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706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 “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 )A.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B.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2. 下列不属于我国早期(夏商西周时期)政治特点的是A. 王权与神权结合B.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 最高执政者还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 最高执政者掌握地方官员的任免权3. 下图为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铺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右侧为诸侯)。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的应

2、是() A. 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 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C. 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D. 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4. 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A. 禅让制、公有制B. 世袭制、私有制C. 禅让制、私有制D. 世袭制、公有制5. 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

3、 分封制B. 封建制度C. 君主专制制度D. 中央集权制度6.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 反映了皇权相权矛盾B. 提高了决策理性C. 体现了君主立宪优势D. 否定了君主专制7.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们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指()A. 从土地私有到土地国有B. 从分封制到三公九卿制C. 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D.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8. 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把古代传说中神和人最尊贵的三皇五帝

4、的称号合二为一,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赢政这一做法()A. 重在限制丞相权力B. 具有宣扬功业色彩C. 意在寻求统治依据 D. 企图保证皇位世袭9. 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左在阳陵。”右在何处?()A. 皇帝B. 太尉C. 丞相D. 御史大夫10.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11.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应该出现在()A

5、. 原始社会晚期B. 夏商西周时期C. 春秋战国时期D. 秦朝12. 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一套行为规范以协调社会成员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春秋时期礼乐逐步崩坏,但经过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礼乐制中的许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这表明( )A. 宗法观念产生深远影响B. 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C. 礼乐制度得到完好传承D. 春秋礼制导致社会大乱13. 春秋战国时期,下列价值观最有可能被社会认可的是A. 追名逐利B. 仁义道德C. 礼乐教化D. 无为而治14.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B. “百家争鸣”

6、局面的出现C. 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D. 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15. 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段话主要强调()A. 孟子的“仁政”思想B.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 农时对农业的重要性D. 男耕女织的家庭关系16. 李斯说:“古者,天下散乱,不能整齐划一,所以诸侯并立,厚古薄今,崇尚虚言。今皇帝统一天下,宜替天下分辨黑白,定于一尊。”由此可知李斯属于A. 儒家学派B. 道家学派C. 墨家学派D. 法家学派17.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比较繁荣,一度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爱

7、人如己,崇尚和平”的是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18. “秦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这套“制度”包括 行省制度 皇帝制度 郡县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A. B. C. D. 19. 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皆秦制也。”材料中的“秦制”是指()A. 三公九卿制B. 皇帝制度C. 郡县制D. 分封制20. 以下关于如图“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正确的是()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B. 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C. 历史上秦朝首次废除分封制,推广郡县制D. 秦

8、律的颁行改变了传统的人治社会的现实21. 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 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 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22. “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

9、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该材料中的“他们”指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23. 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是()A. 克己复礼,民贵君轻B.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C. 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 法不阿贵,以法治国24. 2018年12月5日,习近平访问葡萄牙时用“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16字中国古语为两国互信关系点赞。“这16字中国古语”体现的思想与先秦哪个学派思想更接近()A. 道家B. 儒家C. 墨家D. 法家2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代儒家知识分子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后提出了弘扬儒家学说的理论,这一理论为汉武帝所接受的根本原因是()A. 提出了“君

10、权神授”理论B. 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C. 有利于巩固君主专制制度D. 儒家吸纳了法、道、墨三家的理论26. 贾谊的过秦论中总结秦亡的教训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认识与西汉的哪一个政策相互呼应()A. 世卿世禄B. 与民休息C. 独尊儒术D. 北击匈奴27.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 分封制和宗法制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郡县制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28.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 统一度量衡、货币B. 重视严刑峻法的制

11、约作用C. 中央建立三省六部制度D. 开创的制度为后世所沿用29. 歌曲国家中有一段歌词“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歌词中体现的“家国一体”的观念源于()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君主专制30. 下列关于三公九卿制的表述正确的是()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分权于三公九卿三公中的太尉负责监察百官汉朝继续沿用秦代的三公九卿制。A. B. C. D.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31.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材料

12、一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 (“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材料三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请回答:(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2)

1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三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万物莫如身

14、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相同主张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一、三,结合所学知识,概

15、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 图中所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开始出现于中国什么时期?它们的使用和推广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有什么意义?材料二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废除井田制,将耕地依照边界以1步宽、240步长为标准划分成小块,两块这样大小的土地就是一亩。秦政府将100亩左右的土地分配给个体家庭,然后向其征收粮食、饲料、稻草及劳役和兵役。摘编自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请回答:(2)根据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进步的表现。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15ADCAA 610BDBAB 1115BBAAA1620DCBCA 2125DDBBC 2630BCDBD31

16、.(14分)【答案】(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6)(2)利于维护国家稳定;任用有才之人管理百姓;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6)(写出三点得6分)(3)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地方独立性。(2)(朱加坤阅)32.(14分)【答案】(1)同:实现国家统一,恢复礼乐制度。(1)异: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2)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天下战乱,民心思定。春秋时期,周王室仍有影响力,孔子对周天子抱有期望;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室不再抱有幻想。(2)(2)强调法、术、势的作用;主张以法治国,法随时变;宣扬

17、君权至上。(1)(写出 一点即得一分)秦奉行法家思想,富国强兵,进行统一战争结束割据局面,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3)秦朝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暴政,迅速灭亡。(1)(3)适应时代需要,发展了大一统理论,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4)(写出两点即得四分)(李志颖阅)33.(12分)【答案】(1)时期:春秋战国。(2)意义:确立了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4)(写出两点即得四分)【答案】(2)表现:都江堰等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个体小农经济出现。(6)(郑乐敏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