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学法分析教学策略学情分析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细胞周期的概念、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特点以及其中的DNA和染色体规律的变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减数分裂以及动物的有丝分裂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同时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观。(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二)、教学重难点
2、教学难点: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2、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三)、教学目标知识 1.通过细胞分裂动画的观看,能在教师帮助下简述出增殖的周期性。2.通过动画和图片演示,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3.在对各时期表格总结的基础上,能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技能 1.通过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来提高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生物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3.通过对具体问题开展讨论,提出质疑,培养合作交流和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
3、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观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前,学生对细胞核以及染色体、DNA等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这些结构在细胞分裂期中又要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对本部分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一个顺应同化的过程。与此同时,本课的学生已经是高中二年级其认知体系基本形成,认知结构迅速发展,认知能力不断完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合学生以上的特征,我将运用一些图片、视频等来创设大量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二、学情分析多种媒体组合策略 问题讨论法 三、教学策略四、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讨论学习法五、教学过程新课
4、导入(2分钟)新课学习(30分钟)总结提升(7分钟)反馈应用(5分钟)课后延伸(1分钟)细胞周期 细胞核有丝分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堂上练习,巩固知识 植物为什么会长大?观点一:细胞个体的增大观点二: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周期.swf一.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细胞分裂间期细胞分裂期1.细胞分裂间期G2:主要是一些相关蛋白质的合成S:主要是DNA的合成G1:DNA合成所需的蛋白质和核糖体的增生1)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间期前期有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2)中期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
5、道板上3)后期着丝点分裂成两个,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出现细胞板,细胞一分为二核膜核仁重新出现染色体重新变为染色质 间期 04N2N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1)描绘出细胞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图DNA 染色体 巩固提升2)左图为某一高等植物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B、该生物处在有丝分裂后期C、此时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的DNA数量为8 D、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2)左图为某一高等植物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B、该生
6、物处在有丝分裂后期C、此时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的DNA数量为8 D、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六、板书设计G1:DNA合成所需的蛋白质和核糖体的增生1)、细胞分裂间期S:主要是DNA的合成G2:主要是一些相关蛋白质的合成。2)、植物细胞核有丝分裂4.1.1 细胞的增殖一、细胞周期:1、定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 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2、分为: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所处时期DNA数量染色体行为核膜核仁纺锤体细胞板前期2N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消失出现无中期2N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无有无后期2N在两极形成数目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成两个,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无有无末期2N-N染色体重新变为染色质出现消失形成谢谢,请老师给予指正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