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一历史考试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后人通过文献整理出的夏朝第11代君主至第15代君主世系图。据此可知,夏朝注:图中横线代表直系血亲(父子)关系;每一纵列的君主辈份相同。A.“家天下”的色彩浓厚 B.兄终弟及现象普遍C.权力交接强调“传贤” D.实行嫡长子继承制2.殷墟甲骨卜辞中已有“王臣”一词,有的指商
2、王的私兵,有的指协助商王进行占卜的人。而诗经小雅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臣”词义的变化A.反映了官僚政治的逐步确立 B.标志着文武官员与祭司的合一C.是当时神权统治弱化的体现 D.反映出王权对地方的影响增强3.周人认为姓是百世不变的,只有氏是可以变的,因为“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裂土封侯)而命之氏”。这反映出A.分封制对姓氏文化的影响 B.同姓内部间的无序性C.姻亲联盟成为政治的首选 D.礼乐制度的深远影响4.论语记载,孔子曾感叹“周监于二代(夏商),郁郁乎文(礼乐)哉!吾从周”。孔子毕生都以重建周公时期的礼乐制度为己任。孔子如此看重礼乐制度主要是因为它A
3、.保存了夏商典章制度 B.是由周公亲自创立的C.体系完备且操作性强 D.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5.战国策记载,“昔(春秋时)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周襄王之命。然则虽尊襄王,桓公亦定霸矣”。这表明当时A.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日益频繁 B.周天子的政治地位明显降低C.富国强兵成为诸侯国的追求 D.齐桓公通过变法成就了霸业6.春秋晚期,周景王去世后,其庶长子姬朝多次作乱,甚至将其弟周敬王逐出洛邑而自立为王,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六年后,周敬王在晋国的帮助下返回洛邑并夺回“正统”。周敬王的成功复位表明当时A.宗法原则仍受重视 B.诸侯恪守忠君义务C.分封体制彻底崩溃 D.晋国霸主地位稳固7.战国时期的秦国
4、,丞相不仅是最高行政长官,还是最高军事首领,可率兵出征。秦朝建立后,“太尉掌武事”,地位同丞相,“金印紫绶”。这一变化反映了秦朝A.君权遭威胁 B.武官受重用 C.相权被削弱 D.职位专业化8.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每每搬出天命为其政权寻找合法依据,其中以周武王所说的“革殷受天明命”最为典型。秦始皇则只字不提天命,只是颂扬自己的丰功伟业,常感慨于“天下共苦战斗不休”,所以才兴兵诛残贼,并“亲巡远方黎民”。这一变化反映了A.贵族政治的瓦解 B.君主集权的强化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天命观念的消失9.2002年,湖南龙山县里耶镇出土了38000多枚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
5、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文书等。这些秦简可用于证明秦朝A.地方权力过大妨碍中央集权 B.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C.县级行政管理模式较为完备 D.对农村基层自治进行了尝试10.秦灭六国后,不仅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还修筑了直道、驰道,并在南方修灵渠。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秦朝A.中央集权制度已经成熟 B.国家统一得到巩固C.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统一有历史必然性11.汉初,皇帝和宰相各有一个秘书处,皇帝的叫“六尚”(其中“五尚”管其私人起居,只有尚书管文书);宰相的叫“十三曹”,分管国家政务,这十三个机关,合成一个管理天下政务,直接
6、由宰相负责的政府办公厅。汉初这种设置A.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B.易使宰相权力过大C.完善了中央行政体制 D.旨在保障吏治清明12.刺史的主要职责在于监察,法律不准许他们插手地方上的具体行政事务,但后来刺史越权现象时有发生,至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新置牧”,“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成为定制。这一变化反映出东汉后期A.反腐力度大大加强 B.刺史职权趋于混乱C.地方行政层级增多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13.据汉书师丹传记载,西汉末年,师丹出任大司空(御史大夫)后曾跟随丞相孔光等人上书“限田”,得到皇帝同意。然而“限田令”刚刚颁布,皇帝赐给一位宠臣的土地就将近法定限额的七十倍
7、。这一事例反映出A.皇权的非理性特征凸显 B.群臣集议具有法律效力C.私田逐渐得到官方承认 D.丞相权力已被中朝分割14.东汉末年,孙坚(孙权之父)在讨伐董卓过程中偶然得到传国玉玺(和氏璧所铸,嬴政、刘邦御用印章,是皇权的重要象征),一时间“天命所归”的流言纷起;刘备一直号称自己是汉朝皇族的后裔;曹丕更是效法古人,逼迫汉献帝上演了一出“禅让”大戏。这些信息表明当时A.封建迷信逐渐扩散 B.宗法制度得到重建C.正统观念影响深刻 D.王政复古成为潮流15.有人抨击西晋社会风气时说,“士家子弟不劳而获者多矣,几为酒囊饭袋之徒,一好清谈玄学,一好声色犬马,执其政而不理政,荼毒深远,祸害匪浅”。导致该风
8、气形成的制度因素是A.郡国并行制的异化 B.三公九卿制的实施C.八股取士制的创立 D.九品中正制的盛行16.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准备下达修洛阳宫的指令时,门下省给事中张玄素极言:“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日?役疮痍之人,袭亡隋之弊,以此言之,恐甚于炀帝。深愿陛下思之。”最后,门下省根据谏言阻止指令下达。这反映出当时A.门下省成为决策中心 B.皇权为大臣所操纵C.中枢决策程序制度化 D.社会崇尚简朴之风17.唐朝对地方实行巡按制度亦即“道察”制度,将全国分为十道(后增至十五道),每道设“巡察使”,以五品以下官员担任,须为“识治道通明无屈挠者”,两年一替换,主要职责是“察官人善恶”等。“道察”制度的实施
9、A.为政府选拔了大量的实用人才 B.杜绝了官员贪污腐败现象C.导致唐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8.下面是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这一设计旨在A.推行重文轻武 B.加强中央集权 C.强化君主专制 D.实现垂直管理19.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将宋代视为“看不见篡夺”的时代。他说:“在唐以前的中世,强有力的贵族一旦压倒皇室,就要发生篡夺,宋以后,便看不见篡夺了,天子的地位非常稳定。”宫崎市定作出上述判断的依据可能是,宋代A.派遣文官任知州,加强中央集权 B.杯酒释兵权,皇权达到顶峰C.采用二府三司制,维护君主权威 D.设监察御史,完善监察体系20.宋代实现了“台谏合一”,御史台负责
10、监察的官员和谏议大臣动辄联合弹劾宰相及百官,“百官之首”的宰相也惧其三分,有时甚至“但奉行台谏风旨而已”。皇帝则将“台谏合一”视为“禁止大臣,使不得自放之术”,可以“折奸臣之萌”。据此可知,宋代“台谏合一A.提高了谏议大臣对皇帝的监察意识 B.加强了对官员社会舆论的监督C.弱化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管理 D.便利了皇帝对官僚群体的控制21.元代行省虽然一署多员,但杜绝了两宋诸路监司猥多、司分既异、各自为政、彼此牵制的状况。这有利于A.根除地方割据势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调动官员的积极性 D.减轻中央财政负担22.洪武十八年(1385年),明太祖亲自编撰大诰,其中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
11、、转嫁赋役、侵吞税粮、流亡隐匿的案例,并使用凌迟、枭首等酷刑。明太祖认为此书具有“警省顽愚”的作用,还把它作为和大明律并行的司法典籍。这反映出明太祖A.依法治国 B.轻罪重罚 C.以民为本 D.重典治吏23.下表所示为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制度创新汇总(部分)。表格信息反映了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缓和的走向 B.皇帝权威起伏跌宕的变化历程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趋势 D.中枢决策机构腐化变质的规律24.近代学者周询说:“自清开国以迄乾嘉间,各省之兵,惟有制营一种,故由平三藩以至平白莲教,所用皆为绿营。”由此可知,绿营军A.是清廷镇抚地方的工具 B.成为清朝唯一的军事力量C.主要负责清朝社会治安 D.
12、受地方督抚的节制与调遣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远古时期,舆论形态表现为简单的民意。民意的传播方式既表现为庶民之间的意见交流,也表现为庶民与“首领”的政治互动。当时,“天子”处理公共事务或制定政令,时常征求庶民意见,如舜、禹治天下,“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相传尧舜时期出现了“士传言谏,庶人谤于道,商旅议于市”的舆论局面。为避免政令之失,尧、舜鼓励民众击鼓进言,评论时势,“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至奴隶社会,出现了一个具有自由民主性质的社会力量国人和专门从事舆论传播的职业人舆人,出现了盛于
13、一时的“国人之议”、“国人之谤”和“舆人之诵”。周厉王肆意止谤导致的政变是国人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也是国人言论威力的重要体现。至春秋战国,国人地位日益凸显,凡国家大事,国人莫不参与。材料二汉朝对社会舆论比较开放,积极地利用舆论为政治服务。以选官制度为例,当时选官的主要途径是征辟和察举,而民间清议是征辟、察举的依据。乡闾宗党通过对某人品德、性格、才能、识度的长期观察而得出评价性舆论,官方则凭借这些舆论的善恶褒贬来决定此人是否可以聘用。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执意兴兵伐吴,谏臣上疏阻止,称“臣恐舆人未畅圣旨”,文帝听从意见,就此罢兵。魏晋以后,官方愈发重视对社会舆论的操控,使之成为强化专制统治的重要手
14、段。可以说,随着君主专制统治的日益强化,对社会舆论的操控就变成了对社会舆论的压制。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展龙舆论史:中国历史场景中的公众意见与政治秩序(1)根据材料一,指出尧舜时期尊重民意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先秦时期輿论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魏晋前后统治者对社会舆论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代以来舆论的作用。(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法家政策在秦统一以后有所增减,但却不是以保持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变化,而是统一再统一造成的过度封闭。它由奖励耕战、加强君权、制约大臣,转变为普遍的刑杀。所有事物都归结为法律程序,并尽可能地被实施重刑。法令
15、的约束从主要针对上层官吏扩大到了全社会各个阶层。秦二世即位以后,又进一步将秦始皇勤于理政、经常出巡的法家作风,转变为不见大臣的制御之术。结果是人人自危,刑戮相望。摘编自张京华论秦汉政治思想之嬗替材料二刘邦在位时的西汉王朝,是建立在经济崩溃、百业待兴的基础之上的政权。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刘邦在自己有能力、能够控制的地区,实行郡县制,行使中央直接控制的权力;对自己力所不及的地区,则分封诸王,由自己的刘姓子孙去控制,让他们代中央去管辖,协助控制汉初的五六十年间,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然而,诸侯坐大历来是对中央集权的巨大威胁。“七国之乱”本身就是证明,这个危害经过汉武帝的“推恩令”而得到解决。摘编自吴
16、刚、刘小洪秦亡汉兴之因再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再统一”的措施。(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刘邦对秦朝统治策略进行调整的原因,并对其调整进行简要评价。(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宋代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使操纵在大官僚、大地主手中的科举制度不仅有了改革的必要,而且也具备了改革的可能。北宋的科举改革大致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重点是严格科举制度,改革考校程式,提倡公平竞争,保证取士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第二阶段的重点是改革考试内容和取士科目,为封建统治阶级造就和选拔有用人才。改革后的宋代科举,取消了门第限制。
17、无论士农工商,只要被确定为稍具文墨的优秀子弟,皆允许应举入任。废除了荐举制度的残余,最大限度地防止了考场内外的徇私舞弊活动,使“切以程文(指考场作答文章)为去留”的原则得到真正实行。改革后考试内容趋向多样化,进士科由以诗赋为主转变为经义、诗赋、策论并重。读书人光凭背诵儒家经典或擅长吟诗作赋,已难以取得名次,只有开拓知识面、培养独立的见解和分析能力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科场竞争中取得胜利。摘编自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科举制度改革的历史作用。(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大一统”观念源自先秦,本意是天下诸侯皆统属于天子,“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此后,“大一统”成为中国源远流长的政治追求和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核心价值。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