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034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21新高考通史历史(山东专用)二轮复习通史限时集训7 民国后期——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通史限时集训(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在国民革命失败后至1928年之间,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除上述几次起义外,还有一些以夺取城市为目标或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贸然发动的起义,先后遭到失败;有一些在起义以后,适时地将起义武装转向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实行公开割据或秘密割据。这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于()A科学理论的指导B实践经验的积累C社会现实的分析D游击战争的需要B根据材料“除上述几次起义外,还有一些以夺取城市为目标或主客观条件不具备而贸然发动的起义,先后遭到失败,适时地将起义武装转向农村,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

2、争,实行公开割据或秘密割据”可知,将武装起义的目标转向农村,是由于城市武装起义的失败,从而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基于大量的实践经验积累,故选B项。2(2020潍坊模拟)1928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颁布井冈山土地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次年4月,颁布的兴国土地法修改:“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一变化()A标志土地革命路线正式形成B有利于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有利于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D标志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C由之前不没收地主土地到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的变化,有利于孤立和打击地主阶级,故答案为C项;A项发生在1931年,排除;1928年国共合作已破裂,B项排

3、除;D项指的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排除。3(2020日照市三模)下图为不同时期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分布情况。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反映出()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B中共革命策略随形势变化而调整C中国共产党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民主革命的发展扩大了党的影响B根据材料所给数据可知,从1927年到1933年,这一时期党员的比重是农民的数量显著上升,这主要和当时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有关;从1938年开始,农民比重相对下降,此时的地主、中小商人和知识分子的数量有所上升,这主要和当时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有关,因此材料说明的是中共的革命策略随着形势的变化而调整,B项

4、正确;A项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道路开辟后,排除;C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1938年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民主革命”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4(2020潍坊联考)1936年5月5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停战议和一致抗日通电,明确放弃反蒋口号。这表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影响深远B国内阶级矛盾已经解决C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民族解放D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壮大C1936年5月5日,中国共产党明确放弃反蒋口号。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日之间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明确放弃反蒋。这说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民族解放,故选C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于1937年正式建立,排除A项;此时国内阶级矛

5、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但并未解决,故排除B项;此时敌后抗日根据地还未建立,故排除D项。5下表是由郭岱君主编的重探抗战史:从抗日大战略的形成到武汉会战 19311938一书整理的南京保卫战的有关数据对比,由此可以看出南京保卫战()中国军队日本军队参战兵力约11万约10万装备情况轻武器:基本为老式枪支,且配置不全;重武器:100毫米以上口径重炮8门,无独立炮兵部队轻武器:均为新式枪支,配置较全;重武器:105毫米以上口径重炮144门,独立炮兵部队损失情况阵亡约2万,突围失败被俘杀害约5万伤亡约2.6万A失败之主因是武器装备B在过程上属于虎头蛇尾C反映中国军队素质低下D体现片面军事抵抗路线 B由表格信息

6、可知,南京保卫战中,中国军队在人数大致相同,武器装备压倒式落后的情况下,以阵亡约2万人的代价,使日军伤亡达到2.6万之众,说明在战斗阶段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在突围时却损失惨重,说明在过程上属于虎头蛇尾,B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反映武器装备是失败主因,A项错误;由前所述,反映出中国军队的素质还是比较高的,C项错误;材料同样不能体现片面军事路线,故D项错误。6(2020青岛质检)1932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了各学科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部分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科目内容社会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远因近果、抗救方案国语读:东北

7、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算术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的损失、工商业等音乐国耻歌义勇军歌等A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B国耻教育始终是近代学校教育的主题C国民政府为全面抗战进行舆论准备D教育界要求建立统一战线的愿望强烈A根据材料“1932年”可知,当时正处于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三省沦陷,抗日战争开始。由材料“各学科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可知当时学校教育对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视,企图唤起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故选A项;“始终”一词过于绝对,根据材料无法判断我国近代学校教育主题是否始终为国耻教育,排除B项;1932年国民政府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非为全面抗战进行准备

8、,排除C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对学生的国耻教育而未强调对统一战线的愿望,排除D项。7(2020德州二模)广播剧最早产生于英国。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诞生了卧薪尝胆木兰从军文天祥史可法西施抱石投江等一大批广播剧作品。这反映出当时()A中国文化追赶世界潮流B历史学术研究空前发展C现实主义文学陷入低谷D文艺创作关注国家命运D根据材料信息,最早产生于英国的广播剧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广泛流行,中国此时诞生了一大批宣传历史上的不同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广播剧作品,主要是因为随着日本的侵华,中国文艺界对国家命运关注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现象,不是本质上反映的问题,排除;材料未涉及历史学术研

9、究,故B项排除;材料无法反映现实主义的发展状况,故C项排除。8(2020潍坊一模)民歌骂蒋匪“一骂蒋中正,全国下通令,进攻鄂豫皖,围剿我红军。二骂蒋匪军,勾结土豪和乡绅,血腥残杀我红军,手段真残忍”该民歌反映了()A国民大革命面临失败危机B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冲击C红军主力转战于江南各省D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背景B根据材料中“红军”的称谓,可知这是1927年到1937年的国共对峙时期,此时国民党正在“围剿”红军,材料表现的就是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同时国民党勾结土豪和乡绅残害红军,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受到国民党的严重冲击,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背景是国民革命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项错误

10、;材料中没有关于红军主力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背景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D项错误。9(2020青岛质检)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民主选举中,陕甘宁边区有80%的选民参加了选举,绥德、清润、延川等地达到95%,一些地方因陋就简发明了“圈选”“豆选”“洞选”、流动票箱、挨门串户等选举方式。这主要体现出()A人民民主选举广泛真实B民主政权建设包容开放C边区文化教育保守落后D统一战线得到广泛支持A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边区政府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投票方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参加基层选举,体现了人民民主选举的广泛真实,因此A项正确;B项体现在边区民主政权包容社会

11、各方面的代表,材料并未体现,排除;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陕甘宁边区的民主选举,不是边区文化教育落后,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民众对统一战线的态度,D项错误。10(2020泉州质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中国的海关管理权完全回到中国人的手里,并禁止外轮在中国内河航行。这些措施()A完成了国家领土收复B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C扫清了外国在华势力D瓦解了世界殖民体系B由材料“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海关管理权完全回到中国人的手里”“禁止外轮在中国内河航行”可知,否定列强在华特权,维护了领土、关税、内河航运权,故选B项。11(2020丹东高三期

12、末)1932年航空公路建设处面向苏、浙等6省发行一种“航空彩票”。计划每期发行500万元,其中10%用于各项开支,50%用于奖金,40%作为航空建设专款。彩票一经发行便风靡6省,引起民众抢购热潮。该彩票“大热”的契机是()A国民政府统一了货币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展开C民族战争形势紧迫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提出C1932年正逢抗日战争期间,民族战争形势紧迫,故选C项;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始于1935年,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35年,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提出于1935年瓦窑堡会议,排除D项。12(2020安徽联考)下图反映了19321934年间我国棉花总产量的变化情况。据

13、此可推知,这一状况()A促使自然经济逐渐退出历史舞台B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发展的结果C抵制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D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D根据示意图数据变化可知,19321934年间我国棉花总产量有较大增长,为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从而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拓展了空间,故选D项;自然经济退出历史舞台是在三大改造后,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是在1935年,排除B项;材料强调中国棉花产量,并未涉及对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的抵制,排除C项。13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吾国实不啻久已分为十百千小国”。1935年11月,国民政府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次年1月增加中国农民银行)三

14、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其他银行不再有货币发行权,流通中的纸币逐渐收回,停止使用。这一举措()A推动实现国家政治统一B加剧了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说明政府为抗战做了充分准备C由材料“从货币流通的角度来看,吾国实不啻久已分为十百千小国”“其他银行不再有货币发行权”可知货币改革的举措统一了全国的货币,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项;货币改革推动了国家市场而非政治的统一,排除A项;统一货币的举措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无关,排除。14(2020龙岩高三期末)193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

15、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则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毛泽东的分析意在()A总结国民革命失败教训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D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作准备B材料“半殖民地”“根据地”“无疑义地是正确的”,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性,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故选B项;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是放弃革命领导权,材料毛泽东论述的是民主革命道路,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不同于俄国革命“城市中心道路”,排除C项;材料1930年日本军

16、国主义还未发动侵华战争,排除D项。15(2020宝鸡质检)美国学者史华慈说:“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当毛泽东在西北(延安)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了新的内容。”这里的“新的内容”()A阐述了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B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D属于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D“毛泽东在西北(延安)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了新的内容”指的是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深刻论述了中国民主革命发展的基本规律,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完整理论,描绘了新民

17、主主义社会的蓝图,故选D项;阐述工农武装割据革命理论的是1928年毛泽东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以及1930年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排除A项;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是1956年毛泽东写的论十大关系,排除B项;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指的是1949年毛泽东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2020枣庄二模)中华苏维埃政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政权建设的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到1930年,农村红色政权遍及十多个省份,红军及地方革命武装达十万人,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二百多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第三次反“

18、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瑞金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重新调整划分了行政区域,制定了统一的法律和制度。发挥了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的作用。摘编自金冲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等材料二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中华苏维埃政权继续延续和发展。1935年,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的职能。西北办事处的成立,实现了陕甘宁苏区内原来几块根据地领导权的统一,为后来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1

19、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工农苏维埃政权的结束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开始。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时期”,逐步改变了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共产党在各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调动了各阶级抗日的积极性。贺永泰中华苏维埃政权在陕北(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条件,并简析其历史意义。(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苏维埃政权发生了哪些转变?这些转变说明了什么?(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农村红色政权遍及十多个省份,红军及地方革命武装达十万人,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可知,农村革命根据地不断发展,红军力量逐渐壮大;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

20、命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发挥了加强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的作用”可知,中华苏维埃的成立有利于加强对革命的统一领导,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的职能”可知,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职能;依据材料“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工农苏维埃政权的结束和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开始”可知,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改变为抗日民主政权;依据材料“逐步改变了对地主和富农的政策,停止没收地主土地,共产党在各

21、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可知,从没收地主土地转变为减租减息;第二小问,综上并结合中国史实来看,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革命形势的需要调整政策,而且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答案(1)条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红军的壮大;苏维埃运动的高涨;反“围剿”的胜利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4分)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全国性“工农民主专政”政权的尝试;有利于加强对革命的统一领导;巩固了革命根据地;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4分)(2)转变:成立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代行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职能;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由工农苏维埃政权改变为抗日民主政权;土地革命转变为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

22、土地转变为地主减租减息)。(4分)说明: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革命形势(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的需要调整政策;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而发行的四套邮票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发行的邮票(节选)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20周年4枚:毛主席的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40周年2枚: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八路军和民兵在长城内外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中国远征军、中国驻印军与盟军的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60周

23、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70周年13枚:“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东北烈士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滇西抗战纪念馆比较两个周年的纪念邮票,指出其中一处的不同,并提出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的相关问题。对比变化,可以拟定观点中国的抗战是十四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局部侵华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抵抗两方面论述;可

24、以拟定观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从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牵制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角度论述;也可以拟定观点抗战纪念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从抗日纪念馆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角度论述,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不同:70周年与50周年相比,突出九一八事变。(2分)观点:中国抗日战争始于九一八事变,长达十四年。(2分)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出了优秀党员深入东北,开始了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的抗战。“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利于人们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过程。(2分)侵略东北,是日本

25、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环节。日本从侵略东北到全面侵华,再到发动太平洋战争,日本的对外侵略是逐步推进的。日本是发动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策源地。“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助于人们理解日本侵华的本质和危害。(2分)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日本率先在中国挑起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世界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第一把战火。面对日本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十四年抗战”的提法有助于人们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4分)结论: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十四年抗战”的提法反映的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全

26、过程,更全面、更完整地反映历史。(2分)示例二:不同:50周年与40周年相比,增加芒友会师。(2分)观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2分)论述: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斗争。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进入全民族抗战时期。(2分)平型关大捷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武汉会战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百团大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2分)1942年1月,中国加入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中国远征军赴缅参战。1943年,参加开

27、罗会议,签订开罗宣言,与美、苏协调对日作战。中国的抗日战争与美英在太平洋战场的对日作战密切地配合,牵制了大量日本军队,有力支援了世界其他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4分)结论:在国共合作基础上,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战场歼灭日军大部分兵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18(2020日照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938年春,国民政府决定设置国民参政会为战时最高民意机关。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正式召开大会。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在内的160多位参政员参加会议。会议确定了“抗战到底,争取国家民族之最后胜利”的国策,通过了中共参政员提出的拥护国民政府实施抗

28、战建国纲领案等系列决议案。在1944年9月5日的参政会开幕式上,多位参政员指出,“中央地方各地之贪污现象,未能尽法惩治,为抗战建国时期之大患”,这一问题长期讨论而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抗战中后期陈嘉庚、黄炎培等参政员访问了延安,回到大后方后,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根据地赞誉有加。1944年9月,中共代表林伯渠在会上提出了联合政府的建议,不仅得到了中间党派的积极响应,甚至连美国方面在最初阶段也表示支持。蒋介石集团拒绝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1945年5月,中国共产党以“此次所谓新的国民参政会之召集完全出国民党一手包办”为由,明确宣布不再参加新一届国民参政会。7月,国民参政会四届一次会议在重庆召开,

29、中共参政员和许多其他方面人士未出席会议。280名参政员第一天到会的仅有180人,与会国民党参政员占参会总人数的84%。国民参政会运行过程以1944年为界分为前后期,国共两党的形象经历了国共双赢、国降共升阶段。据洪富忠战时中共在国民参政会的形象塑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国民参政会运行过程中的“国共双赢”“国降共升”现象做出合理解释。解析国共双赢:根据材料“1938年春,国民政府决定设置国民参政会为战时最高民意机关。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在武汉正式召开大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召开国民参政会,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有利于团结抗战;提高了国民党在全国的政治威望,提高了中国共

30、产党的政治地位,因此体现的是“国共双赢”。国降共升:根据材料“1945年5月,中国共产党以此次所谓新的国民参政会之召集完全出国民党一手包办为由,明确宣布不再参加新一届国民参政会”可知,这一时期参政会揭露国民党的政治腐败、执政能力低下,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推行独裁政治,压制民主,对其形象必然产生不利影响;根据材料“抗战中后期陈嘉庚、黄炎培等参政员访问了延安,回到大后方后,他们对中国共产党治理下的根据地赞誉有加”可知,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成就和治理能力得到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积极追求民主政治,对政治形象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因此体现的是“国降共升”。答案国共双赢:国民参政会的召开,有利于抗日

31、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有利于团结抗战;提高了国民党在全国的政治威望,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6分)国降共升:参政会揭露国民党的政治腐败、执政能力低下,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推行独裁政治,压制民主,对其形象必然产生不利影响。中国共产党根据地建设成就和治理能力得到宣传,中国共产党团结民主党派积极追求民主政治,对政治形象的提高起了积极作用。(6分)19(2020镇江高三期末)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这以前,中国人民也发生过多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政治行动。可是它们或者是单纯的军事行动,或者是只有较少人参加的爱国活动。五四运动就大不相同了。它

32、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许多人忧愤填膺。他们聚在一起便畅谈国家面对的危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二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晏阳初农民抗战的发动(1937年10月)(1)根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的主

33、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天地”的打开带来的主要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是如何推动“真正的新中国国家”走向形成的?(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它所牵动的社会面如此之广,表现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顽强意志,使反动势力张皇失措”可得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彻底反帝反封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一旦经历过五四这次大风暴的洗礼,在他们眼前便打开一个新天地,带来从来没有的思想大解放,完全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条件。第(2)问,根据材料二“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抗战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战性质和地位角度可得出:中国取得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答案(1)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彻底反帝反封建。影响:促进思想解放;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条件。(6分)(2)抗战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中国取得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任答3点得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