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91985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3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荀子曰:“(为人臣)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韩非子曰:“人臣要从主之法,虚心待令,皆宜其能,胜其官,而莫怀余力于心”,两者都强调A. 人臣要效忠君主B. 人臣对君主可以抗命C. 君主要以礼待臣D. 大臣对君主绝对服从【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以礼待君,忠顺而不懈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体现的是儒家倡导的忠君思想;材料“人臣要从主之法”体现的

2、是法家的服从君主的思想。故二者都强调人臣要效忠君主,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相反,排除B项;C项属荀子的主张,排除C项;大臣对君主绝对服从,与材料“逆命而利君谓之忠”不符合,排除D项。2.三国演义开篇叙述了东汉末年各地的灾害和异常的自然现象,比如青蛇降落、洛阳地震、雌鸡化雄、山岸崩裂,随后蔡邕上书认为是宦官乱政的结果。对这种政治思想评述正确的是A. 反映了儒学天人感应的思想B. 最早产生于元末明初C. 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 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灾害和异常的自然现象认为是宦官乱政的结果”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A正确;西汉董仲舒已经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故B错误

3、;天人感应思想与儒、佛、道三教合一无关,故C错误;天人感应思想也没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灾害和异常的自然现象认为是宦官乱政的结果”,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入手,即可得出答案。3.宋明家具设计扬弃了隋唐壮美华丽的审美走向,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体现出一种工整而规范的美。宋明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当时A. 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 理学已渗入日常生活C. 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 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崇尚简约内敛,讲求秩序和稳定”“工整而规范”并结合所学可知,宋明时期,儒学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

4、经义,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宋明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以伦理为道德核心,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宋明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宋明家具设计的价值取向折射出当时理学已渗入日常生活,B选项符合题意。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是在明清,A选项排除。材料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C选项排除。材料无法得出天理观念已深入人心的结论,D选项排除。【点睛】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

5、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越。4.明末李贽认为,“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其意在于A. 否定程朱理学B. 重塑孔子权威C. 反对思想教条D. 追求个性解放【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材料“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反映了李贽反对孔子权威、反对思想教条的主张,故C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涉及否定程朱理学的内容

6、,故A不符合题意;李贽并非要重塑孔子权威,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法体现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故D不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李贽思想的内容出发,紧密结合材料,即可逐一分析选项,得出正确答案。5.下面是近代上海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统计图(单位:万关两)。据图可知这一时期A. 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商贸中心B. 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上海的民族工业得到快速发展D. 中国进口货物贸易额呈增长趋势【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1867年到1894年上海进出口贸易迅速增加,究其原因在于,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中国成为了西方

7、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B符合题意;A与材料无关;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C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进出口贸易总额,不能得出出口额增长与否的结论,D不正确。6.有学者用“它们只代表了非常肤浅的现代化尝试,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而没有开展任何仿效西方制度、哲学、艺术和文化的尝试”来评价中国近代的某一历史事件。对该学者评述的历史事件理解正确的是A. 客观上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B. 其倡导者的思想极其守旧C. 其尝试完全排斥西方文化D. 开始有限度地进行政治改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活动的范围局限于火器、船舰、机器、通讯、开矿和轻工业”结合所学知识

8、可知材料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A选项符合题意。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不能说其思想守旧,B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明显与洋务运动无关,排除。洋务运动并未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的学习,D选项排除。7.“它是李鸿章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洋务企业。它不断扩充,先后建有十几个分厂,能够制造枪炮、弹药、轮船、机器。但是它在管理上仍然存在着浓厚的衙门习气。”“它”是A. 江南制造总局B. 发昌机器厂C. 汉阳铁厂D. 轮船招商局【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该企业是由李鸿章创办洋务军事企业,分析选项内容可知,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洋务军事企业,符合题意,A选项正确。1866年由方举赞、

9、孙英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是民族工业企业,B选项错误;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办的,它们都是洋务民用工业,C、D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8.“由民国元年至十年举清末奖励实业政策之成绩尽破坏之,面无以为继就政府对待实业之态度与影响言,清末之几年为黄金时代,而民初之十年为黑暗时代,材料中“黄金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由于A. 辛亥革命的促进B.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侵略D. 国民政府的推动【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清末之九年为黄金时代”的“黄金时代”指1903-1912年,当时正处于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这是“黄

10、金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故B正确。 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已是“黄金时代”之后,故A错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1914-1918年),时间不符,故C错误。材料中所说的黄金时代时期国民政府还没有成立,故D错误。9.下表是华商工企业部分经济统数据表,表中数据的交化主要表明A. 工业各行业产量持续增长B. 工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C. 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发展D. 民族工业受制于官僚资本【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华商工矿其余部分经济统计表”可以看出从19341936年棉布、面粉、发电量、生铁产量都有所增加,结合所学,国民党统治前期,由于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开展“国民经济建

11、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商业,使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符合题干中的信息,故C正确;题干中面粉的产量从19341935年有所下降,所以题干中的“各行业产量持续增长”说法不准确,故A错误;工业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故B错误;题干体现的是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未体现民族工业受制于官僚资本,故排除D。10.1952年3月,南京首届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召开,会议宣布南京地区农村互助合作组发展到2442个,农户达到17983户,占全郊区农户总数的55.9,做到了乡乡有互助組。这表明南京地区A. 率先在全国开展农业改造运动B. 积极地探索农业发展的新路径C. 农村已走上人民公社化的道路D. 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

12、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无法体现是南京率先在全国开展农业改造运动,排除A;由材料“南京地区农村互助合作组”和“乡乡有互助组”,说明南京地区积极探索农村迅速发展新路径,故选B;我国是1958年掀起人民公社化道路,时间不符,排除C;1956年底,我国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以此为标志确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排除D。11.1956年,广州机械厂在缺乏厂房的情况下,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下进行露天生产。支援建设的苏联专家见到后说:“条件不是不够好,而是很糟糕。”然而在该年的劳动竞赛中,科室和车间每天都出现新记录。这表明A. 苏联大力支持我国经济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C. 计划经

13、济体制初步建立D. 工人建设热情高涨【答案】D【解析】【详解】工人和管理者在烈日暴雨中进行露天生产,说明当时的工作环境很艰苦,但是在该年的劳动竞赛中,科室和车间每天都出现新的记录,说明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工人建设热情高涨,故D正确。1956年是“一五计划”期间,材料没有体现苏联对中国一五计划的大力支持,故A错误。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是在1957年,故B错误。计划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故C错误。12.下图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设计绘制的宣传海报(配文:祖国工业飞跃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惊),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一五”计划完全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 反映了广大人民改变我国

14、工业落后面貌的愿望C. “大跃进”期间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突出成就D. 表现了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以及宣传海报中“祖国工业飞跃发展吓得英国胆战心惊”等内容可以看出,我国人民迫切想要实现工业发展,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愿望。故B正确;“一五”计划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完全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且漫画反映的是我国大跃进时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衡,取得突出成就无法体现,排除C;新中国不存在官僚资本限制民族资本的情况,排除D.13.经济学家舒尔茨有一句名言:一旦有了投资机会

15、和有效的鼓励,农民将把黄沙变成黄金。中共从1982年连续三年出现了粮食的超速增长,农民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长,终于过上了温饱有余的生活。这主要得益于A. 农村合作社的深入开展B. 人民公社运动的推动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探索D. 土地改革的深入开展【答案】C【解析】从1978年开始中国农村的一些省份就在进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探索,此后的粮食超速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均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的结果。故答案为C项。农村合作社是三大改造中的现象,排除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是在1958年,排除B项;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开展的,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根据时间信息。材料中的“1982年

16、”说明农村取得的成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的结果,从时间上即可排除其他三项。14.下图是我国某地城乡居民年人均收入表,图中的城乡差距最小年的出现是因为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 中共十三大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 农村改革成就显著,域市改革刚刚起步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图片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观察图片可知城乡差距最小的年份是在1985年,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推行,农村的面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于1984年刚刚开始,故C项正确;是1992年,B是1987年,D

17、是2001年,与题干时间1985年不符,故排除。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5.下图1959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其中1987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急剧增加主要源于A. 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B. 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C. 成功加入WTO的刺激D.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柱状图显示1987年1994年,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直线上升,主要是1984年之后实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及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说明经济改革激发市场活力,B正确;材料中百货零售网点

18、数量信息与对外开放关系不大,A错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2001年,不符合材料时间,C错误;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是21世纪初,不符合材料时间,D错误。16.世界经济千年史记载了一位欧洲航海家在探险活动中的新发现:“到圣诞节前夕,他已环绕非洲一圈,而且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这位航海家最有可能是A. 迪亚士B. 哥伦布C. 达伽马D. 麦哲伦【答案】C【解析】从材料“沿非洲东海岸访问了莫桑比克、蒙巴萨和马林迪。他发现那里的经济生活比西非要先进和丰富得多”可知,这位航海家先到达了西非,然后再到达东非,这与达伽马的航线相一致,C正确。迪

19、亚士到达了好望角,没有到达东非,A错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B错误。麦哲伦死于菲律宾,未到达非洲,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学生需识记思维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再结合题意即可得出答案。17.美国纽约是世界著名城市,在历史上其名称几经变化:1626年之后叫“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74年之后叫纽约市(City of New York)。这样变化是因为A. 航海条例引发战争的结果B. “无敌舰队”的覆灭C. 英国最终确立殖民霸权D. 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从“新阿姆斯特丹”到“纽约市”题干名称的变化反映的是英国与荷兰之间的殖民争夺,由16

20、51年航海条例引发的英荷殖民争霸战争,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无敌舰队”是西班牙的舰队,覆灭于1588年,排除B;英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了殖民霸权,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提及的是北美独立战争,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点睛】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英国殖民霸权确立的过程: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上霸权,l7世纪下半叶经过三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的殖民优势。l8世纪中后期,通过七年战争击败了法国,英国由此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地位。18.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映了A. 环境保护成

21、为社会共识B. 技术革新带来社会问题C. 工业革命造成大众恐慌D. 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答案】B【解析】【详解】“机器进入人们生活”“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正确;材料只是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并没有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环境导致民众恐慌,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贫富分化的信息,错误。19.“它能远距离传输,还能选择利用水力、燃料等多种资源生产,成本低廉。同时,它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可以传输能量,而且还在于它可以传递信息。从它开始踏上近代技术舞台的时候起,就同时显示了它为社会充当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职能。”材料反映的科技成就A. 率先

22、应用于新兴棉纺织业B. 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C. 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D. 推动电力工业的建立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它能远距离传输,还能选择利用水力、燃料等多种资源生产,成本低廉。”可知反映的是电的发现和使用,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棉纺织业无关,A选项排除。蒸汽机的改进与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B选项排除。材料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关,D选项排除。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深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 普罗泰格拉B. 苏格拉底C. 柏拉图D. 亚里士多德【答案】B【解析】【详解】普罗泰格拉的主要思想是“人是万物的尺度”,将人置于世界和

23、社会的中心,与生活、道德、善恶等无关,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把他全部兴趣集中于人的道德哲学,提出“美德即知识 ”,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故B项正确。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一生倡导对永恒的真善美亦即理念世界的追求,对苏格拉底的思想有所继承,但他不是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的人,故C项错误。亚里士多德主张追求完美的境界,抓住现实的幸福;客观世界真实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理念世界并不存在等,不是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的人,故D项错误。21.马克壵世界文明史:“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

24、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欧洲率先冲破“传统束缚”、开启“转变进程”是在A. 智者运动B. 文艺复兴C. 宗教改革D. 启蒙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反映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故B正确。智学学派出现于古希腊时期,不符合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故A错误。宗教改革倡导因信称义,属于宗教主义的人文主义观念,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欧洲率先冲破“传统束缚”是文艺复兴,而启蒙运动晚于文艺复兴,D错误。22.“他们(国王)仅仅是主

25、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该启蒙思想家提出了A. 天赋人权说B. 分权制衡说C. 人非工具说D. 社会契约论【答案】D【解析】【详解】天赋人权说宣扬人生而享有生存、自由、追求财产和幸福等权利,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分权制衡说主张国家权力应当分别由不同的国家机关去行使,以保持国家权力间的平衡状态,故B项错误。人非工具说是突出个人的主体价值和思想自由,排除C。材料“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人民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政府的权力由人民赋予,如果政府

26、实行暴政,侵犯人民的权利,人民有权推翻政府。故D正确。23.全球通史指出:“这些哲人受被牛顿所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这些哲人”提出的原则A. 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B. 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C. 直接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D. 挣脱了教会禁欲主义的束缚【答案】A【解析】【详解】启蒙思想家受牛顿万有引力的影响,相信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探索社会内在的规律,探索到的自然法则就是“理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原则冲击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故答案为A项

27、。宗教改革打破了民众对罗马教会的迷信,排除B项;工业革命直接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排除C项;D项是文艺复兴的影响,排除。24.剑桥大学教授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一文中指出:“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罗斯福新政。A. 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B. 使美国掌握了世界霸权C. 消除了国内社会矛盾D. 强化了政府的管理职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而扩大了政府的职能,故答案为D。罗斯福新政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并没有建立新的政治体制;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新政的

28、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并没有消除国内社会矛盾,排除ABC项。考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罗斯福新政特点25.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等。这些政策A. 维护了凯恩斯主义B. 缓和了经济“滞胀”C. 加强了“福利制度”D. 壮大了“知识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政策缓和了经济“滞胀”。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是背离而非维护了凯恩斯主义,排除A项;材料是削减福利开支,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主旨

29、无关。【点睛】本题属于解读类选择题。其备考启示如下:其一,精准简约提炼材料核心信息是前提;其二,据此推导其原因或影响是关键。26.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明确提出“重新审查和修正关于投机倒把活动的一切法令。这样才能做到把某种程度上不可避免的、而且为我们所必须的资本主义发展納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据此判断,列宁A. 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B. 主张集中人力物力保障战时需要C. 赋予了一切投机例把活动的合法性D. 以计划经济形式改造资本主义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从时间和“为我们所必须的资本主义发展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允许资本主义存在,故为新经济政策

30、,而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肯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故A正确。B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排除B。列宁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不可能容忍一切投机倒把活动,排除C。由材料来看,列宁采取的是国家资本主义形式而非计划经济模式,排除D。27.有位两方记者去采访苏宇航员加加林,家里没入。邻居说:“加加林上天了。记者说采访他的夫人也可以。邻居说:“他夫人排队买菜去了。”记者说、没关系,我可以等。”邻居迟疑了一下说:“你最好还是去等加加林,他从天上回来可能还快一些,“这一笑话意在说明A. 苏联航天科技的先进B. 苏联民众尊守公共秩序C. 苏联经济的短缺状态D. 苏联人対西方的警惕性【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

31、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采访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他从天上回来可能还快一些”等,结合所学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的生活年代)苏联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内容。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题干材料内容无从体现,属于无关项。BD两项是对题干材料的曲解和误读,具有片面性,不能够准确体现材料笑话的真实用意,排除。进一步分析可知,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经济发展状况

32、28.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凸显了“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是A. “美元帝国”形成B. 罗斯福新政C. 美国独立D. “冷战”开始【答案】A【解析】从图片信息看,“美国世纪”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美元帝国”也由此形成,故选A。29.它“是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成员国的所有优惠性措施或安排也适用于非成员经济体。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排他性有本质的差别。”符合此特征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欧盟是当经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

33、的政治经济组织,有专门的组织结构,排除A;北美自由贸易区是通过垂直分工来体现美、加、墨三国之间的经济互补关系,促进各方经济发展,有相应的组织结构,排除B;由材料“是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没有专门的组织结构和机制化的贸易安排与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排他性有本质的差别”,符合亚太经合组织的特征,故选C;世界贸易组织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以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组织组织,有专门的组织结构,排除D。30.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将中国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阻碍华为购买美国相关技术和设备,美国此举实质是以非正家手段排斥和打压华为在美国和全球的5G业务,为美国自

34、己的5G业务开路。由此可见A. 全球化发展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制约B. 世贸组织失去协调的国际贸易的功能C. 反全球化会逆转全球化的发展进程D.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失去经济主导权【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阻碍华为购买美国相关技术和设备排斥和打压华为在美国和全球的5G业务,为美国自己的5G业务开路”说明全球化发展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制约,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世贸组织的信息,排除B;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排除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目前没有失去经济主导权,排除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31.学术界对黄宗義的“民本思想存在不同的认识。阅读下

35、列材料:材料一 黄宗義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表现了思想创新的理论勇气。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这一命题包含三层涵义:一是“天下”是人民共有的,而非君王一家一姓所私有:二是天下大事由人民当家作主,不应由君王一人垄断:三是君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君由人民推选出来为天下兴利除害、因而必须尽心尽力为民服务。摘編自吴光黄宗羲的社会批判精神材料二 黄宗羲虽然将民本推到了极致,但其政治哲学思想仍然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思想和范畴。民本是一种“定对目标(但)选错道路”的空想,永远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因为其一旦进入实践,必然被君主改造成外

36、儒内法的伪民本。如果把民本当成民主,就会让一种“名为民主实为专制”的东西成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其结果将是不但不能实现民主的目标,而且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但民本不是民主并不意味民本思想没有价值。这种“反法之”儒给走出“秦制”的近代中国提供了不可忽现的思想动,并为接轨“西学”提供了本土资源。摘编自丁新宇、郭强民本非民主定性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现实影响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指出黄宗羲“社会批判精神”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否定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由。(3)综合上述材料,指山黄宗羲“民本”思想的理论价值。【答案】(1)表现:批判君主专制;“

37、天下为主,君为客”。时代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强化与社会矛盾激化;传统理学思想的僵化。(2)理由:未超越孔孟民本思想范畴;无法实现“利民”目的;败坏民主的名声(不能实现民主)。(3)价值:对近代中国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近代学习西方提供本土资源。【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由材料“黄宗義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种种弊端的基础上”,可见批判君主专制;由材料“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可见“天下为主,君为客”。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程度低、政治上君主专制和思想文化上理学束缚等角度归纳。(2)第一小问,由材料“政治哲学思想仍然没有跳出孔孟民本的

38、思想和范畴”,可见未超越孔孟民本思想范畴;由材料“永远无法到达利民的目的地”,可见无法实现“利民”目的;由材料“结果将是不但不能实现民主的目标,而且还会败坏民主的名声”,可见败坏民主的名声。(3)由材料“近代中国提供了不可忽现的思想动,并为接轨西学提供了本土资源。”,可以从对近代资产阶级思想的思想渊源等方面归纳。32.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新兴的太平洋贸易逐渐推动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西班牙人开展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

39、起把银视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势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貿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持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时代的中国与世界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如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2)根据材料,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指出“大帆

40、船贸易”衰落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对西欧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答案】(1)主要条件: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明朝开放海禁;中国商人积极参与;中国与美洲市场的互补。(2)主要特点:西班牙垄断贸易;白银交换商品原因:英国确立海上霸权;自由贸易潮流的冲击。(3)影响:提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西欧经济转型;白银流入促进亚洲特别是中国经济繁荣;美洲财富被大肆掠夺;黑奴贸易加剧非洲的贫困与落后。【解析】【详解】(1)结合材料“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这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

41、”可知大帆船贸易兴起的条件是明朝开放海禁和中国商人积极参与;根据材料“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可知中国与美洲市场的互补也是兴起条件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和殖民扩张也是大帆船贸易兴起的重要条件。(2)根据材料“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可知西班牙垄断贸易;根据材料“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运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可知白银交换商品。根据材料“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渐成

42、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可知大帆船贸易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海上霸权和自由贸易潮流的冲击。(3)大帆船贸易主要是西班牙早期殖民扩张的一种表现,分析影响需要从对欧洲、亚洲、美洲及非洲等方面进行。33.有学者认为,在一系列“边缘革命”的带动下,中国逐渐步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真正的改革先峰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

4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新获得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材料二 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在整个80年代,政府都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勢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猃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灭毁性的打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

44、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主要含义,并概括农业改革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并说明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3)根据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答案】(1)措施:废除人民公社旧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含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影响: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的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社会面貌。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2)原因:经济地理优势、降低试验风险

45、作用: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市场转型(3)特点:从边缘到中心;自下而上;从外围向核心;农村推动城市;开放推动改革;先试点后推广。【解析】【详解】(1)根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使农民重获“经济自由”的措施指的是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该制度实质上是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从而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对于农业改革的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农村社会面貌和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2)根据“政府都因担

46、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可知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是由于其经济地理优势和为了降低改革试验的风险。根据“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可知经济特区起到了推动对外开放、促进市场转型的作用。(3)根据材料一、二的内容可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由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到逐渐深入,体现出了从边缘到中心;自下而上

47、;从外围向核心;农村推动城市;开放推动改革;先试点后推广等特点。34.近几年,无论是英国脱欧、特朗普现象,还是恐怖主义,都指向一种迥异于过去二十年“世界是平”判断。当代民族主义浪潮正与全球化的发展相伴而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具有不同发展趋向的全球化和民族主义有着扣似的历史发展起点。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全球化进程起始于近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交通工具的改进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世界的扩展提供了条件和动。“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而民族主义亦兴起于近代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时期,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社会政治运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维

48、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效应,对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建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摘自卫灵全球化与当代民族主义材料二 近年来反全球化者主要来自发达国家。这是因为,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发达国家在利益分配方面也是不均等的,也出現了相对贫困和边缘化现象,即所谓的“第三世界化现象”。新华网2007.03.17材料三 一些国家,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的美英政府把全球化作为其主要的政策。但这些国家的政府并没有同等重視全球治理。民众享受全球化之利时不会反对全球化,当遭遇全球化之害时,民众就不得不通过現存政治机制(比如民主)对作为政策的全球化进行抗议庞中英走出全球化困境,需正视经济民族主义完成下列要求(1)根据材料一

49、,指出全球化和民族主义“相似的历史发展起点”。概括推动世界市场开拓的重要因素,并归纳早期民族主义所发挥的历史作用。(2)指出材料二中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情绪的实质。根据材料二,概括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情绪产生的原因?(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应对全球化中民族主义的逆反性?【答案】(1)起点:近代资本主义萌芽。因素:交通工具的改进;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作用:推动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促进民族国家的建构。(2)实质:经济民族主义或民族主义。问题:利益分配的不均等;相对贫困;边缘化。(3)应对:重视全球治理;倡导共赢共存。【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近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全球化的过程,可以从交通因素和资本原始积累等角度作答。第三小问,依据材料“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大效应,对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建构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从反封建斗争和建构民族国家等角度归纳。(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民众就不得不通过现存政治机制(比如民主)对作为政策的全球化进行抗议”归纳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从利益分配、相对贫困和边缘化等角度归纳。(3)结合所学应对全球化措施从“加强全球协调、全球治理、加强国家内部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不同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共赢共存”等角度思考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