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讲从维新思想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一康梁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思想的发展背景(1)政治上: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思想基础: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及主张(1)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与合理性(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3)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认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实践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结果失败
2、影响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二孙中山的民主共和思想1形成(3)内容三民主义基本内容含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三新文化运动(前期)5性质:前期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背景(2)国际: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2表现3.影响五戊戌变法(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历史背景(1)民族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3、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康梁维新思想:主张包括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宣传方式上是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2百日维新(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内容、意义、作用内容意义作用政治鼓励官民上书言事;改旧制,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
4、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教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3结果:失败(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2)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强。维新派采用的方式及手段有误。4积极意义(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
5、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从历史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同时,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图解历史 维新变法思想易错点拨 “平均地权”不等于“平分土
6、地”。平均地权,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由国民共享。其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要求。图解历史 孙中山三民主义问题探究1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革命派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二者根本对立吗?提示:否。维新派与革命派虽然具体主张不同,但都属于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二者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共同追求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图解历史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问题探究2 蔡元培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办学方针的实质是什么?提示:表面上允许各种思想包括反动守旧的思想在北大传播,实质上是通过新旧思想的斗争更好地宣传资产阶级
7、新文化。知识拓展 新文化运动的“新”的表现(1)新领导: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激进派。(2)新基础: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了经济基础。(3)新思想:前期是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后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主要内容;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5)新成果: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问题探究3 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新文化运动“新”在何处?提示:(1)对封建主义思想进行了更为彻底的批判。(2)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提醒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不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对内外挑战的
8、主动奋斗,力图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在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 归纳总结 近代前期思想解放道路的发展历程家国情怀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面对文明的碰撞,如何保护本国文化,繁荣世界文化是我们必须解决的时代课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地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互动探究 史料研读主题1托古改制康梁的维新思想一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
9、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二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从抓住皇帝下手。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三他宣称古文经都是伪经,今文经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这种说法过于武断,缺乏历史根据。他竟把孔子美化为“民主圣人”,十分荒唐。由这两部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之争几乎淹没了变法的主题,干扰和阻碍了变法运动。郑师渠中国近代史教你读史史料一反映出维新思想把西方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史料二反映出康有为不仅借助孔子宣传资产阶级学说,还借助皇帝进
10、行变法。史料三反映出康有为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资产阶级学说有很大弊端。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的直接目的,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存在的问题。答:_答案(1)目的:减少变法的阻力。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2)问题:康有为的变法理论过于武断,反而使变法陷于被动,阻碍了变法。1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1)中西融合:以西学中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学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即采用“移花接木”的办法,为变法披上传统文化的理论外衣。(2)借助
11、孔子: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依据,向封建正统思想提出挑战,这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3)救亡图存:体现了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蕴含了资产阶级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4)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实现。2康梁将西方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的原因(1)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表现在文化上,康有为借助传统文化来表达自己的新思想。(2)儒家思想仍居正统地位,借助孔子的权威可以减少变法阻
12、力。(3)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水平很低,特别是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4)康有为本人是今文经学的大师,对儒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深厚的感情。主题2“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新文化运动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1月15日二我没见过他,怎么能爱他?我没有爱他,又怎么能嫁他?这简直是一件买卖,拿人去当牛马罢了。我要保全我的人格,还怎么能承认什么礼教呢?1919年自觉的女子三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
13、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四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教你读史史料一反映出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口号,以期“救治中国”。史料二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正统地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解读史料三注意时间“20世纪初”,最后一句话是材料的主旨。史料四反映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发生了变化。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指出新文化运动的
14、导火线。(2)史料三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3)史料四反映出新文化运动有何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_答案(1)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为恢复帝制创造舆论。(2)内容: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原因:文学是传播思想的工具。(3)变化: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因素: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新文化运动的特点(1)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实现民主政治。(2)有思想和文学两条主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3)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东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4)以五四运动为界,
15、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 1(2019全国卷)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答案D解析材料中英文报纸的报道体现了对光绪帝的同情和对慈禧太后的讥讽,侧面反映出部分西方人赞同光绪帝的改革变法活动,D项正确。君主立宪制在当时主要是由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并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清政府的对外态度,B
16、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英文报纸的报道,并非是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C项错误。2(2019全国卷)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材料批判的是儒家伦理道德,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国家至上,排除A项;陈独秀肯定西方的民主、科学,排除C项;材料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无关,排除D项。3(2018全国卷)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
17、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严复引入进化论,并提出该理论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旨在为变法图强寻求理论依据,以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故D项正确。严复是将进化论用于解释人类社会,并不是认为进化论错误,排除A项;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改良的方式挽救民族危亡,而非“革命”,排除B项;“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18、排除C项。4(2018全国卷)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一些人认为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根据材料时间“192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者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宣传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增强,材料即反映了这一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1(2019
19、安徽三校高二期末)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人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的局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B政治体制发生质变C政府失去了对舆论的控制D民族救亡意识凸显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朝士皆耻言西学”“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意识凸显,故选D项。当时的中国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未改变,故A项错误;当时仍然是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失去了对舆论的控制,C项错误。2(2020海南等级考模拟
20、)甲午战败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和政府中的开明人士,他们开始意识到洋务新政实际是一次“跛足的近代化运动”。基于此,他们力图()A全面引进西方技术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培养各类新式人才 D革新原有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甲午战败使开明人士认识到单纯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能挽救民族危机,故转而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D项。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甲午战败标志着最终破产,排除A项;洋务运动开始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材料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破产后,排除B项;培养各类新式人才是洋务运动时期推行的政策,材料强调学习西方由器物转到制度,排除C项。3(2020湖北沙市中学双周练)早年,孙中山认为:“农政有官则百姓勤,农
21、务有学则树畜精,耕耨有器则人力省。”十月革命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所谓得民心,最主要的是得农民之心如果农民不来参加革命,就是我们革命没有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孙中山()A认识到农民阶级是国民革命的主力军B以民生主义作为三民主义的核心C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D实现了救国思想向社会主义转变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早年,孙中山主要关注农政、农务与农事,这是对农业经济的关注;而十月革命后,孙中山则开始强调在政治革命中争取农民支持的重要性,这种转变表明孙中山对农民的关注由经济上升到政治层面,故C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民权主义,排除B项;孙中山是资产阶级代表,故D项错
22、误。4(2019甘肃兰州一中高二期末)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清末是“革命青年”,五四时期是“新青年”,后来则是“进步青年”。其中,“新青年”关心个人的生活和解放,“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出现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B工人运动的发展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D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答案D解析晚清以来“青年”的发展经历了“革命青年”“新青年”“进步青年”三个阶段,其中“进步青年”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是因为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基础,并成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D项正确。五四运动以后“进步青年”
23、慢慢转向关心整个社会的解放,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无直接联系,A项错误;五四运动以后陈独秀、李大钊推动青年学生深入工厂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C项错误。5(2019北京101中学高二期末)清制,具有一定品级的官员方可向皇帝上奏折。1898年9月2日,光绪帝颁布上谕:“士民有上书言事者,著赴都察院呈递,毋得拘牵忌讳,稍有阻格。”该上谕反映出()A清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B变法鼓励官民上书言事C百日维新受到军机处阻挠D变法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光绪帝有开明的言论观,以上谕形式,准许官民上书言事,B项正确。材料强调光绪帝鼓励官民上书言事,与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百日维新受到军机处阻挠,排除C项;维新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