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4分)1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考点: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原理:低温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成两个子细胞实验步骤是:固定(卡诺氏液)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漂洗染色(改良苯酚品红
2、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制片观察解答:解:A、原理: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A错误;B、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不是使洋葱根尖解离,B错误;C、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用改良苯酚品红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C正确;D、显微镜下可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未发生改变,只有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选用的材料、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2根据如图实验,下列相关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3、 )A白花是隐性性状B亲本中红花个体都是纯合子CF1中白花个体是纯合子DF1中的红花中有是纯合子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红花红花后代出现白花,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子代中红花的基因型为AA或Aa,白花的基因型为aa据此答题解答:解:A、红花红花后代出现白花,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红花相对于白花是显性性状,A正确;B、后代出现性状分离,说明亲本中红花个体都是杂合体,B错误;C、由于白花是隐性性状,因此F1中白花个体是纯合体,C正确;D、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则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
4、aa=1:2:1,因此F1中的红花中有是纯合体,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首先要求考生能根据题中性状分离现象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其次准确判断亲本及子代的基因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3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如果具有下列所示基因的生物自交,其子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的是( )ABCD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验证决定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可通过杂合子自交,如符合 9:3:3:1 及其变式比,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不符合 9:3:3:1,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答:解:A、由
5、于Aa、Bb、Dd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7:9:9:9:3:3:3:1,A错误;B、由于AA为纯合,所以只有两对基因:Bb、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9:3:3:1,B正确;C、由于AA、bb为纯合,所以只有一对基因D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C错误;D、由于DD为纯合,又Aa、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后代在正常情况下性状分离比为3:1,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4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
6、)为显性,花的腋生(E)对顶生(e)为显性现有高茎花腋生和高茎花顶生豌豆杂交,结果如图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 )A4种B6种C8种D9种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花的腋生(E)对顶生(e)为显性根据柱状图中每一对性状的分离比推测亲本的基因型,据此答题解答:解:图中杂交后代高茎:矮茎=3:1,说明亲本是杂合子自交,则亲本相关的基因型是DdDd;杂交后代腋生:顶生=1:1,说明亲本是杂合子测交,即亲本的相关基因型是Eeee综合以上可判断出亲本的基因型是DdEeDdee由于DdDd的后代基因型有DD、Dd、dd3种,Eeee的后代基
7、因型有Ee、ee2种,因此,高茎花腋生DdEe和高茎花顶生Ddee豌豆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DDEe、DDee、DdEe、Ddee、ddEe、ddee,即32=6种故选:B点评:本题以杂交后代性状比例,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通过器官移植移入患者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在形成正常血细胞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不能发生的是( )A同染色体的联会BDNA的半保留复制C进行mRNA的合成D进行ATP的合成考点: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
8、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重要的步骤造血干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解答:解: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造血干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A错误;B、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血细胞的过程中也有细胞的增殖,因此也有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B正确;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包括转录形成mRNA的过程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C正确;D、造血干细胞在进行细胞呼吸时,能合成ATP,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ATP、细胞分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6如图为利用纯合高
9、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感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过程的实施中通常使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D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过程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导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10、过程是染色体加倍,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解答:解:A、过程是让两纯合亲体杂交,所以图中进行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A正确;B、过程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即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B正确;C、过程是染色体加倍,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C正确;D、该育种为单倍体育种,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以小麦为素材,考查单倍体育种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单倍体育种还要知道:(1)优点:自交后代不
11、发生性状分离,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加速育种进程(2)缺点:技术相当复杂,需与杂交育种结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多限于植物7如图是马铃薯细胞的部分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脯氨酸的密码子为CCA、CCG、CCU、CCC)( )A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相连B与相比,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UC图中丙氨酸的密码子是CGAD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DNA分子是一个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
12、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2、从图中分析可知,DNA的同一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两个碱基之间依次由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丙氨酸的密码子是GCU,所以它的反密码子是CGA;与翻译过程相比,转录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相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GC,CG;要将图中丙氨酸变成脯氨酸,可以通过改变DNA模板链上的一个碱基来实现,即将C变成G,转录成的密码子由GCU变成CCU解答:解:A、a链中A、T两个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A错误;B、与相比,过程中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在中也有AU,B错误;C、密码子指mRNA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连续碱基,所以图中丙氨酸
13、的密码子是GCU而不是CGA,C错误;D、若b链上的CGA突变为GGA,则转录成的信使RNA中对应的密码子变为CCU,因此,丙氨酸将变为脯氨酸,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马铃薯细胞的部分DNA片段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过程示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8白纹伊蚊是传染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区在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是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白纹伊蚊其可能的原因是( )A原来的白纹伊蚊
14、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B第一年的白纹伊蚊种群没有发生基因突变C杀虫剂造成白纹伊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D白纹伊蚊身体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在使用杀虫剂之前,白纹伊蚊种群已经有少数个体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对白纹伊蚊抗药性进行定向选择,使白纹伊蚊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因此再使用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白纹伊蚊,据此答题解答:解:A、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原来的白纹伊蚊种群中就有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杀虫剂只是对白纹伊蚊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使白纹伊蚊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A正确;B、第一年的白纹伊蚊种群中已经有少数个体有抗
15、药性基因,B错误;C、白纹伊蚊抗药性的增强是由于杀虫剂对其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择,C错误;D、白纹伊蚊的抗药性基因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已经产生,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白纹伊蚊的抗药性为素材,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要求考生明确白纹伊蚊的抗药性基因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已经产生,杀虫剂只是对白纹伊蚊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9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有如图染色体的果蝇性别是雌性B果蝇的体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C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cX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CXD、aCXd、acXdD基因型BbXDXd的
16、个体产生4种配子,比例为1:1:1:1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该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因此为雌性;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CcXDXd,其中A和a、B和b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他等位基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答:解:A、图示果蝇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因此该果蝇的性别为雌性,A正确;B、果蝇的体细胞内有2个染色体组,B正确;C、图示果蝇的基因型为AaCcXDXd,若果蝇的一个卵原细胞产生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cXD,则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AcXD、aCXd、aCXd,C错误;D、基因型BbXDXd的个体产生4种
17、配子,即BXD、bXD、BXd、bXd,比例为1:1:1:1,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果蝇体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10如图所示,为了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需采用特殊的鉴定方案,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A比较8与2的线粒体DNA序列B比较8与3的线粒体DNA序列C比较8与2的X染色体DNA序列D比较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是XY型,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想XY,其中Y染色体来自父亲,且由父亲传递给儿子,鉴定男孩与某家
18、庭的关系,可以鉴定该男孩的Y染色体与该家庭中男性个体的Y染色体上的DNA序列的相似性解答:解:男孩8的Y染色体来自其父亲6,6的Y染色体与其兄弟5的Y染色体相同,都来自父亲1,由于该家系中6和1都不存在,因此要鉴定男孩8与本家族的亲子关系,可以鉴定8与5的Y染色体DNA序列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类的性别决定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解题的关键是弄清Y染色体在遗传过程中的特点11如图为细胞中DNA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体内DNA复制所需的酶为DNA解旋酶,酶为DNA聚合酶BDNA两条链上的互为倒数关系C若亲代DNA中含有200个碱基对,其中含胞嘧啶60个,则其连续复
19、制两次至少需要560个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将14N标记的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n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是2n+12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过程为DNA分子复制DNA分子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每个DNA分子各含一条亲代DNA分子的母链和一条新形成的子链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A、由题图知是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使DNA双链解开,是DNA聚合酶,将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结合在一起形成子链DNA,A正确;B、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所以DNA两条链上的互
20、为倒数关系B正确;C、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含60个C,则腺嘌呤A=20060=140个,复制2次需A的数量=(221)140=420个C错误;D、将14N标记的模板DNA置于15N培养液中复制n次后,含有14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是2,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数是 2n+12,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图甲为XY型性别决定的家鼠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显示部分染色体),图乙为某个细胞发生三个连续生理过程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完成家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
21、20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B图甲中染色体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基因t和T,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于图乙中的EF时期D图乙中时期DE和时期HI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相同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细胞中着丝点分裂,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1与2上的基因T与t的出现可能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图乙中,表示减数分裂、表示受精作用、表示有丝分裂,其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0解答:解:A、由于家鼠为XY型,所以完成家鼠基因组计划时需要测定19+XY=21条染色体上的DNA序列,A错误;B、图甲中染色体1和2的相同位置上分别为t和T
22、基因,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B错误;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乙中的EF时期,C正确;D、图乙中时期DE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时期HI表示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染色体数量变化的原因不同,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和曲线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的时期;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个区段代表的时期,再结合图中信息答题二、选择题(共4小题,12分,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不选、错选或多选得0分)13对下列有关遗传
23、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型为Aa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C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改变生物的基因D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的减数分裂;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范围是关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明确知识点后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即可解答:解:A、基因型为Aa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
24、产生A和a配子的数量比为1:1,但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不等,雄配子多于雌配子,A错误;B、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正确;C、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并产生新的基因,但基因重组不能改变生物的基因,C错误;D、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而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单倍体,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遗传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25、4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如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亲代噬菌体的实验B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C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D噬菌体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
26、O、N、P);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解答:解:A、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实验,两组相互对照,都是实验组,A正确;B、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由于噬菌体已被标记,所以其内不需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B错误;C、若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可能是感染时间太长,子代噬菌体释放造成的,C正
27、确;D、噬菌体是病毒、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都不进行有性生殖,所以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遗传都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5如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过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红宝石眼基因和白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B如果含残翅基因的片段缺失,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C观察图示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基因中有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1、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2、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
28、失或改变,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会导致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解答:解:A、红宝石眼基因和白眼基因是一对非等位基因,A错误;B、如果含残翅基因的片段缺失,则说明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错误;C、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正确;D、基因中一个碱基对的替换会导致基因突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
29、的性状,D正确故选:AB点评:本题结合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图解,考查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结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真核细胞中基因的结构,明确非编码序列不编码蛋白质;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16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3/4号为双胞胎),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3号和4号是异卵双胞胎C3号和5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D5号和1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双亲正常,生有患病的女儿,因此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30、3和4虽然是双胞胎,但是由于性别不同,因此属于异卵双胎解答:解:A、4是女患者,其父亲正常,因此不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B、3和4的性别不同,属于异卵双胞胎,B正确;C、如果相关基因型用A(a)表示,3的基因型AA占,Aa占,5的基因型AA占,Aa占,因此3号和5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C错误;D、由于1和2正常,生有患病的女儿,因此1的基因型是Aa,5的基因型AA占,Aa占,所以5号和1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系谱图,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
31、相关概率的计算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4分)17(16分)如图分别表示生物体细胞内的两个生理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的生理过程是转录,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所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2)图乙所示的生理过程是翻译,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e链是完成该生理过程的模板,称为mRNA(3)图乙中的3个碱基(UGA)称为反密码子(4)若图甲形成的c链中,G和C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那么a、b链中胞嘧啶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24%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表示以DNA的a链为模板转录形成RNA的过程,所以c链为RNA图乙表示翻译过程,其中e链
32、为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d链是翻译形成的肽链;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是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表示转录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原料是核糖核苷酸(2)图乙表示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中进行e链是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3)图乙中是tRNA,其一段的3个碱基(UGA)称为反密码子(4)若c链中A和U碱基分别占全部碱基的16%和32%,那么a链中T和A占该链全部碱基的16%和32%,所以b链中A和T碱基占该链全部碱基的16%和32%,所以a、b链中胸腺嘧啶占全部碱基的比例是(16%+32%)2=24%故答案为:(1)转录 细胞核 核糖核苷酸
33、(2)翻译 核糖体 mRNA(3)反密码子 (4)24%点评:本题结合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和条件,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和各物质的名称,并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简单的计算,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8(16分)黑腹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少、突变型多、个体小等特点,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现有一个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共有107个个体请回答以下问题:(1)该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2)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则A基因
34、的基因频率为65%(3)摩尔根等人运用假说演绎法法,通过果蝇杂交试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4)自从摩尔根于1910年发现第一个白眼果蝇突变体以后,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用各种方式,来诱导果蝇的突变现在有几十种常见的果蝇的突变体,它们包括眼睛的颜色、翅膀的形状、身体的颜色、头部形态等黑腹果蝇的多种突变体,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虽然黑腹果蝇的多种突变体之间的差距很大,但遗传学家仍将其归为同一物种,做出这一判断的最主要依据是不存在生殖隔离(5)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
35、称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6)果蝇X染色体的长翅基因(M)对短翅基因(m)是显性,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f)纯合时,仅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对双杂合的雌蝇进行测交F1中雌蝇的基因型有2种,雄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长翅可育:长翅不育:短翅可育:短翅不育=2:1:2:1考点: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1、种群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的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2、孟德尔在以果蝇为实验材料进行遗传实验时,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白眼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从而验证了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
36、色体上的假说3、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这种现象叫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4、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5、解答(6)时,先根据题意写出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然后写出杂交后代雌性个体、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结合题意找出性反转的基因型,根据问题进行解答解答:解:(1)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称为这个种群的基因库(2)由题意知,AA=35只,Aa=60只,aa=5只,因此A的基因频率是A=(352+60)2001
37、00%=65%(3)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试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采用的方法是假说演绎法(4)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果蝇的突变体很多,包括眼睛的颜色、翅膀的形状、身体的颜色、头部形态等黑腹果蝇的多种突变体,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基因多样性;黑腹果蝇的多种突变体之间的差距很大,但是不同突变体之间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即不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属于同一物种(5)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称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这个事例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进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6)由题意知,
38、双杂合雌果蝇的基因型是FfXMXm,隐性雄蝇的基因型是ffXmY,测交后代雌基因型为FfXMXm、ffXMXm、FfXmXm、ffXmXm,由于ff使雌蝇转化为不育的雄蝇,所以雌果蝇只有FfXMXm、FfXmXm两种基因型;后代雄果蝇FfXmY(短翅可育)、FfXMY(长翅可育)、ffXmY短翅可育)、ffXMY(长翅可育)、ffXmXm(短翅不育)、ffXMXm(长翅不育),因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长翅可育:长翅不育:短翅可育:短翅不育=2:1:2:1故答案为:(1)基因库(2)65%(3)假说演绎法(4)基因 不存在生殖隔离(5)自然选择(6)2 长翅可育:长翅不育:短翅可育:短翅不
39、育=2:1:2:1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知识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对相关知识进行熟练识记;理解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等知识要点,并结合题干信息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19(16分)调查和统计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科学研究中,以下是调查和统计方法的某些具体应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为了解一些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和发病率,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某班的同学打算从青少年型糖尿病和红绿色盲中选取一种,在全校学生及其家庭中开展“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经过分析,认为选取红绿色盲比较合适,其原因是单基因遗传病(2)该班的同学对
40、所在学校06、07、08级学生中红绿色盲的发病情况开展了调查,请你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结果(3)该班的同学开展“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的研究性课题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BDA、通常要进行分组协作和结果汇总统计B、要掌握所调查的遗传病的症状及表现C、各小组可单独计算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发病率D、对结果应进行分析和讨论,其内容通常指“有无家族遗传倾向、显隐性的推断、发病率、预防、原因等”(4)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某男孩(10)的家族除红绿色盲外,还有另一种遗传病乙(显性基因E,隐性基因e)下面是该色盲男孩家族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据图回答:乙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的基因型是eeXbXb,12的基
41、因型是EEXBY或EeXBY;若9与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概率是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题图:7和8都为乙病患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即“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另外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解答:解:(1)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应该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如红绿色盲(2)对所在学校06、07、08级学生中红绿色盲的发病情况开展调查时,可设计以下表格来记录调查结果:红绿色盲正常男女男女06级07级08级(3)A、调查人类遗传病时,通常要进行分组协作和结果汇总统计,A正确;B、调查人类遗传病时,要掌握所调查的遗传病的
42、症状及表现,B正确;C、调查人类遗传病时,要将各小组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再计算出所调查的遗传病的发病率,C错误;D、对结果应进行分析和讨论,其内容通常指“有无家族遗传倾向、显隐性的推断、发病率、预防、原因等”,D正确故选:ABD(4)由以上分析可知,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患有色盲,但不患乙病,因此其基因型是eeXbXb;12患乙病,但不患色盲,因此其基因型及概率是EEXBY、EeXBY;9的基因型及概率为eeXBXb()、eeXBXB(),因此9与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乙病的概率是+=,患色盲的概率为,因此他们所生孩子患病的概率为(1)+(1)+=故答案为:(1)单基因遗传病(2)表格如下:
43、红绿色盲正常男女男女06级07级08级(3)ABD(4)常 显 eeXbXb EEXBY或EeXBY 点评: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并能结合系谱图推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运用逐对分析法进行相关概率的计算20小鼠常被用作研究人类遗传病的模式动物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以下遗传学实验在小鼠中,基因G决定色素的形成,其隐形等位基因g则为白化基因;基因B决定黑色素的沉淀,其隐形等位基因b在纯合时导致棕色表现型;基因A决定毛尖端黄色素的沉积,其隐形等位基因a无此作用;三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基因型为G_A_B_的鼠为栗色鼠现在两只
44、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其交配后代有三种表现,比例为栗色:黑色:白化=9:3:4若仅考虑小鼠体色有色和白化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这两只栗色的双亲鼠的基因型为GgAaBB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本题属于多因一效的例子,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基因型为G_时表现为有色,gg_时表现为白化;G_A_B_时为栗色,G_A_bb时为黄棕色,G_aaB_时为黑色,G_aabb时为棕色基因型为G_A_B_的鼠为栗色鼠,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交配后代比例为:9栗色:3黑色:4白化,此比例为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因此三对基因中必有一对是显性纯合的由于后代未出现棕色表现型,因此BB基因
45、纯合,因此可确定这两只栗色的双亲鼠的基因型是GgAaBB解答:解:(1)若只考虑老鼠的体色有色(由基因G决定)和白化(由基因g决定),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根据题意,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假设甲、乙的基因型分别为G_A_B_,由于“有两只基因型相同的栗色鼠甲、乙,其交配后代有三种表现型,比例为:9栗色:3黑色:4白化”,由于后代中没有棕色鼠的出现,说明两只亲本的栗色鼠不含有b基因,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G_A_BB,又由于9:3:4是9:3:3:1的变形,说明亲本是双杂合子即GgAa,所以两只亲本栗色鼠的基因型为GgAaBB故答案为:(1)分离(2)GgAaBB点评
46、: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的多因一效的特例,具有一定的难度,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1【】请补充以下观察小鼠细胞减数分裂的实验步骤供选材料及试剂:小鼠的肾脏、睾丸、肝脏;苏丹染液、醋酸洋红染液、健那绿染液;解离固定液取材:选用睾丸作实验材料制片:取少量组织液低渗处理后,放在解离液(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将漂洗后的组织放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龙胆紫溶液一定时间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载玻片观察: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了几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若他们能正常分裂,则产生的子细胞是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
47、胞如图甲的是用某种方法在相差显微镜下拍到的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BA、图中细胞分裂的排序是B、图细胞内DNA和染色体数目相等C、图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D、图中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是观察到的同源染色体A1和A2的配对情况,若A1正常,A2发生的改变可能是缺失考点: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有丝
48、分裂过程中装片制作的步骤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分析题图甲:图示是在相差显微镜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其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取材: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是在动物的性腺中进行的,所以用小鼠的睾丸作实验材料制片:有丝分裂过程中装片制作的步骤为: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因此取少量组织低渗处理后,放在解离液溶液中,一定时间后轻轻漂洗;染色时用碱性染料染色,即材料中的龙胆紫溶液;经过一定时间后,加盖玻片并压片,使其成为均匀的单层细
49、胞层,便于观察观察: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该同学发现3种不同特征的分裂中期细胞,表明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它们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分别是精原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细胞分裂时序排序为,A正确;B、图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这导致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B错误;C、基因重组有2种类型,一是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另一种是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C正确;D、图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因此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D正确故选:B同源染色体联会以后如图乙,A1正常,由此可以看出,A2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造成联会时有一部分不能正常联会故答案为:取材:睾丸制片:解离液 龙胆紫溶液 观察: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原细胞 B 缺失点评: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观察实验以及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解答时参照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