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13)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8493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13)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13)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13)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13)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13)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周练(13)(教师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古筝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从琴瑟里 来的。古筝以其多变的指法, 的音域,深受民众喜爱。传统的筝乐被分为南北两派,现一般分为九派,其曲目及演奏方法 。A演化 宽厚 平分秋色 B演绎 宽广 平分秋色C演绎 宽厚 各有千秋 D演化 宽广 各有千秋 1、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演化: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演绎: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根据对象选“演化”。宽厚:宽容厚道深沉

2、浑厚宽阔厚实;宽广:面积或范围广大的。从后面的“音域”看选“宽广”。平分秋色:形容二者一样出色,分不出高下;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比喻各有优点,各有所长。从语境看选“各有千秋”。2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日前登门拜访阁下,未遇,十分遗憾,如有空,请惠临寒舍一叙。B凡在本店购物满二百元者,本店将惠赠一份精美礼品,欢迎光临。C竭诚欢迎广大客户和厂商惠顾,愿与国内外客户携手共进,共铸辉煌。D蒙先生惠允,本报首家摘要发表先生大作,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 2、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运用的得体。题干要求选出“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B项,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句中

3、用来指自己,不当。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民族传统艺术。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体现和辉煌标本。它至今仍是从头到尾、从里到外始终保持着地道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在生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始终难解难分唯独书法艺术的情况不一样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对古往今来中国的人文、历史乃至一切事物都有深刻的渗透和影响但那影响毕竟在逐渐淡化A B C D 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首先浏览语段,把握主要内容,然后重点看横线上的语句与前后内容的关联。的陈述对象为“中国书法艺术”,与文段开头句的主语保持了一致,并且是一个总

4、括句,领起了下面各句。故应该排在最前面,据此可以排除AB两项。的主语应为中的“它”,因此应在的前面,据此排除D项。4对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A拟人 对比 比喻 拟人B借代 夸张 借代 对比C对比 夸张 借代 拟人D比喻 借代 比喻 对比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修辞手法。“老”“白发多”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去岁”的情景与“今年”的情景进行对比,“樊笼,”比喻官场,一“送”“动”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动作。考点:正确运用常用

5、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5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A只道林间无人至 B小院地偏人不到C门巷深深过客稀 D寒气偏归我一家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先整体感知意境,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种“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

6、相对,且主要看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即排除A项。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默写(8分)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 ,仁在其中矣。”(论语)(2) ,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诗经氓)(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6)驾一叶之扁舟, 。(苏

7、轼赤壁赋)(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诗经)(8)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老子) (1)切问而近思(2)乘彼垝垣(3)陟罚臧否(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5)弃掷逦迤(6)举匏尊以相属(7)如琢如磨(8)大辩若讷三、诗歌鉴赏(10分)7.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官舍竹 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此诗为诗人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1)第三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请作简要赏析。(4分)(1)拂

8、和侵。都用了拟人手法。拂即吹拂,竹声萧萧拂琴,写出竹声的美妙和含情,令人神往;影侵棋局,是写竹的影子映在棋坪上,使人感受到竹的形象,欲与诗人同乐,营造出一个物我为友、物我同趣的意境。(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竹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6分)(2)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不争春色、独守严寒、不怕寂寞、保持贞洁、自有情趣等品格。诗人借咏竹表现了与世无争、淡泊清高、坚守高尚节操的情怀。翻译:是谁在衙中种下这几百竿萧萧绿竹呢?陪伴这些透明澄澈的绿竹吟诗最适合我这做闲职的。她们不与妖艳的百花争春,孤独地守着坚贞,等待着寒冬的来临。竹声萧萧拂过我的琴,顿生雅致的情趣;竹影映在棋坪上,更增

9、加了我下棋的兴致。第二年纵然我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今年的冬天我还能在雪中看见你高洁的清影夭艳:异常艳丽而端庄。附:作品赏析作者因谪居而倍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漠,心情之郁闷可想而知。一日临窗而观,忽见一片透 明澄澈的碧色,带着丝丝凉意,仿佛要染绿人的鬓发须眉,作者顿觉耳目清爽,心旷神怡, 诗 意在心中荡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读了这首咏竹诗后,不禁联想起郑板桥的竹石。岁寒四友之一的竹,依依似君子,志在干青云,诗人看似在咏竹,实际上是在自咏。 诗人首先提出衙中的竹子究竟是谁种的问题,却没有作正面的回答,其实也不用回答,不是和自己一样喜欢竹子的人,不是和自己

10、有相同命运的人,谁又会在这里种它呢?商州团练副使这个闲官,面对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而且峻节可临戎的数百竿竹子,怎不诗兴顿发呢?怎不抒发一下老夫欲寄精诚去,凭仗高风达紫宸那样感慨呢?两联对仗和前一首一样工整。颔联写竹子的品格,同时也表现出作者的气节。颈联写竹子和自己一起弹琴、下棋。你看,它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你看,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你听,竹林高宇霜露清,朱丝玉徽多故情,你听,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你听,我正在和竹子说:诗书弹琴聊自娱,古来哲士能贫贱。特别是颈联写得有声有色,饶有雅趣,多有风韵,是这首诗最精彩的的一联,堪称名句。尾联以想象作结。诗人有雪夜看竹

11、诗云:梦断闲窗酒半醺,月华薄薄雪纷纷。莫言官散无拘束,一夜披衣见此君。是对这一境界的最好注释。同时,尾联还表现出诗人和杜甫的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难为用一样的愤慨。作者曾自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从他的作品看,并非虚言。四、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目。 宁古塔 余秋雨我正站在从牡丹江到镜泊湖去的半道上,脚下是清代称之为“宁古塔”的所在。有那么多的清廷大案以它作为句点,“宁古塔”三个字是清廷官员心底最不吉利的符咒。 据研堂见闻杂记记载,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当时另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

12、阳堡,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还有房子可住,还能活得下来,简直好到天上去了。也许有人会想,有塔的地方总该有点文明的遗留吧?这就搞错了。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 当时的流放有着很大的株连规模。全家流放、祸及九族,甚至邻里,几十人、百余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到了目的地,选出一些女的卖给娼寮,选出一些男的去换马。最好的待遇是在所谓“官庄”里做苦力,当然也完全没有自由。照清代被流放的学者吴兆骞记述,“官庄人皆骨瘦如柴”“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即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日子”。 当官衔、身份、家产

13、一一被剥除时,剩下的就是生命对生命的直接呼唤。著名的反清义士函可,在东北流放时最要好的那些朋友,几乎都是被贬的清朝官吏。但这些人都是一些善良而正直的人。例如,李裀获罪是因为上谏朝廷,指陈当时的“逃人法”立法过重,株连太多;魏琯因上疏主张一个犯人的妻子“应免流徙”而自己反被流徙;季开生是谏阻皇帝到民间选美女;郝浴是弹劾吴三桂骄横不法现在他们的发言权被剥夺了,但善良和正直却剥夺不了。政敌不见了,对立松懈了,只剩下一群赤诚相见的朋友。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 除了流放者之间的友谊外,外人与流放者的友谊也有一种

14、特殊的重量。康熙年间顾贞观知道老友吴兆骞在边荒时间已经很长,吃足了各种苦头,很想晚年能赎他回来过几天安定日子,为此他叩拜座座朱门集资。但这事不能光靠钱,还要让当朝最有权威的人点头。他好不容易结识了当朝太傅明珠的儿子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是一个人品和文品都不错的人,也乐于帮助朋友,但对顾贞观提出的这个要求却觉得事关重大,难以点头。顾贞观没有办法,只得拿出他因思念吴兆骞而写的词作金缕曲两首给纳兰容若看。纳兰容若当时刚一读完就声泪俱下,对顾贞观说:“给我十年时间吧,我当作自己的事来办,今后你完全不用再叮嘱我了。”顾贞观一听急了:“十年?他还有几年好活?五年为期,好吗?”纳兰容若擦着眼泪点了点头。经过很多

15、人的努力,吴兆骞终于被赎了回来。我常常想,今天东北人的豪爽、好客、重友情、讲义气,一定与流放者们的精神遗留有某种关联。流放,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使我们得惠至今。 在享受友情之外,文化素养高一点的流放者则把东北作为文化考察的对象,并留诸文字。例如,宁古塔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龙沙物产咏等等,这些著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地理学、风俗学、物产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流放者脚下的这块土地给了他们那么多无告的陌生,那么多绝望的辛酸,但他们却无意怨恨它,而用温热的手掌抚摸着它,让它感受文明的热量,使它进入文化的史册。 但流放无论如何也是对文明的一种摧残。尽管屈原、司马迁、曹雪芹也受了不少苦,但宁古塔

16、那样的流放方式却永远也出不了离骚史记和红楼梦。部分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难中显现人性、创建文明,本源于他们内心的高贵。他们的外部身份可以一变再变,甚至终身陷于囹圄,但内心的高贵却未曾全然销蚀。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明的火种。 我站在这块古代称为宁古塔的土地上,长时间地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为他们在苦难中的高贵。(选自余秋雨宁古塔,有删节)8被流放宁古塔的官员们的不幸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试作概括。(4分)8流放途中的艰险和到达宁古塔后的苦难(或答原文对应部分即可);清廷官员一旦被流放,很可能面临家

17、人、家族甚至邻里的牵连治罪,内心充满了歉疚却无力挽回。(一点2分)9为什么要写顾贞观营救老友吴兆骞的事情?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4分)9侧面写出被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1分),承接上文流放者间的友谊,(与上文流放文人处境的艰难相呼应)(1分)体现了苦难中友谊的珍贵和人格的高贵(1分),自然引出作者关于东北人性格与流放者们精神遗留有关联的联想。(1分)(“流放创造了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亦可)10理解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6分)10屈原、司马迁、曹雪芹等人也遭受了人生的命运坎坷;但流放宁古塔的方式极端野蛮、残忍,超越了人的忍受底线,是对文明的蹂躏摧残;这使得部分文人面临苦难可以保持精神的高贵,却很难创造出更为辉煌的文学巨制。(一点2分)11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举头四顾又终究低下头来”所包含的情感态度。 (6分)11通过对宁古塔环境残酷的渲染表达对被流放文人的悲悯之情;表达对清廷统治者用残忍流放的行为戕害文人的愤慨之情;对在苦难中文人相互间珍贵友情的赞美之情;对被流放文人在经受苦难之后仍能点燃文明火种的敬佩之情。(一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