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341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7页
2021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人民版教学案 练习:专题2 第3讲 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二 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宏观览要 内容主旨时期屈辱史探索史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华,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而不断探索的历史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最终以失败告终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先后发动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最终仍以失败告终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成为侵华的主力。日本侵华步伐不断加快,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七七事变后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无产阶级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创建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国民大革命和抗日战争。在中共领导下,中国人民最终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第3讲近代前期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课标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鸦片

3、战争(18401842年) (3)结果:清政府屈辱求和,1842年8月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1843年)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住等特权(4)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并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1)原因(2)过程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也加入侵华战争。185

4、8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不久,冲突再起,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时间1858年1860年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通航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3)结果: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主要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受到破

5、坏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门户开放”政策内容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的前提下,要求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以便美国能够“利益均沾”影响“门户开放”政策的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形成了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3)影响:列强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 (3)结果:签订辛丑条约条约内容主要危害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本息

6、合计9.8亿两加重了人民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在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清朝腹地广大地区被置于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惩办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标志着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居六部之上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4)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1840年至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1三元里人民抗英(1)概况: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群

7、众打死数名英军、包围四方炮台。(2)意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2左宗棠收复新疆(1)至18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地区。(2)在军事上支持曾纪泽入俄谈判,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复伊犁。(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3黄海海战(1)爆发:1894年9月,中国北洋舰队遭日舰偷袭。(2)经过:丁汝昌、刘步蟾、邓世昌等率军英勇作战。(3)结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但李鸿章采取“避战保船”政策,最终全军覆没。4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1)背景:1895年甲午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2

8、)经过:邱逢甲、徐骧领导台湾人民组成的义军与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痛击日军。(3)意义: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5义和团运动(1)背景: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概况:发展:1899年,袁世凯围剿义和团,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抗敌:1900年6月,在落垡、廊坊一带大败八国联军,攻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巢杀下,最终失败。(3)意义: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的光辉一页,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名词解释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主权;在经济上是指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

9、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在思想文化上则表现为西方的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半封建”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名词解释 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即一国在通商、航海、捐税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的待遇不低于现在或将来给予任何第三国(最惠国)的优惠待遇。最惠国待遇的取得,一般必须以条约为根据。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单方面享受的最惠国待遇,是一种强加给对方国家的不平等条约。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从它本身的性质和含义来看,这是外国在华侨民脱离中国司法管

10、辖的一种特权。知识拓展 19世纪中期中国外交从“朝贡体系”到“不平等条约体系”(1)“朝贡体系”:立足点是“华夷观”思想,体现了古代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定位。在该体系下,“朝贡册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实质上是宗主认同外交,形成了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景象。在“朝贡体系”影响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一个以汉字与儒学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2)“不平等条约体系”:即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所确立的西方列强在华特权制度的总称。其法律依据是1842年南京条约以来的所有不平等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体系”的本质特征是西方列强通过战争手段迫使清王朝签订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使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

11、封建社会的深渊。(3)客观作用“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递交国书等方式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推入近代化进程中,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政治理念、经济习惯和文化思想带到了中国,也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思考探究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认识原因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准备不足;信奉“武器决定论”战略失误一味依靠外国调停,没有把立足点放在自身力量上;放弃和丧失制海权政治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

12、政治腐败外部因素日本明治维新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对外扩张蓄谋已久,战前准备充分思维点拨 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转折点(1)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2)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学习西方内容上:由器物到政治制度。 思维点拨 和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相比,辛丑条约具有哪些特点?辛丑条约的特点是不割地、不开通商口岸,而是控制中国人民活动、经济命脉、清政府决策,开始实行“以华制华”方针。 思维点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当时中国的影响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充分暴露了清王朝“洋人的朝廷”的本质,

13、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进一步惊醒了中国人,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思维点拨 近代列强侵华的方式及趋势(1)方式: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文化入侵。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2)趋势:侵略范围不断扩大,由沿海深入内地。经济侵略日益加强的同时,不断渗透政治与军事控制。 思维点拨 对近代中国民众自发的反侵略斗争的评价这些自发的反抗斗争反映出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外国侵略者的坚强意志和捍卫国家、民族尊严的浩然正气。正是民众大规模的自发斗争,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进程。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鸦片战争前中英经济

14、的比较领事裁判权发生于条约之中,欲去领事裁判权,必先改正条约非先编订完全之法律,断不能达改正条约之望。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我国国权,亦永无恢复之时矣。杨廷栋论改正条约与编订法律有连结之关系(1902年)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其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国的近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教你读史1.史料一图片反映了清朝统治下的中国自

15、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于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客观上表明英国要打开封闭的中国市场。2史料二信息“条约不改正,则领事裁判权永无撤废之日”反映出希望通过法律途径修订不平等条约,废除领事裁判权,体现了领事裁判权对中国司法主权的破坏。3史料三、四反映了鸦片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答:_答案本质差异:西方已经迈进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阶段;中国还处于落后的农耕文明时代(或封建社会)。主要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强化,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

16、政策。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领事裁判权”的影响。答:_答案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完整,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3根据史料三、四分析,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的最大改变是什么?其评价的视角是什么?答:_答案改变:鸦片战争促进中国文明转型,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视角:近代化史观。1近代西方列强侵华的原因(1)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它们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结果。实质上体现了它们以资本主义方式征服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它们开拓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列强侵华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武力打开和占领中国市场,攫取侵略权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这是资本主

17、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决定的。(3)中国的落后和政府的腐败,也是列强敢于对中国发动战争的原因之一。2全面认识鸦片战争的影响(1)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政治上: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中国的民族危机日趋严重,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文化上: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侵蚀,大量文物遭到破坏,给中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对外关系上:通商口岸的开放,打破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摒弃“天朝上国”思想,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潮流。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8、发展提供了条件。思想上:严重的民族危机促使中国人民觉醒,开始学习西方,积极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道路。社会生活上:西方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逐渐被中国民众所接受。 当中国盛时,日本不敢与抗。咸丰庚申中英之战,败衅,英、法、俄、美并为有约之国,日本不得与是役(甲午战争)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以上材料摘编自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

19、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但从间接的影响来讲,八国联军的侵略行径也同时惊醒了中国这个东方睡狮。八国联军敲开了中国的国门,也让中国从此开始现代化进程,开始参与全球化。新华网教你读史1.史料一中省略号前后的内容对比,重点阐释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危害。2史料二中作者提出了迥异于现行教材的观点,肯定了中日甲午战争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3史料三为现代人客观看待八国联军侵华的评论。作者主张辩证地看待西方侵略对中国的影响,认为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答:_答案甲午战后,清政府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

20、亿两,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开篇,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向西方学习开始由器物层面转向制度层面,加快了中国的政治现代化进程。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答:_答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方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也使中国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对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的认识(1)从起因看:与世界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程度紧密相关,具有明显阶段特征。19世纪中期以战争为主要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目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输出为主要目的。(2)从发

21、动者和结果来看:侵华国家从一国到多国,均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这使中华民族灾难加深。(3)从失败的原因看:根本原因是落后腐朽的封建主义无法对抗新兴强盛的资本主义。(4)从目的上看: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经济利益。不平等条约规定的开埠通商、协定关税、资本输出等,都是这一根本目的的具体体现。(5)从影响看:对中国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造成了中国的贫穷落后,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冲击了中国旧的经济和政治秩序,扩大了中外交流的范畴和规模,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2018全国卷T282018全国卷T282017全国卷T292016全国卷T292016全国卷T41考

22、频5年5考1(2018全国卷,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考查点知识考查近代外交观念对中国的影响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素养考查(1)时空观念;(2)史料实证答案D解析材料“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说明当时清朝已有地方督抚注意按照国际法来处理中日之间的交涉问题,这明显体现了近代的外交观念,故选D项。A项材料没有体现;根据

23、材料“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可知,当时琉球国还在向中国进贡,维持着朝贡关系,故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地方督抚的上奏只是在行使其职权,对政府提出建议,而不是干预朝廷外交事务,故排除C项。2(2018全国卷,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考查点知识考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24、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历史解释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日本运用舆论宣传丑化中国形象,并运用公关手段获取欧美舆论支持,这些都属于近代外交策略,而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说明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C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B项错误;D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3(2016全国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

25、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考查点知识考查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军备发展的作用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素养考查(1)唯物史观;(2)历史解释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些西方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军备优势,这与洋务运动兴办军事企业、编练海军、举办民用工业和新式教育,多方面推进近代化并取得明显成效有关,故C项正确。当时中国军队的西式改革主要体现在海军建设上,远未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A项错误;B项中“集权制度”与材料中“军备优势”的叙述不符,排除;当时中国是西方侵略的主要对象之一,不会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D项错误。命题角度1从外交观念的角

26、度考查近代中国条约交涉中的问题(2019江苏宿迁期末)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们(负责交涉条约的人如伊里布、黄恩彤诸人)觉得也是最方便省事的办法是每种货物应该缴纳多少税都明白载于条约,那就可以省却争执。所以他们洋洋得意,以为他们的外交成功。”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条约”指的是马关条约B“方法”维护了中国关税主权C“方法”有利于列强商品输出D“他们”深谙近代外交之道答案C解析材料涉及的是中外协定关税,结合所学可知,应该是南京条约,故A项错误;中外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故B项错误;固定关税减少了中国海关的苛捐杂税,减轻了外国商品输入的负担,故C项正确;他们出卖了关税自主权却

27、自以为外交成功,说明他们不了解近代外交,故D项错误。命题角度2从外交近代化的角度考查列强侵华的影响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议期间,中国禁烟专员唐国安谈到:“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国际问题,因为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严重地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凡是对这个问题有过较深研究的人,没有人会怀疑,吸鸦片恶习和鸦片交易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进入新关系并产生谅解的一种严重威胁”。这表明,清政府()A以国际视野维护主权 B以道德力量捍卫利益C以民族意识促进禁烟 D以经济实力保障禁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吸鸦片恶习和鸦片贸易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进入新关系并产生谅解的一种严重威胁”可知,中国运用国际视野角度维护中国的主权,故

28、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清政府运用道德力量,排除B项;民族意识的觉醒主要在五四运动后最为突出,排除C项;20世纪初,民族经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镇压发展缓慢,经济实力低,无力保障禁烟,排除D项。命题角度3从中国军民的斗争宣扬爱国主义精神(2019江西名校二检)鸦片战争爆发前后,林则徐组织翻译了大量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资料,还派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是西方国际法学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的标志。国际法的编译()A推动了晚清政治体制变革B开启了西方法制中国化的历程C适应了与列强斗争的需要D奠定了政治近代化的理论基础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与西方国家

29、交往增多,林则徐组织编译国际法并将其作为外交斗争的武器,适应了与列强斗争的需要,C项正确。晚清政治体制改革出现在甲午战争后,与鸦片战争后林则徐组织编译国际法无关,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近代国际法被引入中国,不是结合中国国情实现中国化,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林则徐编译国际法的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不能为政治近代化奠定理论基础,D项错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湖南期末)“(清朝)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殖民主义者大量地向中国推销鸦片。”由此推知()A英国用鸦

30、片贸易打开了中国市场B鸦片贸易会加深清廷的统治危机C英国的政策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D査禁鸦片表明中国人民已经觉醒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对华输入鸦片以扭转对中国贸易的逆差局面,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加剧晚清的统治危机,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英国输入鸦片旨在扭转贸易逆差,而非打开中国市场,排除A项;英国输入鸦片并未违背自由贸易原则,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中国查禁鸦片及对鸦片输入的危机意识,排除D项。2(2020河南南阳一中开学考)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清政府预备从各省调兵共二十五万增援东南沿海,其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命调时间调出省兵数调往方向1841年1月

31、6日贵州1000广东1842年3月24日甘肃1000浙江1842年6月1日山西1000江苏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驰 D清军装备落后训练不足答案A解析由表格中清政府从各省调兵增援东南沿海军队执行情况来看,时间间隔大,调出、调往省份路途遥远,反映出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缺乏统畴,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3(2020广东东莞开学考)下表为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对外部分借款的概况。由此可知当时()时间承借人贷款人用途1861.11江苏巡抚李鸿章署布政道吴煦上海外商雇船至安庆运淮军至上海1862.6苏松太道吴煦英商怡和

32、洋行“常胜军”饷银1863.?江苏巡抚李鸿章上海外商部分湘军军饷1863.?江苏巡抚李鸿章上海美商洋行上海会防局洋枪队军需等费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扩大B洋务运动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性C清军的近代化程度逐渐提高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革命答案D解析清政府对外部分借款,从材料反映的用途来看,有“常胜军”饷银、部分湘军军饷和上海会防局洋枪队军需等费。结合所学可知,无论是湘军、淮军还是外国军队“常胜军”,此时都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说明中外反动势力正在联合镇压中国革命,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华资本输出的变化趋势,不能得出不断扩大的结论,排除A项;对外借款并未用于开展洋务运动以及清军的近代化改革,排

33、除B、C两项。4(2019云南昆明调研)1864年中国与西班牙签订和好贸易条约,经清政府的努力,将清朝基本法典大清律例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写入了该条约。这反映了清政府()A积极利用条约维护自身利益B对“天朝上国”地位的维护C未能真正认识条约的危害性D试图将内政与外交融为一体答案A解析材料中“禁止拐卖人口的条文”是保护国民权益的规定,将此条文写入和好贸易条约体现了清政府积极利用条约维护其自身的利益,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维护“天朝上国”的地位,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5(2020河北衡水摸底)1894年7月28日申报载:“以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

34、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轻启兵端是不明乎大小之势矣。”这反映出当时()A舆论界存在盲目自信心态B统治者动员民众策略巧妙C国人过分夸大洋务运动的成果D清政府死守“天朝上国”观念答案A解析材料“我堂堂天朝,幅员之广大,人民之多,财赋之厚,兵卒之精,十倍于尔(日本)。尔乃不自量力”反映了当时中国舆论界的盲目自大心理,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清朝统治者动员民众,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洋务运动,故C项错误;申报属于社会舆论,不是清政府,故D项错误。6(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期末)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

35、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并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民众忧患意识产生,故B项正确。中体西用思想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主要说明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台湾人民反割台的斗争,故D项错误。7(2020海南等级考模拟)1896年中英滇缅续约第五款,“

36、孟连、江洪不得割让与他国”。一年后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于是英国来相诘责。这表明()A英法意在维护中国领土主权B英国视江洪为其势力范围C英法在江洪进行激烈的争夺D法国无意在江洪攫取权益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阻止他国在江洪扩展势力,俨然把江洪视为其势力范围,故选B项。英法侵犯中国领土主权而不是维护,排除A项;英法在江洪的争夺采用的是与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看不出激烈争夺的信息,排除C项;根据材料“中法续议界务专条,清政府又将江洪一部割让与法国”可知法国有意在江洪攫取权益,排除D项。81876年,中日就中朝关系展开论争,森有礼与李鸿章对答记录节选如下:对答1森:至国

37、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李:此是谬论。特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对答2森:中国不收其(朝鲜)钱粮,不管他政事,所以不算属国。李:高丽诸国,此是外藩钱粮政事,向归本国(朝鲜)经理。综合两则对答可知()A宗藩关系之争是甲午战争的诱因B日本运用万国公法挑战朝贡体系C清廷运用条约体系维护宗藩关系D中日利益冲突的实质是观念对立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此是谬论。特强违约,万国公法所不许”“高丽诸国,此是外藩”可知,清政府肯定条约,维护中朝的宗藩关系,故选C项。甲午战争的诱因是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排除A项;根据材料“国家举事,只看谁强,不必尽依条约”可知,日本运用国家实力挑战条约、公法,排除B项;D项用

38、观念的对立掩盖了日本侵略扩张的事实,排除。9(2019重庆一中高二期末)“准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12个战略要地派兵驻扎;北京到大沽的炮台一律拆除;天津周围20里之内不准中国军队驻扎”。该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表明()A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B中国完全沦为列强殖民地C义和团爱国运动震慑了西方列强D清政府放弃一切自强努力答案C解析材料中西方各国派兵驻扎中国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拆除中国的军事设施、不准中国军队在天津周围驻扎,表明列强惧怕中国人民的反抗,故在军事上加以防范,这主要是因为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C项正确。天津条约使列强侵略开始深入中国内地,A项错误;B、D两项与史实不符

39、,排除。10(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二期末)美国专使柔克义将辛丑条约内容分为四类:一是适当惩办策动排外屠杀和暴乱的分子及其参与者;二是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此类事件重演;三是对各国及其人民在暴乱中所遭受的损失予以赔偿;四是普遍改善与中国政府及中国的关系。这表明,列强当时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和强化不平等条约关系B扶植清政府以抵制革命的潮流C实现瓜分中国的迷梦与阴谋D修复形象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答案A解析辛丑条约中的惩罚性、预防性措施的实质是列强在国际法名义下要恢复和强化不平等的条约关系,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抵制革命潮流的信息,B项错误;辛丑条约是要以华制华,不再主张瓜分中国,C项错误;D项不是列强当

40、时的主要目的,排除。11(2020河北衡水摸底)下列表述中能确切反映组图的共同主题的是()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A寻求救国之路 B反抗外来侵略C进行民主革命 D推翻清朝统治答案B解析从四幅图片信息“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致远号撞向敌舰”“刘永福与台湾军民誓师抗日”来看,都体现了反抗外国侵略的主题。故选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救国”和“民主”,排除A、C两项;四个事件均不涉及“推翻清朝统治”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12(2019湖南长郡中学高二期末)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治理。翌年,台湾亦升格为省。嗣后,清政府在东北改将军体制为行省建制,在西

41、藏东部设立具有行省性质的特别行政区。在内蒙古逐次设立州、府、县,盟、旗的地盘渐渐被压缩。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意识有所提升B传统治边政策延续C确立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D侧重军事管辖和边防稳定答案A解析受到近代民族国家之统合意识的支配,此时清政府改变了早中期的“边疆民族自治”的治边模式,开始实施行省管理,说明此时清政府国家意识的提升,A项正确。材料中政策是对传统政策的改变,B项错误;材料主要是从民族国家角度出发,不是加强中央集权,C项错误;军事管理和边防稳定不是此次地方行政设置管理的主因,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道光元年(1821年)十一月,两广总督阮元就美

42、国商船水手伤毙民妇案向道光帝上折奏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今咪唎国夷人囒哂吐嗲喇哪啡叮因民妇郭梁氏买果争闹,用瓦坛掷伤落水身死,已据供认明确,照例拟绞,情罪相符于本年十月初三日将该凶夷囒哂吐嗲喇哪啡叮照例绞决,以彰国宪,并夷人买取食物向系官给买办,今民妇郭梁氏私将蕉、橙卖给夷人,殊属不合,业已被伤身死,应毋庸议。臣复谕饬洋商(注:行商)伍敦元等传谕该大班,当知天朝法度尊严,该夷人既赴内地贸易,自应安静守法,该大班及船主等务须时时戒饬船内水艄人等,毋许滋事逞凶,设已酿成事端,该大班即应查明肇衅生事之人,立时指名交出,听候地方官查审究办,切勿袒庇诿延自取重咎,以仰

43、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摘自清代档案史料选编(四)(1)此案办理反映了当时清政府对外交往的哪些特点?(2)此类案件若发生在19世纪50年代,处理结果会有何不同?说明理由。答案(1)有天朝上国心态;严格限制对外交往(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遵循清朝律例(司法自主)。(2)不同:涉案外国人会由本国领事处理,清政府无权干涉。理由: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领事裁判权”。解析第(1)问,材料“照例拟绞,情罪相符”表明遵循清朝律例办事;材料“以彰国宪,并夷人”“当知天朝法度尊严以仰副天朝恩溥怀柔之至意”表明清政官员“天朝上国”心态;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

44、策。第(2)问,不同: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人可能会逃离处罚。理由:结合所学可知在19世纪50年代,依据“领事裁判权”英国人在中国犯法交给英国领事按英国的法律处理,而不是交给中国地方官按清朝法律处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以往对中外关系和不平等条约的研究,基本上局囿于侵略与反侵略的角度,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学术思想的活跃和视野的开阔,研究者还从其他视角进行探讨,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例如,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剖析条约交涉中的冲突,从文化的视角思考条约交涉中的问题。摘编自李育民废约史研究30年运用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外关系和不平等条约的史实,对上述研究视角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近代中外关系和不平等条约

45、研究视角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研究视角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视角,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示例一)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中外冲突不断。探讨:南京条约附件关于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的规定,引发广州人民反入城斗争;英法向清廷提出修约要求,引发第二次鸦片战争;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引发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示例二)从文化的角度看,不平等条约中部分条款推动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探讨:南京条约等关于通商口岸的开辟的规定,促进了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如欧式建筑、西餐和西式

46、婚礼等的传入;天津条约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引发了反洋教斗争,如义和团运动。(示例三)从国际法或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不平等条约中部分条款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探讨:天津条约中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规定,促使近代中国从朝贡外交真正向条约外交转变;辛丑条约中关于设立外务部的规定,推动中国融入国际关系体系。(任选一个视角作答,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并最大限度地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国内对中国近代史中关于中外关系和不平等条约史实的研究发展方向,答题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可以选择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中外冲突不断方面,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影响;也可以选择不平等条约中部分条款推动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方面,从文化的角度分析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也可以选择不平等条约中部分条款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从国际法或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要求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言之有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