差误。即便如此,依然不轻易为文。他常说,学问之道有五

41、:“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黄侃还经常教育学生,中国学问犹如仰山铸铜,煮海为盐,终无止境。作为一个学者,当日日有所知,也当日日有所不知,不可动辄曰我今天有所发明,沾沾自喜,其实那所谓发明,未必是发明。以学术“新”“旧”论,黄侃与陈独秀、胡适、鲁迅等新文化学人可谓泾渭分明,但在内在精神方面,他们对学术独立、自由精神的追求、甚至革命行动的激烈等,恐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吧。(根据刘作忠国学大师黄侃的妙闻趣事改写)按照第段中黄侃的说法,中国学问有什么特点,应当采取怎样的治学态度?应当做出怎样的贡献?(用自己的话回答)答:_【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观点的鉴赏

42、评价能力。【答案】(1)中国传统学术博大精深,难以穷尽。(2)应当始终保持谦卑的态度,坚持不懈地学习、钻研。(3)要有真正的发现,推动学术的发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原文见本节)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下笔不觉师造化答:_例5【解析】本题考查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的能力。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传主一般是曾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响的人;阅读时,应结合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

43、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答案】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创造与仿作兼顾;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注重民间时尚意趣。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脚踏实地,享受人生。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 原文见本节)黄宾

44、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下笔不觉师造化答:_例6【解析】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是指对文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特点辨认出来,并联系文本,指出这样写的好处或不足。应该明白,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运用何种艺术技巧的目的在于生动传神地表达内容,所以对文本的特色一要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写,二要结合文本,指出这样写对塑造人物、表达观点的好处。本题从第一段中分层归纳,即可得到答案.【答案】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安定的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三、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

45、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比如从历史、社会,正面、反面等角度,从实用、美学、哲学、科学等层面,发现挖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数学奇才华罗庚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来,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他曾多次告诫学生:“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例7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

46、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再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很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这样,原来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会越来越大。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来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为,

47、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子,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他还讲到“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读书方法:“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

48、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来.”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很高的水平”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

49、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他形象地说:“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1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子有悔大丈夫”。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来,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

50、丈夫”。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摘编自王元华罗庚)“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请谈谈你的看法。答:_【解析】本题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目中的条件和要求。本题中华罗庚新解熟语,是出于他对数学研究的独特理解,强调了他认为数学研究的重要精神。答题时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并作出合理的解释,答案不唯一,也不需要面面俱到。【答案】观点一: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观棋不语非君子

51、”,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来;“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也一定要及时改正.观点二:没有道理。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观点三: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赛场观战,“观棋不语真君子”;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2011福建高三质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52、成后面的问题。张友鸾:报纸岂可无风趣张 伟张友鸾终生坚持报纸应该“有趣”。例81953年他本已脱离报界,安心摆弄着古典文学研究,然而1957年的一次谈话上,他终于坐不住。他批评当时某些新闻写得公式化,“好像有一个套子”。而更令他恼火的是,报纸的标题刻板僵化,“今年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明年还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年年都是五一盛况几十万人游行”。这番言论显然不是凭空而发。张友鸾本人,在近三十年的报界从业经历中,设计标题历来是以用心、精致著称。即使一则普通气象新闻,他所取标题也别有趣味。一次,南京连日阴雨,张友鸾听完气象预报,提笔写出新闻标题:“潇潇雨,犹未歇,说不定,落一月”,令许多人过目难

53、忘。一则讽刺国民党官员的新闻,他拟标题为“前方吃紧,后方紧吃”。而他最为人称道的标题,则是抗战结束后,郁达夫在南洋逝世,夫人王映霞不久却嫁给某轮船公司经理,他将两件事同在新民报刊出,并加标题:“王映霞买舟东下,郁达夫客死南洋”。在新民报任总编辑时,他对社会新闻、大小消息都十分在意。“九一八”事变后,群众要求政府抗日,他拟标题为“国府门前钟声鸣,声声请出兵”。政府为士兵募集冬衣,他题为“西风紧,战袍单,征人身上寒”。而报道贫富差距,他又取标题叫“难民不能求一饱,银耳参茸大畅销”.同时代人把他称为“最有风趣的报人”。时人评价,张友鸾“熟知民国史事及典故轶闻,夜间编务之暇,一烟在手,濡笔为文”,“情

54、韵连绵”,“妙语如珠”。他记事怀人,文章虽小,却“令人忍俊不禁;于笑声中每有所得”。生活处世,张友鸾也有这种风趣。抗战时重庆房价极贵,张友鸾一家近十口人,靠报社周济,才在附近一处空地搭起3间“捆绑房”。墙用竹片编成,和上泥巴,屋顶用茅草覆盖。有人给这3间茅屋取名曰“惨庐”,他也因此被人称作“惨庐主人”。不过,如此窘况,张友鸾却“精神高昂乐观”,依然经常吟诵陆游的诗。他主持过的报纸,先后有4家被查封,他自己也曾经遭到地方当局驱逐,稿件被扣,报纸“开天窗”也是家常便饭,他却一概“倜傥不拘”。从照片里看,他“银髯飘飘,有世外之致”,虽然历尽坎坷,却“总带着睿智而宽容的微笑”。不过,这种风趣有时也会失

55、语。一次遭受批斗,有人质问他为什么取“胡子长”的笔名,他灵机一动,说:司马迁叫司马子长,我叫胡子长有什么不可以?不料对方大喝一声:“你这就是用资产阶级、封建人物做榜样!”风趣一生的张友鸾,顿时“哑口无言”。1953年调人民文学出版社任古典文学编辑,张友鸾自此与报纸无缘。这位力求报纸“有风趣”的总编辑,渐淡渐远,即使新闻专业学生,也不再知晓他的名字。直到即将辞世,家人回忆,他已失明的眼睛忽然显得明亮起来,“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拈须大笑,似乎在同老友倾谈”。这时,离开报业已近四十年的这位“办报全才”,嘴里依稀说着“新闻”、“发稿”、“出版”等词语,却已讲不出连贯的句子。(摘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10

56、月11日,有删改)【注】张友鸾(19041990):安徽安庆人,历任北平世界日报、上海立报、南京民生报、新民报、南京人报总编辑。文章以“张友鸾:报纸岂可无风趣”为题有什么作用?请谈谈你的看法。答:_【解析】本题考查探讨作者写作意图的能力。要依据文本中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过渡句、点睛句,含有作者情感倾向、暗示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学会利用命题人在题干中提供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等信息,筛选辨析,联系旧知,调动知识储备,探寻创作背景,解读创作意图。命题人不会让考生漫无边际地瞎猜,对考生不熟悉的作者与相关背景资料,一般会在题干

57、中或通过注释等形式予以交代,这就要求考生不放过命题人给出的每一个信息。【答案】(示例)标题既点明文章写作对象,又强调了张友鸾坚持报纸应该“有趣”的主张;标题采用反问句式,语气强烈,巧妙地表达出作者对张友鸾主张的认同与肯定。(言之成理即可)(2009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寂静钱钟书周劼人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失分规避 例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

58、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他的人生,本不寂静。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然而他却只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文革”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

59、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文革”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

60、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在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

61、不再寂静?(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B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不C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D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

62、“静”字,但也暗示了“静”。E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他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有误,强加因果关系;D项,“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有误。【误区警示】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这是学生经常忽视的。如A项,原文是“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这说明清高孤傲是有人误读,而不是钱钟书的本性。D项,“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错,文题为“寂静钱钟书”,围绕的应该是钱钟书而非各

63、种人。找到相关区域后,要一字不落地比对,特别注意要哪些修饰语。【答案】AD(2)文章倒数第二段加点词语“格调”的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关键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误区警示】“这正是他一生的格调”,处于文章的末尾部分,是对上文的总结、议论,因此“格调”的内涵须从全文中概括,并作简要分析。而题目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强调、突出了钱钟书人生和治学的“寂静”格调,考生答题时不要忽视了这一点.考生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不会分析;

64、概括不完整,过于简单。【答案】钱钟书的“格调”是“静”。在品格修养上,他始终静静地恪守着完整的人格,这样才能一生宠辱不惊;在治学风范上,他始终墨守“寂静”,这是用心苦读、潜心治学的重要条件。(如有其他分析,言之成理亦可)(3)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答:_【解析】这道探究题,着重“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索大师的产生与时代环境的关系。【误区警示】该题的探究须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观点;阐述;结合文本内容。考生答题时主要的失分点在于:对观点的理解、形象、分析,三者大多分

65、析不到位。【答案】人才的成长与时代有着紧密的关联。辩证地看待现代社会不再“寂静”对人才的影响。成为大师的关键在于自身能墨守寂静,恪守完整人格。(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2012泉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蒋廷黻的那股“劲儿”徐百柯民国人物中,蒋廷黻引人注目,因他自有一种精神,有一股“劲儿”。得分策略 例曾在联合国共过事的澳洲外交官这样形容蒋廷黻:“他是一个简单的人,不复杂的人。他像一头牛,充满着笨劲,一直往前冲,眼睛只往前看,这使他能够排除万难而达到他的目标。这是他的可爱之处,也是他成功之处。”学者许纪霖因此借用一则西谚,形容蒋廷黻为“瓷器店中的猛牛

66、”。一个研究历史的名教授、一个穿梭国际的外交家,却被形容为“一头充满着笨劲的猛牛”。单凭这一点,蒋廷黻也算得上与众不同了.猛牛闯进瓷器店,瓷器易碎,然而民国官场的“潜规则”却着实牢固着呢。进入政府之初,蒋廷黻研究了政府部门的结构,结果吃惊地发现,机构臃肿摩擦的现象之严重,大大影响了行政效率。蒋介石要他尽快拿出改革建议,他兴冲冲地拟了一份精简机构的方案,却遭到有关部门官僚和党内政客的激烈反对。他还按照西方政治的规则,提出官员必须以实名申报财产,但到处游说,无人响应.如此书生意气地触犯众怒,不久,力邀他入阁的蒋介石也只能下手谕,把他调离岗位。蒋廷黻认定中国知识分子太爱惜羽毛,不肯牺牲自己的清誉。对

67、此他甚至到了“咬牙切齿”的地步,“我国几千年来最无贡献的阶级是士大夫。我心发火的时候,不免要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鼓掌”。为了公务,他甚至经常尖锐地向同僚和朋友发难。朋友们只能连连摇头:“廷黻的湖南脾气又发作了!”他的传记作者说他的性格过于天真、狷介,他像典型的知识分子一样,将世界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他看得起的,另一种是他看不起的。对于前者,比如胡适、翁文灏等,他可以与他们争得脸红耳赤,但因为尊重他们,才与他们认真。而对于后者,他会很不礼貌地板起面孔一声不响,最后毫无表情地起身送客。蒋廷黻治学,“劲儿”也不小。今人评价:自20世纪初至今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人员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出版的各种著作也可

68、谓汗牛充栋,但真正可成为传世之作的却很稀少。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一书,仅五万余字,却可谓字字珠玑,堪称“这座偌大著作堆垒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当今史学大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何炳棣出身清华,他认为,当年的清华历史系在蒋廷黻领导下,隐约形成了一种学派,这是与清华国学院的王国维、陈寅恪迥然不同的另一种清华学派:重分析、重综合、重对历史的整体理解。蒋廷黻本人就是这一学派的身体力行者。何先生感叹:你看一本薄薄的中国近代史,将史料都吃透了,融合在他对历史的独特看法之中。半个世纪以来,又有几本近代史著作超过了它?当今专为获奖的“皇皇巨著”,通通加起来也不及这本小册子的分量。“什么叫经典?这才是经典。”1949

69、年后,蒋廷黻继续出任台湾国民党政府“常驻联合国代表”、“驻英大使”等职,因此在大陆成为一个被非议、被淡忘的人物。他的中国近代史,也因与主流意识形态不合而被排斥。近年,有人开始关注蒋廷黻,因他既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拓荒者”,又是“民国以来学者从政中最有成就的一位”。蒋廷黻晚年,故交李济曾问他:“廷黻,照你看是创造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还是写历史给你精神上的快乐多?”他没有正面作答,而是以惯熟的“外交辞令”反问道:“济之,现在到底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节选自民国那些人)【注】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历史学家、外交家。张骞:汉代卓越的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

70、大贡献。(1)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写澳洲外交官和学者许纪霖对蒋廷黻的形容,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蒋廷黻的独特性格,使读者对他有了一个初步印象。B蒋廷黻应蒋介石力邀,入阁国民政府,先后提出了精简机构的改革方案和官员实名申报财产的建议,都遭到官僚和政客的激烈反对。C蒋廷黻说“不免要对秦始皇的焚书坑儒鼓掌”,并非为了肯定秦始皇,而是意在表达他对中国知识分子过分爱惜清誉的不满与愤激。D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巅峰之作,他开创的学派的研究水平超出了以王国维、陈寅恪为代表的学派。E本文采用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引用蒋廷黻的话语和其他人的评价,展现了他的学者

71、形象、精神风貌和杰出成就。【解析】B“官员实名申报财产的建议”并没有遭到“激烈反对”,而是“无人响应”;D.“研究水平超出了以王国维、陈寅恪为代表的学派”在文中没有依据,原文只说两个学派“迥然不同”.【答案】BD(2)文章以“蒋廷黻的那股劲儿”为标题,那股“劲儿”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为人天真、狷介,充满书生意气,有排除万难之“笨劲”;治学严谨认真,有创新精神。(意思答对即可)(3)“现在到底知道司马迁的人多,还是知道张骞的人多?”蒋廷黻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答:_【答案】蒋廷黻认为司马迁既书写了历史也创造了历史,张骞既创造了历史也书写了历史,他们都给后

72、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知道他们的人都很多。对于他们自身而言,精神上都是快乐的,因为他们都有重大的历史贡献。蒋廷黻借此含蓄地表达了只要为人处事无愧于心,有功于世,他就是快乐的,至于是非曲直,历史自会给予公正的评价。考生答题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对显示传主重要生平事件、命运转折、至关重要的思想精神活动的那些时间,应重点标明,这样可以迅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传主的主要生活历程。在梳理主要事件时,要抓时间、地点以及相应发生的事件,运用合并同类项法,概括出主要事件。传记的重要事实包括:传主及其作品陈述的事实;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2分析传记的结构。文章的结构是受内容

73、制约的,要想分清文章的结构,首先必须对文章整体感知,对全文、全段有个大体的了解;其次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试题往往就一段或几段出题,或划分层次,或阐述层意,这就要找准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确定对应的语句,再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传记离不开叙事,事情的发展,离不开时空的转换,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组织材料是传记常用的结构方法。3概括传记的中心意思。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意思,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在对具体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可运用这样一些方法:(1)提取精要法。即要紧扣材料中的关键文句,重点理解关键词、中心句、重点

74、段,由点带面。(2)综合句意法。即对于那些没有明显中心句、重点句(段)的文段,必须对每个独立句句意或对几个相对重要句子的句意进行综合归纳.(3)整体透视法。即对于有些含蓄的句子,若单独分析某一两个句子会割裂甚至曲解文意,其内涵往往通过整体来显示,甚至借助“弦外之音”,用“潜台词”曲折含蓄地表达。4分析传记的表现手法。(1)选材的处理.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则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细写;与主题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轻描淡写,甚至一笔带过。(2)人物描写方法。传记往往是通过对传主的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

75、细节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等来突出表现传主的人物形象和精神世界。为了渲染人物个性,传记离不开记叙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以使人物形象生动起来,因此阅读传记需要特别关注细节描写。另外,还需特别留意有些侧面描写看似与传主无关,但却对刻画传主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利用与传主关系密切者的相关资料来突出传主的形象。5传记的鉴赏评价。鉴赏评价要求阅读文章后,能够判断文章观点是否正确,认识是否全面,论述是否透彻,感情是否健康,对读者有什么有益的启示,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1)作者的观点;(2)传主的观点;(3)文中其他人的观点。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

76、和时代精神:分析归纳出文本中所写人物的人生观,探讨其人生价值,揭示他们的这种人生观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当前社会下有什么积极意义。组织答案时应联系当代社会现实将意义分点列述,力求每个点体现一种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从三方面入手:(1)从传主的思想、品格入手(抓住成长因素,把握人生轨迹);(2)从作者的褒贬爱憎入手(抓住议论抒情,把握褒贬爱憎);(3)从自己的获益启示入手(感受传主人生得失,获得启示完善自我)。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1传记阅读文本解题思路:(1)分析综合题要紧扣结构,着眼全篇,理清传主(人物)的思想行为轨迹即可。(2)鉴赏评价题要注意三个要素: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在复述的基础上

77、适度引申;认同作者在传主(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并紧扣其时代进行提炼;就文本的某一特色(如语言表达、选材技巧、结构技巧等等)深入品评,并进行审美评价。(3)探究题对写作意图的探究,其实就是对传记主题的探究;对传记主题的探究,其实就是对传主(人物)的探究:传主是一个怎样的人?传主身上体现出了怎样的人生价值?传主身上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把这三个问题搞清楚了,答案就十分明确了。对人物的探究评价应怎样辩证分析?请注意:既看主观言行,又看客观成就;既看先天禀赋,又看后天历练;把个人放进时代中看;把伟大放进平凡中看。2传记阅读文本的相关常识与术语。(1)自传;(2)他传(叙述性传记、人物评传)。自传特点:第一人称。作者即传主。展现心智历练过程、人生历程、成败得失。叙述性传记特点:第三人称。展现思想脉络、人生历程、成败得失。人物评传特点:第三人称。“传”思想轨迹、人生历程,“评”人品高下、成败得失。传中有评,评中有传。不溢美,不隐恶,客观公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