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模块综合测评B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021枣庄高一检测)2019年10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宣布:我国火星探测准备工作已就绪,2020年将会发射“火星一号”探测器。火星探测器到达火星后会被火星引力捕获,然后环火星飞行,将为后期设立火星基地提供资料。据此完成1、2题。1. 探测器被火星引力捕获环绕火星飞行阶段,属于()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2. 科学家推断火星上可能有生物存在,与这一推断无关的依据是A.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B.火星上
2、有大气C.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D.火星上曾有液态水【解析】1选C,2选A,第1题,探测器被火星引力捕获环绕火星飞行阶段,成为火星的卫星。第2题,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液态水、稳定的太阳光照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火星上有大气可供生物呼吸;火星自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昼夜更替的周期相差不大,昼夜温差相差不大;火星上曾有液态水,有利于生命存在;火星距离太阳比地球更远,但是距离相差不大,对生物存在影响不大。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由于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山谷风。山风、谷风的转换时刻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午日出及傍晚日落以后的2-3
3、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如图为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一定时间内风向频数及风速日变化图。据此完成35题。3.据图可知,湟水谷地平安地段谷风的风向是()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 D.偏北风4.关于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风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风大于谷风 B.谷风大于山风C.正午风速最大 D.傍晚风速最小5.推测造成平安地段是湟水谷地山谷风典型地段的主要原因是A.晴好天气多,昼夜温差较大B.植被覆盖少,摩擦阻力较小C.河道较宽阔,水平气流显著D.地势起伏大,峡谷效应显著【解析】3选A,4选B,5选D。第3题,据图可知,日出前该地以偏西风为主,应该是山风;日出后2-3小时,转
4、为偏东风为主。依据题干可知,此时应是山风转谷风的时刻,所以该地谷风的风向应为偏东风。第4题,依据上题结论,此地偏西风为山风,偏西风盛行时,风速较小;偏东风为谷风,偏东风盛行时,风速较大,说明该地的谷风风速大于山风。据图可知,傍晚时风速最大,正午时风速较小。第5题,山谷风的成因主要是地势起伏造成的,地势起伏大,峡谷效应显著是最主要原因;同为湟水谷地,在天气和植被覆盖率上,各地段差异较小;河道较宽阔,会缩小山谷间的热力差异,使得山谷风不典型。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读图,比较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环节差异。据此回答6、7题。6.与自然路面相比,城市路面()
5、A.下渗明显增多 B.地表径流加大C.地面蒸发增加 D.地下径流增多7.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 B.改造升级排水系统C.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提高透水路面比率【解析】6选B,7选A。第6题,由图可知,与自然的路面相比,城市路面下渗量明显减少,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地面蒸发作用减弱,蒸发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第7题,加大对地下水的利用,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等生态问题,对城市内涝没有影响;改造升级排水系统,可以加快地表水的排放,缓解城市内涝;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提高透水路面比率,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缓解城市
6、内涝。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8、9题。8.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A.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B.夏季伏旱时间长,降水日数较少C.鹅卵石多,增温快利于晒盐D.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9.与乙地相比,丙地附近冬季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因为丙地附近海冰()A.资源更丰富 B.开采更方便C.运输更便捷 D.需求量更大【解析】8选D,9选A。第8题,乙地位于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温差大,雨带未至,多干燥大风天气,利于海水蒸发;乙没有靠近河口;夏季发生伏旱的地区是长江流域;乙沿岸为淤泥质海岸,多泥沙。第9题,
7、丙地纬度比乙地更高,水温更低,海冰更丰富;乙、丙都是淤泥质海岸,开采条件相同;乙靠近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条件更好,交通和市场需求量更有优势。蛇曲是像蛇一样蜿蜒的河流地貌。如图为山西永和黄河蛇曲景观图。读图回答10、11题。10.永和黄河蛇曲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 B.断裂下陷C.流水作用 D.风力作用11.甲、乙两处对应的外力作用为()A.甲侵蚀作用、乙堆积作用B.甲侵蚀作用、乙侵蚀作用C.甲堆积作用、乙堆积作用D.甲堆积作用、乙侵蚀作用【解析】10选C,11选A。第10题,图中河流呈弯曲形态,主要是由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的。第11题,甲处为凹岸,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乙
8、处为凸岸,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北京北海团城是中国古代雨水利用的综合示范工程,建于湖中孤岛,城内面积5 760平方米,高出湖面5.64米。团城内除建筑物、古树外,其余均由多气孔的梯形青砖铺筑。由于团城设计巧妙(下图),城内数十棵古树无需人工浇灌而百代常青。据此完成12、13题。12.团城内的植被属于()自然植被 人工植被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A. B. C. D.13.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A.吸纳土壤的水分,避免古树烂根B.稀释土壤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C.为土壤提供养分,维持古树生长D.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解析】12选B,13选D。第12题,团城内的植被是人工营造的,属于
9、人工植被,正确;北京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正确。第13题,冬季北京地区降水少,结合图中箭头方向,冬季含水涵洞对古树生长的作用是为土壤提供水分,营造古树生长适宜的温湿环境;冬季含水涵洞的水补给土壤水,土壤污染物不易被带走,减轻污染物对古树的危害的作用小。地震动峰值反映了地震过程中某一时刻地震振动的最大强度,其加速度往往用烈度值(烈度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为换算,作为设计工程建设的抗震标准。下图为新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布图(单位:g)。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有关图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数值大说明该地海拔高、人口密集B.地数值较大说明该地地震的破
10、坏较小C.地数值大说明该地发生地震的频率高D.地数值小说明该地地震时建筑受损小15.新疆每年约有3万次地震,但其损失小于其他同等频度的地区,主要原因是()A.地广人稀,地震损失较小B.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大C.科技发达,抗震能力较强D.地势平坦,避震设施较好【解析】14选D,15选A。第14题,由材料可知,地震动峰值越大,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越大。图中数值越大,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越大;数值小,说明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建筑受损小。第15题,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同等灾害危害程度小;新疆地广人稀,人口密度较低;新疆经济和科技水平较低,抗震能力较弱。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11、下列要求。(15分)辐射强迫是指由某种温室气体(或其他因素)浓度变化所引起的红外辐射量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中不同因素对大气温室效应的贡献可以通过辐射强迫来衡量。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有:CO2、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等)、N2O(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卤烃等。气溶胶是指固体或液体微粒稳定地悬浮于气体中形成的分散体系,其中的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而SO2气体主要来自燃煤。下图示意1750-2005年人为产生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辐射强迫。(1)在本世纪初,大气中CH4浓度上升几乎停止,N2O的浓度在同时期内持续上升。分别说明其可能原因。(2)说出气溶胶产生的辐射强迫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12、。(3)分析温室气体和气溶胶共同作用下可能产生的气候效应。(4)推测未来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的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人为产生的温室气体中CH4主要来自水稻种植,所以CH4的浓度停止上升应和水稻田播种面积变化小相关;N2O主要来自施肥后的土壤,所以N2O的浓度上升表明农业施肥量增多。第(2)题,读图气溶胶辐射强迫的两种形式直接效应和云反射效应都为负值,其原因是气溶胶存在大气中能够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太阳辐射;气溶胶能够增加云量(作为凝结核使水分子凝结),提高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第(3)题,根据材料辐射强迫为正值使大气升温,
13、辐射强迫为负值削弱太阳辐射使地表降温。据图温室气体辐射强迫为正值,使大气升温,气溶胶辐射强迫为负值,使地表降温,共同作用使地表升温幅度减缓。第(4)题,根据材料硫酸盐气溶胶浓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减弱可能是SO2的排放量减少,同时读图气溶胶气候效应时间在数小时到数天之间,作用时间较短。答案:(1)CH4浓度停止上升可能原因是水稻种植的面积相对稳定;N2O浓度持续上升可能是农业施肥持续增多。(2)特点:呈负值。原因:气溶胶悬浮于大气中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提高大气的反射率);气溶胶可以起到凝结核作用,增加云量(提高云层的反射率),降低地表温度。(3)温室气体的辐射强
14、迫为正值,增温幅度大;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为负值,降温幅度小;两者共同作用下减缓地表温度的上升。(4)气溶胶作用时间短;(能源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未来SO2的排放量减少。17.(2020北京高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北京主要河流(下图)有属于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等,它们在穿过崇山峻岭之后,再流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有两大入库河流,分别是白河和潮河,最后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1)材料中的地理事物中,属于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的是_、_等。(2)从水循环的类型判断,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_循环,简述判断依据。(3)从密云水
15、库水量的收支状况分析,属于“收入”的水循环环节有_等,属于“支出”的水循环环节有_等。(4)北京城市规划中将西部、西北部规划为水源涵养地,其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_、_等。(5)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角度,简述潮白河的意义。【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属于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的是密云水库、永定河以及潮白河等。第(2)题,从水循环的类型判断,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理由:由材料信息可知密云水库的水通过潮白河,最终汇入渤海;且密云水库流域降水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因此可知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密云水库水量的收支状况分析,属于“收入”的
16、水循环环节有该区域的降水以及潮河与白河汇入密云水库的水等;属于“支出”的水循环环节有潮河、白河蒸发以及下渗、潮白河从密云水库流出的水等。第(4)题,北京城市规划中将西部、西北部规划为水源涵养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以及蒸腾等环节。第(5)题,潮白河塑造了流域内的地表形态,为海洋输送了大量的物质,潮白河汇集了该流域内的地表水,为该区域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答案:(1)密云水库永定河(或潮白河等)。(2)海陆间大密云水库的水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流域降水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3)降水潮河、白河蒸发或下渗或潮白河。(4)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腾。
17、(5)塑造地表形态为海洋输送物质,或汇集地表水,提供水资源。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基瓦利纳小镇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一条狭长沙坝的南端,居民主要是因纽特人。该小镇以前位于海平面以上120多米,如今却仅在海平面以上1.83米,小镇正面临被大海吞噬的危险。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美国政府曾花费巨资修建海堤保护小镇附近的沙坝,但海堤很快被海浪摧毁。沙坝原来有深厚的永久冻土层,一年中大多数日子被厚厚的海冰包围。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沙坝面积不断缩小。下图分别示意沙坝和基瓦利纳小镇的地理位置和小镇景观。(1)对比沙坝东西两侧侵蚀作用的主
18、要差异,并解释差异的成因。(2)指出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3)与50年前相比,分析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解析】第(1)题,据材料可知,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是影响沙坝面积变化的重要因素。读图可知,西侧直面海洋,因海面开阔,海水流动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响大,故西侧以海水侵蚀或海浪、潮汐侵蚀为主;东侧离大陆近,大陆上多条河流注入,且流向与沙坝走向基本垂直,河水侵蚀作用强,故东侧以河水侵蚀为主。第(2)题,据材料可知,沙坝面积变化受海水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影响。由于夏季降雨多,冻土融化,海冰融化及冰雪融量大,导致沙坝土层松软,易受海冰融化的海水及流量增大的河水
19、侵蚀。故一年中沙坝面积减少最快的季节出现在夏季。第(3)题,近50年来沙坝面积缩小、海拔降低的原因与全球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沙坝淹没增多及沙坝受海水侵蚀和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有关;读材料可知,近50年来,永久冻土层变薄,海冰存在日期减少,易被侵蚀,也是导致沙坝面积不断缩小的一个主要原因。答案:(1)西侧海水侵蚀为主(海浪、潮汐);东侧河水侵蚀为主。西侧直面海洋,海面开阔,海水流动性好,受海浪和潮汐影响大;东侧离大陆近,大陆上多条河流注入,且流向与沙坝走向基本垂直,河水侵蚀作用强。(2)夏季。理由:夏季海冰融化,沙坝受海水侵蚀强;降雨多,冰雪融量大,河流流量大,沙坝东侧受河水侵蚀强;冻土融化,土层松
20、软,易被侵蚀。(3)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不断淹没沙坝;海水结冰期缩短,侵蚀时间变长,沙坝边缘坍塌严重;沙坝地表径流和大陆河流流量增大,流水侵蚀增强;沙坝永久冻土层变薄,易被侵蚀。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同时并不断地供应和调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水分、养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中国东北黑土地是发育于冲积洪积物、砂质风积物等成土母质,有黑色腐殖质表土层的土壤,这类土壤颗粒较细、性状好、肥力高,是适宜农耕的优质土地。中国的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行政区域涉及辽宁、吉林、黑龙江以及内蒙古东部的部分地区。但自20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垦以来,东北黑土区逐渐由林草自然
21、生态系统演变为人工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的高强度利用,加之土壤侵蚀,东北黑土区由“生态功能区”逐渐变成了“生态脆弱区”,严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下图是东北黑土地开垦后有机质变化图。 (1)简析东北黑土地腐殖质表土层形成的气候条件。(2)推断黑土颗粒较细、均匀一致的原因。(3)分析黑土开垦后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4)下列黑土保护措施中,请选择一例说明其提高土壤肥力的原理。大豆玉米轮作;秸秆免耕覆盖还田。【解析】第(1)题,分析土壤腐殖质层形成的气候条件需要从有机质的积累和消耗两个角度考虑,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冬季寒冷干燥不利于有机质的消耗。第(2)题,可以从成土母质的特
22、点决定土壤的性状进行分析。第(3)题,从有机质的分解和消耗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4)题,应从土壤肥力的概念入手,结合具体的措施进行分析。答案:(1)东北黑土地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湿润,生长季雨热同期,形成了茂密的草原和森林植被,秋季落叶,枯枝落叶在土壤积聚;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土壤中有机物质积累大于分解,进而形成了腐殖质表土层。(2)黑土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地表多流水或风力沉积物;成土母质的颗粒大小决定土壤的性状,以流水或风力沉积物为主的成土母质颗粒较细且均匀。(3)黑土开垦后初期,土壤有机质快速下降,黑土开垦后期,土壤有机质下降速度减慢,趋于稳
23、定。黑土地开垦初期农田作物代替了自然植被,作物被收获后进入土壤中的有机质减少,有机质消耗速度快于积累速度,有机质快速下降;黑土开垦后期,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质的分解速度相应下降,再加上人类施用肥料,使积累和消耗趋于平衡,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稳定。(4)选择:玉米大豆轮作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大豆根部可以固氮,轮作玉米可以使土壤营养物质富集更加全面,维持土壤养分平衡;可显著改善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通水透气的能力。选择:秸秆免耕覆盖还田是将产自土壤的有机物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也可改善土壤物理结构,使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向良性转化;还可保护土壤免受风蚀和水蚀,减少黑土流失。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