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四单元第15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一、选择题1“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大型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国共产党从“残酷的一课”中学习到()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B进行土地革命的必要性C把反帝斗争作为革命的首要任务D注重加强党内民主建设解析:选A。从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里,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因此答案为A。2毛泽东作词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词中提到“暴动”,其矛头指向()A国民政府B
2、北洋军阀集团C日本帝国主义 D南京临时政府解析:选A。秋收起义中革命的对象是国民党反动派,故选A项。3.右图题词的含义是指()A以城市为中心,武装暴动夺取全国胜利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C放手发动农民运动,维护革命统一战线D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建立联合政府解析:选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因此答案为B。4“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提出的根本依据是()A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教训B国民革命在群众中产生的广泛影响C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式红军的存在解析:选C。“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讲是由国情决定的,而当时的国情
3、突出地表现为“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5红岩革命纪念馆曾展出一本泛黄的手抄本,封皮上有“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之动态民国三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至九月卅日”的字样。当时“参政员毛泽东在渝市”参与讨论的主要问题是()A促进国共联合抗战 B实行土地改革C建立何种政治体制 D开展经济建设解析:选C。从材料的信息时间“民国三十四”可推断出是1945年,地点是“渝市”即重庆,不难理解是国共重庆谈判,然后分析正确答案即可。6“决战鲁西南,直插鄂豫皖,突破合围圈,逐鹿我中原。狭路相逢勇者胜,刘邓大军威名传!”歌曲歌颂的历史事件发生于()A国民革命时期 B长征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解析:选D。
4、注意有效信息:“中原”“刘邓大军”。可知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事,它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71953年毛泽东批示:“中国现在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特殊”“新式”的原因是()A确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B确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是在公有制领导下的私营经济D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解析:选C。时间是“1953年”,当时正开始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因此答案为C。81966年,毛泽东在七律有所思中写道:“凭栏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诗文中的“有所思”主要是指()A如何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B怎
5、样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C如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D如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和维护中国共产党的纯洁性解析:选D。注意关键信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思想路线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答案为D。9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说:毛泽东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这句话说明毛泽东()A第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B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C找到了一条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彻底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政治格局解析:选B。A项是俄国十月革命中的列宁,C项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邓小平,D项与题意不符,因此答案为B项。10有人说“当
6、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当我们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时候,毛泽东思想已经失去了它的时代意义”。那么,对毛泽东思想时代意义的理解应该是()从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来看,有些具体问题时过境迁,但却依然是现实实践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反腐败问题等从它的具体论述来看,有很多原则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从它的内在精神来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毛泽东晚年犯了很大的错误,所以毛泽东思想已经没有现实意义了A BC D解析:选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对我们当前的社
7、会主义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说法不正确,故应排除。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毛泽东在革命战争年代创作的诗词作品,回答问题。材料一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菩萨蛮黄鹤楼(1927年春)材料二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材料三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七律长征(1935年10月)材料四钟山风雨起苍黄,百
8、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949年4月)(1)材料一表达了毛泽东郁闷沉重的心情,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2)材料二反映出毛泽东怎样的心情?当时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情况如何?(3)造成材料三中这次“远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毛泽东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当时的形势加以分析。(4)材料四表达了毛泽东激昂、兴奋和豪迈之情,当时的革命形势如何?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材料引文标注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切入点,解答时要充分运用,注意从各个时间入
9、手结合相对应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问题可迎刃而解。答案 (1)原因:1927年国民党右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革命形势危急,国共合作即将破裂,国民大革命陷入失败的境地。(2)心情:踌躇满志,胸有成竹。发展情况:毛泽东进军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指挥红军打游击战,连续取得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根据地逐渐发展壮大,中国革命开始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3)原因:中国共产党内发生严重的“左”倾错误,毛泽东被迫离开红军领导岗位;1934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思想感情:浪漫主义的革命激情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形势:遵义会议结束王明“左”倾错误
10、统治,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经过重重险阻后,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完成战略转移,开辟了中国革命新局面。(4)形势: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中国人民终于推翻国民党政府,毛泽东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12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很荣幸地接待你的代表赫尔利将军。今一旦得赫尔利将军之助,使我们有实现此目的之希望,我非常高兴地感谢你的代表的卓越才能和对中国人民的同情。我们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向是有历史传统的深厚友谊的。我深愿经过你的努力与成功,得使中美两大民族永远携手前进。毛泽东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1944年11月4日
11、)材料二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危险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和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至于美国的原子讹诈,吓不倒中国人民。毛泽东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1955年1月28日)材料三为了有利于中美高级接触,党中央从大局着眼,不把美国同台湾断交当作两国高级接触的前提条件。台湾问题应与整个国际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这一政策调整奠定了中美两国在存在着重大分歧的情况下逐步接近的基础。但是,在中美建交的问题上,中国却始终坚持美国必须同台湾“断交”“撤军”“废约”三项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一直贯穿在中美
12、关系正常化的曲折过程中,为此,中国对美国试图制造“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阴谋进行了一次次坚决的斗争。张化毛泽东与7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毛泽东主张中美“携手前进”的目的。(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毛泽东对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3)据材料三分析,面对中美重大分歧,毛泽东的处理方式呈现怎样的特点?综合以上材料,从毛泽东对美政策调整的视角出发,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解析 (1)根据材料一所给时间1944年,中美“携手前进”指的是抵抗日本侵略;建立民主国家。(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对待美国的态
13、度由友好到敌对;第二小问原因,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冷战格局等角度分析。(3)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三“在中美建交的问题上,中国却始终坚持美国必须同台湾断交撤军废约三项基本原则”,可以看出毛泽东在这个问题上是讲究原则的,不同时期由于不同的国际国内环境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体现出了灵活性的特点;第二小问启示,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影响国家外交方针政策的因素角度考虑得出启示。答案 (1)目的:打败日本侵略;建立民主国家。(2)变化:从友好到敌对。原因: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两极格局下的战争威胁;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3)特点:原则性;灵活性。启示:以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国内外政治形势影响对外政策发展。- 5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