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019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知耻则有所不为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己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利于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

2、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

3、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联系。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

4、、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B. 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 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

5、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耻感文化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D. 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B. 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C. 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D. 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

6、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B. 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向层面的展示。C. 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D. 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答案】1. C 2. C 3. A【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

7、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不屈不挠,利于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分析可知,耻感文化有助于“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但它本身并不“是”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C项,原文说的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这种价值”指的是“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而不是“耻感文化”,偷换概念。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

8、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

9、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

10、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注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4.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B.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

11、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C.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D.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B. 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C. 剖符,符,凭信。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史记:“仆之

12、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D. 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史记项羽本纪:“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B. 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C. 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

13、于汉王朝。D. 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7. 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答案】4. C 5. A 6. B 7. (1)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2)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解析】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首先应将句子回归文本,

14、结合语境理解大意。做此题时一是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二要注意每句表达时的主语。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A “前倨后恭”应该改为“倨傲无礼”。6.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B根据原文“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B项中“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系无中生有。7.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能力。第一句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弃反:背弃;捐:抛弃;以:凭借;且:将要。第二句中,重点

15、的实词虚词: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偏在“入”;非常:古今异义词,不一般的;岂:表反问,怎么。参考译文: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 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他。陆贾就此向 尉佗说道:“您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 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

16、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大汉天 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暂且罢兵,派遣我授予 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你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倘 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你祖先的坟墓,诛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

17、带领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你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 尉佗听罢,于是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太失去礼节了。”接着,他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有德有才 呢?”陆贾说道:“你似乎比他们强一点。”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国。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 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你的人数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

18、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 郡罢了,你怎么竟同汉王相比呢!”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于是就非常喜欢 陆贾,留下他和自己饮酒几个月。尉佗说:“南 越人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的道理。”陆贾完成授予尉佗南越王封号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赵。秦国兼并了六国,统一天下。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嚣得病将死,把龙川令 赵佗召来,任嚣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

19、文书,让他代行南海郡的职务。任嚣死后,尉佗趁此机会逐渐用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被消 灭后,赵佗就攻击并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已经平定了天下,因为中原百姓劳顿困苦,所以汉高祖放过了赵佗,没有杀他。汉高帝十一年, 派遣陆贾去南越,赐予尉佗南越王的称号。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登河北城楼作王维井邑傅岩上,客亭云雾间。高城眺落日,极浦映苍山。岸火孤舟宿,渔家夕鸟还。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注】井邑:市井。傅岩:地名,相传为商朝傅说隐居之地。客亭:供旅客休息之所。广川:古县名,位于今河北省景县西南部。因城中有长河得名。8. 以下对本

20、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描述的是诗人登上城楼所见到的景色,不但有喜悦与壮美的感觉,而且使整个画面呈现出如梦如幻的迷离之感。B. 第四联写傍晚时分天地间一片寂寥,“我”的心与广川一样闲适,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以山水为乐的情怀。C. 第二联对偶工整,如“高城”(高高的城楼)与“极浦”(远处的水滨),“眺”(远望)与“映”(辉映)。D. 全诗的诗眼是“闲”。诗人登楼眺望,从傅岩自然会想到傅说的隐居,然后看到傍晚的景色,感受到了生活在大自然中的自由的快乐。E. 全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渲染烘托,乐景衬哀情,从大处落笔,既渲染了山川宏丽的气象,又展现了风土人情之美

21、。9. 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本诗第二、三联就具有这个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8. AE 9. 诗人善于选取典型的有画面感的景物(或采用远景与近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描绘。第二联,选取“高城、落日、极浦、苍山”这四个意象,构成了一幅“落日图”。落日下,水映苍山,高高的城池耸立,阔大而悠远。第三联,选取“岸火、孤舟、渔家、夕鸟”这四个意象,构成了一幅岸边打鱼者傍晚归家的风俗生活画在第二联所描写的阔大而悠远的图景下,显得灵秀而细腻。【解析】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A项结合首联内容分析,高高的城楼与西下的落日相望,遥远的水面上映着苍山的倒影;岸边的一点儿温暖的昏黄火光,

22、那是孤舟停泊的地方。“喜悦与壮美”错误,应为“辽阔与沧桑”。E项“渲染烘托,乐景衬哀情”分析错误,诗中无据。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9.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内容的赏析。结合题干提示,王维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结合二、三联内容分析此特点,找出诗中选取典型的有画面感的景物。颔联结构的布置也具有绘画般的技艺:高处的城楼,略低的夕阳,遥远的水边及更远一些的苍山倒影,错落参差,具有画面的美感。颈联两句,作者将视角从辽

23、阔的大背景中拉回,关注于眼前的小景与细景:岸边温暖的渔火,小船,渔家,夕鸟,在前面大景观的铺垫之下,细节的描绘让读者感到的是融融的暖意。名句名篇默写10.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用“_,_”,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2)杜甫蜀相中“_,_”两句通过景物写祠庙内的寂寥冷清,更深刻地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3)陆游在书愤中表明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仍以诸葛亮自况的名句是:“_,_!”【答案】 (1). 落霞与孤鹜齐飞 (2). 秋水共长天一色 (3). 映阶碧草自春色 (4). 隔叶黄鹂空好音 (5). 出师一表真名世 (6)

24、. 千载谁堪伯仲间【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鹜”“好”要理解字义去记忆。文本类阅读题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为生存辍学走上写作之路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前行着,拥挤的人群,熙熙攘攘。有的人是只负责观看风景的普通乘客,命运的方向不由他过问;有的人扮演的是列车员的角色,在时代的大环境下,作为先锋,引领着这辆列车的前进。爱玲,便是后者。1942年,爱玲和炎樱回到了上海,仿佛在上海,也只有上海,才是她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对于在港大没有毕业,爱玲一直耿耿于怀,只能转入上海的圣约翰大学继续深造,为的是“至少拿张毕业

25、文凭”。弟弟张子静很高兴,因为他也准备报考,姐弟俩终于可以在同一所学校碰面了。可是,由于经济上的窘迫,学费无从着落,子静记得姐姐“叹了一口气”。回到上海,爱玲投奔了姑姑,住在郝德路192号的爱丁顿公寓。姑姑虽然继承了不少遗产,一度生活阔绰,可是因为投资股票,恰逢时局动荡,一下破产了。即便是在洋行、电台里打几份工,也只能解决自己的温饱,无力再顾及爱玲的学费和生活费。于是,便告诉爱玲,当时她的父母协议离婚的时候,约定她以后的教育费用由父亲承担,而爱玲港大三年的学费全部由母亲出,现在应该由父亲承担了。可是,爱玲始终觉得拉不下面子,那个父亲,以及他的家,自己曾经发誓是不打算再理会了的,4年期间,父女情

26、分已然了断,如今放下自尊突然管父亲拿钱,仿佛是在一间暗无天日的屋子里找到一个出口那么艰难。张子静回到家后,趁后母不在家的机会,向父亲简要介绍了姐姐的窘境,张廷重听罢,立刻陷入了沉思,可能不是心疼钱,只是在犹疑和女儿见面是不是觉得很尴尬,毕竟对于女儿离家出走之事他始终耿耿于怀。不过,考虑片刻,他还是对儿子说:“你叫她来吧。”过了几日,爱玲终于见到了阔别4年之久的父亲,不过不再是那幢逃走的别墅,而是在另外一幢小洋房。爱玲后来在小说怨女中对于衰落的父亲,做了更为生动的描绘:“到底清朝亡了国了,说得上家仇国恨,托庇在外国租界上,二十年来内地老不太平,亲戚见了面就抱怨田上的钱来不了,做生意外行,蚀不起,

27、又不像做官一本万利,总觉得不值得。政界当然不行,成了投降资本,败坏家声守着两个死钱过日子,只有出没有进。”爱玲与父亲在相隔4年后重新见面了,双方有些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感,彼此都有些陌生,只是简单地把自己的学习计划向父亲说了说,便无二话。父亲也没多说什么。“学费我叫你弟弟送去。”十分钟的短短会面,没有什么大的进展,以至于横亘在父女心中的那份心结,始终没有机会打开。张子静回忆说:“那是姐姐最后一次走进家门。此后她和我父亲就再也没有见过面。”不过,学费总算拿到手了,爱玲转学进入了圣约翰大学文学系四年级学习,子静也进入了经济系一年级。不久,炎樱也转学到了这里,两人继续着港大时期的友谊,形影不离。然而,这

28、份简单的快乐,没有延续多长时日,便宣告结束了。虽然学费已经解决了,可是母亲自1939年去新加坡后,杳无音讯。倔强的爱玲,又不想成为姑姑的负担,哪怕她算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不想让姑姑的生活雪上加霜。实际上,从父亲家里逃出的那一天开始,爱玲就放弃了继承张家的财产,或者嫁入豪门依靠一个自己或许根本不爱的男人过着体面光鲜生活的机会,似乎受到母亲、姑姑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也决计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用自己的脚,丈量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么阔远。于是,坚持了两个月不到,爱玲又辍学了。子静跑去劝说姐姐去当老师或者编辑,都被爱玲否决了,她觉得自己性格内向,孤傲不群,不善于表达,反正,她早有自己的安

29、排,宽慰弟弟说:“我替报馆写稿就好。这阵子我写稿也赚了些稿费。”1942年,窘迫的境遇并没有把爱玲推向生活的地狱,反而为她打开了一扇门,一扇通往新世纪,前途无限光明的大门。两年之后,上海最璀璨的一颗文学新星冉冉升起了。(摘自潘飞永远的张爱玲,有删改)【相关链接】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其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张爱玲的教育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虽然她日后能够成为一位杰出的作家凭的是自己的勤奋努力,但她的家除了是一个没落的贵族之家外,还可以说是一个书香门第。她的

30、祖父是科举出身,她的父亲有旧式的文化教养,她母亲则是“知识女性”。(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A、张爱玲在港大没有毕业,回到了上海,转入上海圣约翰大学继续深造,她认为只有在上海才是自己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B、张爱玲投奔自己的姑姑,生活阔绰的姑姑却因为投资股票而破产,失去了生活的“支柱”,无力再顾及爱玲的学费和生活费。C、张爱玲的父亲对女儿的出走耿耿于怀,当儿子说出姐姐张爱玲的窘境后,张父因为疼钱而沉默,最终还是答应给张爱玲学费。D、张爱玲能够成为上海最璀璨的文学新星,并在文学上取得很大的成就,既有她本身勤奋的因素,也有她父母对她的影响。E、文章写张爱玲

31、的弟弟张子静非常关心姐姐张爱玲,并引用了一些张子静的话语,这样写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和新颖性、创新性。(2)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张爱玲在求学道路上辍学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析。(4)为了生计辍学而走上写作道路,你从中对张爱玲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1). DB (2). (2)内容:文章第一段运用形象的比喻,表面上写了乘客与列车员的不同,实际上是表现每个人的人生轨迹各有不同,性格命运各异,只有善于把握自己人生的人生命才有光彩。结构:引出张爱玲是生命的先锋者这一内容,引发后文对张爱玲生平的探究,包含着对张爱玲的高度肯定赞扬。(3)母亲到新加坡杳无音

32、信,没有了母亲的学费支持。姑姑因为投资失败,而生活拮据,无法供给她的生活费和学费。与父亲闹僵,发誓离开父亲,自尊使她难以向父亲开口。不愿给姑姑增加负担。(4)自尊心过强。张爱玲因为后母而与父亲闹僵,毅然逃离家庭,在学费无着落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尊。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在境遇困窘的情况下,仍然追求不止。勇于挑战困难。在母亲去新加坡杳无音信,学费无果的情况下,自己勇于承担,也不给姑姑增添负担。打破旧的藩篱,勇于做新的知识女性。张爱玲受母亲和姑姑的影响,决定走职业女性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来养活自己。倔强内向,孤傲不群。张爱玲虽然与炎樱形影不离,但是,她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解析】(1)试题分析:本

33、题主要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A项“她认为只有在上海才是自己上演人生大戏和好戏的舞台”错,这是作者的观点,并非张爱玲认为。C项“因为疼钱”错,与原文“张廷重听罢,立刻陷入了沉思,可能不是心疼钱,只是在犹疑和女儿见面是不是觉得很尴尬”不符。E项“增强了材料的真实性和新颖性、创新性”欠妥,没有“新颖性、创新性”。(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段的作用。结合题干提示,分析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文章第一段,写“时代的列车”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比喻不同人的人生。“普通乘客”“列车员”是用来说明不同的人的人生的不同,有的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有的会勇敢的把握自己的命运。说明了这样的道理,自然引出下文对张爱

34、玲的介绍,突出她是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人,表达对她的尊敬和赞美。(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筛选概括。张爱玲在求学道路上辍学的原因可以从文中相关的介绍中概括,“母亲自1939年去新加坡后,杳无音讯”“倔强的爱玲,又不想成为姑姑的负担,哪怕她算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不想让姑姑的生活雪上加霜”“从父亲家里逃出的那一天开始,爱玲就放弃了继承张家的财产,或者嫁入豪门依靠一个自己或许根本不爱的男人过着体面光鲜生活的机会,似乎受到母亲、姑姑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也决计走上职业女性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用自己的脚,丈量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么阔远”。如此,来自母亲的、父亲的、姑姑的和自己的各方面原因,都是

35、他辍学的原因。点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4)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阅读文本,张爱玲的性格特征逐渐显露出来。她出身于书香世家,但又遭受了父母离异的痛苦,这样的经历形成了她“性格内向,孤傲不群,不善于表达”的特性。受到受到母亲、姑姑潜移默化的影响,她也决计走上职业女性

36、的道路,用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用自己的脚,丈量外面的世界到底有多么阔远。虽然这条路走起来会很困难,但她的尊严要求她不会去和父亲妥协。这些都可以从文中概括出来,学生作答要分条论述。语言文字运用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26日下午,莫言的小说苍蝇门牙手稿捐赠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至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手稿拍卖风波尘埃落定。B. 作品是文化工作者安身立命之本,如果作品被市场牵着鼻子走,如果观众从作品中获取的只有过度消费的娱乐,那么文艺市场最终将走向低俗和庸俗。C. 一切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论,不论是谁说的,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

37、的伤害。D. 面对呈井喷式发展的微电影市场,不少人心怀疑问:今后的微电影到底是会成为链条式产业,还是仅仅是昙花一现,最终沦为吉光片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明确了这些成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根据语境进行判断,即可选出答案。A“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B“安身立命”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C“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D“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的文物。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森林中国”活动将深入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现、宣传、寻找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生态英雄。B. 习总书

38、记的“民生观”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的深刻体现,也是指导我们夯实执政之基的强大武器。C. 近期,西双版纳州旅游协会因涉嫌垄断经营,并制定了一套具有“强制效力”的排他性旅游,被媒体再度曝光。D. 共建海上丝路,将重新打通阻塞多年的亚欧经济,构建起一个连通东盟、南亚,甚至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时要注意分析句子成分、理解句子意思。A项语序不当,应为“发现、寻找、宣传”。C项成分残缺,“制定”缺少与之相搭配的宾语中心词,可在“排他性旅游”之后加上“规范”。D项搭配不当,“打通”与“亚欧经济”不搭配,可在“亚欧经济”之后加上“动脉”。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39、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4.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社会情绪能力”是继“情商”之后,目前国际上脑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是不一样的。_,_,_。_。_,_。过去我们认为,这些问题说教就可以解决,但其实不然,这些都与脑的发展基础相关。人的智商一直是可以完善、可以发展的而智商的高低,至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而不至于毁灭你的生活只要你不断学习,知识就会长进,智商就会提高你过得快不快乐,都取决于这五个方面但社会情绪能力是决定人一生幸福的关键社会情绪能力包括正确地评价自己、能了解别人的情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等五个方面A. B.

40、C. D. 【答案】B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我谓江南文化以灵动,水的灵动;我谓西北文化以沉稳,山的沉稳。求之于诗,若江南文化是轻盈明快的七绝,是 _;西北文化则是古朴厚拙的五古(五言古风),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求之于词,若江南文化是柳永的缠绵悱恻,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西北文化则是_,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求之于时序,若江南文化是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阳春三月,是温飞卿的鲜艳秾丽;西北文化则是_,是王安石的朗肃内敛。上天以水的灵动和山的沉稳分别滋润着江南文化和西北文化,使得中国文化不至于太单调

41、、太寂寞。【答案】 (1). 李白的清新俊逸 (2). 东坡的旷达豪放 (3). 秋风萧萧、雨雪霏霏的深秋严冬【解析】答成一个季节也可以。16. 分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并合理推断其原因。要求: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结论和原因不超过30字。我国的文盲率,从2000年的6.72%下降到2010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2000年的3611人上升为8930人。(1)结论:_(2)原因:_【答案】 (1). (1)居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 (2). (2)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转换的题目,注意题干

42、提示内容和数据的变化。注意文盲率和有大学文化程度的数值变化。文盲率下降,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在增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推测原因。注意字数的要求。写作 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记者采访一位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致胜诀窍呀?”赛车冠军说:“许多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抱怨自己的赛车不够好,天气不行,发挥不正常。总之,一大堆理由,但从来没想过应该检讨的,其实是他自己。如果一个车手仔细地去打扫赛道的胎痕,他就会明白高手过弯道的技术和路线是多么的出众,更会明白自己输在哪里!”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

4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个字 ;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答案】学会反省赛车冠军的话告诉我们,失败了,有了缺点错误,不要怨天尤人,而应反省自己。“人,一撇,一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句话是一位哲人说的。的确,因为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完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才能进步,才会随时代一起创新,一起进步。为了不断完善自己,人们就需要学会自我反省。反省即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学会反省,就是人做出一件事实作出自我检查。古人云:“知人者昏,自知者明。”的确,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试想,如果一个人自己不能了

44、解自己,目空一切,心胸狭窄,心比天高。又怎么会虚心进取?就更不用说成功了。古人邹忌自知自己不如城北徐公美,但却从中得出客人有求于他,他的妻子爱他,他的小妾害怕他,都是因为有求于他,这说明他是一个注重自省自知的智者。先哲说:“人生的真谛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的认识自己。”许多教育家认为,一个人的反思意识应从小培养,因为让学生学会反思,可以使学生调节学习策略,选择学习方法,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自学性。传说中,上帝为人们挂上两个袋子,一前一后地挂着,前面的袋子装着别人的缺点,而后面的袋子则装着自己的缺点,所以人们做错事就习惯去别人身

45、上挑毛病,很少怀疑自己。就像小时候,每当我们不小心跌倒了,第一个念头就是看看什么东西绊了脚,我们总是怪别人乱放东西,实在找不到还可以怪路不平很稳,虽然这么做没有减轻疼痛,却找到一丝安慰,可以证明自己没有责任。人生需要反省,人生必须反省。反省昨天为了明天;反省失败为了成功。很难想象,没有反省的人生是多么可怕。反省是一种品质,使我们清醒。不断地反省,我们会拒绝重复性错误。反省,让我们走在时代的前列,不会错过即将到来的机遇。没有反省就没有新的发现。在痛苦中反省,我们不再孤独;在闲适中反省,我们不再空虚;在奋进中反省,我们不会偏离目标;在安逸中反省,我们不会沉沦;在失败中反省,我们不会气馁;在成功后反

46、省,我们不会停顿。所以,当我们遇挫折时,我们只能怪自己没有选择好。因为任何时候,学会反省自己,始终是最明智、最正确的生活态度。【解析】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时,可根据材料中的有价值的信息构思立意。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难度不大,冠军说一些人失败了总是找“一大堆理由,但从没想过应该检讨的,其实是他自己”,揭示出材料的主旨所在,就是,能够自我反省的人才能取得成功。由此可以得到这则作文的立意:面对失败,不要怨天尤人,要寻找自己的不足;善于

47、反省;学会检讨自己等。名言链接: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曾 子 2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 得失。 唐太宗 3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 毛泽东 4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要重复错误。 周恩来 5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 雨果 经典素材链接:1自我反省的伯启。 夏朝的时候,背叛的诸侯有扈氏率兵入侵,夏禹派他的儿子伯启抵抗,结果伯启被打败了。他的部下很不服气,要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

48、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粗茶淡饭,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敢再来侵犯,反而自动投降了。遇到失败或挫折的时候,要善于反省自己,检讨自己不足的地方,只要善于学习,积极克服自己的弱点,不断取得进步,才能增强竞争的实力。 2托尔斯泰的成功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但是,他也曾有过一段轻狂的年少岁月。15岁时,托尔斯泰读大学文科班。然而,他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强迫退学。不过,他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而是认真思索,进行了反思。他把自己的各种缺点都仔仔细细地写在日记本上。以后,他随时对照检查。一

49、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就立即改正。从此,托尔斯泰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不断反思自己的过程中,他成为了一代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经过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些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最有力的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技巧点拨】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比如本题就

50、可以抓住“总之,一大堆理由,但从来没想过应该检讨的,其实是他自己”这句话进行立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构思前应仔细阅读材料,明白材料所蕴涵的道理,立意要着眼于整个段落,然后确定立意。根据题中材料,可有如下参考立意:“面对挫折或失败,不要怨天尤人,要寻找自己的不足”;“善于反省”;“善于学会检讨自己”等。只写“细节决定成败”、“要善于思考”“要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大问题”等,按偏题算。评卷时对立意的要求可宽松一些,将评分重点放在学生作文的评价上,不轻易确定跑题;在书写方面可酌情加减分数以强化对书写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