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晚霞明清【考纲考点】掌握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表现;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明清小说;【重点回顾】 1.中国古代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主要方式(1)变革中央机构。如秦设三公九卿制;汉设立“中朝”;隋唐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立内阁;清设军机处。(2)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秦汉实行郡县制;北宋设知州、通判和转运使;元朝实行行省制;明朝废行中书省,设三司。(3)注重对官吏的监察。秦朝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汉代设置刺史;唐朝时设道,作为监察区;北宋设置通判监督知州;明朝设按察使司、厂卫制度。(4)注重官吏的选拔。
2、汉朝实行察举和征辟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5)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总之,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方式是分权,以实现权力的制衡,最终实现加强皇权的目的。2.明朝中期至鸦片战争前中国与西方的比较中国(农业文明)西方(工业文明)政治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渐确立经济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严重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达,开展工业革命思想文化具有民主色彩的反封建思想产生,理学依然占据统治地位重商主义与自由主义兴起;
3、提倡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对外态度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的潮流,以“天朝上国”自居,进行朝贡贸易开辟新航路,鼓励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复习任务】 自主梳理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基本史实一、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1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原因、作用)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目的、影响)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1原因2标志3特点4.受阻碍的因素三、“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1含义2原因3. 影响四、明清时期的文化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李贽的离经叛道(社会背景、观点主张、意义;)黄宗羲的思想、代表作顾炎武的思想、代表作王夫之的思想、代表作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的地位、影
4、响:【自主检测】1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2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3有人这样评论当时的政治制度:如果宰相制尚未废除,宰相就会用古代圣人贤君的德行来劝谏君主,君
5、主就不会肆无忌惮。据此可知,他主张 ( ) A限制君权 B削弱相劝C实行君主立宪制 D废除三省六部制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 A乾嘉落户 同光扬名 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 生旦净丑 曲苑奇葩 C元末初创 京城献戏 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 康乾京化 独领风骚5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在马戛尔尼使团启程之前,英国东
6、印度公司董事长弗兰西斯培林爵士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郭世勋写了一封信,告知马戛尔尼勋爵奉命访华。信件的英文内容如下:“最仁慈的英王陛下听说贵国皇帝庆祝八十万寿,为了对贵国皇帝树立友谊,为了改进北京和伦敦两个王朝的友好来往,为了增进贵我双方臣民之间的商业关系,英王陛下特派遣参议官、贤明干练的马戛尔尼勋爵作为全权特使,代表英王本人谒见中国皇帝,深望通过他来奠定两者之间的永久和好。”郭世勋不敢如实地翻译和转奏,便将信译成汉文并作了修改,其译文如下:“敬禀者,我国王兼管三处地方,向有夷商来粤贸易,素沐皇仁。令闻天朝大皇帝八旬万寿,未能遣使赴京叩祝,我国王心中惶恐不安。公选妥干贡使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礼
7、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之心,惟愿大皇帝恩施远夷,准其永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物产丰盈,我国王感激不尽。”从这封信件的不同“译本”中,反映了中、英两国怎样的外交理念,请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时世界形势加以说明。【真题演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代表人物生活年代言论顾炎武16131682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日知录魏源17941857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海国图志陈独秀18791942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 新青年3卷5号答顾克刚(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12分)分析作答改错(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14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