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燕歌行导学案提纲第二课时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9626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燕歌行导学案提纲第二课时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山西省高平市特立中学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燕歌行导学案提纲第二课时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燕歌行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小组_【学习目标】1、研读第一、二节,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2、挖掘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主题。【学习重点】1研读第一二节,分析诗歌中环境渲染对比手法的作用。【学习难点】1、挖掘边塞诗的内涵,理解边塞诗的主题。【导学流程】一、了解感知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二、深入学习研读第一节 出师1、 战争的起因?2、 诗人用“摐金伐鼓,旌旆逶迤”渲染了怎样的气势?有什么作用?3、 “本身”和“非常”有什么作用?4、 “飞”“照”写出了什么?研读第二节 战败1、 战士们作战的条件有哪些不利之处?2、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运用了什么手法?3、 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月丰兵六个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意境?4、你认为唐军失败的原因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三、 迁移运用根据诗歌总结一下边塞诗经常出现的意象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