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1.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殖民扩张,英国一跃成为第一流的殖民大国,这为“工业帝国”的建立提供了()A.市场和资金B.技术和资金C.劳动力和市场D.劳动力和技术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英国“工业帝国”的建立提供了资金来源,也扩大了海外市场,因此A项正确。B项错误,英国“工业帝国”建立的技术条件来源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与殖民扩张没有直接关系;C、D两项错误,英国“工业帝国”建立的劳动力条件主要源于国内“圈地运动”的开展,并非来源于对外殖民扩张。答案:A2.铁路两旁人山人海,许多人兴奋地跟着火车跑,还有一些人骑马与火车并驾齐驱,这是1825年
2、9月“旅行者号”正式试车的热闹场景。这列机车的动力是()A.畜力B.风力C.蒸汽机D.内燃机解析:根据材料中“铁路”“火车”“1825年”可知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C项正确。A、B两项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出现的。答案:C3.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贫寒,凭发明创造成了富有的纱厂主;他建立了近代第一家水力纺纱厂,被誉为“工厂制度的建立者”。这位“传奇人物”是()A.阿克莱特B.瓦特C.贝尔D.哈格里夫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了近代第一家水力纺纱厂”的是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阿克莱特,A项正确。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排除B项;贝尔发明了电话,排除C项;哈格里夫斯
3、于1765年发明珍妮纺纱机,D项错误。答案:A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两种新能源改变了城市生活,使城市明显成为主导性社会机体。”这里的“两种新能源”指()A.煤和电力B.煤和石油C.石油和电力D.电力和核能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新能源是石油与电力,故C项正确。煤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能源,排除A、B两项;核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的新能源,排除D项。答案:C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力进入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最主要变化是()A.世界各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B.改变了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C.社会生产力得到大
4、幅度提高D.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解析:电力使机器的使用更加普遍,生产技术更加先进;工业生产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浪潮,促进了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也是电气技术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但不符合题干中“最主要变化”的要求,排除A、B、D三项。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在英国兴起,后来向全世界扩展。工业革命首先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变。棉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作为英国工业的支柱,其产品需求量最大,基础也最好。英国棉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机械化最早涉及的行业基本上都是这一类行业
5、。纺织工业的许多发明是由未受教育的技工做出的;由于有利的经济环境,他们找到了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的机会。蒸汽机的出现是划时代的大事,瓦特完成了这一技术变革。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材料二1870年以后,所有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早先发明是个人对机会做出响应的结果,而如今,发明是事先安排好的,实际上是定制的。在冶金术方面,许多工艺方法被发明出来,使从低品位的铁矿中大量地炼出高级钢成为可能。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通讯联络也因无线电的发
6、明而得到改造。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解析:(1)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寻找关键点,进行分析。据材料一“棉纺织业是实行机械化速度最快的行业英国棉纺织业很早就出现了行业内部的精细分工,很容易转变成机械运动”并联系所学知识得出棉纺织业是新兴的行业,易于采用新技术;行业分工精细,为机器生产提供了条件;熟练技工的推动。(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据材料二“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得出以科学实验为先导,科学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7、,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据材料二“在冶金术方面由于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动力工业被彻底改革”可知是以重工业为主。答案:(1)原因:棉纺织业是新兴的行业,易于采用新技术;市场需求量大;行业分工精细,为机器生产提供了条件;熟练技工的推动。(2)科学家起到了重要作用;以科学实验为先导;科学与技术相结合;以重工业为主导。课堂建构基础巩固1.“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B.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
8、权C.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资本积累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积累解析:根据材料“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通过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故答案为B项。材料反映的是英国通过完成社会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政治条件,不是圈地运动改造了传统农业,排除A项;材料与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无关,C项排除;材料主旨是说明英国的社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不是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排除D项。答案:B2.“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
9、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它”是指()A.珍妮纺纱机B.内燃机C.蒸汽机D.发电机解析:根据材料“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发明蒸汽机,故答案为C项。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织的效率,与“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无关,排除A项;内燃机之前出现的蒸汽机已经“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排除B项;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答案:C3.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
10、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候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从生产组织形式创新角度看,使英国“变得越来越富”的原因是()A.机器大生产出现B.手工工场的建立C.工厂制度的建立D.垄断组织的出现解析: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采用机器大生产,大量工厂建立,使英国的生产力迅速提高,英国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故C项正确。机器大生产不属于生产组织形式而是生产力,排除A项;手工工场为英国工业革命前的生产组织形式,排除B项;垄断组织出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答案:C4.下图
11、显示了英国1801年、1851年、1901年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连年歉收B.海外殖民掠夺C.生活水平提高D.工业革命影响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产业结构的变化是农业比重下降,而工业比重提升,这是工业革命之后发展工业经济的必然结果,也就是受工业革命的影响,故D项正确。农业连年歉收和海外殖民掠夺均不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故排除A、B两项;生活水平提高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原因,故排除C项。答案:D5.工业革命期间,欧洲居民的食物类支出的比例一直偏高,占收入的一半左右,但呈下降趋势;其他支出,特别是衣着、居住、奢侈类支出比例则有所上升。这表明工业革命
12、推动了()A.产业结构的变化B.就业结构的变化C.阶级结构的变化D.消费结构的变化解析:根据“食物类支出的比例一直偏高,占收入的一半左右,但呈下降趋势”“衣着、居住、奢侈类支出比例则有所上升”,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了工业革命推动消费结构的变化,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但与材料中消费支出信息无关,排除。答案:D6.1882年,德国的人口调查中,还没有电力工人一栏,可是,1895年,电力工人就有25 000人,到19061907年,则达到107 000人。材料表明()A.世界各国进入了“电气时代”B.垄断组织产生C.电力行业是德国重要新兴产业D.“蒸汽时代”到来解析:根据题干
13、时间“1882年”“1895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德国已经产生了新兴的电力行业并且迅速发展,因此电力工人数目急剧增加,故答案为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进入了“电气时代”,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垄断组织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表述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电力行业的发展,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排除D项。答案:C7.英国塞缪肯纳德建立了一条横越大西洋的定期航运线宣称它已经取代了帆船时代的航线,成为“海洋铁路”。这一条“海洋铁路”的形成是由于()A.新航路的开辟B.汽船的应用C.蒸汽机车的发明D.内燃机的发明应用解析:根据题干“宣称它已经取代了帆船时代的航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4、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汽船的应用使轮船开始真正成为水上舞台的主角,取代了帆船时代的航线,故B项正确。答案:B8.“随着19世纪的推进,公司的规模也在扩大,为了更加全面地控制市场(横向联合)或者原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纵向联合),大型的工业联合体组成。”这一“联合体”()A.更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B.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的产物C.有计划生产克服了生产盲目性D.一定程度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时间“19世纪”和对“联合体”的描述可知这一“联合体”指的是垄断组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垄断组织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A项正确。垄断组织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B项;垄断组织较之前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15、私人生产的无计划性,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但是从1929年经济大危机来看,其并未克服生产的盲目性,排除C项;垄断组织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排除D项。答案:A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深刻变革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摘编自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与生命周期论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5205.2516008.25167013.5175016.018012
16、7.5185154.0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纪录之先徐刚世纪末的忧思(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解析:(1)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从政治、市场、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等角度分析总结,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是政治前提,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海外掠夺则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市场、劳动力、技术和资本条件。(2)影响:根据“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得出
17、推动城市化进程;根据“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得出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答案:(1)原因:政治: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市场: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劳动者;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资本:海外掠夺获得大量财富。(2)影响:推动城市化进程;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贫富分化加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拓展提高10.英国自16世纪后,封建贵族
18、阶级发生了严重分化,大贵族日趋没落,中小贵族中的一部分人逐渐资产阶级化;在18世纪期间,大约有一半的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失了。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的强力推动B.城市化进程的加快C.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D.代议制政体的确立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自16世纪后英国封建势力日趋衰落,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以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此时英国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排除A项;城市化加快出现在工业革命后,此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故排除B项;代议制政体确立于1718世纪,与16世纪以后封建贵族阶级发生了严重分化并无关联,排除D项。答案:C11.英国18011831年间人口增加一倍
19、以上的城市,大部分都是这一类新兴工业城镇,如博尔顿、伊普斯威奇、普雷斯顿、斯托克波特,除这些新兴工业城镇外,人口增长迅速的就是利兹、曼彻斯特等工业大都会了。这种变化表明()A.机器大工业改变英国城市分布B.工厂制推动了英国城市人口快速增长C.英国此时已完成了城市化进程D.工业革命带来英国工业城市数量增长解析: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人口增加一倍以上的城市”和“工业大都会”。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可知,随着工业革命开展,工厂制的出现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人口相对集中则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故选B项。材料提到的是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的出现,没有提到“英国城市分布”,故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仅凭材
20、料现象不能说明英国完成了城市化进程,故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城市人口的增长而不是城市数量的增长,故排除D项。答案:B12.19世纪中期,欧洲妇女的服装发生变化,女式短裙和女式长裤出现,女子服饰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A.机器生产使妇女进入工厂B.民主运动的推动C.女权主义者要求政治地位D.社会审美的改变解析: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欧洲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女性服饰的简化正是为了适应工厂工作需要,A项正确。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女权运动属于政治因素,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C两项;社会审美的改变不是女装简化的社会根源,排除D项。答案:A13.从改良蒸汽机到电话机的
21、发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变化:前者的发明更多是经验的结晶,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这折射出第二次工业革命()A.以机器动力革新为主要标志B.以运用所积累的经验为特征C.凸显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D.注重对传统科技成果的革新解析:材料“而后者则是科学理论的自觉运用”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的特点,C项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突出的是科学理论的重要性,排除B项;对传统科技成果的革新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答案:C14.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
22、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到240美元一辆。导致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大危机降低了购买力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C.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D.西欧汽车工业的竞争解析: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使得汽车的成本下降,因此汽车的价格下降,故C项正确。经济大危机发生在19291933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欧汽车工业竞争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1至1841年间,伦敦的人口增长了13万,曼彻斯特增加了7万在没有适当的排污设施和新鲜用水的地方,霍乱、伤寒、结核病等是人类天然的杀手,
23、同时这些地方弥漫着从工厂、铁路和民用烟囱里冒出的烟雾在伦敦,人类排泄物散布在25万个民用污水池之中,无人集中处理。在曼彻斯特,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住房拥有相当于厕所的设施。最贫困的工人居住条件极其恶劣,住房里通常连照明和排水设施也没有。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9世纪中期以来城市居住条件演变简表时间事件19世纪5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电梯19世纪70年代比利时一个住宅项目首次使用钢筋混凝土技术20世纪90年代中国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等快速普及21世纪以来家居内部陈设更舒适,外部环境更优美(1)根据材料一,列举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城市居住条件的演变趋
24、势,并说说如何应对城市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霍乱、伤寒、结核病等民用烟囱里冒出的烟雾”“人类排泄物散布在25万个民用污水池之中,无人集中处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住房拥有相当于厕所的设施”“居住条件极其恶劣”等信息概括即可。(2)趋势:根据材料二中“电梯”“钢筋混凝土技术”“集中供暖和制冷、私人卫生间”“内部陈设更舒适,外部环境更优美”等可知,城市的居住条件在不断改善;应对:结合材料一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和材料二中的城市居住条件演变趋势及所学知识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基础设施落后;居住条件恶劣。(2)趋势: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应对:加强顶层规划设计;关注民生;注重生态环保;重视科技创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营造奋斗创造幸福的社会氛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