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共6页,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2分)1以下关于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说法正确的是A私有财产的出现 B社会分工的发展C农业畜牧业产生 D阶级和国家产生 2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汉谟拉比法典由某种文字书写而成并雕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流传至今。这种文字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腓尼基文字 D甲骨文图13图1左侧为公元前7到前6世纪的希腊雕刻,右侧为古代埃及公元前三千纪后期的雕刻,两者在表情和站立姿势
2、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这可以说明A古希腊雕刻完全模仿古埃及 B古代雕刻艺术发展非常缓慢C古希腊与古埃及的文化雷同 D早期文明之间存在一定交流4. 观察右图,对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叙述正确的是所处历史时代基本相同分别位于亚欧大陆两端通过丝绸之路间接交流建立平等友好外交关系A. B. C. D. l 地中海曾经变成了它的内海l 在其扩张过程中,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l 和汉朝通过丝绸之路,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l 4世纪末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依据右侧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A法兰克王国B奥斯曼帝国C古罗马帝国D俄罗斯帝国6世界古代史上,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先后兴起了一个个有影响的大帝国。在下
3、列帝国中,按兴起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B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廷帝国、亚历山大帝国C奥斯曼帝国、罗马帝国、波斯帝国、拜占廷帝国 D拜占廷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波斯帝国7. 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和创新,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下列史实符合这一叙述的是A修建金字塔 B创建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C创立基督教 D把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85世纪后期,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封君封臣制度 庄园与农奴制度王权高于教权 主要封建国家形成ABCD9一般来说,封臣的义务就是侍奉,而封君的义务则是保护。封臣必须随时准备跟随封
4、君进行军事远征,如果封君没了马骑,封臣必须把自己的坐骑让给他;如果封君被囚禁,封臣必须把自己作为人质以换取他的获释。这表明A封臣是封君的私有财产 B军事远征是封君封臣制度的前提C封臣没有任何人身自由 D封君和封臣有严格的权力与义务10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独立培育出很多其他大陆没有的农作物。下列农作物的原产地在美洲的是 A B C D11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以下关于西欧城市兴起的表述,正确的是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 城市完全独立于各地封建主 城市兴起促使西欧大学兴起 城市兴起有利于国王的统一A B C D12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
5、,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 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 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13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下列选项中准确描述幕府统治特点的是A天皇为首的朝廷掌握国家实权 B幕府是名义上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C模仿隋唐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采用庄园制和武士
6、集团的统治形式14右图是一件发现于坦桑尼亚的一座陵墓中的瓷器,原产于15世纪左右 的中国。这件文物可以用于说明东非国家A广泛使用奴隶劳动B手工业生产很发达C与中国有贸易往来 D对外贸易范围广泛15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结论依据A到过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B到过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C没有到过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D待考证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前的资料16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
7、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一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 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 A B C D17中国古代一部农书列举了玉米在中国不同地域的名称:“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推断该农书最早出现于中国的A西汉 B唐朝 C南宋D明朝18欧洲在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下列能反映文艺复兴时期精神内涵的一项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我是一个凡人,我只要尘世的幸福C每个人都是自己
8、的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19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主张带来的实际效果是 A调整了人与教会的关系 B调整了人与上帝的关系 C调整了人与人的关系 D调整了人与社会的关系20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情绪。“神父的口袋最深”“离罗马越近,基督徒越坏”是16世纪德国社会中流行的谚语。这些谚语A改变了人们对上帝的虔诚信仰 B引发欧洲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C反映了人们对天主教会的不满 D深受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21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
9、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A考古发掘 B史书记载 C神话传说 D学术论著22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行宗法制 奖励军功 普遍推行县制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A B C D23先秦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是 A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 B强本节用,人给家足 C不辨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D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24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A周朝 B秦朝 C西汉 D隋朝25“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三字经中的这段话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强干弱枝与重文轻武 B中央集
10、权大为加强C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26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从生产力、生产关系角度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A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 B改变统治机构 C实现改朝换代的手段 D缓解人地矛盾二、 综合题(27题14分,28题8分,29题26分,共48分)27(13分)世界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联系密切。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 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共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
11、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不过,所有这些对当地原有的文明来说,很难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占统治地位的,仍然是当地原有的文化。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1) 依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4分)材料二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 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 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过的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
12、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摘编自美本特利等新全球史16世纪的世界地图(2)指出推动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的重大历史事件。依据材料二,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10分)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6分)材料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使基督教关于人类的起源的说法成为虚假之言。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
13、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而不是盲信权威,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哲学认识论上的批判方法。中国的文化常被用来对比和批判欧洲的旧制度和文化。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以及在法国宣传启蒙运动和社会变革的理由。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28阅读材料,分析启蒙运动的背景。(8分)29.(26分)改革变革发展材料一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 “仁”最扼要的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达到“仁”的途径是“克己复礼”,即通过对自己的控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 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
14、”看做道德的最高准则,他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 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改善政治,而不是一味使用暴力和刑罚。孔子对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变革、动荡形势感到不满,期望恢复西周的礼乐政治。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仁”的思想内涵,分析孔子提出“仁”的背景。(8分)材料二 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汉贾谊过秦论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汉书景帝纪(
15、2) 自“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到“汉言文景,美矣”,施政措施发生了哪些重大调整。 (6 分)材料三 魏主下诏:“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迁洛者悉为河南洛阳人。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3)依据材料三,概括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影响。(12分)北京市第43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4月月考 高一
16、历史参考答案 2021.4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52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DACADA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CDCDBAC题号212223242526答案ADCBCA27.(14分)(1)(4分)独立发展;各具特色;相互渗透(2)(10分)事件:新航路开辞。(2分)影响:使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1分)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1分)促进了各地人口迁移和物种大交流,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3分)拉开了欧洲殖民扩张的序幕,推动欧洲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的发展。(3分)28.(8分)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各地联系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基督教的神学
17、创世说,有利于思想解放;科学革命中的研究方法为启蒙思潮提供了批判方法;启蒙思想家从其他国家和地区汲取政治、文化成果,为启蒙运动提供了理论支撑。29.(26分)(1)(8分) 内涵: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政以德。(6分)背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2分)(2)(6 分)调整:从实行郡国并行制到平定七国之乱;尊奉“黄老之学”无为而治;推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刑罚,提倡节俭。(3)措施(6分):朝中禁用鲜卑语,统一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其中皇族拓跋氏改姓元;迁到洛阳的鲜卑贵族一律将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不得归葬平城。影响:这些改革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推动了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6分,任意2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