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274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B. 玻璃和陶瓷都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C. 明矾和漂白粉均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D. 大量排放SO2会引起酸雨【答案】C【解析】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A正确;B、玻璃和陶瓷都属于传统硅酸盐材料,B正确;C、明矾只能用于净水,但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错误;D、大量排放SO2会引起酸雨,D正确,答案选C。2. 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A. 丁达尔效应 B. 可以通过滤纸C. 布朗运动 D. 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答案】D【解析】胶

2、体的最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的大小在lnml00nm之间,答案选D。3. 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 所含分子数约为NA 个B. 标准状况下,22.4 L乙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NAC. 1 mol NaHCO3晶体中含有阳离子数目为2NAD. 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答案】D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计算4. 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体积比为 11 密度比为 1611 氧原子数比为 11 质量比为 1611A. B. C. D. 全部【

3、答案】D【解析】相同条件下,SO2和CO2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1,正确;同温同压下,SO2和CO2的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64:44=16:11,正确;每个分子都含有2个O原子,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O2的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1:1,正确;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O2的质量之比=64:44=16:11,正确,答案选D。 5. 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是( )选项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盐酸天然气硫酸干冰B氢氧化钡蔗糖溶液碱石灰三氧化硫C胆矾石灰水苛性钾氨气D硫酸铝合金氯化钠氢气A. A B. B C. C D. D【答案】

4、C【解析】A、 盐酸是混合物,选项A错误;B、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解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B错误;C、物质组合都对应,选项C正确;D、氢气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选项D错误。答案选C。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0.1molL-1NaOH溶液:K+、Ba2+、Cl-、HCO3-B. 0.1molL-1Na2CO3溶液:K+、NH4+、NO3-、SO42-C. 0.1molL-1FeCl3溶液:K+、Na+、I-、SCN-D. 0.1molL-1HCl的溶液:Ca2+、Na+、C1O-、NO3-【答案】B【解析】AHCO3-、OH-

5、结合生成水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CO32-分别与K+、NH4+、NO3-、SO42-离子均不发生离子反应,且K+、NH4+、NO3-、SO42-离子之间不发生离子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Fe3+、SCN-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络离子、Fe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HClO是弱酸,则C1O-不能在强酸性溶液里大量存在,故D错误;答案为B。7. 对于反应3S+6KOH 2K2S+K2SO3+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B. 若3mol硫完全反应,则反应中共转移了4mol电子C. 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是2:1D. 氧化

6、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答案】B【解析】A、根据反应方程式,只有S的化合价发生变化,S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错误;B、3molS参加反应,生成1molK2SO3,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4mol,故B正确;C、SK2SO3,S的化合价升高,根据硫元素守恒,即生成1molK2SO3,需要1molS被氧化,SK2S,化合价降低,生成2molK2S,需要有2molS被还原,因此还原剂和氧化剂质量比为1:2,故C错误;D、根据选项C的分析,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8. 已知氧化性强弱顺序:Cl2 Br2 Fe3+I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 Br2+2I-

7、= I2+2Br- B. 2FeCl2+Cl2 = 2FeCl3C. 2FeCl2+2HCl+I2 = 2FeCl3+2HI D. 2Fe3+ + 2I-= 2Fe2+ + I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该反应能发生,A正确;B、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氯化铁,该反应能发生,B正确;C、氯化铁的氧化性强于碘,可以氧化碘离子为单质碘,但单质碘不能氧化氯化亚铁,反应不能发生,C错误;D、根据C中分析可知反应能够发生,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9. 将钠、镁、铝、 铁分别放入 的盐酸中,产的气体体积比是(同温同压下)()A. 1:2:3:2 B. 6:3:2:3

8、C. 1:1:1:1 D. 2:1:1:1【答案】D【解析】Na与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根据所给量,盐酸不足,Na过量,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1001031/2mol=5102mol,还剩下0.1molNa,过量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此时产生氢气的量为0.1/2mol=0.05mol,共产生(0.050.05)mol=0.1mol;镁与盐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根据所给量,盐酸不足,产生氢气的量为1001031/2mol=5102mol;Al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根据所给量,盐酸不足,产生氢气的量为1001031/

9、2mol=5102mol;铁与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盐酸不足,产生氢气的量为1001031/2mol=5102mol;综上所述氢气物质的量之比为:0.1:5102:5102:5102=2:1:1:1,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故选项D 正确。10. 有NaCl、FeCl2、FeCl3、MgCl2、AlCl3、NH4Cl六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可把它们鉴别开来,这种试剂是()A. 盐酸 B. 烧碱溶液 C. 氨水 D. KSCN溶液【答案】B【解析】盐酸与所有物质都不反应,所以选项A错误。向NaCl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无现象;向FeCl2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得到白

10、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向FeCl3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向MgCl2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向AlCl3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先得到白色沉淀,烧碱过量时沉淀消失;向NH4Cl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得到氨气;所以选项B正确。氨水加入MgCl2和AlCl3溶液中都得到白色沉淀,无法鉴别,选项C错误。KSCN溶液只能检验出氯化铁,所以选项D错误。11.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 利用焰色反应检验钾离子时,需要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图示检验钾离子的方法合理,故A正确;B. 干燥氯气,导气管应

11、该采用长进短出的方式,故B错误;C. 蒸馏操作时,冷凝管通水的方向应该是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且温度计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故C错误;D. 蒸发食盐水时,必须使用玻璃棒搅拌,以使蒸发皿中物质受热均匀,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气体的净化和干燥的方法、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操作,题目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明确气体的提纯、除杂方法,本题的易错点是C项,解题时要注意蒸馏操作的方法及实验原理,尤其是对于冷凝管的进出水方向要有正确的认识。12. 在含有FeCl3、FeCl2、AlCl3、NaC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在空气中充分

12、搅拌,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少的是()A. Na+ B. Fe3+ C. Al3+ D. Fe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含有FeCl3、FeCl2、AlCl3、NaC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会发生反应形成Fe(OH)2、Fe(OH)3沉淀,在空气中充分搅拌Fe(OH)2被氧化产生Fe(OH)3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变为FeCl3,溶液中离子数目明显减少的是Fe2,选项D正确。考点:考查金属及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的知识。13. 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A. Al(OH)3Al2O3 B. SiO2H2SiO3C. AlAlO2

13、D. NH3NO【答案】B【解析】A、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故A错误;B、SiO2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生成H2SiO3,不可能通过一步直接完成,故B正确;C、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AlAlO2能够一步直接完成,故C错误;D、发生4NH35O24NO6H2O,NH3NO,能够一步直接完成,故D错误。14. 向含有FeCl3、BaCl2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滤液中滴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 白色沉淀是BaSO3B. 白色沉淀是BaSO4C. 白色沉

14、淀是BaSO3、BaSO4的混合物D. FeCl3全部被SO2氧化为FeCl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向滤液中滴入KSCN溶液时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离子被SO2还原,SO2被氧化为硫酸,白色沉淀是硫酸钡,A错误;B、白色沉淀是硫酸钡,B正确;C、白色沉淀是硫酸钡,没有亚硫酸钡,C错误;D、氯化铁被SO2还原为氯化亚铁,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15.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A充分吸收了Na2SiO3饱和溶液的小木条,沥干后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小木条不燃烧Na2SiO3可作防火剂B将H2在充满Cl2的集气瓶中燃烧集气

15、瓶口上方有白烟生成H2、Cl2化合生成HClC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SO2具有漂白性D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充分加热铝不能滴落下来铝熔点高,没能熔化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硅酸钠溶液吸热水分蒸发后可生成SiO2从而依附在纤维上,可防火,故A正确;B、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HCl,在集气瓶口有大量白雾,是盐酸的小液滴,不是白烟,故B错误;C、SO2漂白性的实质,是SO2与水反应生成的H2SO3跟有机色素结合成了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该化合物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能恢复为原来的颜色,通入高锰酸钾溶液,把高锰酸

16、钾还原才使其褪色,是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故C错误;D、铝在空气中加热 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Al2O3)薄膜 其熔点高于Al的熔点,附着在Al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故D错误。故选A。16. 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3mol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4. 30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综合上述实验,你认为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

17、有:K+、NH4+、CO32-、SO42-,不含Cl-B. 该混合液中定含有:NH4+、CO32-、SO42-,可能含K+、Cl-C.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4+、CO32-、SO42-、Cl-,可能含K+D. 该混合液中:c(K+) 0.1mol/L c(CO32-) = 0.1mol/L【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Cl、CO32、SO42中至少含有一种;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3mol气体,气体是氨气,一定含有铵根,物质的量是0.03mol;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4.30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

18、2.33g,说明达到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钡和硫酸钡,其中硫酸钡的物质的量是2.33g233g/mol0.01mol,碳酸钡的物质的量是(4.30g2.33g)197g/mol0.01mol,阴离子的总电荷为0.01mol2+0.01mol20.04mol0.03mol,所以一定还存在K+,氯离子不能确定。由于氯离子不能确定,所以钾离子的物质的量至少是0.04mol0.03mol0.01mol,其浓度0.01mol0.1L0.1mol/L,碳酸根的浓度为0.01mol0.1L0.1mol/L,答案选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与推断。【名师点睛】根据离子的特征反应及离子间的共存情况,进行离子推

19、断时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1)互斥性原则。判断出一定有某种离子存在时,将不能与之共存的离子排除掉,从而判断出一定没有的离子。(2)电中性原则。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一定有阳离子和阴离子,不可能只有阳离子或阴离子。(3)进出性原则。离子检验时,加入试剂会引入新的离子,某些离子在实验过程中可能消失,则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种离子无法判断。解答时,首先,必须以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作后盾。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是考生认真、准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基础。例如考生要对离子的性质、离子的特征、离子间的反应关系要有准确全面的认识。其次,必须要有正确清晰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灵活的解题方法。17. Na 、Fe 、Cl 、Al是中学

20、化学常见的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含上述元素的常见化合物中,呈淡黄色的是_(填化学式)。焰色反应的实验中,Na元素燃烧时的焰色为_色,观察 K元素燃烧时的焰色需要透过_。实验室在制备 Fe(OH)2 时必须隔绝空气,否则发生的现象是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_(2)饮用水质量是关系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在我国,一些贫困山区的农民至今还饮用井水,但暴雨过后井水混浊,无法饮用。为了能让暴雨过后井水尽快变的澄清,你会建议他们最好向井水中投入下列中的_(填序号)。ANaCl BNa2CO3 CKAl(SO4)212H2O DCuSO4氯气是最早用于饮用水消毒的物质,其消毒作用主要是氯气溶于水后生成了次氯酸

2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写出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ClO2 是一种广谱型的消毒剂,将逐渐取代Cl2成为生产自来水的消毒剂。工业上ClO2常用NaClO3和Na2SO3溶液混合并加H2SO4酸化后反应制得,反应中NaClO3和Na2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答案】 (1). Na2O2 (2). 黄 (3). 蓝色钴玻璃 (4). 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 (5). 4Fe(OH)2+O2+2H2O=4Fe(OH)3 (6). C (7). Cl2H2O=HCl-HClO (8).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9).

22、21【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四种元素中常见化合物,显淡黄色的是Na2O2;含有钠元素的物质,做焰色反应时,焰色显黄色,观察K元素的焰色时需要通过蓝色钴玻璃,防止黄光对紫光的干扰;Fe(OH)2容易被氧气氧化成Fe(OH)3,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沉淀,发生4Fe(OH)2O22H2O=4Fe(OH)3;(2)为了让井水尽快变的澄清,需要向井水中加入净水剂,A、NaCl不能作净水剂,故A错误;B、Na2CO3不能作净水剂,故B错误;C、KAl(SO4)212H2O常作净水剂,故C正确;D、CuSO4中Cu2对人体有害,故D错误;次氯酸为弱酸,不能拆写成

23、离子,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工业上制取漂白粉,常用Cl2和Ca(OH)2的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NaClO3ClO2,化合价降低1价,Na2SO3Na2SO4,化合价2价,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n(NaClO3)1=n(Na2SO3)2,即n(NaClO3):n(Na2SO3)=2:1。18. 、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H+、NH4+、Mg2+、Ba2+、Al3+、I、NO3、CO32、SO42、AlO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1)取pH试纸检验,溶液呈酸性,可以排除_的存在(2)取出部分溶液,

24、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呈紫红色,可以排除_存在(3)另取出部分溶液逐渐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反应过程中均无沉淀产生,则又可排除_的存在(4)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_的存在,又可以排除_的存在(5)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以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某混合物 A,含有 KAl(SO4)2、Al2O3 和 Fe2O3,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下图所示的物质之间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四步中对于溶液和沉淀的分离采取的方法是_。(2)根据上述框图反应关系,写出下列B、C、D 所

25、含物质的化学式(提示:可为混合物)。固体 B_;沉淀 C_;沉淀 D _;(3)写出、反应离子方程式。_;_;(4)步骤较难操作,如何将实验方案进行改进?_。【答案】 (1). CO32、AlO2 (2). NO3 (3). Mg2+、Al3+ (4). Ba2+ (5). SO42 (6). H+、I、Ba2+ (7). NH4+ (8). 过滤 (9). Al2O3 (10). Al2O3和Fe2O3 (11). Fe2O3 (12). Al2O3+ 2 OH-=2AlO2-+H2O (13). Al3+3NH3H2O=Al(OH)33NH4+ (14).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

26、O2到沉淀完全(答案合理即可)【解析】I本题考查离子检验和共存,(1)溶液显酸性,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H,H与CO32不能大量共存,H与AlO2不能大量共存,一定不能存在是CO32、AlO2;(2)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CCl4层显紫红色,说明原溶液中I,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I氧化,因此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O3;(3)另取部分溶液,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反应过程中均无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不含Mg2、Al3;(4)取(3)的溶液,加入碳酸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此沉淀应为BaCO3,说明原溶液中含有Ba2,因为Ba2与SO42反应生成沉淀,则原溶液中不含

27、SO42;(5)根据上述分析,一定含有的离子是H、I、Ba2,不能确定的离子是NH4;II.(1)根据流程图,四步对于溶液和成点的分离方法是过滤;(2)Al2O3、Fe2O3不溶于水,KAl(SO4)2溶于水,推出沉淀C为Al2O3和Fe2O3,沉淀C中加入NaOH溶液,因为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氧化铁为碱性氧化物,发生:Al2O32OH=2AlO2H2O,则沉淀D为Fe2O3,反应发生Al33NH3H2O=Al(OH)33NH4,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反应为AlO2HH2O=Al(OH)3,反应氢氧化铝分解成氧化铝,即固体B为Al2O3;(3)根据上述分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8、为Al2O3+ 2 OH-=2AlO2-+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4)氢氧化铝为两性,如果盐酸过量,则发生Al(OH)33H=Al33H2O,改进方法是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到沉淀完全。19. 、现用Na2CO3固体配制500mL 0.200 molL1的Na2CO3溶液。可供选择的仪器有:玻璃棒;烧瓶;烧杯;胶头滴管;漏斗;天平;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Na2CO3溶液时不需要使用的有_ (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_(填仪器名称)。(2)经计算,需Na2CO3固体质量为_。(3)将所配制的Na2CO3溶液进

29、行测定,发现浓度小于0.200 molL1。请你分析配制过程中可能引起误差偏小的原因_。A定容时俯视液面 B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配制时容量瓶没有干燥、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如下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如果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填(“甲”或“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简述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_。、氯化铁是一种常

30、见的水处理剂,无水氯化铁遇潮湿空气,极易吸水生成FeCl3nH2O。在实验室中,可以采用下列仪器和药品制取较纯的无水氯化铁固体。(1)实验开始时,先点燃_处的酒精灯(填A或D)。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B装置中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其作用为_。(3)F装置中的试剂为浓硫酸,其作用是 _。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答案】 (1). (2). 500mL容量瓶 (3). 10.6g (4). B (5). 2NH4Cl+Ca(OH)2CaCl2+2NH3 +2H2O (6). 乙 (7). 2NH3+H2SO4(NH4)2SO4 (8). 将湿润

31、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 (9). A (10).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11). 吸收氯气中的HCl (12). 防止F中水蒸气进入E中 (13). 碱石灰【解析】I、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要的仪器是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因此配制碳酸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烧瓶、漏斗,即,缺少的仪器是500mL容量瓶;(2)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5001030.200106g=10.6g;(3)根据c=n/V,A、定

32、容时俯视液面,容量瓶中溶液的体积减小,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A错误;B、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容量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故B正确;C、容量瓶是否干燥对实验无影响,故C错误;II、本题考查氨气的制备和检验,(1)根据信息,制备氨气所给原料是碱石灰和氯化铵固体,因此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 +2H2O;(2)干燥氨气时应用碱石灰进行干燥,氨气与浓硫酸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因此不能收集到氨气的是乙同学,氨气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H2SO4(NH4)2SO4;(3)验证氨气收集满的方法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管口

33、,若试纸变蓝,则说明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已收集满;III、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因为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因此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先点燃装置A中的酒精灯,让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装置A制备氯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制备的氯气中混有HCl和水蒸气,因此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3)无水氯化铁遇水生成FeCl3nH2O,应避免水蒸气的进入,因此装置F中浓硫酸的作用是防止F中水蒸气进入E中;G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氯气,结合F的作用,得出用盛装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F和G。点

34、睛:本题难点实验是III,设计实验的步骤是制备气体除杂反应或收集尾气处理,在设计实验时,一定注意题干所给信息,如本题无水氯化铁遇潮湿空气,极易吸水生成FeCl3nH2O,这就告诉我们,不仅要防止反应前水蒸气的进入,也要防止后面水蒸气的进入,从而推出F的作用,自己按照这样的思路自己设计,就可以顺利完成问题。20. 将3.2gCu与足量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1)把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500mL,取出50mL,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得到沉淀2.33g,则稀释后所得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2)把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100mL a的NaOH溶液中,若反应物均无剩余,则a的取值范围是_。(3)若

35、浓硫酸中含溶质b mol,投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硫酸的物质的量n()_0.5b mol(填“”“”或“=”);原因是_【答案】 (1). 0.2 mol/L (2). 0.5 a 1 (3). (4). 随反应进行,硫酸浓度变小,稀硫酸不与铜反应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问题(2),硫酸是足量的,先求出气体以及气体物质的量,Cu2H2SO4(浓) CuSO4SO22H2O,产生SO2的物质的量为3.2/64mol=0.05mol,SO2与NaOH反应:SO22NaOH=Na2SO3H2O、SO2NaOH=NaHSO3,计算a的取值范围,采用极端假设法,假设全部生成的Na2SO3,采用n(Na)=2n(SO32),以及元素守恒,得出a=1,假设全部生成的是NaHSO3,则有n(Na)=n(HSO3),得出a=0.5,从而得出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