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秋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2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2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步提升习题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4236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秋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2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2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步提升习题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秋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2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2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步提升习题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秋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2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2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步提升习题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2秋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2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2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步提升习题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2秋新教材高中政治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2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2框 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同步提升习题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框(一)基础巩固1某顾客与小吃店的服务员对话如下:顾客:你们这儿是怎么搞的?啤酒里有苍蝇!服务员:啊,不要紧,我们这儿的苍蝇不会喝很多酒。上述对话中服务员的回答()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并没有违反逻辑的基本规律ABCD【答案】B【解析】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题中服务员的回答转移了顾客的话题,犯了“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违反了同一律的要求,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合。故选B。2. 爱因斯坦说:“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连续的,又是不连续的。”这个论断()A犯了“两不可”的错

2、误B违反了同一律,偷换论题C揭示了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二重性D违反了矛盾律,是思维混乱的表现【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区分。爱因斯坦的说法运用了辩证逻辑的思维,对光这一事物的客观性质作了真实表述,是正确的,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排除A、B、D,故选C。3某教师:“小红是什么时候转学到你们班的?”某学生:“小红刚刚来我们班不到两个学期。”这个学生回答的错误之处是()自相矛盾违背了矛盾律违背了排中律违背了同一律ABCD【答案】A【解析】 “刚刚”表示时间不长。一个学期至少四个月,“不到两个学期”,这个时间不算短。“时间不短”与“刚刚”是矛盾的。可见,该同学的回答犯了“自相矛盾

3、”的错误,违背了矛盾律,符合题意;与题意不符合。故选A。4. 金代文学家王若虚云:“或问文章有体乎?曰:无。又问无体乎?曰:有。然则果如何?曰:定体则无,大体须有。”王若虚的论断()A并不违反形式逻辑的要求B违反了同一律,转移了论题C违反了排中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D违反了矛盾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答案】A【解析】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王若虚对同一对象“文章”从不同方面作出不同的论断,并不违反逻辑规律,A符合题意;B、C、D均与题意不符合,排除。故选A。5. 如果同时否定“小周或小王独舞表演”和“小周或小王都不独舞表演”,则()A违反同一律要求

4、B违反矛盾律要求C违反排中律要求D不违反逻辑规律要求【答案】C【解析】小周或小王要么独舞表演,要么都不独舞表演,其中必有一真。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矛盾的论断不能都否定,否则就犯了“两不可”的错误。题干中对两个具有矛盾关系的论断同时否定,违反了排中律要求,排除A、B、D。故选C。6若“这件商品既物美又价廉”为假,根据排中律要求,则下列判断为真的是()A这件商品或物美或价廉B这件商品既不物美,也不价廉C这件商品要么物不美,要么价不廉D这件商品如果物美,那么价就不廉【答案】D【解析】排中律指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即“要么A,要么非A”。若“这件商品既物美又

5、价廉”为假,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理出两种情况,一是这件商品物美,但价不廉,二是这件商品物不美,但价廉。所以,“这件商品如果物美,那么价就不廉”说法正确,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三个孩子在玩耍时不小心碰碎了窗户的玻璃,老师问他们:“是谁碰碎的?”甲:“不是我。”乙:“不是我。”丙:“是甲碰碎的。”假设这里只有一个孩子说了真话,请你判断窗户玻璃是谁碰碎的。运用形式逻辑排中律的知识加以分析。【答案】依据排中律,可以推断:甲和丙的话是具有矛盾关系的论断,甲和丙二人的话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由于只有一个孩子说了真话,所以,乙的话一定是假的。由此推出窗户玻

6、璃是乙碰碎的。(二)培优提升1.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就要遵循排中律的要求。下列说法违反排中律的是()A有的人拼命追求轻松B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珍贵文物C采纳他的建议,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我都不赞成D对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加以反对,例如工作经验就不应该反对【答案】C【解析】“拼命”即“不轻松”,“拼命”与“轻松”不能共存,A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矛盾律;“我国有”与“世界上没有(包括我国)”,二者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排除B;“采纳他的建议”与“不采纳他的建议”是两个矛盾命题,都加以否定,犯了“两不可”

7、的错误,违反了排中律,C符合题意;“经验”和“经验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违反了同一律。故选C。2. 同一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下列违反同一律的是()买茶人问:“你这儿有好茶吗?”卖茶人答:“我这儿全是好茶,从来不卖变质的茶。”顾客问:“我的排骨面怎么还没好,我等很久了。”服务员回答:“你为什么非要吃排骨面,你不能吃辣酱面吗?”“我赞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应当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说世界上有鬼,这不对,这是迷信;但要说世界上没鬼,也未免武断,因为有些现象还真不好解释。”ABCD【答案】A【解析】卖茶

8、人所说的“好茶”与买茶人所说的“好茶”不是同一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违反了同一律;服务员把顾客吃排骨面的话题换成吃辣酱面的问题,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违反了同一律;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反了矛盾律;犯了“两不可”的错误,违反了排中律。故选A。3下列说法中不违反矛盾律的是()云霞满天,晴空万里,真是大好春光啊那个青年将近20多岁有人认为红楼梦是文学精品,有人认为红楼梦不是文学精品填报志愿时,有人说:“有个人志愿不应该,没有个人志愿也不应该。”ABCD【答案】B【解析】不符合题意,“云霞满天”与“晴空万里”不可能同时出现,其中必有一假,违反了矛盾律;不符合题意,“将近”与“20多岁”

9、自相矛盾,只能表述为“那个青年将近20岁”或者“那个青年20多岁”;符合题意,不同的人对红楼梦是不是文学精品有不同的判断,该说法没有违反矛盾律;符合题意,根据排中律的要求,要避免犯“两不可”的错误,有没有“个人志愿”不能都“不应该”,其中必有一真,该说法违反了排中律而不是矛盾律。故选B。4. 矛盾律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之一。下列违反矛盾律的有()不等速的等速运动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可以计算的无限序列在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学生,有些人不是学生ABCD【答案】B【解析】矛盾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中“不等速”与“等速”、中

10、“可以计算”与“无限”,都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中“死了”是指自然生命的结束,“活着”是指精神永存,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事物的,因而属于辩证矛盾,不违反矛盾律的要求;表示两类不同身份的人,并不矛盾。故选B。5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判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的”。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把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对立起来肯定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的内在联系用逻辑矛盾否认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ABCD【答案】D【解析】逻辑矛盾仅仅出现在思维领域中,是可以避免的;但是辩证矛盾则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不可能从世界中排除。“只有判

11、断和判断才能相互矛盾”,显然是承认逻辑矛盾的存在;而认为“事物是不能相互矛盾的,世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矛盾的”,则否认了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因此题干并没有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混为一谈,而是将二者对立起来,未看到二者的内在联系,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故选D。6. 甲说:“你赞成丙成为班长吗?”乙答:“我不赞成。”甲问:“你反对吗?”乙答:“我不反对。”()A正确,符合矛盾律的要求B正确,没有违反排中律的要求C错误,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D错误,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答案】C【解析】A、B错误;从材料可知,乙既不赞成也不反对,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C正确;D错误,乙既不赞成又不反对,并不是违反了

12、矛盾律要求。故选C。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个爱思考的学生问老师:“老师,我有一个问题。”“说吧!”老师教学倒是很民主。“那棵大树由于不成材,反而枝叶茂盛,得以享天年;这只肥鹅却因为不成材而被宰杀。那些大树由于长得直,成了材,而被砍伐;这些鹅却因为会叫,成了材,被保留了下来。那么对于我们做人来说,到底是应该成才,还是不该成才?”“问得好!”老师嘴上说问得好,心里却嘀咕:这么棘手的问题,怎么回答?不管怎样,学生的问题总得回答呀!否则多没面子。“这个做人嘛,当然喽,首先,我不主张成才。你看那些树木,不都是由于成才而被砍伐的吗?但是,我也不主张不成才。不成才怎么可以呢?这只鹅不就是由于不成才而被

13、宰了吗?”“老师,我没有听明白,我是想知道:人到底是应该成才还是不该成才?”“我是说呀,做人嘛,不要成才,也不要不成才。要在成才与不成才之间,找一个既不是成才,又不是不成才的地方。哈哈哈哈”接着老师又之乎者也地发了一大通议论,学生们越听越糊涂,如同坠入云雾之中。材料中老师的“我不主张成才,我也不主张不成才”的观点能成立吗?为什么?【答案】排中律要求: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成才”与“不成才”是矛盾的,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该老师既否定“成才”,又否定“不成才”,把二者都看成假的,这是错误的,他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犯了“两不可”的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