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后素养落实(九)(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近地面等压线图,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回答12题。1N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AM地 BN地CP地 DQ地1A2.D第1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的切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第2题,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34题。 3表示北半球西风带
2、的是()A BC D4下图为三圈环流的局部图,图中甲、乙两风带分别对应的是()A甲,乙 B甲,乙C甲,乙 D甲,乙3B4.B根据纬度位置和风向判断,四个近地面风带分别是信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西风带。其中属于北半球的风带是,属于南半球的风带是。甲、乙两风带属于南半球,分别是信风带和西风带。读下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将所在的气压带切断。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关于a、b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表示冬季、高气压B图b表示冬季、低气压C图a表示夏季、低气压D图b表示夏季、高气压6图a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5A6.
3、B第5题,a图欧亚大陆上的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判断为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故此时为北半球冬季;b图欧亚大陆上的气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判断为低压中心,即亚洲低压,故此时为北半球夏季。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亚洲高压位于60N附近,故切断了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读下面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78题。7下列有关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A为亚洲低压,B为夏威夷高压B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A为亚洲高压,B为夏威夷高压D此时被切断的气压带为副极地低气压带8图中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7D8.B第7题,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陆地上形成冷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
4、气压带,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为低压中心。第8题,亚洲东部C点在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读印度洋季风示意图,回答910题。9图中盛行风的性质是()A暖湿 B冷湿C热干 D冷干10与盛行风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B海陆轮廓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地转偏向力9A10.B第9题,读图可知,图中盛行风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由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所以性质温暖;该盛行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来自海洋的气流性质湿润;所以图中盛行风的性质是暖湿,故A项正确。第10题,根据南亚夏季风形成的原因可以推断图中盛行风的成因。该盛行风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
5、的影响,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此时南半球为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故B项符合题意。11读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为_(填“1”或“7”)月份气压分布状况。(2)A气压中心的名称是_,形成原因是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处盛行_风,D处盛行_风,我国的天气以_为主要特征。(4)夏季,D处盛行_风,形成原因是_。(5)季风的形成原因有_和_。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图,可知欧亚大陆被高压控制,判断出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冬季,代表月份是1月份。冬季,欧亚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
6、高压所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C地位于亚洲东部,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D地位于亚洲南部,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是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夏季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答案:(1)1(2)亚洲高压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高气压副极地低气压带(3)西北东北寒冷干燥(4)西南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成西南风(5)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素养培优练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日期)。读图,完成1213
7、题。12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黄赤交角的存在 B高低纬地区的气压差异C地球的自转运动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3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A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南极地区的极夜时间长于北极地区C北半球的夏半年时间长于南半球D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12A13.D第12题,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周期性移动,气压带、风带也随之移动。第13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比海洋增温快。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使南北半球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
8、制范围广。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水的比热容大,夏季增温慢,与北半球相比,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北风势力弱,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控制的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北半球的时间长于南半球的主要原因是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于南半球。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指数值中的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读图,完成1415题。1419601970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A华北地区寒潮多发B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提前C天山雪线偏高D南方地区羽绒服滞销
9、15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是()A1880年B1920年C1980年D2000年14A15.B第14题,根据材料,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夏季风指数和冬季风指数,19601970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华北地区冬季风指数高,寒潮多发,A对。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推后,B错。冬季风强劲,气温低,天山雪线偏低,C错。冬季风势力强,影响范围广,南方地区羽绒服销售情况好,D错。第15题,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夏季风势力强,推动雨带北移,华北、东北地区降水多。根据图中曲线,1880年、1980年、2000年夏季风指数低于距平值,说明夏季风势力弱,江淮地区梅雨期长,A、C、D错。192
10、0年夏季风指数高于距平,势力强,B对。16读全球某月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问题。(1)判断图示季节,并阐述理由。(2)指出图中控制冰岛的大气活动中心和此时冰岛的主导风向。(3)某月,干燥东北风与潮湿西南风交会于甲地。试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过程。(4)简述亚欧大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对东亚农业生产的影响。解析:第(1)题,从图中等压线数值可以判断,此时亚欧大陆受高压控制,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北半球为冬季。第(2)题,在北半球冬季,冰岛受低压控制,主导风向为偏南风。第(3)题,甲地为非洲赤道以北地区,北半球夏季时,受太阳直射点北移的影响,两支气流在此会合。第(4)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亚欧大陆在冬、夏季节气压中心变化明显,使得东亚地区形成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利于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答案:(1)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北半球陆地出现高压中心,南半球陆地出现低压中心(或者赤道低气压带南移)。(2)(冰岛)低压。偏南风。(3)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甲地附近,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右偏为西南季风,从而与东北信风在此会合。(4)夏季,亚欧大陆被低压控制,冬季则被高压控制。由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明显,东亚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风气候,该气候区雨热同期,使东亚地区成为典型的水稻种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