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I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文化可以把什么东西都牵进来。比如说我们的餐饮,全世界 ,光是那些古怪的字眼,就连中国人自个儿都说不清楚。比如炝炒和爆炒有什么区别?这中间的分别极其 ,中国的烹饪 能写满满一本书。这,就是中国的文化。A独树一帜 微妙 术语 B独树一帜 奇妙 术语C一枝独秀 微妙 熟语 D一枝独秀 奇妙 熟语【答案】A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时下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可谓愁云密布,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B焚烧圆
2、明园的烈焰腾起,远远地照见沙漠深处的莫高窟,正悲叹似地泄露出唐五代和北宋的傲世余光。C企业给员工发放高额年终奖有几种考虑,不但间接满足了客户的更高需求,而且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这是一种隐性收益。D微信的头像对于微商来说非常重要。做微商,最好的头像应该是自己真实的头像,因为我们要为自己代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A项,成分残缺,“采取”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在最后加上“的政策”。B项,偷换主语,前一句的主语是“焚烧圆明园的烈焰”,而“泄露出”的主语是莫高窟。C项,语序不当,“不但而且”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递进不当,应把“不但”“而且”后面的内容调换一下。 考点:辨析并修改
3、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城市,眼看着扑过来了。古老的村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 , 。 , 。 。 ,唐朝的杜甫也是在这样的篱笆前招待客人,招待诗。鸟儿们常常在上面歇息,跳跃,梳理羽毛,叽叽喳喳说着原野见闻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就是个柔软的装饰“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要说有什么防御,从古到今,村庄都有这样的篱笆也就是家家门前菜园周围用竹子、葛藤、葫芦蔓搭起的篱笆A B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首先借助横线前面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这一内容,确定第四句作为开头;“也”字将第六句和第四句连到一起;
4、第二句中的“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紧承四、六句,按照这样的顺序即可排列出来。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4下列诗句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3分)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答案】C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图是“亚投行”的徽标,对其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徽标选择红色,融入了世界的传统元素,而锦红相较于大红,颜色暗一些,更含蓄深沉稳重,“锦”也寓意前程似锦,有一种大气之美。B椭圆外形象征着地球,彰显出亚
5、投行成员国的全球性。C流动而不封闭的弧线象征着国家和区域间的开放包容、多边合作、互联互通,也象征着中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战略。D“A”是Asian(亚洲)的缩写,也是Accept(接受)的缩写,象征着开放的亚洲。此外,A在西方古典文明中起源于“耕牛”的象形符号,象征着劳动与财富。【答案】A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鲍泉,字润岳,东海人也。父机,湘东王谘议参军。泉博涉史传,兼有文笔。少事元帝,早见擢任。及元帝承制,累迁至信州刺史。太清三年,元帝命泉征河东王誉于湘
6、州,泉至长沙,作连城以逼之,誉率众攻泉,泉据栅坚守,誉不能克。泉因其弊出击之,誉大败,尽俘其众,遂围其城,久未能拔。世祖乃数泉罪,遣平南将军王僧辩代泉为都督。僧辩至,泉愕然,顾左右曰:“得王竟陵助我经略,贼不足平矣。”僧辩既入,乃背泉而坐,曰:“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泉,锁之床下。泉曰:“稽缓王师,甘罪是分,但恐后人更思鲍泉之愦愦耳。”乃为启谢淹迟之罪。世祖寻复其任,令与僧辩等率舟师东逼邵陵王于郢州。郢州平,元帝以长子方诸为刺史,泉为长史,行府州事。侯景密遣将宋子仙、任约率精骑袭之。方诸与泉不恤军政,唯蒲酒自乐,贼骑至,百姓奔告,方诸与泉方双陆,不信,曰:“徐文盛大
7、军在东,贼何由得至?”既而传告者众,始令阖门。贼纵火焚之,莫有抗者,贼骑遂入,城乃陷。执方诸及泉送之景所。后景攻王僧辩于巴陵,不克,败还,乃杀泉于江夏,沉其尸于黄鹄矶。初,泉之为南讨都督也,其友人梦泉得罪于世祖,觉而告之。后未旬,果见囚执。顷之,又梦泉著朱衣而行水上,又告泉曰:“君勿忧,寻得免矣。”因说其梦,泉密记之,俄而复见任,皆如其梦。泉于仪礼尤明,撰新仪四十卷,行于世。(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页是 (3分)A世祖乃数泉罪 数:责备B乃为启谢淹迟之罪 淹:拖延C泉为长史,行府州事 行:执掌D后未旬,果见囚执 见:看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
8、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中的“见”表被动,被。这句话的意思是“没过十天,鲍泉果然被拘捕”。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
9、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僧辩既入,乃背泉而坐 其友人梦泉得罪于世祖,觉而告之B因出令示泉 因说其梦,泉密记之C锁之床下 执方诸及泉送之景所D其友人梦泉得罪于世祖 撰新仪四十卷,行于世【答案】B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8根据文本,说说方诸和鲍泉失败的原因。(3分)【答案】(1)不恤军政,整日玩乐;(2)盲目轻敌。(一点1分,答出两点得满分。)【解析】试题分析: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以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去改写。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
10、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二是句意(层意)提取法: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泉因其弊出击之,誉大败。(3分)(2)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4分)(3)稽缓王师,甘罪是分,但恐后人更思鲍泉之愦愦耳。(3分)【答案】(1)鲍泉又趁他疲困出击,萧誉大败。(2)鲍郎有罪,令旨让我锁拿你,你不要因为旧友的情意而怀有希望。(3)延缓了王师进攻,服罪是甘心的,只是担心后人想到的是
11、我鲍泉的糊涂。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鲍泉字润岳,是东海人。父亲鲍机,是湘东王谘议参军。鲍泉博览史传书籍,有韵无韵的文章均写得好。年轻时侍奉元帝,很早就被提拔任用。元帝继承皇位后,累迁至信州刺史。太清三年,元帝命鲍泉去湘州征讨河东王萧誉,鲍泉至长沙,布置毗邻诸城逼迫萧誉,萧誉率众兵攻鲍泉,鲍泉据栅栏坚守,萧誉不能攻克。鲍泉又趁他疲困出击,萧誉大败,鲍泉俘获他许多兵士,于是包围城池,但久攻不下。世祖就数说鲍泉的罪过,派平南将军王僧辩代鲍泉任都督。僧辩至军,鲍泉很惊讶,对左右人说:“得到王竟陵助我经略,不用费力就能平定贼寇。”僧辩入室,便背对鲍泉而坐,说:“鲍郎有罪,令
12、旨让我锁拿你,你不要以旧友的情意而怀有希望。”于是拿出令旨让鲍泉看,将鲍泉锁在床下。鲍泉说:“延缓了王师进攻,服罪是甘心的,但恐后人更想的是的泉的糊涂。”于是僧辩上奏请原谅鲍泉用军迟缓的罪过。世祖不久恢复他的职务,令他与僧辩等人率舟师从东面郢州进逼邵陵王。平定郢州后,元帝让长子方诸任刺史,鲍泉任长史,执掌府州事务。侯景密遣将领宋子仙、任约率精骑袭击郢州,方诸与鲍泉不考虑军政,只是赌博酗酒自乐,贼骑兵至,百姓奔告,方诸与鲍泉在博戏,不信,说:“徐文盛的大军守在东面,贼怎么会来?”接着传告的人很多,才令关城门,贼纵火烧城,没有人敢抗拒,贼骑兵得以入城,城失陷。执捕方诸及鲍泉送到侯景所。后来侯景在巴
13、陵攻王僧辩,没攻下,失败而还,便在江夏杀了鲍泉,将尸体沉入黄鹄矶。当初,鲍泉去任南讨都督时,他的朋友梦见鲍泉得罪了世祖,醒后告诉鲍泉。没过十天,鲍泉果然被拘捕。不久,又梦见鲍泉穿着红色的公服在水上走,又告鲍泉说:“君勿忧,不久可免罪。”将梦说给鲍泉听,鲍泉密记此事,不久再被任用,都应了梦中所说。鲍泉最懂仪礼,编撰新仪四十卷,在世上流传。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云梦故城秋望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赏析之。(5分)【答案】作者运用对仗和衬托(
14、动静结合、有声衬无声)的手法,(2分)描绘了一幅迷蒙凄冷的秋晚图。断鸿声里,暮色渐起,荆门一带的树色也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染上深色。作者寓情于景,寄托愁绪。(3分)【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是考查诗歌的意境。首先应抓住诗句中的意象,描绘画面,然后用两个词语概括画面的特点。比如本题,“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主要的意象有“鸿鸟之声”“荆门树色”,整个画面迷蒙凄冷。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诗歌的情感内涵颇为丰富,概括之。(6分)【答案】对故国衰亡的感慨,旧游不在的思念,物是人非的沧桑之叹,对故乡的思念。(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考点
15、: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 ,子无良媒。(诗经氓)(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3)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4)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5)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6)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7)诗曰:“靡不有初, 。”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左传宣公二年)(8)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答案】(1)匪我愆期(2)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3)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4)别有幽愁暗恨生(5)奈何取之尽锱铢(
16、6)吟鞭东指即天涯(7)鲜克有终(8)士不可以不弘毅【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愆”“鳝”“钩连”“幽愁”“锱铢”“弘毅”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要求学生养成回头望的习惯,避免笔误。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215题。清水洗尘迟子建礼镇的人把腊月二十七定为放水的日子。所谓“放水”,就是洗澡。而郑家则把放水时烧水和倒水的活儿分配给了天灶。天灶从八岁起就开始承担这个义务,一做就是五年了。
17、天灶家洗澡的次序是由长至幼,老人、父母、最后才是孩子。天灶从未拥有过一盆真正的清水来洗澡。他只能见缝插针地就着家人用过的水洗,所以,天灶讨厌过年。奶奶第一个洗完了澡。天灶的母亲扶着颤颤巍巍的她出来了。奶奶嘘嘘地喘着粗气经过灶房回她的屋子,她见了天灶就说:“你烧的水真热乎,洗得奶奶这个舒服,一年的乏算是全解了。你就着奶奶的水洗洗吧。”母亲也说:“奶奶一年也不出门,身上灰不大,那水还干净着呢。”天灶并未搭话,他只是把柴禾续了续,然后提着脏水桶进了自己的屋子。湿浊的热气在屋子里像癫皮狗一样东游西蹿着,电灯泡上果然浮着一层鱼卵般的水珠。天灶吃力地搬起大澡盆,把水倒进脏水桶里,然后抹了抹额上的汗,提起桶
18、出去倒水。路过灶房的时候,他发现奶奶还没有回屋,她见天灶提着满桶的水出来了,就张大了嘴,眼睛里现出格外凄凉的表情。“你嫌奶奶”她失神地说天灶倒水的时候看见冰湖下的雪地里有个矮矮的人影。 “天灶”那人直起身说,“出来倒水啦?”天灶听出是同班同学肖大伟。“这股洗澡水的味儿真难闻。”肖大伟大声说,“肯定是你奶奶洗的!”“是又怎么样?”天灶说。“你今年就着谁的水洗澡?”肖大伟挑衅地说,“我家年年都是我头一个洗,每回都是自己用一盆清水!”“我自己也用一盆清水!”天灶理直气壮地说。天灶说完抬头望了一下天,觉得那道银河“刷”地亮了一层,仿佛是清冽的河水要倾盆而下,为他除去积郁在心头的怨愤。奶奶的屋子传来了哭
19、声,那苍老的哭声就像山洞的滴水声一样滞浊。天灶拉开锅盖,一舀舀地把热水往大澡盆里倾倒。这时天灶的父亲过来了,他说:“看你,把奶奶惹伤心了。”天灶没说什么,他往热水里又对了一些凉水。他用手指试了试水温,觉得若是父亲洗恰到好处,他喜欢凉一些的;若是妹妹天云或者母亲洗就得再加些热水。“该谁了?”天灶问。哭声仍然微风般地从奶奶的屋里传出。天灶把锅里的水填满,然后又续了一捧柴禾,就悄悄离开灶台去奶奶的屋门前偷听她絮叨些什么。奶奶边哭边说:“当年全村的人数我最干净,谁不知道哇?我要是进了河里洗澡,鱼都躲得远远的,鱼天天呆在水里,它们都知道身上没有我白,没有我干净”天灶忍不住捂着嘴偷偷乐了。奶奶微妙地笑了一
20、声,然后依然带着哭腔说:“我的头发从来没有生过虱子,胳肢窝也没有臭味。我的脚趾盖里也不藏泥,我洗过澡的水,都能用来养牡丹花!”奶奶的这个推理未免太大胆了些,所以母亲也忍不住“扑哧”一声乐了。天灶更是忍俊不禁,连忙疾步跑回灶台前,蹲下来对着熊熊的火焰哈哈地笑起来。天灶便把听到的话小声地学给父亲。父亲放下宫灯笑了,“这个老小孩!”“天灶”奶奶带着悲愤的腔调说,“你就那么嫌弃我?我用过的水你把它泼了,我站在你跟前你都不多看一眼?”天灶没有搭腔,也没有抬头。“你是不想让奶奶过这个年了?”奶奶的声音越来越悲凉了。“没有。”天灶说,“我只想用清水洗澡,不用别人用过的水。天云的我也不用。”天灶垂头说着。“天
21、云的水是用来刷灯笼的!”奶奶很孩子气地分辩说。“一会儿妈妈用过的水我也不用。”天灶强调说。“那你爸爸的呢?”奶奶不依不饶地问。“不用!”天灶斩钉截铁地说。奶奶这才有些和颜悦色地说:“天灶啊,人都有老的时候,别看你现在是个孩子,细皮嫩肉的,早晚有一天会跟奶奶一样皮松肉散,你说是不是?”“我相信!”天灶说,“我年纪大时肯定还不如奶奶呢,我不得腰弯得头都快着地,满脸长着痂?”奶奶笑着离开了,天灶也笑了,他拨了拨柴禾,再次重温金色的火星飞舞的辉煌情景。在他看来,灶炕就是一个永无白昼的夜空,而火星则是满天的繁星。这个星空带给人的永远是温暖的感觉。锅里的水开始热情洋溢地唱歌了。柴禾也烧得毕剥有声。天灶关上
22、屋门,他脱光了衣服之后,把灯关掉了。他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轻轻拉开窗帘,然后返身慢慢地进入澡盆。他先进入双足,热水使他激灵了一下,但他很快适应了,他随之慢慢地屈腿坐下,感受着清水在他的胸腹间柔曼地滑过的温存滋味。天灶的头搭在澡盆上方,他能看见窗外的隆隆夜色,能看见这夜色中经久不息的星星。他感觉那星星已经穿过茫茫黑暗飞进他的窗口,落入澡盆中,就像课文中所学过的淡黄色的皂角花一样散发着清香气息,预备着为他除去一年的风尘。天灶觉得这盆清水真是好极了,他从未有过的舒展和畅快。他不再讨厌即将朝他走来的年了,他想除夕夜的时候,他一定要穿着崭新的衣裳,亲手点亮那对红灯笼。还有,再见到肖大伟的时候,他要告诉他
23、,我天灶是用清水洗的澡,而且,星光还特意化成皂角花撒落在了我的那盆清水中了呢。12文中天灶和同学肖大伟的对话有何作用?请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分析。(4分)【答案】结构上与上、下文形成呼应,既说明了上文天灶讨厌过年的原因又推进了情节的发展,使下文天灶坚持用一盆清水洗澡的决心更坚定。内容上也表现出天灶性格的倔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简要概括天灶的性格特点。(4分)【答案】勤劳倔强纯真叛逆(每点1分)【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概括天灶的性格特点”,这是考查人物形象。先到文中找到直接描写天灶言行举止的句子,然后进行概括。还可以找出别人对天灶的评价以
24、及环境对天灶的衬托,这是侧面表现人物的特点。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4文章最后一段细致地描写了天灶洗澡的情景。请分析这样写的意义。(6分)【答案】从景物上落笔,文字优美,为小说增添了诗情画意和庄严神圣的氛围。渲染了天灶此刻激动的心情,既满足又幸福。呼应文题“清水洗尘”,突出此次洗澡对天灶的重大意义,标志着天灶走进青春期,迈向成人。(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文章最后一段细致地描写了天灶洗澡的情景。请分析这样写的意义”,这是针对小说的结尾设题。可以从形象塑造上、情节结构上、主旨表达上、结尾的特色上等几个角度分析。比如本题中,在结构上就呼应了小说的
25、标题。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15有人说迟子建通过本文把“一份浓浓的温情放在了读者的心底”,你怎么看?试探究文本的这种“温情”。 (6分)【答案】本文的矛盾集中在天灶和奶奶之间,年迈者和年幼者的冲突充满喜剧色彩。人物对话形象、风趣、幽默,极大地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人物性格纯真质朴,无论是年幼的天灶还是年迈的奶奶都给读者以切之感。整体语言风格优美生动,作者把北国的风俗习惯、地方语言和民族风情融合在一起,于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感受人们的精神状态。(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考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26、F。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有无主宾关于宇宙万物的“有生于无,无中生有”的形上与形下问题,以西洋哲学的治学习惯来说,其中就包涵了宗教哲学中宇宙万有的来源论,以及纯粹哲学的唯心、唯物、一元、多元、有神、无神等学说的寻探。 假定宇宙万物确是从本无中而生出万有万类。无中何以生有?便是一个莫大的问题。以宗教神学的立论,从无生有,是由第一因的主宰的神所发生。但在佛学中,既不承认神我是第一因,也不承认有一情绪化的权威主宰所能左右;可是又不否认形而下神我的存在。只说“因中有果,果即为因”的因果互变,万有的形成,有生于空,空即是有,因缘和合,“缘起性空,性空缘起”。因此,
27、与老子的有、无互为因果论,恰恰相近。所以后来佛学输入中国,与老庄学说一拍即合,相互共存了。 这个有无互为生灭的观念,从周末而到现代,几千年来,一直成为中国文化中普遍平民化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历代的文学诗词或学术史上,到处可见,尤其明、清以后有名的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等等。红楼梦开头的一僧一道的开场白,与有名的梦游太虚幻境,以及“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乃至假托林黛玉的笔下反骂贾宝玉:“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庄子文。不悔自家无见识,却将丑语低他人”等等老庄与禅道思想,几乎俯拾皆是。难怪有后人强调红楼梦是一部道书。甚至赶上现代的时髦,又说是一部禅学了! 老子认为本无是天地的原始,妙有是万物
28、万有的来源。因此,他跟着就说:“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故”字,也就是现代语文惯用的“所以”的意思。老子这句话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人们要想体认大道有无之际,必须要修养到常无的境界,才能观察体察到有生于无的妙用。再说,如果要想体认到无中如何生有,又必须要加工,但从有处来观察这个“有”而终归于本来“无”的边际。“徼”字,就是边际的意思。(节选自老子他说,有删节)16佛学和老庄学说共存的原因有哪些?(6分)【答案】佛学不承认宇宙万物的产生是由于神我的存在,也不承认其是由权威主宰所创。佛学认为因果互变,万有皆生于空。这与老子的有、无互为因果论极其相似,故二者拥有相互共生的基础。(每点2
29、分,意思对即可。)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7作者例举红楼梦等,意图是什么?(6分)【答案】作者意在证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佛道两家的有无互为生灭的观点已深入民心。再次证明佛道融合共存的状况奠定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基石。(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例举红楼梦等,意图是什么”,这是考查论据的作用。论述类文章中所使用的论据定然是为了证明观点阐述道理。首先要浏览文段,确定本文的观点,然后再浏览论据所在的段落,明确该段的中心,此题即可解决。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8简要概括作者的行文思路。(6分)【答案】首先通过介
30、绍东西方哲学在宇宙万物起源认识上的不同,突出佛道在此问题上惊人的相似之处。接着,作者举例论证佛道交融共存构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体系。最后,作者借助老子之言进一步分析如何体察“有”“无”相生。(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要概括作者的行文思路”,这是考查论述类文本的论证思路。首先明确答题规范,应使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词语;然后看本文大概有几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最后概括层意即可。本文是四段,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七、作文(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
31、体不限,诗歌除外。赫本被誉为女神,不仅仅因其貌美,貌美的人很多,并不能被全世界的人记住;也不是因为学历,比她学历高的比比皆是。但她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修养这个概念,她在遗言里这样说:“若要优美的嘴唇,就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就要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就要把你的食物分享给饥饿的人;若要美丽的秀发,在于每天有孩子的手指穿过它;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行人不只你一个。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范文】外表与内在面对茫茫宇宙,你看到的是一片黑色背景上,繁星点点,很美。可是当你看到这眼前的一切,称赞繁星的美丽、月亮
32、的传说时,你能了解到它的真实内涵吗?眼前的繁星如此之小,你会想到小星星的体积大于月亮甚至大于地球吗?你了解到这些后,再次观看星空时,你一定会为宇宙的玄妙而赞不绝口,那时你的评价不会再局限于某种外表了!当然,我们认识事物总是从外表入手的,但外表并不代表本质。有人外表美丽,内心却很污浊;有人肢体残缺,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演员出身的江青,她外表的美丽可以说倾国倾城,但在这美丽的外表掩盖下的却是一颗毒辣的心肠,一颗篡权夺位、祸国殃民的心肝。与其相反,高截位瘫痪的张海迪,凭借着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毅力,在病床和轮椅上依然抒写着自己璀璨的人生,成为世人景仰的楷模。我想任何事物的内涵都需要去分析,像茶一样去品
33、味,品出其中的志趣、风格和精神,品出其内在的生机、兴旺和顽强,由此感染你,让你拥有更多的激情去投入生活。品味人生,认识世界,要善于透过表面看内在。一朵美丽的花,必定有健康的内部结构;一个人的思想、意志,可以通过一个眼神、一次行动表现在外。一个自信的人,表面一定是面带微笑、昂首挺胸,一个团结强大的民族中,一定凝聚着无数善良、友爱、勤劳的子民。所以当一个人站在你面前,无需过分去在意他精致的五官,或高挑的身材,请你去观察他的眼神、表情、行为动作,以此来探查他的精神世界吧!这样有利于你认清眼前的人或事到底是值得欣赏的真美,还是只限于外表却败絮其中的空壳。“入乎其内,出平其外”是我们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
34、最好方法。“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我们认识事物,必先入其内,这样才能接触到活生生的事物,才能获得第一手的素材。试想没有见过马的人,怎知骏马奔驰如风?没有吃过葡萄的人又怎知葡萄的酸味?只有深入鲜活的大千世界之中,才有对万事万物的感性认识。当我们有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后,还应“出乎其外”。置身子万物之外,才能对事物进行比较,才能看到事物之间、生活之中的差别和规律,才能体味出对事物的情趣、对生活的热爱。这样才真正了解了生活的真谛。“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用心去品味属于我们的生活世界吧!【解析】试题分析: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视材料,设法找出材料中有关立意的点滴“标识”,反复
35、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走向”,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把握最佳立意角度。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学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提供给考生了,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语句重点思考。本则材料立意的重点在“修养与长相”“内在与外在”“精神与外表”。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语文II试题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人主者,以天下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之智虑,以天下之力争。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同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
36、以罪诛。是故威立而不废,聪明先而不毙,法令察而不苛,耳目达而不暗。善否之情,日陈于前而无所逆。是故贤者尽其智,而不肖者竭其力;德泽兼覆而不偏,群臣劝务而不怠;近者安其性,远者怀其德。所以然者何也?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故假舆马者,足不劳而致千里;乘舟揖者,不能游而绝江海。(淮南子主术训)20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5分)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同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答案】是故号令能下究/而臣情得上闻/百官修同/群臣辐凑/喜不以赏赐/怒不以罪诛(一处1分)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21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 (朝代)皇族淮南王 及其
37、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2分)【答案】西汉 刘安【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情况。对于此类题目,考生平时应多加积累,然后分门别类进行记忆。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22君主如何才能让“贤者尽其智,不肖者竭其力”?请用文中原句作答。(3分)【答案】得用人之道,而不任己之才者也。(3分)【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认真审题,审出要求,比如本题,“君主如何才能让贤者尽其智,不肖者竭其力”“用文中原句作答,这些都是出题之人给出的暗示。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
38、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君主应凭借天下人的眼光观看事物,借助天下人的耳力聆听声音,凭借天下人的智慧考虑问题,依仗天下人的力量争取胜利。因此,君主发布的号令能够向下贯彻,群臣的情况能够上达;百官同心协力,群臣紧密聚集;君主不凭一时喜怒而实施赏赐和诛罚;所以君主树立起来的权威不易废弃,聪明广远不易蒙蔽;法令明察而不苛刻,耳目通达而不闭塞;善恶是非每天出现在眼前而不会弄错。因此,贤能的人能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智慧,能力差的也竭尽全力;君主的恩德施予普遍而不偏私,群臣勤奋工作而不懈怠;附近居民安居乐业,边远民众归顺德政。能够有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何在?是在于君主采用了正确的用人选人方法,
39、而不是只靠君主一个人的才能。所以借助车马的人,脚腿不辛苦而能到达千里之外,乘坐舟船的人,不会游泳而能横渡江河大海。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极力宣扬了刘关张的义气,小说第三回中桃园三结义的盟誓就决定了三人名为君臣、情同骨肉的关系。B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收入了15篇小说。这些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阿Q、狂人、孔乙己、祥林嫂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C边城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作者通过边城,揭示了人物命运的神秘,赞美了边民淳良的心灵。D巴尔扎克的欧也
40、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最出色的画幅之一”,小说借助老葛朗台这一形象,展现出资本家的无穷贪欲和冷酷无情。E在子夜一书中,茅盾从居高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上海的方方面面。同时,作家又通过一些细节,侧面点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战争,扩大了作品的容量,“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以全面的表现”。【答案】AB考点: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24简答题(10分)(1)红楼梦中有一判词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判词的主人公是谁?“才自精明”的表现有哪些?(5分)【答案】探春。一是“节流”。发现哥儿
41、小姐笔墨纸张钱、头油脂粉费用有重复支取的现象,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3分)二是“开源”。将大观园里的田地、苗圃、花木等发包给专人管理,除了按规定上交的,剩下的都归承包者所有。(2分)【解析】试题分析:小说中说“探春精细处不让风姐”(第五十五回),又写她想有一番作为。“生于”句说探春终于志向未遂,才能无从施展,是因为这个封建大家庭已到了末世的缘故。“清明”二句是说家人送探春出海远嫁。考点: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2)兵法中有三十六计,这“三十六计”中有“瞒天过海”一计,三国演义谁使用过这一计策?请简述这一事例。(5分)【答案】吕蒙白衣渡江。吕蒙装病,由陆逊代守陆口。关羽得
42、知,不再防备江东,将荆州大部分兵马调走,吕蒙派士兵伪装成客商,骗过荆州守军,长驱直入,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了荆州。入城后吴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原任官吏,依旧留任,关羽及蜀军将士的家属也得善待,赢得民心。考点:理解文学名著的内容。能力层级为理解B。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国语为何不是“经”书?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但始终没有成为“经”。周予同先生认为“经”有三个特点。首先,“经”是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其次,“经”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再次,“经”本身就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思想的主要工
43、具,是封建专制政府培养提拔人才的主要准绳,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合法的教科书。这三个特点,是书籍成为经典的标准。至于国语,不能成为“经”书,最重要的是它不是解春秋的。思想上,柳宗元非国语云:“其说多诬淫,不概于圣。”但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如礼治、民本、正名、忠恕等。其他学说在国语中也约略可见,驳杂的思想体系,使它不可能成为统治者所认可的典型合法的儒家经书。另外,国语不但不得孔子的真传,内容上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颇与“子不语怪力乱神”相悖。因此“经”的范围虽在不断扩大,国语却不可能为儒者拥护,被统治者选中。国语的辞采,也影响着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柳宗元称其令世之学者耽嗜,富艳浮夸。国语诸
44、语各有千秋。或长篇大论,侧重理性说教;或小巧精致,语言隽永;或以修辞见长,文字流畅而有气势。可惜语言上的优点,不能令国语一体,而诸语风格的差异,也使全书有割裂之感,多给史家留下批判和质疑的借口,哪里还有成为经典的可能呢?基于此,国语无缘经书之列,进而无缘成为中国封建科举法定的科目。失去了广泛流传的机会。尽管如此,其与左传关系密切,颇受达官儒士们日常研读的重视,勉强维持着其“春秋外传”的声誉。25国语为何不是“经”书?请根据文意简要概述。(6分)【答案】(1)国语中包含了儒家思想的很多内容,但其思想体系驳杂,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认可。(2)国语没有得到孔子的真传,在内容方面对孔子事迹的记载也与孔子的
45、思想不一致。(3)国语富于辞采,但语言风格的差异,使全书有割裂之感,遭到了史家的批判和质疑。(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国语为何不是经书?请根据文意简要概述”,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依据题干找到答题的区域,然后再进行概括,最后分点作答。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6作为“经”要具备哪些特点?(5分)【答案】(1)“经”必须是封建专制政府“法定”的古代儒家书籍。(2)“经”是从合法书籍中挑选出来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儒家的书籍。(3)“经”是封建专制政府和封建统治者用来进行文化教育,统一人们的思想的工具。(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解析】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为经要具备哪些特点”,这是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依据题干找到答题的区域,然后再进行概括,最后分点作答。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7根据文本,请你说说国语不是“经”书,却能维持“春秋外传”声誉的原因有哪些?(4分)【答案】(1)在众多与经书相关的典籍中,国语一直与左传内容相表里,且成书年代相近。(2)因与左传关系密切,颇受达官儒士们日常研读的重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