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整合训练(十三)种群和群落全员必做题12020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调查趋光性昆虫类群的丰富度可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C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控制害虫的数量D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2020山东省高三二模成立于阿拉善左旗月畔的公益组织致力于阿拉善地区荒漠化防治,经过十多年努力,目前极耐旱的梭梭树在阿拉善地区已大量种植,使不断沙漠化的阿拉善成为了绿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阿拉善成为绿洲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初生演替B荒漠变为绿洲体现了人类活动能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梭梭树的种植对阿拉善地区的
2、气候条件没有影响D随着演替的进行,梭梭树的生物量会持续增加32020河南省郑州市河南实验中学高三模拟某林区在30年前发生过火灾,焚毁所有林木。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地区进行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AA50%54%58%aa20%24%28%A.该林区30年间发生了次生演替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发生了进化C研究该地区的范围和边界、种群间的关系,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结果比实际大4. 不定项选择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
3、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5不定项选择蚜虫的粪便是含有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虫天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
4、B蚂蚁吃“蜜露”,蚜虫同化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C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D信息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62020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高三测试某地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的演变逐渐形成了树林,成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某科研小组对该地区生活在弃耕农田的动物甲进行了十年的调查与研究,甲的种群数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该种动物的数量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原因是_。(2)据图可知,t5之后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是_,环境容纳量的含义是_。(3)在以上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4)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储存在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
5、,一部分随着_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_。(5)恢复生态学的目标是,重建某一区域历史上曾经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其主要利用的理论是_。7回答下列问题:(1)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指的是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其生态学意义是_。(2)在物种形成过程中,_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最终由于_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3)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否则容易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对其利用应该遵循_的原则。82020安徽省100所名校高三“攻疫”联考森林氧吧,曲径通幽,步移景异,宁静心境。这是很多城
6、市公园的一景。细观园林,以乔木为主,灌木、草本等融为一体。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某一城市园林做了如下实践调查。请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想调查公园中灰喜鹊的种群密度,应该用_法。他们在4 km2范围内张网捕鹊,第一次捕获并标记80只,全部放回公园中,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是15只,该灰喜鹊种群密度应是_只/km2。如果这一估算值比实际值偏大,原因是_。(2)由于公园附近住宅小区逐渐增多,公园锻炼的人也越来越多,灰喜鹊的种群数量有明显下降。图中A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_(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若将灰喜鹊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其数量呈现“J”型增长,引起此增长的原因有_(答出两点即可)
7、。(3)公园森林氧吧中,水杉、湿地松巍然屹立,龙爪槐、石榴花婀娜多姿,冬青卫矛、迎春花郁郁葱葱体现了群落的_结构。重点选做题12020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一模生物试题下列关于群落演替与物种丰富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B初生演替中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C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D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22020四川省绵阳市高三三诊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某镇对不宜耕作的农田和土地实行退耕还草还林,并对其演替进行适当人工干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样方法调查退耕农田的种群密度和群落丰富度B演替过程中
8、前一个群落改变了环境但竞争力将减弱C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增加是因为有新物种的迁入D缺失了人工干预的农田总能演替成结构复杂的树林3不定项选择群居动物有一种警报系统,只要有一个动物发现捕猎者发出警报,就可引起全群反应。实验者向鸽群放出饥饿的苍鹰,观测鸽的种群数量与报警可传达的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鸽子发现苍鹰后发出的大声鸣叫属于行为信息B食物网中鸽和苍鹰一定属于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C鸽种群数量越大反应越快,被苍鹰捕杀的机会就越少D鸽通过报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属于种内互助关系42020山西省太原市高三模考下图是根据实验室中人工饲养黑腹果蝇的数据统计绘制而成的曲线图
9、。人工饲养是在一定大小的培养瓶中、喂以一定量的酵母菌的条件下进行的。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室条件下用草履虫、酵母菌所做的实验与上述结果相似,表明种群在一定空间、一定资源条件下的增长类型,一般都是_。(2)曲线的纵坐标_ (填“能”或“不能”)反映种群密度的大小。这个过程中种群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_。(3)在一定环境中种群增长曲线的渐近线,生态学上称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是_。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_(填“能够”或“不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试根据环境容纳量的概念对珍稀动物的保护、草原的合理放牧分别提出你的建议:_。52020北京人大附中高三12月质检科研人员对我国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导
10、致山体滑坡30年后,恢复群落和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类型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1)科研人员在两个群落中_选取多个样地,收获全部植物,按照_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结果如下图。 图中_(填“S1”或“S2”)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_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_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提高_利用率。(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_%,这是由于山体滑坡后群落的_能力较弱,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整合训练(十三)全员必
11、做题1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调查某区域趋光性昆虫类群的丰富度可用黑光灯诱捕然后再进行分类统计方法进行,B正确;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据此可知利用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有效控制害虫的数量,C正确;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是适应性的表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答案:A2解析:阿拉善成为绿洲的过程是在具有一定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的,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A错误;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正确;梭梭树的种植能改善阿拉善地区的气候条件,C错误;随着演替的进行,极耐旱梭梭树的生物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减少,D错误。答案:B3解析:
12、林区发生火灾,而火灾后的森林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引入前原地,AA50%,aa20%,则Aa30%,故A的基因频率为50%1/230%65%;引入后5年,本地,AA54%,aa24%,则Aa22%,故A的基因频率为54%1/222%65%;引入后8年,本地,AA58%,aa28%,则Aa14%,故A的基因频率为58%1/214%65%,种群基因频率未发生改变,说明该种群未发生进化,B错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丰富度、群落的优势种、种间关系、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C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野兔身上的
13、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大,D正确。答案:B4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正确;乙是农作物与害虫A之间不可能存在竞争关系,D错误。答案:ABC5解析:蚂蚁用触角拍打蚜虫背部,通过拍打产生了一定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蜜露”属于蚜虫的粪便,其中含有的能量不属于蚜虫的同化量,B错误;据题干信息,报警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该信息可以在蚜虫间传递,也可以在蚜虫与蚂蚁间传递,C正确;据
14、题干信息,蚂蚁和蚜虫可以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答案:ACD6解析:(1)动物甲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因此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调查该种动物的数量。(2)据图可知,t5之后动物甲的环境容纳量是K1,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3)在以上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营养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4)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储存在生产者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5)恢复生态学的目标是,重建某一区域历史上曾经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使这一区域
15、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其主要利用的理论是生物群落演替。答案:(1)动物甲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2)K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3)增强(4)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5)生物群落演替7解析:(1)捕食者一般不会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2)在物种形成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最终由于基因库的巨大差异而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3)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否则容易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其利用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
16、的原则。答案:(1)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2)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库(3)自我调节能力可持续发展8解析:(1)灰喜鹊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应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可知,灰喜鹊的种群数量为:803015160,由于调查范围是4 km2,所以该灰喜鹊种群密度应是160440只/km2。由于动物一般都有逃避捕获的特性,使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带有标记的个体数减少,所以这一估算值会比实际值偏大。(2)S型曲线中K/2(K1)时增长速率最大,大于K/2(K1)时增长速率减小,种群数量增长缓慢,直至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所以图中A
17、点后种群的增长速率减小。若将灰喜鹊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由于空间足够大、食物足够多、无天敌、无传染病等因素,其种群数量将呈现“J”型增长。(3)公园森林氧吧中,水杉、湿地松巍然屹立,龙爪槐、石榴花婀娜多姿,冬青卫矛、迎春花郁郁葱葱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的特点。答案:(1)标志重捕40动物一般都有逃避捕获的特性(2)减小空间足够大、食物足够多、无天敌、无传染病等(3)垂直重点选做题1解析:群落在演替过程中,一些生物会消失,另外一些生物会出现,就会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A正确;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生物的种类更多,营养结构更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更强,B正确;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18、,通过统计样方内所有生物种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C错误;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所以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D正确。答案:C2解析: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的是样方法,A正确;演替过程中前一个群落改变了环境为其他群落提供了条件,但竞争力比新群落弱,B正确;在温度、降水自然条件允许时,演替过程中随着新物种的迁入群落丰富度增加,C正确;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由于缺水,缺失了人工干预的农田不一定能形成结构复杂的树林,D错误。答案:D3解析:鸽对苍鹰的大声鸣叫属于物理信息,A错误;在食物链中,鸽
19、子可能处于第二营养级或第三营养级,苍鹰可能属于第三营养级或第四营养级,B错误;鸽种群密度越大报警的平均距离越大,被苍鹰捕杀的机会越少,C正确;鸽通过报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属于种内互助,D正确。答案:CD4解析:(1)种群在一定空间、一定资源条件下,由于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所以其增长类型一般都是“S”型增长,即达到K值后,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2)曲线的纵坐标表示种群的数量,因而能反映种群密度的大小。图中数量曲线类似于“S”型生长曲线,所以这个过程中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趋势是:在开始逐渐增大,在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然后逐渐降低,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3)在一定环境中种群增长曲
20、线的渐近线,生态学上称为环境容纳量,其含义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即K值。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能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4)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使该种动物的环境容纳量有所提高,这个种群的数量自然会增长。草原的放牧量应该控制在接近环境容纳量为宜,如果过多放牧会影响牛羊的生长以及草原的恢复。如果破坏了环境,还会造成环境容纳量的降低。答案:(1)“S”型增长(2)能在开始逐渐增大,在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然后逐渐降低,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3)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或这一环境所能养
21、活的种群的最大数量)能够(4)对珍稀动物的保护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使环境容纳量有所提高,其种群数量会自然增长。草原的放牧量应该控制在接近环境容纳量为宜,如果过多放牧影响牛羊的生长以及草原的恢复,如果破坏了环境,还会造成环境容纳量的降低5解析:(1)选取样地时应随机取样,收获全部植物;按照植被类型分类后,测定生物量;由于S2群落生物量普遍低于S1,所以图中代表恢复群落生物量的是S2。(2)地震导致山体滑坡后,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还可能存在植物的种子、可能发芽的地下茎或植物根系等,在这一基础上形成恢复群落的过程为次生演替;伴随这一演替过程,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未受干扰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较好的垂直结构,这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率。(3)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为10.96.51.619,原始林群落的总生物量为55.036.23.895,(1995)100%20%,所以恢复群落植被的总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20%;原因是由于山体滑坡后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低,群落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原状。答案:(1)随机植被生长型(植被类型)S2(2)次生丰富度(或“多样性”)光能(3)20恢复(自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