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4588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58页
2022九年级语文专题卷(十六)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文专题卷(十六)【文言文阅读】(一)【甲】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何远哉!天禧初,真宗诏置谏官六员,责其职事。庆历中,钱君始书其名於版,光恐久而漫灭。嘉祐八年,刻於石。后之人将历指其名而议之曰:“某也忠,某也诈,某也直,某也曲。”呜呼!可不哉!(选自宋司马光谏院题名记)【乙】征见秦王功高,阴劝太子早为计。太子败,王责谓曰:“尔阋吾兄弟,奈何?”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王器其直,

2、无恨意。即位,拜谏议大夫,封钜鹿县男。(选自新唐书魏征传)【丙】上思征不已,谓侍臣曰:“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选自旧唐书魏征传)【注释】阋:争吵、争斗。蚤:同“早”。1小文同学不理解“萃於一官使言之”中的“萃”,便查了字典。小文同学应选择()项解释。(填序号)A聚集 B指人群、物类 C停止 D通“悴”,劳苦,困病 A【解析】“萃於一官使言之”意思是“都集中在一个谏官身上,让他提出意见”,故“萃”意为“聚集”,选A。3.小文同学读了这三则短文,写下了以下感想,请你填写完整。古代谏官懂得依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劝谏,正如【甲】文中所

3、说的“(1)_,(2)_”。我觉得谏臣最重要的品质就是(3)_,魏征就是这样的,太子失败后,面对秦王的斥责,魏征不卑不亢,也因此得到了秦王的器重。后来魏征辅佐唐太宗,唐太宗把魏征当作他的一面镜子,因为(4)_ _。先其急后其缓耿直(正直、直率)通过魏征的直言进谏,唐太宗可以知道政治得失4甲文末尾处有一个脱漏的字,小文同学正疑惑是以下哪一个字。请告诉小文你的观点和理由。A敬 B恨 C惧 D怜 小文同学应选择()项,理由:示例:选“惧”。因为文中写到谏官的名字被刻在石上,后人会指着名字议论他们的品行。这使得谏官们战战兢兢,唯恐落下骂名。一个“惧”字突出其职责的重大。【参考译文】【甲】古时候没有专门

4、设置谏诤的官,从公卿大夫到工商之民,没有不能进谏的。汉朝建立以来,开始设置谏官。将天下的政事,四海之内的民众,治理国家的得失利弊,都集中于一个谏官身上,让他一一提出意见,那么他的责任也算够重的了。任此官者,应当牢牢记住那些大事情,舍弃那些小事;要先进谏那些急迫的问题,而后进谏那些不很急迫的问题;要专为国家谋利,而不为自己打算。那些热衷于追求声名的人,其实与热衷于追求私利之徒一样,这两种人与谏官的职责相距多远啊!天禧初年,真宗下诏设置谏官六员,并明确谏官的职责。庆历年间,钱君开始将谏官们的名字写在木板上,我怕因 时间长了要磨灭。在嘉祐八年,将谏官名字刻在石上。后代人会逐个指着他们的名字而议论他们

5、说:“某某人忠诚,某某人奸诈,某某人正直,某某人邪恶。”啊!这能不叫人惧怕吗!【乙】魏征见秦王功高,暗地劝说太子早定对策。太子失败后,秦王责备魏征说:“你为什么让我们兄弟互相争斗?”魏征回答说:“太子早些听我的话,就不会死于今天的祸事了。”秦王器重他敢于直言,没有怨恨之意。秦王即帝位后,拜魏征为谏议大夫,封为钜鹿县男。【丙】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征,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镜子,可以用来端正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知道历朝的兴衰更替;用人做镜子,可以明白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征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二)【甲】李允则守雄州,北门外民居极多,城中地窄,欲展北城,而以辽人通好,恐其生事。门

6、外旧有东岳行宫,允则以银为大香炉,陈于庙中,故不设备。一日,银炉为盗所攘,乃大出募赏,所在张榜,捕贼甚急。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不逾旬而就,虏人亦不怪之。则今雄州北关城是也。大都军中诈谋未必皆奇策但当时偶能欺敌而成奇功。【乙】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群囚立钟前,自陈不为 盗者摸之则无声;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唯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盖恐钟有声,不敢摸也。【注

7、释】展:扩展,扩建。以辽人通好:时宋与辽交好,边境无事。攘:侵夺、偷窃。课夫:征集民工。的:究竟、到底。1结合文意,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1)陈于庙中()A杂然而前陈者 B自陈不为盗者 C陈年往事 (2)述古乃绐之()A乃不知有汉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乃大出募赏 A【解析】A.陈列;B.陈述;C.过去的。C【解析】A.竟然;B.是;C.于是、就。(3)虏人亦不怪之()A课夫筑墙围之 B贫贱不能移 C友人惭,下车引之 C【解析】A.包围;B.使改变;C.意动用法,对感到惭愧。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3处)大 都 军 中 诈 谋 未 必 皆 奇 策 但 当 时 偶

8、能 欺 敌 而 成 奇 功/3请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结合加点词语,揣摩人物的心理。(1)一日,银炉为盗所攘,乃大出募赏,所在张榜,捕贼甚急。(2)述古自率同职祷钟甚肃,祭讫,以帷围之。“甚急”是非常着急的意思,银炉被盗贼偷走,抓贼是非常紧急的。“甚肃”是非常严肃的意思,述古亲自率军向钟祷告,祭祀完后,用帷幕把钟围起来,体现述古对于祭祀的这件事非常重视,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犯人认罪。4甲乙语段的末尾一句均已删除,你觉得下面这句话是哪个语段的结语?请判断并说明理由。时人有语云:“用得着,敌人休;用不着,自家羞。”斯言诚然。应该加入甲文;理由:题干的意思是“(计谋)用得着,敌人失败;用不着,自己蒙羞

9、”,通过两文内容分析应该加入甲段末尾。由“久之不获,遂声言庙中屡遭寇,课夫筑墙围之,其实展北城也,不逾旬而就,虏人亦不怪之”可以看出,“奇功”指李允则运用计谋扩展边墙,“防盗贼”是他扩边墙的借口,同时避免敌人的怀疑,这是他的高明之处,即“用得着,敌人休”。【参考译文】【甲】李允则镇守雄州,北门外的百姓住居比较多,城里的地方狭窄,想要扩展北城,但是因为和辽国人往来交好,担心会发生事变。北门外以前就有东岳行宫,李允则用银子来制成大香炉,放置在庙里,故意没有筹划防备。一天,银炉被盗贼偷窃了,于是大规模征募悬赏,每个地方都张贴榜文,很着急地追捕盗贼。过了很久还是没有捕获,就声称庙里经常遭受侵犯,征集民

10、工筑造围墙围起来,其实是为了扩展北城,不超过十天就完成了,辽国人也不会感到奇怪。这就是如今雄州的北关城。大多军事上的计谋,不一定都是出人意料的计策,只是当时偶尔也能欺骗敌人,成就奇功。【乙】陈述古密直,曾掌管建州浦城县。有家富户丢失了一些财物,(告到官府,)捉住了几个人,但不知道究竟谁是真正的小偷。陈述古就骗他们说:“某寺里有一口钟,极其灵验,它能辨认真正的盗贼。”陈述古就派人把这口钟迎到县府衙门放到后阁供奉着。接着,他把囚犯们引来站在钟的前面,亲自告诉他们没有做小偷的摸这钟就没有声音,做小偷的一摸就会发出声音。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非常严肃,祭祀完毕,用布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中派

11、人用墨汁涂钟,很长时间之后,带着那些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进那布幕里去摸钟。他们把手从布里伸出时,陈述古就检验他们的手,只见他们的手上都有墨迹,独有一个人的手上没有,审讯他,于是他承认自己是小偷,他是担心摸了钟会发出声音,所以不敢摸。(三)建宁二年,诏下急捕滂等。督邮吴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必为我也。”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曰:“天下大矣,子何为在此?”滂曰:“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弟仲博孝敬足以供养滂从家父归黄泉存亡各得其所。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母曰:“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

12、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滂跪受教,再拜而辞。时年三十三。(节选自后汉书范滂传,有删节)【注释】滂:即范滂,字孟博,东汉廉吏,因得罪宦官,遭党锢之祸,下狱致死。督邮:官名,郡守的属官,掌管狱讼搜捕,当时吴导任督邮。李、杜:指当时的贤臣李膺、杜密。1选出与例句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1)引与俱亡()A身亡所寄 B河曲智叟亡以应 C今亡亦死 (2)死亦何恨()A恨别鸟惊心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C有恨无人省 C【解析】A.同“无”,没有;B.同“无”,没有;C.逃跑。B【解析】A.怨恨;B.遗憾;C.怨恨。(3)得与李、杜齐名()A竟不可得 B得志,与民由之 C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2用“/”给

13、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3处)弟 仲 博 孝 敬 足 以 供 养 滂 从 家 父 归 黄 泉 存 亡 各 得 其 所【解析】A.得到,找到;B.实现;C.得以,能够。C/4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谈谈范母、苏母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共同点。【链接材料】(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宋史苏轼传,有删节)示例:两位母亲都深明大义:范滂的母亲知道儿子即将赴死,也没有表现出痛苦不舍,更没有凄哀哭泣,而是教育他仁孝不能两全,说能与贤臣李杜齐名,这是一种大义,母亲的大义成全了范滂心中的仁义与高尚。而

14、苏轼的母亲,面对儿子想成为范滂的想法,回答她可以成为范滂的母亲,可见其亦是深明大义的母亲。如此深明大义的母亲,成就了为世人敬仰的儿子。【参考译文】建宁二年,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把自己)关在传舍(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中,伏在床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这)一定是因为我呀!”当即独自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说:“天下很大,您为什么在这里(等死)?”范滂说:“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范母前来和范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弟弟仲博非常孝敬

15、,足以供养您。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生者和死者各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他的母亲说:“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能够同时得到吗?”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拜了又拜然后离开。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链接材料】苏轼十岁时,他的父亲苏洵外出四处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授苏轼读书。程氏在读到东汉范滂传时,不禁感慨叹息。苏轼问母亲:“如果苏轼将来做范滂那样的人,母亲是否允许呢?”程氏说:“你能够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成为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16、九日寄子约 明皇甫汸 漫有登高兴,兼当望远何?对花惊白发,见雁忆黄河。乱后书来少,霜前木落多。不堪羁宦日,同是阻干戈。【注释】子约:即皇甫濂,作者之弟。黄河:代指故乡。羁宦:离家在外地做官。1从首联“_”“_”等词语中,可判断标题里的“九日”是指_节。2本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登高望远重阳“对花惊白发”写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见雁忆黄河”写出对家乡的思念;“乱后书来少”表达对亲人的牵挂;“不堪羁宦日”表达对宦游的厌倦;等等。(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好事近湖上雨晴时 宋苏轼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醉中吹坠白纶巾,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

17、兀。【注释】该词为词人泛舟西湖时所作,此时作者受朝中当权者排挤,外调任杭州太守。篙:撑船的竹篙。槛:船上的栏杆。鉴:镜子,这里指湖水。纶巾:一种头巾。1“溪风漾流月”一句中“漾”字用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2结合所学苏轼词作,说说这首词流露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感情。“漾”,微微动荡之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吹着水面,水面上月亮的倒影飘荡起来的情态,化静为动,表现了月色的动态美,体现了作者对景色的喜爱之情。“湖上雨晴”,表现了苏轼欣赏美景的愉悦;“照衰颜华发”,表现出了年华易逝,功业难成的伤感;“任烟波飘兀”,流露了作者随缘自适的洒脱旷达。(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遣 意 唐杜 甫 啭枝黄鸟近

18、,泛渚白鸥轻。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注释】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酿黍:酿酒。移橙:栽橙。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_”字看出。颔联中的“_”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泛野花落幽居郊野,淡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四)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西溪独泛 唐皎 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间。真性怜高鹤,无名羡野山。经寒丛竹秀,人静片云闲。泛泛谁为侣,唯应共月还。【注释】素舸:不加装饰的船。唯应:只有。1

19、作者通过写高鹤、野山、秀竹、闲云等景物,营造了_的氛围。2本诗尾联与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情感表达上相似,请加以赏析。清幽恬静尾联写诗人西溪泛舟而归,只有月亮陪伴;王维竹里馆写诗人独坐竹林,唯有明月映照。两处都通过写月亮作伴,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安闲自得的情怀。(五)阅读下面古诗词,回答问题。牧童词 唐李 涉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牧 童 唐栖 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两位诗人向往的生活一样吗?结合牧童形象作出分析。示例一

20、:一样。牧童词“芦管卧吹莎草绿”中的牧童卧吹芦管,自得其乐;牧童“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中的牧童自由自在,骑牛闲游。两首诗词都表达了诗人对悠然自得、闲适自由生活的向往。_示例二:不一样。牧童词中牧童“乱插蓬蒿”“不怕猛虎”表现了牧童的可爱顽皮、率性天真勇敢无畏。诗人描写这种可贵的童稚之心,表达了对生命本真状态的渴慕。牧童中“自由骑”“唱歌去”“抚掌归”写出牧童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表现了诗人对远离俗世纷争生活的向往。(结合具体诗词句,明确牧童形象,明确生活向往)(六)结合内容,比较下面两首词表达的情感的异同。浣溪沙 宋晏 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栏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

21、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浣溪沙 清屈大均 一片花含一片愁,愁随江水不东流。飞飞长傍景阳楼。六代只余芳草在,三园空有乳莺留。白门容易白人头。【注释】白门:指金陵(今南京),明朝都城。示例:晏词用“重帘”“燕”“晚花”“凉波”等意象写环境凄清冷落,“好风”“疏雨”写人孤身独处,表达词人叹息时光易逝,美景难留的淡淡闲愁。屈词用“花”“水”等意象来强化愁情,用“余”“空”写故国依旧而人事已非,借“白门”与“白头”说故都往事令人愁生白发,表达词人在江山巨变后的国破家亡之痛苦。两首词都写“愁”,晏词写的是个人闲愁,屈词写的是亡国之愁。(七)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梅 宋王 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

22、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早 梅 南北朝谢 燮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注释】林和靖:即林逋,以种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两首诗都写“梅花”,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第一首诗描绘梅花“不受尘埃”和身处“竹篱茅舍”却“自甘心”的形象,表达诗人淡泊名利的志趣(写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与世无争等亦可)。第二首诗描绘梅花“故早发”“不疑寒”“畏落众花后”的形象,表达诗人对梅花不畏严寒、不甘落后的精神品质的赞美(写渴望被人欣赏或怀才不遇亦可)。【诗文统练篇】(一)阅读下面有关陆游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甲】诉衷情 宋陆

23、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乙】陆游传 陆游字务观,名游,山阴人。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尝从紫岩张公游,具知西北事。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书肆流传或得之以御孝宗。上嘉其才,旋除删定官。人谓公探孝宗恢复之志,故作为歌诗,以恢复自期。至公之终,犹留诗以示其家云:“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丙】陆游家训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

24、者游处。自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生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注释】删定官:古代官名,负责修改审定律令。简束:约束和管教。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1)上嘉其才()(2)后生才锐者()2用“/”为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作 为 歌 诗 皆 寄 意 恢 复 书 肆 流 传 或 得 之 以 御 孝 宗 3“旋”有以下几种常用义项,下列句中加点的“旋”选择哪种义项?并分析“旋”在文中的表达效果。上嘉其才,旋除删定官 旋:转动;回,归;不久;来往各方之间 赞赏 才思/选;这是侧面描写,突出陆游的才华无双。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

25、各须谨之,毋贻后悔。我这些话,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诫,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5后人评价陆游:“放翁一生,侠骨柔情,有情有义。其义者,为国为民;其情者,怜家怜子。”请结合上述诗文作品分析陆游的形象。示例:陆游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以“克复中原”为己任。他天性激昂慷慨,喜欢行侠仗义,喜好结交中原的英雄豪杰,把恢复中原作为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个严谨治学、宽容、厚道、恭敬、谨慎的人。【参考译文】【乙】陆游,字务观,名游,是山阴人。他向茶山曾文清学习诗歌。曾经跟从紫岩张公四处游历,详细地了解了西北边境的战事。陆游天性激昂慷慨,喜欢行侠仗义,常常把策马草拟檄文作为自己的使命,而且喜好结交中原

26、的英雄豪杰,以求消灭敌人。从商人、道士到诗人、剑客,没有不广泛结交的。在剑南做官的时候,写作诗词,都寄托着恢复中原的志向。(他的诗词)在书肆广为流传,有人得到了这些诗词并把它们呈送到孝宗皇帝那里。皇上赞赏他的才华,不久授予他删定官的官职。有人说陆游探求孝宗皇帝恢复中原的大志,所以写下诗歌,把恢复中原作为自己的期盼。到陆游临终时,还留下了诗来给他的家人看,诗中说:“王师克复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丙】才思敏锐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认为是忧虑的事,不能把它认为是可喜的事。切记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让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

27、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他们的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就不会只有一件。我这些话,是给后人防止过错的良言规诫,都应该谨慎对待它,不要留下遗憾。【甲】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乙】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丕

28、,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节选自陈寿三国志)1阅读【甲】诗,完成问题。(1)蜀相中作者通过写柏树、碧草、黄鹂,营造了_的氛围。(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蕴藉丰厚,请作赏析。2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臣 敢 竭 股 肱 之 力 效 忠 贞 之 节 继 之 以 死!寂寞悲凉 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

29、死的惋惜之情。/3为下列句中“顾”字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军宜枉驾顾之_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_ 顾野有麦场(狼)_ A看、回头;B.关心、照顾;C.探望、拜访;D.反而、却。4【乙】文陈寿写“三顾频烦”的内容非常简洁,而课文三顾茅庐一波三折的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分析罗贯中这样写的作用。CCA既表现了刘备为兴蜀汉大业而礼贤下士的宽宏气度和求贤若渴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同时让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处处设置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5“两朝开济老臣心”,“老臣心”体现了诸葛亮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乙】文分析。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参考译文】适逢先帝

30、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在永安病重,传令召见当时还在成都的诸葛亮,把身后事嘱托给他,对诸葛亮说:“先生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一定能使国家安定,最后统一全国。如果太子刘禅能够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具备君主的才干,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哭泣着说:“臣一定会竭尽自己 的能力,献出忠君不二的气节,一直到死!”刘备又下诏书命令刘禅:“你和丞相一起处理事务,要像对待父亲一样侍奉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