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戊戌政变记一记填一填一、新旧势力的交锋1旧势力的反扑(1)慈禧太后解除了支持新政的光绪帝老师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任命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控制京津地区。中央和地方的高级官员除湖南巡抚陈宝箴等极个别人以外,大多对新政或明或暗的抵制。有些新政机构虽然建立起来,但大都为守旧势力所把持,形同虚设。(2)荣禄等人暗中勾结,密谋由慈禧太后训政,以达到结束光绪帝主政、扑灭新政的目的。2新势力的反击(1)光绪帝将礼部的两名尚书及四名侍郎全部革职,任命谭嗣同、刘光第、杨锐和林旭等人以四品卿衔担任军机章京,办理新政事宜,参与维新变法。(2)光绪帝召见袁世凯,对他加官晋爵,委以重托,试图拉拢袁世凯。但袁世凯却
2、暗中与慈禧太后和守旧势力密切勾结。维新派竭力游说外国驻华公使和传教士,希望得到列强对维新变法的支持,但没有结果。二、百日维新的失败1导火线(1)光绪帝受到慈禧太后训斥之后,急忙召见杨锐商议对策,并授以密谕。(2)谭嗣同带着密谕夜访袁世凯。(3)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2经过(1)9月21日,慈禧太后宣布“临朝听政”,并囚禁了光绪帝。(2)慈禧太后下令捕杀“戊戌六君子”。(3)政变后除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之外,其他措施全被取消。3结果:“百日维新”宣告失败。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1失败原因(1)根本原因:变法的领导者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主观
3、原因:维新派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人民群众,只是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2历史意义(1)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确立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想
4、一想1.维新派在形势危急之际拉拢袁世凯,游说西方列强以寻求支持,这说明了什么?(1)首先反映了维新派自身力量薄弱,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2)反映了维新派并未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所以导致对袁世凯的盲目信任和对西方列强对华态度的错误判断。(3)反映了维新派未能认识到群众力量的强大,不敢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从根本上说,维新派挽救危机的做法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如何理解谭嗣同视死如归的言行?(1)谭嗣同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决心和精神,表现了其强烈的爱国热情,反映了近代仁人志士高度的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精神。(2)谭嗣同的就义具有积
5、极意义,使许多青年知识分子放弃了对改革的幻想,走上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3)谭嗣同也存在一些简单且偏颇的认识。他把变法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他以自己的鲜血来促进维新变法是和“酬圣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而他的鲜血不是宣告了改良运动的再兴,而是宣告了改良运动的结束,这是由其阶级局限性决定的。3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维新思想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但维新运动以失败告终,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发展起来的民族资本主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依靠无实权的封建君主来进行改革,对封建势力采取了妥协的态度,试图在不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社会改良,最终在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击
6、下失败。辨析体会研一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戊戌维新运动,在湖南成功,在北京失败。在湖南之所以成功,因陈宝箴、黄公度(黄遵宪)等都是政治家,资望才学,为旧派所钦重,凡所措施,有条不紊,成效卓著,反对者虽叫嚣咒骂,而事实俱在,不容抹杀。在北京所以失败,因康有为、梁任公(梁启超)等都是言论家,资望不足,口出大言,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及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驻日本钦差大臣之职予以公度,而不予有为,三诏严催公度攒程赴京,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京变作矣。梁启超传材料二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
7、,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朕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套,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光绪大事汇鉴(1)根据材料一,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变法失败的认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资望不足”“口出大言,
8、而无实际,轻举妄动,弱点毕呈”“一百日间,竟为光绪下变法特旨三四百道”“光绪觉悟康有为之不足恃”“以图挽救,而时机已失”等信息归纳总结。第(2)问,结合所学,据“朕之权力实有未足”得出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据“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得出缺乏改革环境;据材料二“妥速筹商,密缮封套,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再行办理”得出不讲策略,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缺乏经济基础、维新派力量弱小、忽视民众力量等。答案:(1)原因:改革家威望不足;变法过急,缺乏成效;用人不当;失去改革时机,导致政变发生。(答出其中三点即可)(2)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缺乏经济基础;顽固派势力强大,维新派力量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9、变法难以贯彻实施;仅限于上层,忽视民众力量;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深重,缺乏改革的环境;在变法过程中,不讲策略,没有成熟的可行性方案。(答出其中两点即可)知识点一新旧势力的交锋1.在百日维新期间,山东烟台牟平的学子张子邵得知变法的消息后痛哭流涕,当即手写血书,痛骂康、梁。在维新变法的措施中,最令他反感的应是()A设立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C派留学生出国留学 D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解析:在明清时期,由于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当时的知识分子都以科举为唯一的出路,百日维新期间,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学子们再无科举可考,也就等于断了他们的出路,故选B。答案:B知识点二百日维新的失败2.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
10、后宣布“临朝听政”,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的瀛台。导致慈禧太后这一做法的最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挑战了慈禧太后的权威B戊戌变法触动了慈禧太后统治的基础C戊戌变法提拔了一些维新人士D戊戌变法使资产阶级获取了政权解析:戊戌变法触及封建制度,动摇了封建统治基础,损害了封建顽固派的利益,所以他们发动了戊戌政变,故选B。答案:B知识点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3.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
11、蒙 D建立民主政治解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故选C。答案:C综合考查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
12、、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时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据清德宗实录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解析:第(1)题结合所学和材料归纳二者的共同之处即可,可以
13、从改革的内容、对西方的学习、改革的方式等几方面归纳。第(2)题分析二者结果差异的原因时,应主要从改革的主导者不同因素分析,前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后者则是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腐朽反动势力,另外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背景不同等角度作答,作答时应要点全面、到位。关于清末新政的实质的分析,一看当时的背景:是在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统治摇摇欲坠的情势下的被迫变革,二是新政的结果:所谓君主立宪只是一场骗局,钦定宪法大纲颁布后,专制皇权反而加强了,内阁也是皇族内阁,因此其实质是抵制革命、维护专制统治的一场立宪骗局。答案:(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
14、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实质: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1戊戌变法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慈禧太后为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采取了一些破坏新政的措施,这些措施不包括()A解除了支持新政的翁同龢的军机大臣职务B任命她的亲信荣禄为直隶总督C将人事任免和军权牢牢控制在手中D指使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解析:A、B、C三项是慈禧太后采取的破坏新政的措施;符合题干“不包括”之意的是D项,因为袁世凯是自己出卖维新变法的,而非指使,故选D。答案:D2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
15、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解析:百日维新颁布了包括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等内容的变法诏书。戊戌政变的发生标志着百日维新的破产,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被恢复,经济特科被取消。故选B项。答案:B3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是()A道光帝 B咸丰帝C光绪帝 D宣统帝解析:戊戌变法是在光绪帝主持下进行的,但地方官员并不认同,因此才会出现“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的传讯”的情况,故选C。答案:C4对戊戌变法的失败,
16、有历史学家认为:“光绪的悲剧,是在他的周围没有形成一个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保守派力量强于改革派B光绪帝对变法优柔寡断C力量对比对改革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D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解析:A、C、D三项均是从改革派与保守派力量对比的角度上考查。B项在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另外该项与历史事实不符,故选B。答案:B5戊戌政变后,倾向于变法的总理衙门大臣张荫桓遭到弹劾并充军新疆,在路过保定时,观者数万,直呼他为“大奸臣”。材料主要表明()A维新危害了广大人民利益B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总理衙门出卖了民族利益D列强侵略激起国人的反抗解析:维新变法过快过急,许多人处于观望中,
17、无所适从,故A项错误;戊戌变法害怕群众,害怕革命,变法运动缺乏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意在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列强侵略,故D项错误。答案:B6旧民谣也能反映历史上的大事件,上海有首旧民谣就是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件,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解析:A项说的是清军入关;B项说的是鸦片战争前林则徐禁烟;C项说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汉族地主势力提升;D项指的是戊戌政变时“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慷慨就义,故选D。答案:D7纵观整
18、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下面属于“另一种”反应的是()A鸦片战争 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 D解放战争解析:鸦片战争是英国试图打开中国的市场大门,而中国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有关,与第一种反应类似,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存在盲目排外的行为,试图“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故B项错误;戊戌变法是中国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候,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解放战争属于中国内战,与“较弱
19、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答案:C8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九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A变法过程过分急于求成 B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C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D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解析:戊戌变法前后历时仅103天。从材料中“诏令184条”可知政令颁发之多,改革者改革之心切。“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进一步佐证改革进度超出了正常幅度,急于求成,故选A项;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
20、了历史发展与社会进步,故排除C项;B项和D项与题干意思不符。答案:A9清末的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类似,但结果却是一败一成,就中日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是由于()中国的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对社会变革的阻力比日本大中国未能如日本那样从旧的统治营垒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中国的维新变法缺乏人民群众反封建斗争的配合中国的变法是依托旧政权进行的,未发生权力中心的转移A BC D解析:中国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当时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顽固派力量强大,也没有发动广大群众,仅仅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去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所以选D。答案:D10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
21、折性。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A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B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C丢掉改良幻想,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D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解析:A、B两项在中国行不通,故排除;C、D两项相比较,符合题干“历史经验”之意的是C,故选C;排除D。答案:C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9月18日(八月初三)御史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维新派人士谭嗣同深夜密访袁世凯,希望他起兵勤王,逼慈禧彻底交权。9月19日(八月初四)慈禧太后自颐和园回宫。9月20日(八月初五)光绪帝先召见袁世凯(袁于当晚回到天津);后接见日本前
22、首相伊藤博文。9月21日(八月初六)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当晚,袁世凯从杨崇伊处获悉太后重新训政,为保全自己,和盘托出维新派的密谋。致使事态扩大,导致后来大批维新派被捕、被革、被逐和六君子被杀。材料二关于戊戌变法的研究,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运动过后不久出现的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和康有为后来的陈述如康南海自编年谱。由于作者就是当事者,所以很难作为信史。但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强化了康梁系话语,而来自清政府方面的解释几乎一直没有看到。回顾戊戌、重温历史(1)从材料一看,你认为引发戊戌政变发生的因素有哪些?你如何看待戊戌政变发生的原因?(2)关于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关系,过去认为袁世凯告密直
23、接导致政变发生,是促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请依据材料一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成立?袁世凯告密与戊戌政变的进程有何关系?(3)据材料二,说明文中提到的两部文献在研究戊戌变法运动史中的缺陷。由此,你认为史学研究应注意什么?解析:材料一涉及御史杨崇伊、慈禧太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维新派等力量,从他们的关系去分析第(1)题的问题。第(2)题的关键是袁世凯是否是引发政变的决定性因素,结合材料一对此展开论述。第(3)题从材料二中的著作中明确这些都属于当事人的文献资料,带有主观性。答案:(1)因素:杨崇伊向慈禧太后上奏折;光绪帝接见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反对变法。看待:戊戌
24、政变的发生是维新与守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之争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不成立,从材料可见,袁世凯告密是在戊戌政变发生后。关系:袁世凯的告密对政变的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剧了政变的激烈程度。(3)缺陷:是当事人的陈述,容易加进主观色彩(或偏见),影响历史真实。注意:应重视史料的甄别、辨伪、互证;关注、收集正反两方面的史料。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04年清政府批准张之洞等人修订好的学堂章程,即所谓的奏定学堂章程,这个章程所确立的学制即“癸卯学制”。这个学制通过谕旨颁行全国以后,便成为新政时期各省兴学的范本。废科举与兴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过程中的相辅相成、同步运作的两大工程。科举制度的废
25、除大致经历了科考改章、分科减额和立停科举三个阶段,直到1905年。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清廷颁布的各学堂奖励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由升学或毕业考试给奖,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都给相应的出身奖励,并授以官职或予以升学,按所奖出身大致可以分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五级。在创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的同时,清政府还采取了鼓励出国留学的措施。摘编自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教育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的废除并未引起巨大社会动荡的原因。答案:(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清政府出现严重的统治危机;清政府推行新政。(2)渐进式变革过程,使社会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新学制的确立与新式学堂的兴起已足够成为科举制的制度性替代物;奖励学堂出身,成为科举制废除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