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9244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历史 人民版选修4学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优化提升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专题优化提升一、关于封建社会的“盛世”“治世”和“中兴”1主要表现及特征:在封建社会里,封建朝廷对统治阶级有些控制力,让多数农民(自耕农)保留一些剩余生产物,得以维持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和进行再生产,社会上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秩序稳定、矛盾缓和、民族和睦、文化昌盛等现象。这就是所谓“治世”“盛世”或“中兴”。它的出现有三种情况:(1)在长期战乱或分裂之后,社会经济凋敝,急需安定秩序,休养生息,新王朝的统治者顺应形势,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因而出现了“治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2)王朝建立多年后,在长期休养生息、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基

2、础上出现的“盛世”景象,如开元盛世等,这类盛世因承平日久,强盛中也隐含着危机,如天宝危机和安史之乱的出现。(3)在王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之后,经过改革,调整政策,使王朝有所振兴,出现所谓的“中兴”,如昭宣中兴、光武中兴,但中兴并未解决社会根本矛盾,其出现也是暂时的。2“盛世”“治世”和“中兴”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2)具体原因前朝末年农民起义对地主阶级的沉重打击,迫使新王朝的统治者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当朝帝王良好的个人素质,善于用人纳谏,居安思危。经济上,采取重视发展生产的措施;社会政局方面,政治清明,社会安定。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正确处

3、理民族关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互通有无,在文化方面,具备了文化繁荣的条件。广大人民辛勤的劳动生产活动,为“盛世”“治世”或“中兴”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新成果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二、准确评价历史人物1特定的历史背景:背景是历史人物活动的舞台,必须将历史人物放在他所生活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进行评判,否则,人物同样的活动如果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那就可以做出完全不同的评价。2确定评价标准:我们看一个人物的活动或举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仅从道义的角度去考虑,而要看其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

4、阶级分析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4克服英雄史观:历史上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个性特点对事物有一定的影响力。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不能夸大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

5、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解析 (1)可从唐朝时综合国力强大、对外贸易繁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政府的边疆政策和民族政策等角度概括。(2)可从高仙芝前期征战的功绩和后期的杀掠、战败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1)唐朝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2)维护唐

6、朝的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2材料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

7、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据元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解析 (1)结合材料中“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等信息,从成吉思汗的目的、丘处机的才能与学识等角度回答。(2)从民族融合、元朝的统治以及文献记录等角度加以分析

8、。答案 (1)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2)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3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时”。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

9、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解析 (1)从皇帝提倡、士大夫议政风气及包拯的个性等角度分析。(2)从百姓对清官的期待、儒家思想的影响及笔记、话本、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的塑造等角度归纳、概括“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答案 (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

10、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4材料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

11、,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解析 (1)韩愈生活在唐中后期,当时政治上藩镇割据,思想上皇帝崇信佛教,冲击了儒学,文学上是空洞无物的骈体文盛行。(2)根据材料得出,韩愈的思想对儒学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答案 (1)唐朝由盛转衰;内容空洞的骈体文流行;佛教盛行,华夏传统受到冲击。(2)排斥佛学,弘扬儒学;提出“道统”论,承上启下;成为宋

12、代理学的先声。5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阅读下列材料:材料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此后,太宗提出:“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何谓为明君?”魏征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贞观期间,太宗屡屡对“一士之谔谔(直言)”表示“此言是也,当为卿改之”,并赐绢帛。贞观六年,太宗对侍臣说:“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

13、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就“明君”执政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君道”产生的客观因素。(3)以帝王政治为视角,综合评价唐太宗的“君道”。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兼听”“冀凭直言”等概括唐太宗的“君道”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等角度作答。(3)限定从“帝王政治”的角度评价唐太宗的“君道”,可结合唐太宗统治的目的、对唐朝及后世统治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答案 (1)内涵:严肃法令,遵守法律;减少独断,广任贤良;兼听纳

14、谏,激励直言。(2)因素:隋朝无道而亡(农民战争的威力);传统儒家的民本、仁政思想;大乱初定,经济凋敝。(3)评价:唐太宗的“君道”是古代开明政治的典范,促成了封建治世的出现,成为古代统治者的“明君”理想。但唐太宗的“君道”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统治,其实施有赖于帝王的个人品质,唐太宗晚年背离了自己的这一“君道”。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始皇: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公哉!章太炎秦政记:古代的国君,凡属施政公平的,没有谁能比秦国更富有成效。秦始皇居于王位而统治天下,而他的子弟却没有官职。他所任用的将相李斯、蒙恬等人,都是功臣良将

15、。但对名门大族,却加以诛灭,不让他们兼并扩张。(1)王夫之评价秦始皇“私”,而章太炎评价秦始皇“公”,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各自的论据。(不可照抄材料)(2)从材料可见,就对秦始皇评价的方法而言,王夫之和章太炎都存在相同的缺点和优点,请予以说明。解析 (1)根据材料“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可知,王夫之认为秦始皇之“私”在于皇位传与子孙后代;根据材料“他的子弟却没有官职。他所任用的将相李斯、蒙恬等人,都是功臣良将。但对名门大族,却加以诛灭,不让他们兼并扩张”可知,章太炎认为秦始皇之“公”在于未分封其子弟,任用有才能的人,打击豪门贵族。(2)缺点:根据史学理论,王夫之、章太炎都没有对“公”“私”作出明确的

16、规定;对秦始皇的评价都只从单一方面论述,不够全面;二者对“公”“私”的论述都存在一定夸大的成分。优点:二者都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答案 (1)王夫之认为其“私”:天下为一己私有,皇位私传子孙后代。章太炎认为其“公”:施政富有成效;任人唯贤,打击世袭贵族。(2)缺点:没有对“公”与“私”做定义规范,不能使用相同定义来进行讨论;只抓住秦始皇某些方面来评价,不够全面;对“私”与“公”均有夸大的评价;对“公”与“私”不是以对生产力、人民群众是否有利来做标准评定。优点:基本上能根据史实来讨论;没有对与自己不同观点的人进行人身攻击。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长城修筑情况地段修筑

17、概况东段:辽宁阜新市内蒙古化德县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累石为城、树榆为塞中段:内蒙古兴和县乌兰布和沙漠北缘在战国赵长城基础上加以重新修缮,阴山至贺兰山间的广阔缺口是新筑的;依托大青山和阴山,主要用石块垒砌西段:内蒙古准格尔旗甘肃岷县鄂尔多斯高原上的长城随山就势高低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摘编自董耀会万里长城纵横谈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材料二(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摘自中国军事通史(第四卷)(1)据材料一,概述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

18、,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解析 (1)要根据材料的关键信息加以概括说明,如“沿用战国燕长城旧迹,部分是新筑的”“随山就势高低起伏,城墙系夯土筑造”。(2)第一小问要结合秦朝统一六国的史实归纳历史背景,第二小问要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列举史实加以论证。答案 (1)对旧长城重新修缮;借助地形新建长城;就地取材,建材多样。(2)背景:秦灭六国,统一中国。评述:这一观点符合史实。第一层次(修筑长城层面):秦始皇修筑长城,加强了边防,保证了社会安宁。滥用民力修筑长城,引起人民反抗,加速了秦朝灭亡。第二层次(实行统治层面):秦始皇实行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9、;其实行暴政,加速了秦朝灭亡。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元年,李世民就指出:“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此后还多次指示臣下:“国家法令,惟须简约”,“不可轻出诏令”。“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李世民自己先后怒杀大理丞张蕴古和交州都督卢祖尚以后,又再三追悔,自责思虑“不审”,甚至斥责臣僚们不该不加谏阻,以致错杀了人因此当时虽然已有“三复奏”,即死刑执行前应向皇帝请示三次的规定,但他认为并没有解决问题,于是再又规定了“五复奏”,即决前一日、二日复奏,执行之日又三复奏的制度。并且规定“自今门下复理,有据法合死而情可宥者,宜录状奏”。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

20、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论君道(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太宗的法制思想有哪些突出特点。(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太宗君道思想形成的原因及对当时的影响。解析 (1)由材料一“用法务在宽简”可知唐太宗的法制思想是立法力求宽简;由材料一“不可轻出诏令”可见法令要力求稳定;由材料一“五复奏”可见对死刑严肃慎重。(2)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李世民在位时的政治背景,可见唐太宗是吸取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政治上需要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受“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第二小问影响,法律的宽简、稳定、慎重,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贞观之治的形

21、成,有利于经济恢复。答案 (1)特点:立法力求宽简;法令要力求稳定;对死刑要严肃慎重。(2)原因:吸取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唐初政治上需要稳定,缓和社会矛盾;受“以民为本”思想的影响。影响: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治世局面的形成;有利于封建经济恢复,生产恢复。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学士索额图请诛诸臣之建议撤藩者,上不许,惟驰诏止闽、粤两藩勿撤。削吴三桂官爵,宣示中外,下其子应熊及家属与狱。察哈尔、科尔沁诸蒙古各请兵马从征讨伐,诏回牧听调。西藏达赖喇嘛奏言:“三桂若穷蹙请降,可宥其一死;倘竟鸱张,不若裂土罢兵。”(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勘定三藩记上材料二臣源曰:恭读平定三逆方略,而

22、知期战胜与朝庙者数端:一则不蹈汉诛晁错之辙,归咎于首议撤藩之人;二则不重达赖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三则不宽王贝勒老帅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四则论录绿旗诸将等,以从古汉人叛乱,至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故一时张勇、赵良栋、王进宝、孙克让奋于陕(清)魏源圣武记卷二康熙勘定三藩记上(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处理三藩之乱问题上,朝野有哪两种意见?康熙帝的主张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取得胜利的原因。解析 (1)第一小问意见,材料一中“大学士索额图请诛诸臣之建议撤藩者”说明朝中以索额图为代表的官僚主张不撤藩。材料一中“西藏达赖喇

23、嘛奏言:三桂若穷蹙请降,可宥其一死;倘竟鸱张,不若裂土罢兵”说明地方以达赖喇嘛为代表主张割土分裂。第二小问康熙帝的主张及措施,材料一中“上不许,惟驰诏止闽、粤两藩勿撤。削吴三桂官爵,宣示中外,下其子应熊及家属与狱。察哈尔、科尔沁诸蒙古各请兵马从征讨伐,诏回牧听调”说明其主张为平定三藩,措施是削夺吴三桂的官职,将他的儿子下狱,调兵征讨。(2)材料二中“恭读平定三逆方略,而知期战胜与朝庙者数端”体现其原因讲究策略;材料二中“不重达赖喇嘛裂土罢兵苟且息事之请,力申天讨”体现其原因为态度坚定;材料二中“不宽王贝勒老帅养寇之罪,罚先行于亲贵”体现其原因为赏罚分明;材料二中“论录绿旗诸将等,以从古汉人叛乱

24、,至用汉兵剿平,岂有满兵助战?”体现其原因为重用汉人和绿营。答案 (1)意见:朝中以索额图为代表主张不撤藩,地方以达赖喇嘛为代表主张割土分裂。主张:康熙帝主张平定。措施:采取了削夺吴三桂的官职,将他的儿子下狱,调兵征讨等措施。(2)原因:讲究策略,分化三藩联盟;态度坚定,不与吴三桂讲和,坚决镇压;赏罚分明,即使是满族贵族,战争不力也要受到处罚;重用汉人和绿营。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诗昭君墓南北分天地,存亡见庙谟。含悲辞汉主,挥泪赴匈奴。目睹当年冢,心怀四海图。葆旌巡远徼,蕃落效驰驱。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迂。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漠漠龙沙际,寥寥雁塞隅。偶吟因有触,意独与人殊。材

25、料二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溯至汉唐宋至明,历代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附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1)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意独与人殊”的理解。(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的民族政策及其意义。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迂。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的信息可知康熙“意独与人殊”的原因是对西汉和亲政策持否定态度,认为对少数民族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才能相互

26、信任,友好相处,布德政于荒途。(2)第一小问政策,根据材料二中“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可知其政策为和平安稳的方式为主,武力征讨为辅;第二小问意义,结合对国家稳定和民族关系的影响分析作答即可。答案 (1)理解:康熙对西汉和亲政策持否定态度,认为对少数民族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才能相互信任,友好相处,布德政于荒途。(2)政策:和平安稳的方式为主,武力征讨为辅。意义:促成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发展,为我国近代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司马昭是西晋王朝的开创者之一,是古代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公元260年,魏帝曹髦率宫人三百余人讨伐司马昭,司马昭马上派兵镇压,其

27、手下将领成济将曹髦刺死,后来司马昭以“大逆不道”罪诛杀成济一族。后人多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带有贬义色彩的评语来评价他。公元264年司马昭平定蜀国,采取措施进行治理。他下令“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赋之半五年”,缓解百姓的困境,如果迁到中原地区的,官府供给二年的粮食。为了防范蜀汉政府的残余势力在益州东山再起,司马昭把蜀汉政权中非益州籍的文武官吏,全部召回到中原地区,赐以官职,有的还赐以爵位。为了争取益州地主集团的归附,司马昭对蜀主刘禅采取了安抚笼络政策,使其在政治和经济上得到了较好的待遇。司马昭死后,280年西晋完成统一。摘编自朱子彦论司马昭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后人多以贬义色彩

28、的评语评价司马昭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司马昭治理蜀地的措施及作用。解析 (1)根据材料“司马昭马上派兵镇压,其手下将领成济将曹髦刺死,后来司马昭以大逆不道罪诛杀成济一族”得出司马昭弑君篡位,玩弄权术阴谋;另一方面从“大逆不道”之词可以看出,后人受正统历史观(站在曹魏政权的立场评说)的影响,本身评价缺乏辩证的认知。(2)第一小问措施,根据材料“他下令特赦益州士民,复除租赋之半五年,缓解百姓的困境,如果迁到中原地区的,官府供给二年的粮食”得出减免百姓租税,鼓励百姓内迁;根据材料“为了防范蜀汉政府的残余势力在益州东山再起为了争取益州地主集团的归附”得出削弱蜀汉残余势力,安抚笼络益州地主集团。第二小问作用,减免租税,得出减轻人民的负担,并能够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通过“削弱蜀汉残余势力;安抚笼络益州地主集团”得出有利于稳固统治,促进西晋实现国家的统一。答案 (1)原因:司马昭弑君篡位;玩弄权术阴谋;后人受正统历史观的影响;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带有感情色彩,未能全面、辩证地看问题。(2)措施:减免百姓租税;鼓励百姓内迁;削弱蜀汉残余势力;安抚笼络益州地主集团。作用:减轻人民负担,缓和社会矛盾;促进蜀地经济发展;稳固了统治;为西晋统一奠定基础。- 1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