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7年高考 历史(科目)大预测卷命题人姓名陈 林适用地区全国用户名chenlin1966工作单位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 邮 编223600电 话13705240525Emailchenlin1966QQ33052688本卷满分100分试卷用时90分钟2007高考模拟五套卷之3 陈林 正式稿卷3 (4页)(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第卷 (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全国范围取消农业税,延续数千年的农业税终于走到了尽头。“三农”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请回
2、答13题。1(06江苏模拟卷)中国古代第一次将人力解放出来的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是 。 1、【答案】A【解析】春秋时出现的牛耕,大大解放了人力,提高了生产速度与效率。2(改编题)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步强盛起来,为后来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下图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一项措施,其最直接作用是 A促进了秦国封建经济发展 B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C遭到了奴隶主贵族的强烈反对D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2、【答案】D【解析】按照图可以推断出,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私田属于开垦的人所有,即实行土地私有制。3. (改编题)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许多农民签订了承包责任状。这说明 A
3、农民将拥有田地,自负盈亏 B农村产业结构出现变化C农业现代化开始起步 D农村生产关系得到调整3、【答案】D【解析】1978年中国实行新的土地政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改变不合理的农村生产关系。无论古代还是近代,思想的进步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据此回答46题:4、【原创题】下图是“文圣”孔子的画像及文化圣地孔府。现阶段中共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建立和谐社会,我们可以继承和发扬儒学中的言论有: A、“仁”与“和为贵”的思想 B、重农抑商本思想 C、“存天理,灭人欲” D、“民为贵,君为轻”的思想 4、【答案】A 【解析】“以德治国”中的“德”应是指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作为孔子思想体系
4、核心的“仁”,其主要主张是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这对抑制统治阶级的暴政是有一定作用的。我党提倡“以德治国”并非仅指教育思想,更非农业化;而B、D是一种封建思想,本题应首先排除B、D。C 项也可排除,因为“存天理,灭人欲”是由南宋儒学大师朱熹提出的,他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这一项不符合“以德治国”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准则。所以只有A符合。5【原创题】以下列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基础的是5、【答案】D【解析】本题的限制条件是“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我们知道A是鸦片战争后,国人为了更
5、多地了解西方而著作的;B是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主张变革救国;C是孙中山先生革命时期颁布的革命纲领;只有新文化运动比较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而D项所代表是新文化运动。6【原创题】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思想解放”指的是:A在思想上清算“左”的和右的错误B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C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D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6【答案】D【解析】1976-1978年,全党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图中可以判断,是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主持工作并做出重大改革的会议场景。其目的是纠正“文革”以来的极“左”路线,引发这场讲座的直接原因是
6、“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这场讨论最终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成为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1956年9 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了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建性,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的探索。据此回答78题7、中共八大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方针和设想是: 关于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论述 提出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制定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图为陈云在主持中共八大闭幕会提出必须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A B C D 7、【答案】A 【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党的八大所取成果的再认再现能力。八大前后三大改造已基本完成,我国已进
7、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如何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和如何安排社会主义建设的规模必然成为重大的问题,这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可以看出。通过对八大成就的再认再现可知正确答案为A,同时该题也可用排除法,是属于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内容,而非八大内容。8、中共八大最主要的贡献表现为A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的方针一步 B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C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D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关系8、【答案】B【解析】该题旨在考查考生辨析选择能力。题干强调“八大”最主要的贡献,D项不是其内容,A、B、C三项虽
8、然都是其贡献,但结合所学知识和课本可知,后来出现“左倾”错误直至文化大革命正是由于对国内阶级矛盾的错误估计,所以B选项对当时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应该是最主要的,故答案选B“文化大革命”是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据此回答910题9、“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这首1976年4月贴在天安门广场的诗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 A、誓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 B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举动C、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决心 D彻底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志9、【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诗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
9、是人民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抵制,而非坚持“左”倾错误,故排除A、C,材料只是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故选B。10、“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竟遭到抄家,被迫害致死,这一事件最突出地表明了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C、党的民主法制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0、【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特定历史条件下重大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堂堂国家主席,竟被迫害致死,最能说明的是一个国家的法律被糟蹋到何等地步,连最起码的人权都不能维护,故选A。B、C与题意不符,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2005年10月25日,纪念台湾光复六十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
10、会堂隆重举行。据此回答1112题:11【原创题】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最早统治机构是A.台湾办事大臣 B.台湾府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历史上对台湾地区的行政管理,从侧面证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早对台湾地区实施行政管辖权的是元朝,所设机构是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这题的命题意图是:证明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任何妄图分裂祖国的阴谋必将失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12【原创题】清政府在与台湾郑氏势力进行了和平谈判无果后,1683年康熙帝令清军进入台湾,打败了郑氏势力。对此事最正
11、确的评价是A.坚持祖国统一的立场 B.消灭了明朝残余势力C.扩大了清朝统治区域 D.驱逐了外国侵略势力12、【答案】A【解析】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领土、主权完整,是民族英雄。清统一大陆之后,郑氏集团统治的台湾孤悬海外,成为一股分裂势力,有悖统一大局,不利于海防的巩固,而康熙帝进军台湾,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值得肯定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可以多样化,最好是和平方式,也可以是武力解决,今天我国对于祖国统一大业,实行“一国两制”,但是决不放弃使用武力。图片可以反映一个时代的文化特点,透露出更多的历史信息。请回答1316题。13、右图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是( )A.战国时期各国商业的兴
12、盛B.秦国统一货币C.秦朝以使用圆形方孔货币为主D.秦朝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经济措施13、【答案】:D【解析】:此题形象地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要明确“秦国”与“秦朝”不同,二是理解图画所反映的信息“货币统一”,然后再理解货币统一的目的是为了秦巩固统一。14、对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利用翻车灌溉农田 B、是纺织技术的重大发明C、利用水力鼓风冶铁 D、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14、【答案】C【解析】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及对图片分析能力。依据图可以判断出:不是灌溉农田的工具,也不是造船技术,排除A、D,B与C 相比,是鼓风冶铁选 C。15、观察下列3图,其历史文化价值主要在于
13、它集中反映了:地动仪 东汉说唱俑 导引图A秦汉时期的杂技发展水平 B 秦汉时期的绘画艺术C 秦汉时期的测震方位、雕塑、医学水平 D 秦汉时期的丝织水平15、【答案】:C 【解析】:地动仪是东汉张衡发明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说唱俑是东汉的雕塑作品;导引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纪录养生运动的历史资料,是马王堆出土文物,因此它反映的是秦汉时期的医学水平。所以选C。16右图反映的是列强侵华战争,洗劫并烧毁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给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了巨大创伤,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图的理解能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
14、中列强最早侵入北京。民主革命时期是中国社会各阶级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时期。据此回答1718题17、(06.东北五校联考)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 B. 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C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 D. 促成了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17、【答案】A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考生对历史概念的把握程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洋务运动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从而开始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进程,B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来的,与题干不符;洋务运动是在地主阶级内部分化的背景下兴起的,而不是促成了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化,因此D项表述是错误的,C
15、项是近代化的表现,但不是主要的内容,故排除B、C、D三项,选A项18、(06. 东北五校联考)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A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B. 以发展资本赘言为目的C没有改变中国的政体 D. 没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18、【答案】C 【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先后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因此不可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但是辛亥革命推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故排除A、B、D三个选项,选项C正确。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深
16、刻地影响和改造着世界。回答1920题19(06潍坊统考卷)2006年是美国建国纪念230周年。据悉,政府将把主要的纪念活动放在费城举行。这是因为A费城是美国主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B费城是美国的政治、经济中心C费城是独立宣言的发表地 D费城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诞生地19【答案】c【解析】费城是大陆会议所在地,1776年独立宣言就是在此 发表的,它标志着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发表独立宣言的7月14日,成为美国独立日,故美国将 主要纪念活动放到费城。20(06潍坊统考卷)拿破仑法典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部典型的法典。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有 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从法律上保障小农土
17、地所有制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A B C D20【答案】B【解析】拿破仑建立的是资产阶级军事帝国,拿破仑法典不可能以法律形式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内容。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德国的历史出现分裂与统一不断交错的现象。回答2122题。2119世纪中期,使得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决定性因素是A普鲁士具有军国主义传统 B俾斯麦的“铁血政策”C普鲁士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 D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21【解析】C经济是国家综合实力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普鲁士资本主义经济最为发达,使得普鲁士在德意志诸邦中实力最强,因而它最先举起统一德意志的大旗。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了解,推动德意
18、志统一的原动力本身就是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故该题选C。至于A、B、D选项的说法,只是枝节方面的因素。22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激化的产物 B“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标志C“柏林墙”的倒塌预示着德国的统一 D“柏林墙”倒塌于两极格局解体后22【解析】D二战后,柏林由于特殊的政治地理因素,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故“柏林墙”的历史与“冷战”的历史息息相关。但是,“柏林墙”倒塌于1989年,当时苏联还未解体,两极格局还存在,所以D选项应选。近来,中日双方就解决东海油气田开采权纠纷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其间,中方多次拒绝了日方的无理要求,此事再次体现出海洋与各国
19、的发展关系密切。回答2325题。23. 【原创题】英国开始建立海上霸权的时间与当时打败的国家分别是( )A. 16世纪末西班牙 B. 16世纪末葡萄牙 C. 16世纪末荷兰 D. 16世纪中期西班牙23. 【答案】A【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人类相对隔绝的历史。16世纪末(1588年),英国打败的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所以选A。去年以来,日本多次到我们东海附近调查海洋资源,中日双方就解决东海油气田开采权纠纷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但是日本多次挑衅,从历史角度看,应该教育学生:要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坚决维护我国海洋利益。24. 【原创题】 一战后,暂时遏制
20、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的是( )A. 巴黎和会上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 B. 华盛顿会议上四国海军条约的签订 C. 华盛顿会议上五国海军条约的签订 D. 巴黎和会上四国海军条约的签订24. 【答案】C 【解析】关键是对史实的准确识记。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五国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主力舰与航空母舰的总吨位,这就暂时遏制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本题考查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从历史上汲取教训,防止帝国主义列强破坏中国的利益,同时也要认识华盛顿会议上五国海军条约的实质。25. 【原创题】有人说:今天的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最能支持这一观点
21、的理由是A. 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太平洋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B. 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C. 环太平洋地区的大国对世界经济起到决定性作用D. 亚太地区的贸易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潜力巨大25. 【答案】D 【解析】在工业时代大西洋两岸的欧美国家主导了世界历史的进程,而进入21世纪,太平洋两岸的亚洲东部和北美洲将成为全球经济与科技发展的动力中心,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各种政治力量发生新的分化和组合,形成美、日、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中心力量。亚太地区的贸易增长,所以有人称21世纪是“太平洋时代”。选D。第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 26 题 10分,第 27
22、题 14 分,第28 题14 分,第29 题15 分,共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细君公主居乌孙时写道: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昭君出塞材料三: 材料四:“汉委奴国王”金印请回答:(1)材料一、二体现了汉朝怎样的民族政策?你如何评价这一政策?(2分)(2)昭君出塞在什么时候?有何意义?(2分)(3)材料三反映的史实说明了什么?(2分)材料四中“大秦王安敦遣使”至东汉是在什么时候?有何意义?(2分)(4)四则材料反映的史实相似吗?为什么?(2分)26、【参考答案】:(1)和亲政策。和亲从根本上说,其目的是为封建统治者自身的
23、统治利益服务的,属于政治联姻,但客观上有利于消除民族隔阂、缓和民族矛盾,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融合,对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2分)(2)西汉元帝时。昭君出塞密切了汉匈关系,互市兴旺起来,文化往来增多,四十多年间汉匈双方和睦相处。(2分)(3)汉朝与日本交往密切。(2分)166年。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录。(2分)(4)不相似。材料一、二反映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是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材料三、四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只要答出类似意思即可)(2分)【解析】:此题四则材料全出自教材,主要考查对基础史实的再认再现能力和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4、第(1)(3)(4)问较简单,第(2)问评价和亲政策要从目的和客观作用两方面分析。第(5)问要求正确理解并能够区分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难度也不大。27. 有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见下图),这里曾是清王朝的两江总督署、太平天国的天朝宫殿、民国时代的总统府,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这里已成为面积达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 材料中所说的“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分别指出“它”和所见证的事件?(4分)看图片和材料,你知道它还见证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3分)。2
25、004年6月9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博物馆)馆长迈克迪万访问总统府。2005年4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参观总统府。2005年5月4日江泽民同志参观总统府。请从以上一系列的参观消息说明建立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27【参考答案】起点:两江总督署见证鸦片战争失败(或签订南京条约)。(2分) 终点:民国总统府见证国民党政府的垮台(或解放军的胜利)。(2分)明朝的建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日军占领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日军南京大屠杀。(每点1分,总分不超过3分)牢记中国近代屈辱抗争的历史。重建国共合作,推进和平统一。加强中
26、美文化交流。(3分)【解析】:以南京的时代变迁为线索,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屈辱抗争的历史了解,培养考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几次变化几度沉浮,南京“总统府”写着近代中国的历史。28、(17分)“前事不忘,后世之师”。近代史上,日本不断发动对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的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严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日本历史上的几幅图片,回答相关的问题:1)、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4分) 战后日本军国主义教育泛滥时期1890年,日本首相在国会演说中声称,日本不仅要防卫国境线,而且要保卫国境线外的“利益线”。这一演说,被认为是日本“大陆政策”确立的标志。试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历史史实分析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
27、原因。(2分)概述其主要表现。(2分)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加之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等原因,日本帝国主义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竞争,而是更多地依靠军事手段来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因此,带有浓厚封建性的垄断集团同军阀集团相勾结,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2分)表现:侵朝:1895年控制朝鲜,1905年迫使其为“保护国”,1910年吞并朝鲜。(1分)侵华: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割占台湾。1904年日俄战争,侵略中国东北(1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认真探究并作答。(4分)经过八年抗战,1945年9月
28、2日,日本向中国政府投降。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那么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哪几次重大战役?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3)、当今世界人民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9分)日本首相小泉 日本自民党再次公然 日本数百民众再次参拜靖国神社 号召党员参拜 参拜靖国神社(1)二战后,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之后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其政要频繁参拜靖国神社,公然否认二战中的侵略行径。结合史实分析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原因。(3分)原因:日本经济的发展与市场原料的矛盾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民主改革不彻底,没有彻底处置日本的法西斯势力,极力扶植日
29、本;日本经济、军事实力的显著增强,妄图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日本政界要人、右翼的暗中支持等。(2)明治维新后,日本统治集团提出“失之于欧美,补偿于邻国”的方针,加紧对亚洲国家的侵略。结合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史实,列举三则近代史日本侵略和掠夺中国史实,以证实日本侵略战争的罪恶事实不容歪曲和篡改。(3分)1894甲午中日战争;1900参与八国联军侵华;1914出兵山东半岛;1915二十一条;1919巴黎和会日本在山东权益合法化;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45战败投降。(扶植两个傀儡政权:溥仪的伪满洲国;汪精卫的南京伪国民政府
30、。)(答任意三点即得分)(3)在这个中日关系的紧张时刻,2005年5月20日,日军侵华老兵91岁的本多立太郎来到上海谢罪,绝对不同意否认南京大屠杀,这表明日本人民对那场战争的彻底否定,你认为,从侵略战争中,日本汲取的历史教训应该有哪些?(3分)放弃军国主义,走和平发展之路。正视中日关系史上的那段不幸经历,用正确的历史观引导国民和青年一代。警惕和禁止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思潮和势力的重新抬头。要珍惜和维护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要随时代的前进推动中日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解析】本题以中日关系为切如点,让学生知道日本为了解决本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的矛盾,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和对沦陷区进行殖民统治;但是到了2
31、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对中日关系的促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经济联系的加强、中日两有友好交往的传统、中国外交的努力、两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中日邦交正常化。而目前日本对过去的侵略战争的态度,伤害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亚洲人民的感情;日本领导人多次参拜靖国神社是两国政治关系困难的症结,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磨擦和争夺也是影响的原因之一。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在于: 中日两国是一依带水的邻邦,有着悠久的传统友好的历史;也有着残酷的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29(改编新题)东西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
32、到对世界的再认识和再理解。从15世纪的新航路开辟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3分)(1)试列举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交往的史实。(8分)(2)归纳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5分) 29、【答案】:(1)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物品和人员的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类,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2)郑和:展示民朝的强大和富有,换取奇珍异宝;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联系、增进了
33、解;“西洋”各国来朝。徐光启:与西方传教士交往,了解到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认识到中国科科技的落后,引进西方科学知识。林则徐:学习西方“长技”,睁眼看世界,反对侵略,平等交往,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他们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是:从展示大国的强大和富有,到认识落后、开始学习西方,谋求民族自强。 【解析】:本题通过中国古代和近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说明中国人世界意识的逐渐进步。设问(1),只要围绕三位历史人物在对外交往方面的主要活动进行叙述即可。设问(2),应首先明确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由强盛走向衰落和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结合三个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加以说明。命题人: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 陈 林 联系方式:江苏沭阳县建陵中学高三历史组 邮编:223600 QQ: 33052688 Email:chenlin1966联系电话: 13705240525稿费请汇到:建设银行 账 号 1342619980100024067 陈林 邮政储蓄 账 号 603083053210238324 陈林工商银行 帐 号 1116060401021018960 陈林-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