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考古学有几个常用的定义:“资料”是研究历史的客观基础;“技术”是取得资料的手段;“方法”是研究资料的手段;“理论”是研究人类历史规律性认识的总结。下列属于考古学“方法”的是( )A云南元谋人遗址发掘原始人类头盖骨 B运用DNA解码技术探究人类祖先由来C运用专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古墓内部遗存状况 D对人类遗存特征的研究揭示当时社会特征2.中国古代有“禹铸九鼎”的传说,考古工作者在属于夏王朝的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发掘了不少铜渣、陶范残
2、片和铜镞、铜锥等。这表明夏王朝已进入了(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3.“帝”本指天神而非人王,商王死就升到帝的左右,如卜辞“贞咸宾于帝”,商晚期,人王开始称帝,如帝甲、文武帝、帝乙、帝辛,王名加“帝”从实质上反映了( )A商朝晚期神权政治的色彩开始淡化 B伴随社会变化商朝晚期王权的加强C奴隶社会后期的政治制度发生剧变 D此时社会经济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4.中国姓氏文化研究委员会秘书长于丽黎介绍说:“家谱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在过去它是一种家族制度规范,能够规范人伦,是对社会法律和制度的一种重要补充。对于当代来说,家谱可以作为传统文化展示,可以重温先祖的优秀文化。”
3、家谱的出现与下列哪项制度有密切关系()A.“家天下”制度 B. 王位世袭制C. 宗法制 D. 分封制5.有些史学家认为血缘宗法分封政治体系本身就包含着对自己的反动因素。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分封制下的诸侯国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B. 宗法制下贵族血缘关系逐渐强化C.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再服从周王的命令 D. 非姬姓家族获得分封具有分离的倾向6.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被誉为“终极关怀的觉醒”。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是()A. 君子、侠客、英雄、隐士B. 英雄、隐士、侠客、君子C. 英雄、侠客、隐
4、士、君子D. 君子、侠客、隐士、英雄7.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开始于()A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 B秦始皇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 D战国时期百家争鸣8.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淹谷,千八百里。”后经学者考证,该工程为( )A直道 B秦长城 C五尺道 D灵渠9.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描述秦朝的政治制度:“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官制互相制约C秦律严苛细密D丞相大权独揽10.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而没有太尉。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
5、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丞相主管全国军事C国家政局稳定太平 D太尉纯属后人杜撰11.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戍边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记载,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被斩首。由此可见( )A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接近真相 B历史研究需要通过多方采证C考古是认知历史的唯一有效途径 D历史真相不可能真正被认知12.西汉初,统治者尊崇黄老之学的原因是黄老之学( )A. 适应了经济恢复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B. 体现了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C. 取代了已过时的儒学 D. 宣扬以法治国的思想13.汉武帝推行内外
6、朝制的核心出发点是( )A削减诸侯势力B裁抑丞相职权C加强监督地方D防止贫富分化14.以下能正确反映三国鼎立局面的示意图是( )15.曹操统一了北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战乱时代是做了一定贡献的。但是由于不是汉朝的“正统”,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这一现象说明这部小说( )A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 B客观地评价了历史人物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D评判历史受儒家思想影响16.公元317年,司马睿(晋元帝)在名门望族琅琊王氏兄弟辅助下,优待江南士族,平定叛乱,建立东晋政权。当时,政治由王导主持,军事由王敦控制,晋元帝对王敦甚至有“请避贤路”的表示。东晋政治有“王与马,共天下
7、”之谓。该历史现象( )A说明晋元帝注重分权制衡以稳定政权 B反映出门阀政治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C沿袭前代“君弱臣强”的畸形政治统治结构 D是东晋君主专制统治强化的必然产物17.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 )A春秋战国 B五代十国C北朝、南朝 D辽、夏、金、北宋、南宋18.东汉时,察举制逐渐形成了由本乡名士主导的乡闾品评的传统,乡闾清议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曹魏时九品中正制形成,中正官由政府委任,把私人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乡闾清议与政府一致。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实行之初( )A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 B克服了察举制的弊端C更加注重德行的考查 D不利于选拔
8、有用人才19.欧阳修评论唐朝赋税制度时说:租庸调之法,以人丁为本。自开元以后,天下户籍久不更造,丁中转死,田亩卖易,贫富升降不实,租庸调之法坏而两税行。该评论( )A指责租庸调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肯定了租庸调推行的积极作用C认为两税法造成严重流民问题 D指出了两税法实施的主要原因20.公元640年,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管辖( )A西藏地区B西域地区C陕西地区D西亚地区21.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 )A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C提高了地方的行
9、政效率D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22.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 )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D旨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23.唐朝诗人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经历,这说明唐朝时期( )A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B儒学出现危机C佛教取得统治地位 D道教的发展24.唐太宗时期,设立十部乐,其中四部来自唐朝境内少数民族,四部来自国外,其中尤以龟兹部最盛
10、。由此可知,唐代音乐的发展得益于(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B政治格局的稳定统一C朝贡贸易体制的盛行 D民族融合与中外交流25如图所示是某博物馆珍藏的文物拓片。作为一则反映时代印记的史料,这件文物可以直接说明( )A秦汉书法与篆刻的艺术融合 B魏晋草书与行书的融合C隋唐草书的抒情写意 D宋元行书的勾连放纵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共25分)秦始皇、唐太宗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也是有作为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史记材料二:“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
11、又汉以来未之有也。” 新唐书太宗本纪(1) 材料一“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具体指的是什么?其建立的统治的制度是什么?具体措施有哪些?(10分)(2)与秦始皇相比,唐太宗在统治政策上有哪些不同的表现?为巩固中央集权又采取了哪些措施?你如何理解“自古功德兼隆,又汉以来未之有也”的评价。(12分)(3)由上述帝王的主要活动,概括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一大特征。(3分)高一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1-5 BCBCA6-10 DCBAA11-15 BABDD16-20 BCADB21-25 DCADC27题:(1)史实:灭六国,完成统一;2制度: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2措施: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6(2)表现:经济:轻徭薄赋、修养生息;政治:宽政安民、稳定统治;用人:举贤授能、兼听纳谏;法治:疏缓刑罚、依法治理;民族政策:开明政策、和平相处。6措施:三省六部与科举制2评价:唐太宗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4(3)特征: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加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