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最新课标要求】结合实例,说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核心素养定位1能够运用相关资料,说出人为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综合思维) 知识体系导引知识点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大气的温室效应是决定地球平均气温的关键过程之一。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可以强烈地吸收地面_,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形成_,对地球起到_作用。思维拓展1.地球上的碳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2碳循环的两大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大气中二氧化碳约占0.031%,比重很低,但是对碳循
2、环非常重要。知识点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如果当前全球变暖的趋势得不到遏制,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还将进一步加大,会对一些国家的安全造成影响。1_的丧失是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例如,因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马尔代夫、图瓦卢等大洋中的一些小岛国面临被海水淹没的风险。2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影响国家安全。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水、耕地等战略资源的数量_和稳定性_。当某种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最低需求时,就会在国家内部出现资源危机;当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威胁所付出的代价超过其承受能力时,可能引发经济或政治危机。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而影响国家安全。当一个国家应对全球气
3、候变化导致的资源危机时,可能引起国家间的资源争夺,进而引发政治、经济、外交等诸多领域的矛盾,甚至导致_冲突。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_对某些国家造成的生存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等不利影响,通过环境难民、国际资源市场价格波动等途径传递到其他国家,间接威胁这些国家的国家安全。学法指导1.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会导致气候变暖,由此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2全球变暖既有不利影响,又有有利影响。3为了缓解人类所面临的气候危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须减少。重点一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情景探究】结合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
4、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是工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1)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考上图,分别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光、热、水条件的有利影响。【知能升华】1温室效应(1)太阳暖大地: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被大气削弱的很少,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2)地面暖大气: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3)大气还大地: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4)温室效应增强: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5、2碳循环的动态平衡:在人类活动成为一个重要因素之前,自然界的碳循环相当稳定,维持着动态平衡,是人类活动干扰了自然界的动态平衡。【学以致用】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一次大会在法国巴黎圆满闭幕,全球近200个缔约方国家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巴黎协定,这是历史上首个关于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协定。如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据此完成12题。1有关二氧化碳排放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大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大B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量较大C城市化速度与碳排量呈正相关D各国应承担同等的碳排放责任2当前我国应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是()开展
6、植树造林减缓工业化进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ABCD读“我国19952005年人均碳排放重心转移图”,回答第3题。3中国省级行政区人均碳排放重心的转移趋势是()A向东北转移 B向西北转移C向东南转移 D向西南转移重点二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应对【情景探究】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碳排放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作为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1)归纳世界碳排放量的分布特点。(2)概括中国碳排放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3)说明大气中二
7、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4)有人说:“中国工业碳排放严重超标,对世界气候已构成严重威胁,应对全球变暖中国应负主要责任”,你怎样评价这种说法,说出你的理由。请结合相关知识,为我国实现低碳减排提出建议。【知能升华】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图示法【学以致用】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回答13题。1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是为了应对()A臭氧层变薄B全球变暖C酸雨扩散 D地震频发2关于气候变暖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A使寒带变得温暖湿润适合人类活动B使南极冰川消融,增加淡水供应C使我国西北地区蒸发量增大,绿洲面积不断缩小D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大气的保温效果
8、增强3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资源条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上升,全球各地热量资源不会变化B降水变化会使全球各地都变湿润C气候变化会改变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格局D温度和降水的增减会使各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减小读 “世界部分国家和区域生产、消费碳排放柱状图及人口数量折线图”,回答12题。1有关我国碳排放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是由于出口产品所产生的B消费的本国碳排放量小于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C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通过产品出口到他国被消费D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大于生产的碳排放总量2人均消费碳排放量()A印度多于俄罗斯B美国最多C金砖五国多于欧盟27国 D日本多于美国下图为201
9、02050年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趋势示意图,下表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变化和碳排放总量变化统计表。据此回答34题。19902009年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变化19902009年碳排放总量变化欧盟39.1%12.7%美国14.1%7.3%日本14.6%0.4%澳大利亚21.9%30.5%3.有关我国固体废弃物碳排放的叙述,正确的是()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呈快速上升趋势我国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碳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减少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随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实施,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将会快速下降ABC D4有关表中19902009年碳排放的叙述,正确的是()各
10、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都在下降日本、澳大利亚碳排放总量有所下降美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变化幅度小于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幅度欧盟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超过其碳排放总量的下降幅度A BC D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又称“CCS技术”),是指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分离出来,运输到已开采油田、海洋等其他安全地下场所进行封存的过程(如图)。二氧化碳在油和水中的溶解度非常高。纯度90%以上的二氧化碳大量溶解于原油中时,能使原油体积膨胀、黏度下降。“CCS技术”可以捕获火电厂排放的90%的二氧化碳。目前我国正在加强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说明“CCS技
11、术”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简述我国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知识点一长波辐射温室效应保温知识点二1生存空间2减少降低3武装4气候变化第二步互动释疑解惑重点一【情景探究】解析:第(1)题,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主要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二氧化碳增多,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二氧化碳增多,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起到了保温的作用。第(2)题,利用温室效应原理,大棚技术使冬季的太阳透过大棚,提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光照得以充分利用。大棚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减轻冻害,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提高
12、了农业生产抗灾能力。大棚生产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适宜作物生长。答案:(1)更多地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使冬季的太阳光照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学以致用】12.解析:第1题,读世界部分国家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图可知,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的人均碳排放量较小,A错;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均碳排量都较大,B对;巴西的城市化水平很高,但其碳排量很低,城市化速度与碳排量并没有呈正相关,C错;各国的经
13、济水平不相同,碳排量不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应承担碳排放的责任不同,D错。第2题,当前我国应采取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主要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新能源;开展植树造林和减缓工业化进程对二氧化碳减排有利,但不是主要措施,D对。答案:1.B2.D3解析:从图中经纬度的变化分析,重心纬度由1995年的北纬35.7到2005年接近北纬35.2,重心南移。重心经度由1995年的东经114到2005年接近东经113.2,重心西移。所以重心整体向西南移,D正确。故选D。答案:D重点二【情景探究】解析:第(1)题,分析数据,从世界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两个角度分析,先总体分析特点,后具体用数据说明。
14、从图中所给的数据可知,世界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分布不均匀。从碳排放总量上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亚洲、北美、欧洲排放量比较巨大,南美洲、大洋洲相对较少;美国、中国、欧盟、印度、俄罗斯、日本是世界上碳排放总量较多的国家。从人均碳排放量上看,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较大,发展中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较低;北美、欧盟、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人均碳排放量较高。美国是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达到每人每年15吨以上。第(2)题,从图中资料可知,中国碳排放总量排第三位,居于世界前列,原因是我国三次产业的生产规模较大,部门多,所需要的能源量多,且能源的类型以矿物能源作为主要的能源类型。但由于我国的人口总数多,所
15、以人均碳排放量相对较低。第(3)题,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大气温度越高,保温效果越好。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大气吸收地面辐射量增加,大气的温度升高,大气的辐射作用就越强,大气辐射射向地面的热量越大,增加了大气的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第(4)题,先亮出自己的观点,说法片面,在全球变暖、低碳减排问题上全球国家应共同承担有区别的责任。接着说原因,从国家性质为发展中国家与产业转移角度分别进行说明。全球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从人均角度看碳排放量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从历史角度分析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我国快速发展,碳排放量快速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从累积的总排放量
16、上看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从产业转移角度,我国工业生产水平较低,快速发展多年来主要依赖于承接发达国家高耗能工业,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因此在承担责任时全球国家应该共同承担,发达国家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具体措施:从多角度分析,如提高生产力水平角度、调整能源结构角度、调整产业结构角度、增强观念的角度。具体说来,提高生产力水平,降低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水平;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矿物能源的比例,开发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能耗工业、第三产业;倡导绿色消费、节能减排等消费观念等。答案:(1)世界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分布不均匀。从碳排放总量上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亚洲、北美、欧洲
17、排放量比较巨大,南美洲、大洋洲相对较少;美国、中国、欧盟、印度、俄罗斯、日本是世界上碳排放总量较多的国家。从人均碳排放量上看,发达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较大,发展中国家人均碳排放量较低;北美、欧盟、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人均碳排放量较高。美国是人均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达到每人每年15吨以上。(2)中国碳排放总量居于世界前列,但人均碳排放量相对较低。原因是中国生产规模大,部门多,发展速度快,以矿物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但人口众多。(3)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能力增强,增加了大气逆辐射,导致气温上升。(4)说法片面;原因是:全球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从人均角度
18、看碳排放量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从历史角度分析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我国快速发展,碳排放量快速发展的时间较短,因此从累积的总排放量上看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从产业转移角度,我国工业生产水平较低,快速发展多年来主要依赖于承接发达国家高耗能工业,导致碳排放量增加。因此在承担责任时全球国家应该共同承担,发达国家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学以致用】13.解析:第1题,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碳的排放,主要是为了应对因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而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第2题,气候变暖使寒带地区热量条件略有改善,但变化不大;使南极冰川
19、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但对增加淡水供应影响不大;气温升高使我国西北地区蒸发量增大,气候更加干旱,绿洲面积不断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而不是全球变暖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第3题,全球变暖,使温度上升,部分地区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降水的影响不同,高纬度地区热量改善,蒸发增加,降水增多;而中纬度地区因蒸发加剧,降水可能减少;因此气候变化会改变水热资源空间分布格局,温度和降水的增减会使各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难度增大。答案:1.B2.C3.C点睛: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全球陆地面积减小,有些低海拔
20、地区将位于海面以下。在变暖的过程中,地球会面临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如持续性干旱,高峰热浪、极端暴雨洪水,沿海地区受超强台风的影响,极端猛烈的风暴潮灾害等等。由于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饮水缺乏、粮食减产、流行疾病等次生灾害增加。受气候变化影响,一些绿洲可能会消失。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气候的变化可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第三步课堂达标检测12.解析:第1题,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我国生产的碳排放量多于消费的碳排放量,是因为有部分生产的碳排放量随着产品的出口而出口到了其他国家被消费;我国消费的本国碳排放
21、量高于消费的他国碳排放量。所以选项C正确。第2题,从图中信息可以直接判断。美国人口总数少,而消费的碳排放量总量最多,所以人均消费碳排放量最多。答案:1.C2.B34.解析:第3题,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可知,现阶段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呈快速上升趋势,对。我国固体废弃物排放的碳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错。推行清洁生产有利于减少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对。随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实施,我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将会有所下降,但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不会快速下降,错。所以A正确,故选A。第4题,根据表格信息,各国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都在下降,对。日本、澳大利亚碳排放总量都是上升状态,错。美国固体废弃物的
22、碳排放量的变化幅度大于碳排放总量的变化幅度,错。欧盟固体废弃物的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超过其碳排放总量的下降幅度,对。所以A正确,故选A。答案:3.A4.A5解析:第(1)题,碳捕捉和存储技术(又称“CCS技术”),能从工业和能源相关的生产活动中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经济效益可从产油率说明。第(2)题,我国在应用该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主要从提高二氧化碳纯度、运输安全、海底生物生存环境等方面分析。答案:(1)环境效益:减少工业生产(火电厂)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经济效益:二氧化碳注入油田,能使原油体积增加,利于提高油田的产油率。(2)应注意的问题:燃煤产生的烟气含有多种污染物和杂质,分离时要注意提高二氧化碳纯度;注意运输安全,防止二氧化碳泄漏引发其他环境问题;海洋封存要注意密闭,避免影响海底生物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